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49187400000022

第22章 健康心理,给我们挑战未来的能力(7)

原来汤姆在进入中学时,家中发生了变故,他父亲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在经历了一场家庭战争之后,父亲离开了家。汤姆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因为,他从小最信任、最亲爱的爸爸居然欺骗了妈妈和自己,这是让汤姆无法接受的事。汤姆总是对自己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值得相信,除了自己。”

汤姆的妈妈自从离婚后心力交瘁,为了能够养活汤姆,她每天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汤姆的变化没有引起疲惫不堪的母亲的注意,因为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在一起交流,汤姆就这样变得孤僻起来。

他没有朋友,也不期待朋友,因为他不相信朋友,他每天会和一只小猫说话,汤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个孤独、自闭的日子。汤姆不再学习了,在一个傍晚,这个年仅14岁的少年独自离开了家,不知去向……

一个人的忧郁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很少人会理解诸如汤姆这样的孩子。有的孩子很孤独,在成年人眼中这被看成是因为逃避学习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怪癖,很少有家长会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原委。一个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孤僻,他变得忧郁自闭,都有其现实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多时候是父母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的做事方法和心情。

当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如果在心理方面遭受了一定的打击和挫折,很容易就形成了孤独、自闭的心理疾病。孤独心理也称“闭锁心理”,孤独心理所产生的忧郁情绪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包括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长。一方面由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求独立的意识逐渐加强,表现在渴望被承认,讨厌被人忽略,排斥父母的过多干涉;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增强,以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看法。独立意识是一种扩张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约束的力量,二者与青少年的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就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闭锁心理,孤独感便由此产生,随着青少年的自尊心逐渐加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心理变得敏感,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一些秘密而被嘲笑,于是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

抑郁:心灵的流感

抑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普通得如同心理健康中的流感,但抑郁虽然普通却并不简单。抑郁情绪常常会袭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沉重,如果不及早摆脱这种情绪的困扰,最终会让人们疲惫不堪,致使人走向崩溃的边缘。

忧郁的心情如果不加控制,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相反它会不断地加重。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这样形容忧郁:“忧郁就像秋风吹拂的风滚草,在地面被折断后随风滚动却越滚越大,无休无止,不断恶化的情绪又像风吹过湖面产生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地扩散。”

忧郁既然是一种心理疾病,那么该如何分辨呢?也许人们常常会感到悲哀和失意,那是否就是忧郁呢?

其实忧郁和哀伤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人曾经向修士圣安东尼请教:衣衫褴褛的天使和伪装成富人的魔鬼同时出现时,该如何分辨?修士回答说:“其实非常容易,当他们离去时你心中的感觉是不同的:哀伤就像寒酸的天使,天使离开时你会感受到他的灵气而变得头脑清晰,意志坚强;忧郁是一个恶魔,离开后你只会感到心惊胆战和意志消沉。”忧郁和哀伤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忧郁是一颗心灵毒瘤的话,那么哀伤则是良性的。在很多时候哀伤反而会让人产生力量,但有些人很不自信,一旦有了什么哀伤的事情,也许会让他长期沉沦,这种长期的哀伤,是很有可能演化成忧郁的。

忧郁者常常悲观厌世,往往处于“没有理想、没有活力、没有兴趣”的三无状态。患有忧郁症的人对什么都感到没有兴趣,生活没有激情,读书没有兴趣,工作没有信心,对交朋友也缺乏动力。缺乏活力和动力以及消极的人生态度是忧郁者的共同特征。

忧郁是生活中的心灵流感,要防止忧郁性格的形成,就必须增强心理免疫力。增强对忧郁心理的免疫力,主要就是树立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己在生活中快乐的能力。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愉快的心才是真正的快乐。

从前有一位公主,是国王的掌上明珠,长得非常漂亮,可是一直不快乐,人们都叫她“忧郁公主”。公主满18岁那年,老国王决定选一位王子做女婿,让公主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老国王问公主,希望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子的,公主皱着眉头说:“我每天都不快乐,我要嫁给快乐王子。”

老国王很为难,“快乐”该如何来衡量呢?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王子呢?

有一个聪明的大臣请求由他来办理这件事,保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找到快乐的王子。

于是公主选“快乐王子”做驸马的事传遍各国,各国的王子都觉得自己很快乐,纷纷来参选。聪明的大臣把所有的王子安排到一个豪华的大房间,然后叫他们等候考题。第一天,王子们都在兴奋中度过。第二天,有人开始焦躁起来,也有人开始抱怨。第三天,有人离去了。第四天,有更多的人也走了……只有一位王子愉快地按时吃饭、睡觉、看书,每天清晨,他给花儿浇水,然后欣赏朝霞……

15天过去了,这位王子被请出来,他高兴地说:“这真是愉快的15天,请问考题在哪呢?”

大臣微笑地告诉他:“这15天就是考题,祝贺你,你已经是驸马了!”

