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48921200000029

第29章 语言篇:经纶珠玑致精美(4)

这就形象地揭示了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以及失败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说明人的思想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否则就要在实践中失败的深刻道理。这一主客观世界相符合的正确观点,无论在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在充满未知的科学实验中,还是在人生经历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印证。

在强调理论的重要意义时,毛泽东引用列宁的一个警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引用了斯大林的一句名言:“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历尽艰辛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胜利,取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革命理论对于革命实践而言,就是一盏指路明灯,一部航海罗盘。

毛泽东在阐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时,恰当地引用了《三国演义》中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警句。随后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这信手拈来的一句口头语与古人的语言相对应,真可谓珠联璧合,把逻辑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如此轻松明了地解决了!

(二)《为人民服务》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毛泽东引用的名人名言,数量多,范围广,显示了他精深的语言修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请看: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的一段话让人过目难忘: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表达了毛泽东对于自然规律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见解,体现了他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世界观。他那超凡的精神境界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张思德——一个普通的士兵的赞颂,更让我们看出了一个伟大领袖的非凡的情怀。

(三)《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毛泽东历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在批评主观主义学风时引用了明代翰林大学士解缙的一副对联。他说: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的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毛泽东引用这副对子,是对共产党内严重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学风的生动刻画与辛辣讽刺,在幽默和滑稽的氛围中,表达了他对这种恶劣学风的憎恶之情。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毛泽东总是善于辩证地看问题。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他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的吗?

毛泽东所引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名言,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失败与胜利等互有联系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互依存、不断循环转化的道理,教导人们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从不利的方面看到有利的方面,从失败的教训中看到胜利的希望。

(五)《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毛泽东学识渊博却从不自满。他也总是用这种态度启发和教育他人。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论述学习问题时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文中“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儒家鼻祖孔夫子的名言。毛泽东引用这两句话,真不愧是至理名言。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只有虚心好学,永不厌倦和满足,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六)《矛盾论》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毛泽东善于集思广益,以避免片面性。

他在《矛盾论》一文中,论述研究问题切忌片面性时指出:片面地看问题,就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毛泽东引用魏徵的名言,旨在提醒全党同志注意,要更好地解决矛盾,就必须虚心纳谏,善于广泛听取多方意见,了解各方面情况;一味偏信少数人的意见,情况不明,就要陷入主观片面的泥潭,就会把事情搞糟。毛泽东的这些话已经被大量事实所证明。

(七)《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引用的警句格言

毛泽东善于巧妙地运用对敌斗争策略。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在批驳反动派攻击人民民主专政是独裁制度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宋朝的哲学家朱熹,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还没有忘记,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即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道,还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身。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毛泽东引用朱熹的名言,深刻地说明了革命人民应当从自己的敌人那里学习一些斗争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敌人。这是一种重要的斗争手段。正如毛泽东在同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革命的专政和反革命的专政,性质是相反的,而前者是从后者学来的。这个学习很要紧。革命的人民如果不学会这一项对待反革命阶级的统治方法,他们就不能维持政权,他们的政权就会被内外反动派所推翻,内外反动派就会在中国复辟,革命的人民就会遭殃。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用无数事实和血的教训换来的。

毛泽东创造和引用的警句格言数不胜数,凝结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启迪着人们的思想。毛泽东运用警句格言的艺术炉火纯青。他不仅具有创造警句格言的天赋,而且在引用他人警句格言时总是那样恰如其分,巧妙精当。毛泽东文章中的警句格言或者庄重而清新,或者古朴而典雅,既振奋人心,又感人耳目。它们不仅有助于阐明深刻的道理,增强论述的权威性,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形象更加精美别致,回味无穷。它们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永远放射着不可磨灭的光芒!

