书城经济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48898100000003

第3章 旧中国北京的石油及化工产品(2)

据说,北京蓝靛厂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是一片低洼地,常年积满清澈的水,便有人在这里种植蓼蓝、山蓝和菘蓝草,这些草长出后,他们将其叶子铺在地板上,渍之以水,使其发酵发热,待至干燥,上下搅和,再渍水发酵,反复多次,至酵全息,则成暗青黑色,称之为蓝靛。当时,一些作坊用蓝靛做颜料制成靛染布,后来人们就逐步把这里叫成蓝靛厂了。

1856年,英国一位年仅18岁的化学家潘琴研制出了一种合成染料——苯胶紫,人们才开始用合成染料给物体上色。在19世纪80年代北京始见少量合成染料,由外国洋行输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外国列强利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在中国自由贸易等不平等规定,把大量外国化学商品运进中国。北京使用的合成染料主要以德国的靛青为主,兼有杂色染料大红、槐黄等,也称“五色染料”。随后日本、法国、瑞士、美国产的合成染料相继进入北京。这些进口的合成染料大多色彩好,耐洗耐晒,不掉色,而且价格便宜,北京的染坊、染纸厂、洗染店、油布雨伞厂、机器染房等多弃用国产天然染料,改用进口合成染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人不仅摆脱了日本人的欺压和奴役,北京的手工业生产也逐步恢复。1945年,河北省霸县有一叫付静忱的人,开始在北京绒线胡同155号创办兴华行染料厂,生产直接染料和袋色(一种民用染料)。他的这一创举,不仅使本地有了自己生产的合成染料,也使北京人看到了希望。

(二)橡胶制品多为水搋子、瓶塞、胶鞋等简单制品

北京在民国初年始见胶鞋,品种主要是胶底鞋、全胶雨鞋,胶底皮鞋,均为舶来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产胶鞋以上海产品为主,其次是本市橡胶厂生产的胶鞋和橡胶鞋底。

1928年,有一名河北省冀县人从小就喜欢制作小农具、家庭用品等一些简单又实用的小物件。后来他到天津学徒,发现天津有人用废橡胶制作瓶塞一类东西,还经常看到北京人到天津趸走这些小橡胶制品到北京去卖,他立即萌生了到北京去制作这些小物件赚钱的念头。他来到北京后,用仅有的100块银洋在北京市东四牌楼附近租用民房四间,雇两名工人,从天津邓禄普洋行买来混炼胶,采用火考硫化的方法生产刻制图章用的橡皮和瓶塞、水搋子等东西。

日本占领北平后,日本人先后在北平建立两家橡胶制品厂,主要翻修军用轮胎,也生产医用乳胶手套和少量民用胶鞋,两个橡胶工厂均为半机械化生产。1943年,朝鲜商人开办兴亚洋行,生产雨鞋,也翻修轮胎,后被中国资本家韩佑民收购改名大兴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没收了原日本人开办的“厚生橡胶厂”和“北支乳胶制品厂”,后招标拍卖成立私营新华橡胶厂和永丰化工厂。同时,国人也先后建立了企新橡胶厂、建华橡胶厂和永德橡胶厂。多为手工作坊,产品也只是胶鞋、力车胎、球胆等简单产品。1946年,北平又出现几家私营企业生产自行车外胎,但质量低、量小、无销路,两年后停产。到1949年1月北平解放前还有12家橡胶厂,主要生产胶鞋、力车胎、球胆、水搋子和瓶塞等小产品。

(三)北京使用的油漆多从南方贩来

油漆分为天然漆(也称大漆)和人造漆两种。天然漆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北京卖油漆的行业在清朝就已经很发达,都是天然漆,主要来源是集散地汉口。天然漆品种繁多,有产自湖北的毛坝漆、建始漆,产于四川的万足漆、大宁漆、龙潭漆,产于贵州的铜仁漆,统称南漆。产于陕西、河南等省的大木、油子、渣子等漆称为西漆。产于安徽休宁等地的称为徽漆。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北京商人开始从南方港口贩运外国油漆在北京销售,不久大量油漆涌进北京,主要有磁漆、清漆、沥青黑漆、厚漆、鱼油等人造漆。这些油漆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产品居多。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开始逐步兴起,上海、天津、东北三省先后建起了机制油漆厂,使用欧美油漆原料生产磁漆,约有二三十种规格在北平销售。

