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学生艺术素养
49221200000021

第21章 曲艺艺术

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至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唱艺术有了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即“曲艺”。

第一节 曲艺概述

曲艺,又称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以音乐和表演为主要手段,集文学、音乐和表演于一体,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综合艺术,也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民间的讲故事、说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元素。到了唐代,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说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步形成。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繁荣,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演出场所,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和诸宫调等说唱形式极其昌盛。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说唱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在演出实践中日趋成熟。一些老曲种在流传过程中,结合了各地的地域特色和方言特点,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今天所能听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初年的曲种。

众多的曲种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和群众性。不仅如此,在同一曲种中,由于表演者各有所长,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曲艺艺术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曲艺工作者对传统曲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全面而大胆的革新,并创作了一大批反应现实生活的新曲目,曲艺艺术呈现了丰富多彩、面貌一新的景象。

第二节 曲艺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一、曲艺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以“说、唱”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听觉的艺术。也就是说,曲艺是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完成艺术创造,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也正是如此,曲艺是通过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和抒情,所以它的语言必须适合于说或唱,并且要生动活泼,洗练精美,易于上口;而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和做功,并具有高超的摹仿力。这一切均来自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积累以及对历史人文的学习和研究。

(二)表演简便易行,反映生活准确生动

曲艺表演多以“一人多角”,即一个演员模仿(扮演)多个角色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传达给听众。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评书艺人所用)、一副竹板儿(快板书艺人所用),甚至什么也不带(如相声艺人),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而且与听众的交流比戏剧更为直接。曲艺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演员向观众说唱一段故事,这是曲艺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最明显的区别所在。

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大都反映历史故事、传奇人物或现实生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比如一个曲目、书目,或一个相声段子,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和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画、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和节奏的掌控等等,无一不是由曲艺演员根据叙事或抒情的需要,来对说或唱进行统筹安排、创作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醉的精彩节目。曲艺艺术的表演方式一般有以说为主、以唱为主、以韵颂为主和以说唱相间为主四种方式。

(三)以唱为主的曲种,有“一曲多变”的特点

一个曲种长期在一个地区流传,经过反复演唱,日久天长,演员和观众便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曲调欣赏习惯,不同的曲调就构成了不同的曲种形式,每一曲种的基本曲调都是以当地语言为骨架而形成的。曲艺艺术的“一曲”是指各种不同曲种的基本曲调,正是这种基本曲调才能显示出不同曲种的艺术特色。“多变”是在“一曲”的基础上,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使其唱腔出现各种变化,满足内容表达的需要。另外,曲艺音乐的唱腔体式有曲牌体、板腔和混合体三种形式。

总之,曲艺艺术特点的形成与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分不开的。比如,曲艺表演中的器乐演奏属曲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独立演奏则变成民间器乐曲,就不属于曲艺范畴了,具有艺术形式的两栖性。从曲艺艺术伸延出来的许多艺术形式,虽有一定的两栖性,但习惯上均可划入曲艺的范畴。另外,有些艺术形式吸收了曲艺艺术的特点,逐步向曲艺艺术靠拢。最明显的就是许多由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曲种,例如山东柳琴和广东粤曲等。

二、曲艺艺术的分类

目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340余种,其分类多样,各不相同。根据曲艺的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格调以及演奏、演唱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12类:

1.评书类:评书、苏州评话、扬州评话、福州评话、湖北评书和四川评书等;

2.相声类:相声、独角戏、答嘴鼓和四川相书等;

3.韵颂类:数来宝、快板、快板书、竹板书、锣鼓书、春锣、山东快书、说鼓子和四川金钱板等;

4.鼓曲类:梅花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鼓、河北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潞安鼓书、襄垣鼓书、东北大鼓、奉调大鼓、温州鼓词、安徽大鼓、山东大鼓、梨花大鼓、胶东大鼓、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三弦书、湖北大鼓和陕北说书等;

5.弹词类: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平湖调、长沙弹词和木鱼歌等;

6.时调小曲类:天津时调、上海说唱、扬州清曲、江西清音、赣州南北词、湖北小曲、襄阳小曲、长阳南曲、湖南丝弦、祁阳小调和四川清音等;

7.渔鼓道情类:晋北说唱道情、江西道情、宜春评话、永新小鼓、湖北渔鼓、衡阳渔鼓和四川竹琴等;

8.单弦牌子曲类:单弦、岔曲、南音、福州碒艺、歌、聊城八角鼓、大调曲子、广西文场、西府曲子、安康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越弦和打搅儿等;

9.琴书扬琴类:北京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恩施扬琴、四川扬琴、贵州琴书和云南扬琴等;

10.走唱类:包括十不闲莲花落、二人转、宁波走书、凤阳花鼓和车灯等;

