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49187400000029

第29章 用心灵的平衡点撑起幸福的人生(4)

根据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学识水平、身心发育及年龄特点看到,他们在伦理道德、人文、社会科学和生产实践等多方面的知识还没有学好,有很多的事都不懂。所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很多事,都需要老师和家长去指导。作为中学生来说,应该理解父母的关怀。例如,你的人生观、理想和目标的确定,自己有什么想法、要求,都应该经常与父母交流,以便取得父母的支持。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什么烦恼和疑难问题,要主动找老师或父母进行咨询,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在处理人际关系或者参与学校、同学中的一些重大活动时,都应该主动地征求父母的意见。

心理问题十二:有些事情和道理,家长的说法和学校要求不一致。怎么办?

子洋到心理咨询室问心理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些事情和道理,家长的说法和学校要求不一致。怎么办?”心理教师让她举例说明,她说:“比如学校要求我们必须做学生服,统一服装参加运动会等,回到家里父母就以不行、没钱之类的话语答复,让我左右为难。”心理教师对子洋作了如下开导: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家长的说法和学校的要求不一样,这是常有的事。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学校教育是在国家统一制定的教育法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并且受着人民的监督。在实际生活中,常有学校向学生提出什么号召,要求学生开展某些活动,学生回家一说,可能遇到家长有不同意见的情况。这时,你不能耍脾气、使性子或者与父母吵吵嚷嚷的。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谁说的对大局有利,谁说的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谁说的是为了私利,要发挥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一个鲜明的立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绝大多数都是正面教育,很多家长都支持孩子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但是,也有个别家长因文化水平较低,观念落后或经济困难等原因,对子女教育不是积极向上的。因此,不要以为父母说什么话都是对的,对家长的要求也要一分为二地去分析、思考,家长说得对的地方应该遵从,不对的地方应该耐心地向家长做好解释,使自己的学习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不能因此与家长耍脾气,闹矛盾,形成心理隔阂而影响学习与生活。

心理问题十三:一回到家里,父母就不停地告诉我要学习,我很心烦。怎么办?

彩虹来咨询室说:“老师,我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天天上学临走的时候,父母总是嘱咐我要好好学习,上课好好听讲等,我每天也都答应着。可是自从上中学以后,父母比以前的要求更多了,不只是上课注意听讲、好好学习了,还有不许去同学家,不许在学校玩儿,不许和人打闹等多条新规定。特别是一回到家里,父母就嘟囔要我学习,我很心烦,怎么办?”

这种烦恼主要来自青春期心理和环境的影响,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心理教师对她做了以下开导:

彩虹同学回到家里,父母唠叨学习就心烦,这种心理是不对的。儿女应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想一想爸爸妈妈把你从小养育大多不容易呀!为了你的成长,他们操心费力、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爸爸妈妈眼看你长大了,渐渐地懂事了,往往会把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理想都寄托在你的身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所成就,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叮嘱你,回到家里以后又立即嘱咐要你学习!学习!虽然有时态度生硬,催了一遍又一遍,但你仔细地想一想,爸爸妈妈的这个烦人劲儿是为了谁呢?如果你对父母的催促不但不接受,反而非常的厌烦,这样父母会感到很失望的,这让他们多伤心啊!

父母们为什么总唠叨让你学习呢?这其中还有一点你应该明白,从初中生的年龄来看,这一时期的孩子聪明机灵、乐趣无穷,对什么事都有好奇心,学习兴趣广泛,最大的特点是贪玩儿,好动,难以自控。如果没有大人的监督,你们玩儿起来早把学习的事扔到九霄云外了。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大人们的监督还是很必要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分理解父母的心情,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监督。

再从中学生本人来说,进入中学以后与小学很不一样,玩儿的时间少了。因为学科多,知识增加了,再像小学时很早就放学,一玩到黑天是不可能的。进入中学以后,随着年龄和身体的增长,心理发展已接近成熟,懂事多了。所以,中学时代是一生中最富于崇高理想、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大好时期,也是青少年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季节。每个青少年都应该建立起自己人生中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不能再像儿童时代那样任性了,要学会自我调控,理解父母的心情,不要让爸爸妈妈伤心。每天放学后,对爸爸妈妈的督促应表示:“感谢爸爸妈妈的提示,我马上就学习。”这样多好啊,爸爸妈妈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时间长了,父母看你的学习劲头很足,主动学习了,渐渐地也就放心了,不会再唠叨你了。

心理问题十四:有些事情,家长总逼我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有时感到不能随心所欲。怎么办?

菊,自从上中学后妈妈给她约法三章:第一,放学必须马上回家,不许到同学家玩儿,尤其是不许去男生家;第二,节假日在家学习,不许外出,不许与同学打电话;第三,不许参加同学生日聚会,不许去网吧。对妈妈的这些要求,菊曾经几次与妈妈“讨价还价”,还请爸爸讲情,都无济于事。于是,菊的心中总是很苦恼,觉得家长要求得太过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很苦闷,不遂心愿。她对心理教师说:“为什么家长总逼我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有时感到不能随心所欲。怎么办?”

这是一种认知心理的障碍,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十分影响学习和成长,所以应该正确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心理教师针对菊的心理问题,做了以下内容的心理调适与解惑。

这里说的家长逼我,逼的不是去做坏事,而是逼你去全力学习、读书。读书、学习本来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要让人家逼着你呢?进入中学后同学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大人了,懂事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的爱说好动,难以自控等方面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自我控制力稍强一些的学生,自己知道学习,写作业。可是,也有一些学生一玩儿起来什么都忘了,一上网甚至夜不归宿。还有的学生一玩儿起来精神百倍,一到学习的时候就想睡觉,像这样的学生家长不逼着点能行吗?

