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的炼金术
49254000000003

第3章 中国商人摸爬滚打总结的“掘金兵法”(1)

第1条兵法——知地取胜,择地生财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秦国灭掉赵国以后,实行移民政策,很多人都不想去,要求留在原地,但是富商卓氏却主动请求迁往偏远的纹山。有人说他傻,背井离乡值得吗?卓氏笑而不语。几年后,他在纹山成了全国闻名的巨商,财富增加了好几倍。

原来,纹山虽远离秦国本土,但却是个发财的好地方: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怎么讲?地里能长东西,百姓有干劲,利于发展商业。卓氏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势之利,才把生意的重心放到了这里。

这种“不惟任时,且惟择地”的观念,重视地理位置和地区特点的商业思想,也被后世的商人接受和采纳。

兵法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军事作战,十分讲究地形。平原地区适合大军团作战,而山地丛林却只能依靠散兵游击。作为带兵将领,在深山老林还强调阵型和气势,肯定会一败涂地。同理,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如果没有整齐的队列和人数优势,也很难打胜仗。

商场如战场,作为商人,首先要重视地利,把自己的生意放到最合适的地方,或者根据当地的特点发展合适的产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北方种小麦,南方种稻米,你不可能颠倒过来。现在,你也不会跑到新疆和西藏去养鱼,而在沿海地区搞畜牧业。

知地才能取胜,择地才能生财。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谋略家、大商人范蠡,更是擅长此道。他做官很厉害,帮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他弃官从商,做生意也不简单。

他到了山东的陶邑,说这里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各地流通的必经之处,理想的贸易之地。可见不管一条街,还是一个地区,人流量都是商业发达的必要因素。他将陶邑选为他发展商业的根据地,很快就成就了“陶朱公”的美名,“三致千金,成为世贾。”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他曾三次散尽家财,分给当地的贫民,但又三次白手起家,把财富恢复原有的水平。

\[陶邑的优点\]

第一,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物产丰富。这三点汇集,正是天生的商业中心。如此一来,此地既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又有供不应求的物产,还可以方便地运输出去。

第二,特殊的地理位置,陶邑的东北是商业发达的卫国,正东是齐国和鲁国,西边是魏国和韩国,各国人员之间来来往往,都从这里过。所以商品的交易十分频繁,信息也非常灵通,这就使货物转运买卖的时机利于掌控。所谓“耳听八方,眼观四路”,居于正中就很容易做到。

第三,周边地区的相对优势:齐国多产布帛和鱼盐;赵国的盐、鱼、粟和枣的产量都很大;南边的邹国和东南的鲁国,则是桑麻产业发达的地区。陶邑的周边地区出产丰富多样的商品,加上这里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商品可以快速地买入和卖出,不会贻误时机。

简单来说就是——

天时:气候好,利于作物丰收,适宜居住。

地利:位置佳,交通要道。

人和:人们喜好从事商业活动。

范蠡把这样一个好地方作为大本营,就能够充分地利用东西南北各地的时节、气候、民情和风俗差异,待时而动。他可以把南方商品转运到北方,还能把北方产品卖到南方,从中渔利,单是一个倒手买卖,就可成为大富翁。何况陶邑本身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有丰富的物产,环境也不错,还可以搞多种经营,做长期的价值投资。

既适合贱买贵卖的投机,又适合落地生根的投资,你说这个地方好不好?

经过这么一番观察,范蠡就在陶邑定居了。他先做风险较低的置田和畜牧,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然后,积聚货物,买卖商品,从交易差价中获取利润。短短几年,他就成了万贯富商。

江苏扬州有一个称号,叫做“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它处在南北的交通要冲,水利发达,货物往来频繁,是又一个绝佳的商品转运地。而且,这里盛产茶、盐、丝、帛等物。所以,从古至今,大量的商人都跑到扬州,从事商贸。像秦商、晋商,很多人都在这里定居。闻名全国的徽商也是从扬州起步,叱咤商场。

一个地区,或利旅游,或利渔产,或利集散转运,总有自己的一个特点。聪明的商人就能发现其独特的商机,把自身智慧和外界优势充分地结合,从而占据商战的制高点。

所以说,地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甚至是文化和风俗特色的异同,对于经营的成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投资建厂,还是开办商店,抑或从事其它生意,都必须首先考察地利,为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常人道:“捧着金碗讨饭,住着宝地喊穷”,这就是看不到地利优势的表现。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则是一句以地利发达的经典总结。

陶邑当地有一个盐商叫猗顿,因为连日大雨毁坏了他的盐池,生意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经营不下去了。他很想发展新的产业,于是就去请教范蠡。范蠡发现涑水河边有一大片的草原,长得十分旺盛,就劝他转到畜牧业发展,同时不要丢掉盐业,搞多种经营。猗顿接受这个提议,后来也成了当地的巨富。

如果地利条件改变了,作为投资者来说,要么挖掘其它的优势,要么就得搬迁。

当然,一个大的企业,不能轻易搬迁到地利更好的地区去,否则会造成大的动荡,损失很多客户,失去一些优秀的人才。但是却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优势,把新的地理优势融合进来,将潜力发挥到极致。而小的公司、店铺,却可以灵活地根据地理条件的变化,进行应变和搬迁。

比如你本来在一条国道附近开了一家菜馆,来往车辆多,人流大,生意红火。但是突然有一天,政府做交通规划,国道改向,车流量陡然减少,你的客源失去了一大半。这时,你就要考虑给菜馆换个地方,否则肯定影响生意。