11.杂歌杂曲类:无锡评曲、绍兴莲花落、锦歌、褒歌、芗曲、江西莲花落、南丰香钹、瑞昌船鼓、于都古文、三棒鼓、善书、潮州歌、粤曲、粤讴、龙舟歌、粤东渔歌、五句落板、零零落、荷叶、姚安莲花落、孝贤、倒浆水和台湾歌仔等;

12.少数民族曲艺类:笑磕亚热、乌力格尔、太平鼓、三老人、漫谈、才谈、鼓打铃、判捎里、依玛堪、铃鼓、蜂鼓、末伦、琵琶歌、嘎锦、果哈、嗄百福、阿苏巴底、四弦弹唱、甲苏、布依弹唱、哈巴、大本曲、赞哈、喊半光、折嘎、喇嘛玛尼、格萨尔说唱、宴席曲、巴西古溜溜、念说、冬不拉弹唱、苛夏克、维吾尔说唱和达斯坦等。

第三节 主要曲艺品种与作品赏析

我国曲艺种类众多,由于受文化背景、地域方言等因素的影响,生存土壤和影响区域相对较小,大多缺乏广泛的传播性,进而无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仍然活跃在文艺舞台上、有较多受众或较为流行的曲艺品种为数并不多。

一、鼓曲

(一)概述

鼓曲主要流传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城乡,其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和扬琴等。演员自击的鼓,也称书鼓,其形状为扁圆形,两面蒙皮,置于鼓架,以鼓箭(竹制)敲击。板有两种,一种由两块木板组成(多以檀木制成);一种由两块半月形的铜片或钢片组成,俗称“鸳鸯板”。

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有短篇、中篇和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用当地方言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二)京韵大鼓——《剑阁闻铃》赏析

京韵大鼓形成于清末民初并在北京、天津地区流行。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的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分别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时人称其“鼓界大王”,被尊为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立的“少白派”。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女演员良小楼、章翠凤、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和小岚云等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了京韵舞台,她们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而使京韵大鼓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为清代韩小窗所作。主要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叮咚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对心上人既悔且哀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鼓箭轻敲慢击,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关链接骆玉笙(1914-2002),艺名小彩舞,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

二、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和兖州一带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山东、华北和东北各地。最初是专说武松故事,曾名“武老二”。演唱者手持竹板或铜板两块,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又名竹板快书。

山东快书在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用山东方言演唱,语言节奏性强,地方色彩浓厚,朴实粗犷。表演者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打起来就能表演。由于山东快书具有灵活简便、易演易编的特点,通常是一个或几个演员,用极简单的道具进行演唱,在瞬间就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传统曲目《武松传》,包括《东岳庙》、《景阳冈》、《狮子楼》和《十字坡》等12个回目,可以分回独立演唱,也可以连贯起来表演;此外,还有《大闹马家店》、《鲁达除霸》和《李逵夺鱼》等。小段书目则有《小两口抬水》等。现代书目,抗日战争期间有《智取袁家城子》和《大战岱崮山》等,建国后又陆续创作了《一车高粱》、《抓俘虏》、《三只鸡》和《侦察兵》等作品。

三、评弹

评弹源自风景秀丽的苏州,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苏州评弹用苏州方言演唱,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称单档,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称双档,双档是苏州评弹的专有名词,台上坐于右侧操三弦者为说书的“上手”,是主角,坐于左侧弹琵琶者为“下手”,是配角,说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击节、拢神之用。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作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年来,评弹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完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也陆续涌现。由于评弹的情节曲折离奇,表演扣人心弦,形式雅俗共赏,故数百年来流传于江、浙、沪一带,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爱。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苏州评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天津时调

(一)概述

天津时调在曲艺中颇具代表性。它用天津方言演唱,内容通俗易懂,腔调高亢爽朗,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除少数曲目二人对唱外,多为一人独唱,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和节子板。唱腔有靠山调、老鸳鸯调、喇哈调和落尺时调等。

句式以七字句为主,有长短句相间;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垛子板等。

天津时调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层市民聚集的南市、红桥区鸟市、和平区等处的曲艺演出场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工作者对天津时调做了很多创新,丰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扬琴等伴奏乐器,创作改编了《摔西瓜》、《红岩颂》等新曲目。在天津时调创新和演唱过程中,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毓宝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对传统唱词、唱段及唱腔进行了净化和筛选,清除了糟粕,净化了舞台。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时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天津时调的代表——王毓宝与《摔西瓜》

王毓宝,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金嗓子是她的天生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她从幼年习艺时就打下的坚实基础。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她博采众长,不断从前辈艺人的演唱中汲取营养。她根据“时调”植根于市井民间、源于城市民歌的特点,首先对其中的靠山调进行改革,调整唱腔旋律。她以改编民歌《摔西瓜》作尝试,从两件乐器增加到七件,丰富了时调的表现力,结果在津沽一炮打响,从内容到形式初步完成了“天津时调”的创立,并形成了自己质朴、爽朗和甜润的风格。从此,这一曲种由衰落走向新生,原“时调”也更名为“天津时调”。