第三节使用典故,雅俗共赏

典故是古代典籍和诗文中那些意味深远的故事,以及概括这些故事内容的隽永精美的词语,是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是语汇的精华和文章的亮点。它们言简意赅,文约旨丰,或浓缩历史的瞬间,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文章中恰当用典,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让难于理解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启迪。

毛泽东是用典的能手。他能把典故用得精当得体,贴切自然,使文章清新隽永,趣味横生。这让美国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学者、《毛泽东》一书的作者斯图尔特·施拉姆先生很是关注。他在书中评价说:毛泽东“阐述共产主义的着作,善于运用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富于文采,从而使共产主义非常通俗易懂而易于为他的同胞们所接受”。

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毛泽东1943年7月12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所写的社论《质问国民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你们也没有什么对付日本人的“蒙汗药”和“定身法”,又没有和日本人订立默契,那就让我们正式告诉你们吧: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

接着,毛泽东笔锋一转,边同国民党说理,边斥责其反共行为,边规劝那些执迷不悟者:你们应该和我们一道去把日本人占领的地方统一起来,把鬼子赶出去才是正经,何必急急忙忙地要来“统一”这块巴掌大的边区呢?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你们不急,你们不忙,而却急于进攻边区,忙于打倒共产党,可痛也夫!可耻也夫!

您瞧,毛泽东的文章语言是多么有理有力!

文中所用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个典故,既通俗形象,又精粹典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尽管这两个典故的内容不同,寓意却完全一样:河蚌、鹬鸟、鸣蝉、螳螂、黄雀,都存在目光短浅的毛病,只顾眼前利益而互相争斗,没有警觉到身边潜伏的巨大危险与灭顶之难。

毛泽东恰当使用两个典故,是想说明这样的道理:国民党进犯边区的行为势必造成国共两党互相争斗的局面,而日本鬼子定会在一旁坐收渔利,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就只能被日本强盗霸占,受苦受难的肯定是中国人民大众。这是从民族大义出发的原则,是从哲学高度的思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民党应当明白,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应当停止反共,停止进犯边区,国共两党团结起来,结成牢固的民族统一战线,枪口对外,而不是闹内讧、相残杀,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毛泽东运用的两个典故,连普通百姓都耳熟能详,使得这篇社论所要表明的立场和态度更加鲜明,其蕴涵的道理和思想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顺便要说明的是,毛泽东将两个寓意相同的典故前后叠用,不仅没有让人产生重复多余的感觉,反而形成了和谐有致、自然天成的奇效,并且强化了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试想,假如没有使用两则典故,尽管道理也能够讲清楚,然而文章的语言可能变得苍白平板,会失去许多鲜活的气息和引人的趣味,文章的说服力就会大大降低。

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是毛泽东1949年8月18日为新华社所写的对于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评论。其中有一段话说道: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共产党。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文中引用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毛泽东写作此文时,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大部分国土回到人民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已经指日可待,人民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毛泽东的文章自然而然地充满了难以抑制的豪迈情怀和必胜信念。这使文章在呈现庄重严谨的风貌时,又不失诙谐幽默之趣。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胜利者的自豪姿态,对多年来明里暗里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帝国主义给以无情的抨击和入木三分的讽刺。但是,有一些思想糊涂的人,对于美帝国主义企图消灭共产党,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险恶用心根本识别不透,甚至还对美国人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美国人有很多钱,国民党倒台了,美国人可能会援助中国,甚至会援助共产党。毛泽东看得一清二楚:美国人一点也不傻,蚀本的买卖才不干呢!尽管他们在北平、天津、上海洒了些“救济粉”,但是谁弯腰去捡呢?的确是“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用得多么自然贴切而又发人深省!

毛泽东引用此典,没有将美国人比作姜太公的意思——他们不配这样的称呼,而仅仅取了“愿者上钩”的意思。是啊,从美帝国主义的强盗本性和一贯做法来看,他们决不肯把钱和“救济粉”白白送给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送是可以的,那中国人就必须抱紧美国人的大腿,心甘情愿跟着美国人走。这就难免要仰美国人鼻息,受美国人的控制。毕生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毛泽东,怎能向美帝国主义祈求施舍和援助呢?所以毛泽东接着指出:“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这也是非常幽默诙谐之笔。

三、“叶公好龙”

相信很多人知道“叶公好龙”的典故,那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结尾,就引用了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