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48936000000071

第71章 奠定新疆社会建设的新格局(1)

第一节 从古代学塾到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传承国家和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和公民素质的阵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创办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新疆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教育

(一)唐朝的学塾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使许多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能够入朝为官。这种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读书的积极性。唐朝规定每个州、郡、县都要办学。西州相当于中都督府,有经学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医学博士1人,学生15人;西州州学共有学生75人。伊州、庭州是下州,下州有经学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医学博士1人,学生10人;伊州、庭州州学共有学生100人。蒲昌县是中县,有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25人;交河县是中下县,有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25人;蒲昌和交河县学共有学生50人。伊吾、纳职、柔远、金满、轮台、后庭、西海、前庭、柳中、天山等为下县,下县有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20人;10县县学共有学生200人。西、伊、庭三州共有州县学学生425人,这是官学。乡里还办有义学、私学,学生人数无明文规定。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一些当时学生抄写的《论语》郑氏注残卷,以及《千字文》等。特别是出土了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12岁的义学生卜天寿手抄的《论语》郑氏注和五言绝句六首。其中一首写道:“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日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学生写完作业,盼望早点回家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二)伊斯兰教经文学院

喀喇汗朝与叶尔羌汗朝时期,维吾尔族的教育主要是在伊斯兰教经文学校进行。喀喇汗朝萨图克·布格拉汗在喀什噶尔创办“萨吉耶麦德里斯”(萨吉耶经学院),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所经学院,以后叶尔羌汗朝在喀什建立的“哈米德耶经学院”“马赫麦德耶经学院”“麦苏德叶经学院”“罕力克经学院”等,在叶尔羌修建的“赛义德经学院”“额什丁经学院”等,均是以萨吉耶经学院为模式建立的。这些学院主要进行宗教教育,同时,在当时维吾尔地区无任何其他教育形式的条件下,它又具有进行世俗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实际上成为维吾尔族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因此,这些经学院的课程设置与一般宗教院校有所不同。不仅有经注学、教义学、教法学、圣训学、阿拉伯语、波斯语等有关宗教的课程,而且还有历史、文学、哲学、数学、化学等十几种世俗课程。学制一般为五年。这些经学院还培养了除经师以外的其他专业人才。10世纪以后直到近代,在维吾尔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学者,都是在这类经学院培养出来的。在叶尔羌汗朝初期,除修建了不少清真寺、经文学院和麻扎以外,还兴建了一批“斯帕黑耶”(军事学校)、“西帕赫耶”(医学校)、“胡杜底耶”(防务学校)、“阿衣乃沙帕拉提”(使节讲习所)和音乐学校等职业学校。据史籍记载,这时期修建的各种学校达2263所。

(三)清朝从书院到近代教育

清朝统一新疆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伊犁将军明瑞设清书房八所,教八旗子弟学满汉各书,兼习骑射,清书房实即义学。乾隆三十二年,办事大臣温福奏请于每城置书房数间,各设义学一所,每所教习2人,教读经书兼习弓马。先后设立迪化“虎峰书院”、“宁边(昌吉)书院”、绥来“碧峰书院”、“呼图壁书院”、“奇台书院”等。因镇迪道隶属于甘肃布政司,为应付科举考试,不久,又改设镇西府学、迪化州学,宁边、奇台、阜康、绥来县学。有些地方还办了一些私塾,学的是四书五经,应付科举考试的那一套东西。本来科举考试由甘肃学政主管,生童赴酒泉应试,后改为由驻防大臣会同镇迪道主持,考卷由甘肃学政封送驻防大臣,考毕,试卷封送甘肃学政。在这些学塾学习的均为汉族子弟。

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仍然是通过经文学校受教育。萧雄在《西疆杂述诗》中曾有所记述:“自来风化亦崇文,齐趁髫年细讨论。手捧一枝新削简,树阴深处拜阿浑。”他自注说:“俗亦重识字,以识字诵经为出众,皆童时肄习之。传教者阿浑,师傅之谓也。……讲舍必傍树阴,室中无椅案,师徒席地而坐,旁设矮棹一二张,夏日则环坐树根,捧书诵读。凡入学者,各执木简,或牛羊版骨一片,趋谒阿浑,阿浑为之书字于上,即读本也。小儿不率教者,则以红柳木条笞其脚心。据云红柳乃圣人遗留责人者,能使人开心思,善记忆,且脚心击之无伤也。束修极薄,往年南八城一带,生徒一人,每至七日,供送普儿一文,遇节馈面馍油馓而已。”

1878年,左宗棠奏准在全疆各地设立义塾,并实行公费制度,学生的学费、宿费、服装费、书籍讲义费、冬炭费等等,概由政府供应,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领取若干津贴。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的大力推行,到光绪九年(1883年)七月,哈密、吐鲁番、乌苏、精河、巴里坤、奇台、济木萨、阜康、迪化州、昌吉、绥来、呼图壁、拜城、焉耆、沙雅、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都有设立,全疆共设义塾77所。义塾中的课程为《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并授以对字作文。办义塾开始一段时间效果甚好,刘锦棠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说:“自全疆勘定以来,各城分设义塾,令回童读书识字,学习华语。其中尽多聪颖可造之资,授之以经,辄能背诵;学写楷书,居然端好;为之讲解义理,亦颇能领会;足见秉彝之良,无分中外,虽不必侈言化民成俗,而其效己有可观。”后来,由于受到维吾尔族王公及上层人士和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也由于刘锦棠的后继者没有能像左宗棠、刘锦棠那样的魄力和坚持,使汉语文的学习走了过场。