王毓宝既唱新节目,又改编传统剧目。她经常演出的传统代表曲目有《放风筝》、《踢毽》、《七月七》和《拷红》等;现代曲目有《翻江倒海》、《军民鱼水情》和《梦回神州》等。同时,她还培养了一批专业或业余的天津时调演员,为天津时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评书

(一)概述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和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评书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作比喻,后来形成许多如“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故事。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资料表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弦子书”的“说唱”艺人。到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并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醒木是一种方寸大小、可敲击桌面的木块,通常在表演开始或中间停歇当口使用,作为提醒听众安静或警示听众注意,以加强表演效果之用。评书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改为站立说演,衣着也不一定是长衫。

评书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制造悬念,常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评书名家有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和陈青远等;代表作品有《东汉演义》、《薛家将》、《薛刚反唐》、《封神演义》、《水泊梁山》、《三国演义》、《杨家将》和《隋唐演义》。

(二)评书名家——单田芳与《隋唐演义》

单田芳,河北涞水县人,1935年生在天津,长在沈阳。出生于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单田芳1953年毕业于沈阳第27中学。曾就读于东北工学院,因病辍学后从事曲艺事业。因工作需要,曾在辽宁大学历史系进行函授学习,于1961年毕业。单田芳从事评书表演多年,讲过古今评书103部;自1978年至今,共出版评书43部(种);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录制评书70余部;从1994年起,又涉足电视剧的拍摄和创作。他先后说过《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也称《瓦岗英雄传》)、《明英烈》等10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纽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红色保险箱》等多部小说。

《隋唐演义》说的是隋朝末年,朝廷腐败,炀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们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反隋义军遂揭竿而起。以秦琼、徐懋功和程咬金等为首的46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决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换日。他们在瓦岗山建立了反隋义军,招英雄,纳贤士,多次与隋朝官兵浴血奋战,并联合各路反王聚兵四平山,欲在炀帝杨广下扬州观花之际除杨灭隋,但未能如愿,反而兵败四平山。瓦岗英雄们并不气馁,他们请英才、用智慧,几度大破隋将摆下的绝命阵,最终困死杨广,杀死奸相,成就了灭隋之大业。其后,秦琼等人又助秦王李世民翦灭群雄,辅佐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唐帝国。

六、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都有聚集弹唱者。而且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气氛十分热闹。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其中有一人、二人、三人演唱之分;表演时,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演出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要求演员的手势、表情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目前搜集到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箫和笛等乐器为辅,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和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则是第三类。

兰州鼓子的演唱有不成文的规矩,即唱曲如敬神,凡唱有神话内容的,总要先洗手漱口,焚香礼拜,还要摆上干鲜之类的贡品;再就是要闭着眼睛来唱,这并非个人习惯,而是全部演员均如此,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不唱则罢,一唱起来,不闭眼就显得很不自在,也感到无法表达感情。

七、冬不拉弹唱

冬不拉弹唱是中国哈萨克族曲种,以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冬不拉伴奏而得名。一般以自弹自唱为主,又称为阿肯弹唱。曲体结构极为自由,没有固定曲调,以说唱为主,伴奏为辅,弹唱时往往以热情洋溢的前奏引出高亢悠扬的歌声,如激流倾泻,珠玉生辉。另一种阿肯弹唱,有几种固定曲调,音乐上以大幅度的节奏变化,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听觉美感。另外有男女对唱形式,多见于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阿肯弹唱会。曲目内容广泛,有英雄史诗《阿尔卡勒克》,有描写爱情的长诗《萨丽哈与萨曼》、《赛里木湖的传说》等。

八、相声

(一)概述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是从“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和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民间老艺人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相声中有两段基本技巧练习的段子,一段叫“学四相”,即学大姑娘、老太太、哑巴和聋子四种人的动作;另一段叫“学四声”,就是学山东、山西、北京城里和城外四种地方话。“相声”二字就是由“学四相”和“学四声”的尾字组合而成。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关于相声的源起还有一种说法,说它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相声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相声的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和群口三种。

传统相声代表作品有《豆腐堂会》、《夸住宅》、《八扇屏》、《三近视》、《白事会》、《绕口令》、《关公战秦琼》、《连升三级》、《糊涂县官》、《改行》、《歪批三国》、《戏剧杂谈》、《扒马褂》、《四字联音》、《论捧逗》、《文章会》、《大保镖》、《逗你玩》、《五官争功》、《口吐莲花》、《捉放曹》、《怯拉车》和《跳大神》等。现代相声代表作品有《如此照相》、《买猴》、《钓鱼》、《五官争功》、《虎口遐想》、《宇宙牌香烟》、《小偷公司》和《老鼠夜话》等。

