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承上司厚黑经
身为下属,在工作以及与上司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学会“奉承”上司的策略和技巧,才能让你的工作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厚黑处世,分寸最为重要
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说:“厚黑之道,本诸身,征诸众人,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作为下属,在工作以及与领导的交往过程中一定注意把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自己与上司的关系,从而赢得上司的青睐。
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很受曹操的器重,做了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
有一次,曹操建造花园,建成后工匠请曹操来看,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急忙去问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曹操看见改造后的园门,非常高兴,问工匠:“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妒。
一次,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后面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女子也,合而为好;齑臼,受辛也,合而为辞。合起来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结他。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三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折服。而后,曹操问其故,杨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脸上虽然喜笑,而心头却更加嫉妒杨修。
曹操多猜疑,生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又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佯装吃惊的样子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
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只有杨修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连吃败仗,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时厨师端进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悖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夏侯悖传令众官,都称“鸡肪!”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悖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故收拾行装?”
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夏侯悖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曹操得知此情后便问杨修,杨修就把“鸡肋”的事情说了出来。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己,今见杨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大怒说:“你怎敢制造谣言,乱我军心!”喝令刀斧手将他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杨修死时年仅45岁。
在发生了“阔门”“一合酥”“曹操梦中杀人”等事件后,曹操心中对杨修早已暗存芥蒂,终于找了个“鸡肋”的借口杀了杨修。很多人都说是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才导致杨修的杀身之祸的,事实上,曹操非常赏识器重杨修,否则不会委以“总知外内”主簿的职务,自然也不能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恃才狂放。正是杨修的恃才傲物,不懂得处理好自己与顶头上司曹操的关系,数犯曹操之忌,才落得如此下场。
一般说来,领导都有着很强的尊严,因此对于上司来说,侵犯其尊严就是对他的污蔑和鄙视,这也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聪明的下属对领导不即不离,接近领导但不过于亲近领导。时刻把握分寸,不与上司抢镜头,这些都是厚黑处上策略的巧妙运用,它能够让你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取得丰硕的成就。
谨慎直言给上司留足面子
权力再大、职位再高的上司也不能做到决策和行动都百分百的正确,有时候还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拙劣无比。但他总归是你的上司,不管他是多么拙劣,他的意见你都应当尊重。
为什么他的意见并不高明还要听他的?上司的尊严不容侵犯,面子不容亵渎。上司毕竟是上司,他就是犯了错误,碍于尊严、权威、面子,也不会在下属面前或公共场合认错。当面指出上司的不足之处,无疑是向他的权威挑战,任何一位上司也不会大度容忍到这种地步。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丹阳太守李衡曾多次因为一些小事冒犯当时的琅玡王。后来,琅玡王当了东吴的皇帝,这让李衡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生怕遭到报复。
李衡的妻子是个十分聪慧的女人,他对李衡说:“琅玡王刚刚即位,百业待兴,他现在不会因为私怨就杀了你的,但是以后就难说了。现在,你应该就你以前得罪皇帝的事情,主动向他负荆请罪,一一列出自己以前的过失,公开请求给予惩罚。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得到宽恕。”
李衡是个雅士,这让他很为难,但是又想不出别的办法,因此只好厚着脸皮去向吴王请罪。
皇帝果然下诏说:“丹阳太守李衡因为过去一些事情上的仇怨而自责入狱,事情已经过去就算了,就不要过分自责了,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好。”
李衡公开请求惩罚,这是在照顾皇帝的面子,恰好给皇帝一个表现面子的机会。如果皇帝不饶恕李衡的话,他的脸面也挂不住,所以他只有很给面子地饶恕李衡。
下属如果发现上司的意见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时候,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或下班后一起娱乐时以低调或委婉的方式向他提出,在交谈中要时刻注意上司的反应。如果下属不识时务,不懂得看上司的脸色,直接当众指出上司的错误或在上司对自己的错误百般辩解时,仍是不管不顾地在那儿滔滔不绝,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轻则引起上司的反感和嫉恨,对下属停职、降薪或时不时地找点麻烦,重则连炒鱿鱼的可能性都有。下属指出上司错误时要懂得避重就轻,可以参照如下方式:
不当众揭上司的短