这虽然只是一则童话故事,但却能说明增强忧郁的抵抗力需要快乐。

生气的时候就跑三圈

从前,在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当他生气或与别人争吵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爱地巴是一个很精明和辛劳的人,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和土地有多广大,只要与人争论而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爱地巴为什么每次生气时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感到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明说。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已经很广大了,他生了气,仍然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转,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已经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广,您不要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了。还有,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爱地巴终于说出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那您年老了,已经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任何事情都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那么值得耿耿于怀,让你生气和懊恼的不过是你自己罢了。

40%的人都会害羞

有位女士,无论是陪丈夫赴宴,还是带孩子参加学校聚会,面对陌生人总是感觉非常紧张。她这样描述自己的感觉:“在那些场合我总是如坐针毡,我尽量找个角落不说话,不正视任何人,每隔几分钟就看一下表,只盼回家的时刻早点来到。我觉得别人一定看出了我的紧张不安。”

如今这位女士已克服了羞怯,她交了很多朋友,在各种联谊会中表现活跃。她后来才明白,跟她有类似困扰的人其实大有人在。

羞怯在人群中十分普遍:心理学家菲利普·任巴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一万多人做过调查,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容易感到羞怯。心理学家贝纳多·卡杜奇也对1600人做过研究,其中48%的人自认为个性羞怯。

羞怯也许没有“特效药”可治,不过种种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些方法,能帮助害羞的人克服心理障碍。下面是专家的一些建议:

1.假想一个“不害羞的你”

任巴度介绍,有位50岁的女士借助演戏的方法解决了羞怯问题。这位女士总结道:“假想自己是在一部戏里饰演某个角色,局促不安的感觉就会大大减少。”

任巴度说把自己划分成“真正的自我”和“扮演某个角色的我”,这种做法在看似外向而本性羞怯的人当中其实很普遍。这种人在公开场合落落大方,私底下却很易感到羞怯,害羞的人中大约有15%属于这一类。许多明星在舞台上或面对摄像机时泰然自若,生活中却非常羞怯。有些害羞的人会积极参与社区剧场、辩论会等活动,或担任活动主持人。在这些活动当中,他们暂时扮演不羞怯的自己。

有些人担心“扮演的我”仍然不是“真正的我”,任巴度这样解释说:“就像演员,你必须学会入戏,把‘真正的我’与所扮演角色之间的界线消除。此时你的行为就已经反映真实的你了。”

2.为感到不安的事情写一个剧本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专家辛西亚·芬治协助过一个羞怯的学生。这个学生对现在学的专业没有兴趣,打算改学别的专业,但他不知如何向严厉的父亲开口。“我建议他把那次可怕的谈话预先写成‘剧本’,其中有自己想说的话、父亲的对答,以及自己回应的方式。”这个方法很有效,他很快鼓起了勇气。后来每当要同父亲谈论重要问题时,他都会用这个方法。

不管是向老板要求加薪还是跟孩子的老师会面,你都可以应用写剧本的方法,将即将发生的事情排演一遍。这样做完,你就有了充分的准备,真正上场时便可满怀信心了。

3.做好准备

准备得越充分,紧张感就会越少。参加聚会前,最好先弄清与会者的身份、职业、喜好,也可以准备一些话题,有意识地寻找那些志趣相投的人,也是克服羞怯的一个好办法。专家玛乔丽·柯伯恩帮助过一位怕羞的妇女,那位女士一直对缝杂棉被感兴趣,柯伯恩便建议她报名参加杂棉被课程,尽管她和其他学员素不相识,却能对自己的喜好侃侃谈论,结果交上了几个朋友,从而参与到课堂外的社交活动。柯伯恩说:“她这辈子第一次感觉到和别人交往的乐趣,在其他场合也不再那么羞怯了。”

4.改变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亚瑟·华斯麦说:“羞怯的人往往不知不觉地表现出冷淡、退缩,总希望别人知道他们是因为惊慌、害怕才这样。可是别人往往感受不到这些,而是把那种身体语言视为冷漠、自负,因而对其敬而远之,使羞怯的人更没有安全感。”

“所有的技巧当中,”华斯麦说,“简单的身体语言变化具有立竿见影的惊人效果。有些人应用了这种方法发现:‘我上星期和别人谈的话比去年一年都多!’”

华斯麦举出一些能够表露热情、好感的身体语言信号:微笑;开放的姿态(不要紧抱双臂);上身略微前倾;肢体接触(如握手);眼神接触;点头(表示你在注意听而且了解对方的谈话)。“只要对周围的人表露出这种平易的形象,就会获得友好、善意的回应,交际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羞怯的人因为过于担心自己的表现,总觉得难以和别人交流,很少公开发表意见。研究人员发现,没有害羞困扰的人为了保持交谈畅顺,常常会自然而然地使用“对,我同意”或是“真有意思”之类的话应对,对此,羞怯的人可以借鉴。

如果交谈中出现冷场,不妨提出一些对方易于发挥的问题,譬如:“你是怎么进这一行的?”心理学家乔纳森说:“开放式的提问是一种很好的信号,表示你很友善、关注对方,并且把谈话重心放在对方而不是你的身上。”

5.作最坏的打算

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保罗·包恩医生要求求助者在有同样问题的人面前谈自己最深的恐惧。譬如有人害怕演讲,其他人就会向他提问:你的羞怯来自何处?“小时候就有人讥笑我。”现在情况有何不同?“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讥笑我了。”最糟糕的情况能坏到什么程度?“他们会讥笑我!”结果你会怎样?“要么跟他们一起笑,要么再也不去给那群人演讲。”由此可见,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顺便说一句,伴随羞怯往往有种恐惧出现,生理上有出汗、声音发抖、脸红等反应。然而研究显示,这些症状远没有害羞者所担心的那么引人注目。

6.循序渐进

柯伯恩协助过的一位女士,她的职业是书记员,她想去读会计学位,但生性羞怯的她不敢去上大学。“她怕被叫起来讲话,我们让她逐步达到自己的目标。”

首先,她到大学校园去漫步。接着,她报名参加一次讨论会,她坐在最后一排,没跟任何人说过话。在另一次讨论会中,她和邻座谈过话。柯伯恩说:“再往后,她注册选修了一门书记课程。”由于她对这个科目很在行,即使被叫起来讲话,也能轻而易举地回答。

那位女士最终注册读了会计学,成绩优异,还成为助教。柯伯恩说:“她成为助教后,获得了更多锻炼,羞怯感就渐渐消失了。”

不要只为面包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