相声名家有“万人迷”李德、“笑话大王”张寿臣、“相声大师”侯宝林、“相声泰斗”马三立和“单口大王”刘宝瑞等。当代知名相声演员有马季、苏文茂、侯耀文、石富宽、牛群、冯巩和郭德纲等。

(二)相声泰斗——马三立与《逗你玩》

马三立(1914-2003),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和相声“泰斗”。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辍学说相声。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相声“八德之一”的李德,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在父兄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打下了“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他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学艺进步很快,视野日渐开阔。经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马三立大师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演出的传统相声有二百多个。他创作、改编并演出的新相声节目也有六七十个。多年来他还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和高笑林等许多相声演员。

单口相声《逗你玩》主要讲的是一个孩子上当的笑话。一位母亲让孩子在门口看护自家洗晾的衣物,孰料小偷技高一筹,告诉小孩他名叫“逗你玩”。于是当孩子告急有人偷东西时,母亲问是谁,孩子答“逗你玩”。事件本身听着可乐,但其中反映出的纯真被利用的可悲事实令人警醒。

相关链接《逗你玩》

生活上啊,要注意,注意什么呢?时时防火,夜夜防贼。知道吗?洗点儿衣服,晾点儿衣服,就得拴绳子,搭在马路边上,门口上。你说,晾衣裳,时常的丢啊。街坊,这老大娘……虽然说老大娘,岁数不大,30、30多岁,啊,30多岁,是吧,叫大嫂吧,咱们称呼她大嫂吧。晾几件衣裳在大门口,又怕丢,孩子看着吧,孩子,孩子又太小,5岁,那么点儿小孩儿,你说傻吧又不傻,机灵吧又不太机灵,又没上过学,小孩还不到学龄呢,唉,小嘛。“小虎,在门口玩会儿,看着啊,那儿晾着衣裳呢,看小偷别偷了去,你看谁拿你喊我啊。”“唉。”这老娘们屋里干活去了。屋里干活,做饭哪,干活。孩子站着——小孩儿嘛,站在那儿看着,小偷过来了。一看,呦!晾着好几件儿衣裳呢。“几岁了?”“5岁”。“啊,你叫嘛?”“小虎”。“小虎?你认识我吗?”“不认识。”“你不认识?咱俩在一块儿玩儿,我哄你玩。我告诉你我叫嘛,我叫逗……逗你……逗你……逗你玩,逗你玩,我姓逗,我姓逗嘛,逗你玩,记住了!”“唉。”“叫我,叫我呀,我姓逗,我叫逗你玩,叫我呀!”“逗你玩。”“唉。叫我。”“逗你玩。”“好,太好了。”叫了几句,过去把些褂子——那儿晾着小褂——褂子?下来了。小孩儿:“妈妈,他拿咱褂子啦。”“谁呀?”“逗你玩。”“好好看着。”过去,又把这裤子?下来。“妈妈,他拿裤子。”“谁呀?”“逗你玩。”“这孩子,一会儿我揍你,老实看着,别喊。”贼一瞧,把褥单子拿下来了,褥单儿。“妈妈,他拿那被窝……被窝面子了。”“谁呀?”“逗你玩。”“这孩子,你老实不老实,我揍你!”待会儿出来一瞧,还在这儿站着。“呦?咱的……咱的衣服哪?”“拿走了。”“谁拿走了?”“逗你玩。”还逗你玩呢。

九、小品

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只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如国画小品、版画小品和油画小品等。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表演,也称为小品。广义的小品包涵很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具代表的是喜剧小品。

小品最早是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考核学员艺术素质和表演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考核单位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大约在80年代初,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因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备受观众的喜爱而一枝独秀。较早的小品演出应该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吃面条》,其滑稽、幽默的喜剧元素和演员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其后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小品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空前火爆,它的题材也非常丰富,小品反映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其表演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从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

首先,小品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的特点,这是小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区别。小品属于“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其次,小品是“笑”的艺术,它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够的笑料,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再次,小品雅俗共赏,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角度新颖,语言精练,感染力强。小品反映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人世冷暖、世相百态都是小品描写的对象,都可以通过小品这种形式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只有贴近生活的作品,群众才喜闻乐见,才易于接受。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适度夸张、事例典型,这是成功小品的要领。

我国著名的小品演员有陈佩斯、朱时茂、蔡明、巩汉林、郭达、黄宏、洛桑、宋丹丹、严顺开、赵本山、范伟、潘长江、赵丽蓉和高秀敏等。

十、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和蹦蹦,也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和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和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在历史上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演出,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和“戏”四类。“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做梦》、《丁郎寻父》、《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和《二大妈探病》等。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