(四)日本投降后北京化工业兴起

北京最早的化工业始见于三四百年前的黄寺、东直门外、右安门外一带,农民利用农闲季节生产火硝。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出现工场式的手工作坊。1930年前后,有“一生”“纪隆”两家工业社生产硝酸钠,“和平”硝厂生产土硝,3家工厂共有工人20余人。日本占领北平后,日本人先后建有两个橡胶厂。但日本人所建工厂是为侵华服务的,生产、经营也由日本人或汉奸所控制。日商在北京还先后开办了“酸素株式会社”,利用一台每小时生产30立方米的小制氧机给侵华日军生产瓶装氧气。1944年,又有日商在西直门外建立碳酸钙厂。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接管了原日本人办的酸素株式会社,并改名为“第三气体制造所”。有的民族资本家购买了国民政府没收拍卖的厚生橡胶厂等日商企业,成立私营新华橡胶厂、永丰化工厂。有的开始创办小型化工厂,如陈江碱厂、国农碱厂、企新橡胶厂、建华橡胶厂、永德橡胶厂等橡胶企业。北京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市共有8家化工厂、12家橡胶厂,多数为手工作坊,职工总数不足300人。主要产品除上述胶鞋、力车胎、球胆、水搋子和瓶塞等小产品外,还有日用碱、润滑油等简单产品。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在中国近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史上,侯德榜及其“侯氏制碱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侯德榜其人

侯德榜,1890年生,福建闽侯人,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侯德榜早年考入清华大学留学预备学堂高等科,在美国留学期间,先后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制革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任塘沽碱厂总工程师、南京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和总经理。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发、建设和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在20年代成立了亚洲第一大碱厂,生产出的红三角牌纯碱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他曾在国内外获得20多项荣誉,撰写10余部着作,发表60多篇论文,我国着名科学家周培源称其为“科技泰斗,士子楷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顾问、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二)侯氏制碱法

北京在清代以前使用的碱(主要民用)都是天然碱,多数来自张家口、山西等地。张家口一带称为东口,山西天镇一带称为西口,所以有口碱之称。清朝末年,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用索尔维法制成的纯碱大量输入中国倾销。其后,美国、日本、南非等国家的纯碱也相继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碱。1924年以后,天津市有一家永利公司开始生产的红三角牌、大连曹达化工厂生产的工联牌纯碱到北平销售,但量小不能满足需求,北平仍以使用英国卜内门公司产的日牌纯碱为主,其次是美国、南非、麦加地、日本等国的纯碱。

20世纪初的中国工业生产也需要纯碱,但自己不会生产,只能依靠进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纯碱产量大大减少,加上交通受阻,英国一家制造纯碱的公司乘机抬高碱价,甚至不供货给中国,致使中国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只得倒闭。

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听说外国资本家如此卡中国人的脖子时,连肺都要气炸了,他发誓学成回国,以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他在出任中国化学工业开拓者范旭东开办的天津塘沽碱厂总工程师时,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制碱技术。侯德榜认真研究了自己制碱法的优缺点,反复地试验,使用一种自己想出的新方法,并配合一种合理的制作流程,于1926年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不仅大大节省了原料,降低了成本,还获得了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以后,侯德榜又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终于制成了纯白色的产品。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摸索出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誓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为了不使工厂遭受破坏,他决定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一个永利川西化工厂。在化学工业中,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名称又叫“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别小看它,它的用途可大呢!制造肥皂、玻璃、纸张时要用它;纺纱织布时要用它;炼铁、炼钢过程中也少不了它。用它还可以制造出好多好多的化工产品,如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就是其中一种。侯德榜除在制碱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外,还开发了碳酸氨的新工艺流程,促进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