心理问题十五:家长把上网说成是一件坏事。应该怎样对待上网呢?

佳,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在小学时考试经常双科100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优等,上初二以后学习成绩渐渐下滑。爸爸问了几次原因,他都说是因为学科多。在一次家长会上爸爸才知道他经常去网吧,尤其是双休日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他有大半的时间都用于网上聊天和玩游戏。家长会结束以后,佳又免不了受到一顿皮肉之苦,他的内心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来到心理咨询室问心理教师:“家长为什么把上网说成是一件坏事。应该怎样对待上网呢?”

这是一种认知心理障碍,同样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应该正确认识上网,把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心理教师本着一分为二的观点,向他讲述了中学生应该怎样认识上网的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都在进行着一场根本的变革,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以其亦真亦幻的虚拟现象信息资源共享,快捷的界面操作和引人入胜的刺激情境,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乐园。精彩的网络世界远远不只是用于消遣和娱乐,它在教育、科研、生产与生活方面都具有无穷的魅力。它把人们引入浩瀚的知识海洋,尤其是能给人们的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怎么能不吸引和诱惑青少年的好奇心呢?可是在中学生中,真正能利用网络知识进行文化课学习的人比较少,大多数青少年的上网都是以好奇之心去寻觅网友和聊天。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电脑的普及应用,为了孩子不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很多家长也都积极支持孩子学习电脑的操作。一些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买电脑。然而,当孩子学得一知半解的时候,无法监控的网上活动又让家长忧心忡忡。

网络这个新鲜事物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弊端。在那些网上鲜花、雨露之中必然会夹杂一些病毒。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立场不坚定,是非辨别力差,所以难免上当受骗。有的学生因此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因此走了“下坡路”。难怪我们的家长一提上网就会谈网色变。

家长为什么把上网说成坏事呢?因为关于中学生上网问题,我们都看到了如下一些内容:

(1)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倾诉内心中的烦恼:当前的中学生要承受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学校教育质量、升学率的压力和社会上一些待岗、就业、竞争等多种压力。而许多教师和家长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因此,许多中学生有了烦恼不愿意向老师和家长诉说,愿意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倾诉。于是一些青少年学生就选择了网络世界。因为在网上大家都不公开自己的真名实姓和地址,所以不必担心对方会泄露自己的秘密。

(2)结交异性朋友,渴望了解异性: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对异性产生好奇心、朦胧感。这些心理困惑得不到正面疏导,而自己青春的花季躁动、好奇心就会很自然地诱使他们步入网上去探索。通过与网上异性朋友聊天交流,可以获得异性的体贴和理解,同时释放和缓解自己压抑的情感。

(3)网上一见钟情,上当受骗:信息网络化让人们享受数字化乐园的同时,它的一些弊端也暴露无遗,如某些色情网站为了增加浏览人数,有时会推出一些巧妙、诱人的名目。正处于青春期、性生理迅速发育的青少年,情感脆弱,心理单纯,是非辨别能力差,他们很容易成为罪犯的诱饵。据报道,某地一名16岁女中学生在网上结交了一位异性知心朋友,在对方一些甜言蜜语的诱惑下,终于按着对方指定的地点接头见面,结果上当受骗,还遭到网友的强暴。在各地像这样被网友欺骗、上当的少女很多。

(4)沉迷网吧,陷入犯罪深渊:据老师介绍,有的学生因迷恋网吧而学习成绩下降,不关心集体,性格孤僻、冷漠、自私,脾气古怪。有的学生没钱去网吧,开始向家长说谎,以学校收费、购买学习用具等欺骗父母。也有的学生在向父母要钱不给的情况下,开始了偷窃。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曾经审理一起未成年人团伙盗窃案,涉及被告13人之多。他们年纪都在17岁左右,作案32起,总价值近万元。促使他们犯罪的动机竟是为了搞钱去网吧玩游戏。

由此看来,中学生的上网是否在当禁之列呢?也不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既有它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现在的网络以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多元性、时效性,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崭新窗口,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自主地获取多方面的学习资源,有的中学生接受新信息的快捷程度往往会超过老师,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一些优秀教育网站,如“中国学生网”、“洪恩在线”等为青少年学习、交流,以及娱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样一个既诱人,又吓人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对待中学生上网的关键问题是不能因噎废食,而是看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去审视它,以什么样的心理去利用它。网络并非万恶之源,并不是每个上网的学生都会出现以上问题。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中学生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要在“学海无涯”之中敢于冲浪、拼搏。要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那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占领与冲破那些先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其次,在学习中要逐渐加强自己的识别、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严格的自我调控能力,对于一些外国的各种文化、信息,都要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在网络探索与浏览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高度警惕,对你所接收的信息内容要辩证地对待,有所取舍。

青春期心理问题调适

心理问题十六:上中学以后,我总爱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觉得亲近、快乐。不知这是为什么?

媛,性格活泼,在同学中爱说笑打闹,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自从上中学,特别是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总愿意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讨论问题时愿意和异性同学争论不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愿意和异性同学一起走。她对心理教师说:“上中学以后,我总爱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觉得亲近、快乐。不知这是为什么?”

这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反应,是由于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影响,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不要陷入早恋。

心理教师向媛做了以下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