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多旧时的相识都来找他,希望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朱元璋有位儿时好友,千里迢迢几经周折才见到了他。一见面,他便把朱元璋小时候的劣迹、老底都揭了出来,希望让朱元璋回想起自己和朱元璋多么要好。但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他的底,让朱元璋颜面尽失。盛怒之下,朱元璋以冒充为由下令把旧时好友给杀了。
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当然领导也不例外,而为了保持颜面,不会有人喜欢把自己的隐私和痛处公之于众。所以,不要当众抓住上司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即使你是对的。
给上司一个台阶下
《呻吟语》中说:“责人要含蓄。”意即在指责他人过失时,最好不要一次把心中想要说的话完全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一点,给人一个台阶下,才不至于让对方丢脸,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上司也有自己的知识欠缺,犯错误出洋相在所难免,在上司出洋相的时候,给他一个台阶下,巧妙地让他从尴尬中走出来,他会对你感激不尽,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往往能给你意料不到的帮助。
替上司背黑锅、揽过不吃亏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但是到了晚年却逐渐糊涂起来。他追求奢华的生活但又要示人勤俭节约、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而和珅为了讨好主子,心甘情愿地为乾隆背上了黑锅。
乾隆帝表面上下令不准铺张浪费,而和珅暗地里则经过乾隆帝的默许,怂恿、督促地方官员、富商捐献贡赋。为了大把大把捞钱以取悦乾隆帝,和珅更是创造性发明了“议罪银”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有过失或是犯罪的官员,可以以缴纳银子的方式减轻或减免罪行。而“议罪银”收入的85%用来供乾隆帝挥霍享用。
乾隆帝在和珅的搜罗下有了银两,便打起了南巡的主意,但是他又怕落下贪图享乐、挥霍无度的坏名声,因而显得犹豫不决。善于察言观色的和珅很快看出了乾隆帝的顾虑,于是怂恿乾隆帝说:“江南的官员和富商一直都很感激皇上的圣恩,他们都愿意捐献,因此皇上不必担心费用问题。”乾隆帝龙颜大悦,当即让和珅全权安排南巡事宜。
有了乾隆帝的圣旨,和珅立即诏示江南各地,要求各地官商要悉心准备。江南诸省大小官员谁敢怠慢,于是不惜搜刮民财、大兴土木。于是大官欺小官,小官榨百姓,江南百姓被迫出工出钱疏通运河,建造行宫。
在和珅的精心安排下,乾隆帝不费国库一分一厘就风光无限地完成了南巡。在南巡过程中还到曲阜祭拜了孔庙,以向天下人表明他尊师重道的仁德。和珅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乾隆帝将顺利的江南之行看成了和珅一人之功劳,南巡一结束,就任命他为户部尚书,把整个大清国的财政大权都交到了和珅的手里。
后来,和珅更是搜刮民财,为乾隆帝修宫建社,提供大量钱财供乾隆帝挥霍。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八十大寿,和珅理所当然地成为庆典的负责人。史料记载:“皇帝虽令节省,而群下奉行,务极侈大……自燕京到圆明园外,楼台饰以金珠翡翠……营办之资无虑屡万,而一毫不费官需……又以两淮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乾隆帝表面上命令节俭,而实际上却非常希望大操大办,揣摩透其心理的和珅当然不会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加紧搜刮。享乐的是乾隆帝,千夫所指、挨骂的是和珅。
和珅虽不会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特别擅长于揣摩帝意,玩弄权术,还会为皇上聚敛银钱,供皇上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因而能博取乾隆帝的欢心。
正因为和珅擅长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满、好大喜功、爱听谀言、文过饰非、自诩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办事,又善于敛财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别宠信,成为乾隆帝唯一的心腹。
在职场上,你很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些事情明明是因为上司不小心或能力有限而导致的决策和事实上的失误,可在追究责任时,却往往指责你没有及时汇报或是汇报得不够准确才导致这种结果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你据理力争,强调不是你的错,你没有责任;还是一言不发,极力忍耐?其实很多上司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但他们必须找一个替罪羊,为自己开脱,保全自己的面子。据理力争的结果不但不会得到上司的认可,还有可能因此而被解雇。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运用职场上的厚黑之道,替上司背黑锅,这样一来,尽管眼下自己会受到些损失,挨几句批评,但最后你会得到上司给你的意想不到的回报。
赞美上司,但不要贬低自己
吉尔·鲁纳尔说:“奉承有如轻吹的北风般令人心情愉快,但是,它却不是使帆张扬起来而使船开航的一阵风。”职场厚黑学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下属,赢得上司的器重和赏识,需要学会赞美上司。因为赞美也是和老板保持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
称赞是对人的一种肯定,没有人不喜欢被人称赞,我们可以真诚地赞美同事、朋友,为什么不能赞美上司呢?
赞美上司,是对上司的能力、成绩以及为人处世态度的一种肯定,而不是说谎话,说大话,脱离实际,这和那些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奴颜媚骨、随声附和的“马屁精”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有些时候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略微做一些修饰也是很必要的,但这也应在上司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要过火。称赞过头或过滥就会给人一种“马屁精”的感觉,这种人在有些老板面前可能吃得开,但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是好大喜功、喜欢被恭维的人。面对这样的老板,这样的人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尊严,而且一旦恭维不当,还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称赞上司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做到“不卑不亢”。
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有个叫王僧虔的人,他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后代,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尤其擅长于书法,在当时很有名气。
高帝萧道成也擅长书法,但是他的书法技能和王僧虔还有一定的距离。然而他很不服气,一定要跟王僧虔一比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