清末清政府实行“新政”,光绪三十一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1906年又在各省设提学使、劝学所,从此,近代教育在中国普遍开来。

在此之前,新疆因对俄交涉极需懂俄文的人才,1892年就设立了俄文馆,培养俄文翻译人才,后改为中俄学堂。1902年与俄国协商派10名学生去俄国学俄语,得到俄国政府的同意,1903年选派满蒙学生12人去阿拉木图留学,这是新疆最早的留学生。1906年清政府以留日归国的杜彤为新疆提学使,使新疆兴办学堂的工作有了起色。在全疆各地先后成立了30多处劝学所,初步形成了教育管理系统;为了解决师资问题,1907年在迪化创办了简易师范班;各道县相继设立维吾尔族、回族初、高两等学堂,以及初等、中等实业学校。

近代教育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变,设置国文、数学、博物、历史、地理、修身、体操、美工、音乐等课程,有的学校还学俄语。关于这一时期兴办学校的数量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据不完全统计,1908年全省汉语学堂达80余所,全省学生由1907年的1000多人,增加到1910年的4000多人;二是根据《新疆图志·学校志二》的记载进行统计,总计学堂606所,教习764人,学生16063名。

迪化还有省立法政学堂、实验教员讲习所、中学校及附设师范、巡警学堂、中俄学堂、将弁学堂、陆军小学等。地方上还有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初级农业学堂等。辛亥革命爆发后,新疆巡抚袁大化将教育经费挪作军用,新疆教育遂呈衰败景象。

(三)民国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教育的发展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实行愚民政策,教育事业发生倒退。全省每年教育经费仅10万余元,除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在迪化创办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外,全省只有迪化、伊犁有中学,各县虽有一两所公立小学,学生人数很少,更谈不上女子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杨增新有一套不发展学校教育的谬论,他说:“中国不论何项学堂,都含有流氓性质,一言以蔽之曰:

要升官发财。”又说:“士生今日,不士不农、不工不商,皆欲于政界中求生活,学堂毕业之生,日多一日,仕途竞争之风亦日甚一日,天下大乱,必由于此。”很清楚,他反对创办学校是害怕在校学生接受新思想,会威胁其统治。截至1933年以前,全疆只有60多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主要是小学生。直到1930年,新疆教育还未恢复到宣统二年(1910年)时规模的半数。

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

为了发展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盛世才成立各民族文化促进会(最初叫教育促进会),专门负责创办各民族的学校,并将宗教捐税乌守尔和扎卡提交维文会管理,又将一部分宗教土地瓦哈甫地交维文会管理,作为会办学校的经费,这些措施使各民族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竞相办学。据1937年底数据统计,全疆公立学校计有:大学性质的学院(新疆学院)1所,内分政经、文史、教育等系,学生300余人,无女性;中学5所,学生900余人,内有女生80余人;师范5所,学生1000余人,内有女生40人;小学215所,学生33025人。民办学校50所,学生1738人。会立学校有:维文会设立者1540所,学生89804人;哈、柯文会设立者275所,学生14322人;回文会设立者1所,学生44人;蒙文会设立者24所,学生917人;乌文会设立者2所,学生204人;塔文会设立者3所,学生420人;归文会设立者4所,学生650人。会立学校(小学)共计1849所,学生106361人。短短4年时间,通过动员各民族的力量多渠道办学,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在新疆教育史上确实是一个创举。

新疆省政府对于学生的优待,当时在全国是少有的。学生入学,概不收学费,即纸笔砚以及课本,亦由政府供给,并供给膳宿等。中学、大学的学生还有津贴,毕业后由政府加以任用,并且每年还派遣学生到外国去留学。

苏联在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首都塔什干设立“苏联中亚国立大学行政法律系”,专为新疆培养地方行政干部。1934年11月开始招考保送,该年原定100名,实际录取84名,计汉族18名,满族4名,回族9名,锡伯族2名,蒙古族5名,哈萨克族4名、维吾尔族42名。1935年12月又送第二批,共90名,计汉族18名,维吾尔族31名,回族8名,锡伯族5名,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三族28名。1937年送第三批80人。此外,送维吾尔、哈萨克学生13人去阿拉木图专门学习畜牧业,送15名学生(汉族3人、维吾尔族12人)去乌兹别克的萨玛尔干及安集延专门学习兽医。还有些学生被派到莫斯科学习,在莫斯科,行政班学习一年半,专业技术学习5年,截至1937年2月“先后派各族青年学生339人到苏联去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其中少数民族青年253人”,占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