所以,你首先要“知地”,对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和特点的不同做好深入详细的了解。然后是正确的“择地”,选择最合适的地方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这告诉我们,经商理财不是纸上谈兵,总要找个地方安营扎寨,进行实战。所以地利是第一重要的条件。无论是店铺的位置,还是公司的选址,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第2条兵法——时贱而买,时贵而卖

范蠡的老师计然说:“旱买船,涝买车。”大旱时,船的价格降得很低,低于它应有的价格,此时买进正是时候。发生洪灾,道路泥泞,车子又变得不值钱了,作为商人来说,正好囤货,以待雨水过去,人们需要时涨价出售。物以稀而贵,人们急需某样东西时,它的价格必然上涨。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价格涨到高点,就会下跌;价格跌到低点,也会开始上涨。一个出色的商人,就是利用这个不变的市场规律,抓住买入和卖出的时机进行盈利。

低价买而高价卖,这是最基本的获利原则,所有的盈利都是因此而来。只要有市场,价格就会波动,商人就是从价格的波动中盈利。如何利用价格的这个波动?“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就是说,在一个东西减价的时候买它,就算当时的单价还是较贵,但是这个东西的价格已经低于它的内在价值;在一个东西涨价的时候卖他,就算还是较为便宜,却已经高于它的内在价值。

被称为商祖的白圭和范蠡一样,也非常重视这个买入和卖出的时机。他们认为,商人要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捕捉商机,利用商机,而这个关键就是价格。一旦发现时机已到,就要立即出手,绝不犹豫。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这是商业利润的源泉。古人也不例外,而且对此得心应手。白圭很擅长观察各种产品价格的变化,粮食丰收时,价格下落,他大量买进谷物,囤积起来,同时卖出人们需要的丝漆。当蚕丝上市时,他又大量地进行收购,卖出粮食。

这让我们想起了美国的股市奇才彼得·林奇,低价购入股票,高价卖出。而且不停地吃入,又不停地甩出,从股票差价中获利。这一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用了。

白圭说:“我做买卖,就像姜太公和伊尹那样有计谋,孙膑和吴起那样擅长判断,商鞅执法那样说到做到。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不能随机应变,勇敢不能当机立断,仁爱不能恰当地取舍,倔强的性格不能坚持原则,那么他即便要跟我学习经营之道,我也是不会教他的。”

这段话,充分展现了掌握贱买贵卖时机的两个基本原则:时断和智断。低价时吃进,高价时卖出,此为“时断”。判断商品的价格何时低于内在价值,何时高于内在价值,却是“智断”。

《夷坚志》记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了,一个裴姓商人的店铺也着了起来,邻居都替他着急,他却一点不慌,而是带上银两,找了一帮人跑出城去。干嘛去了?采购竹木砖瓦等建筑材料。这场大火烧了很多房子,火灾过后,市场上的建房用料一时热销,价格猛涨。裴姓商人趁机大发其财,赚的钱是他那间店铺的十倍还多,同时还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这不仅是“时断”,而且是“智断”。他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火灾过后的重建问题,马上意识到会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且价格肯定上涨。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让他从这次意外的灾难中大捞了一笔。

选择一个商品,就好比投资一只股票。价低补仓买进,多多益善,而当它涨了上去,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可以卖出,从中赚取差价。不过,选择一个好的商品,抓住一个好的时机,也像股票一样,需要分析它内在的真实价值。而且要判断它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摸清其中的规律,然后才能从容采取行动。

《世界名言博引辞典》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是谁?”

“我是征服一切的机遇。”

“你为什么踮着脚?”

“我时刻在奔跑。”

“你脚下好像长着双翼?”

“我在乘风而行。”

“你的前额为什么长着头发?”

“好让幸运者把我抓牢。”

“你的后脑勺为什么光秃秃的?”

“为了不让坐失良机者从背后把我抓住。”

当时机出现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要及时抓住,立即决断。机遇的特性是稍纵即逝,商品的价格有时也这样。“时贱而买,时贵而卖。”这句古训对股民或者收藏者来说尤其重要,不管是短线投机,还是长期持有,价格的差价都是利润的最重要来源。

第3条兵法——见端知末,预测生财

越王勾践长期被吴王所辱,为报亡国之耻,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时刻准备报仇雪恨。有一天,他得到吴国大旱,雨水奇缺,全国农田的地皮都裂开了缝的消息。勾践大喜,急忙找了一帮商人,携重金去大量收购吴国的粮食。因为价格高,吴人贪一时之利,纷纷出售,很多人把家里的存粮都卖掉了。

到了第二年,大旱带来的后果显露出来,欠收的吴国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饥民食不裹腹,怨声载道,吴王束手无策。此时,越国趁机起兵灭了吴国,达到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目的。勾践成就了霸业,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

这是“见端知末”的商贾之道在政治上运用成功的典型案例:勾践看到吴国大旱,马上想到的是第二年粮食产量必然直线下降,此时若收购吴粮,抬高价格,到时肯定会让吴国民心大乱。

只要有市场,就会存在一个市场变化的规律。一个眼光敏锐的人,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的趋势,预测它未来的走向,从而抓住商机,为己所用。这就叫“见端知末,预测生财。”

对生意人来说,价格有“时”的因素,也有“势”的因素。一件商品,今天的价格低,不代表明天还是不值钱。只要学会预测市场的走向,就能看到它在未来某一段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从而就势取利,根据这种走向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明朝丝绸商人刘全宝,起初只是个落第秀才,为谋出路,去驿站茶馆当了名伙计,每天伺候南来北往的客人。别的伙计倒完茶水,擦完桌子,就跑一边走神去了。但是刘全宝却悄悄地站在离客人不远的地方,听他们讲那些发生在五湖四海的趣事,感觉对自己有用的,就默默记下来。

后来,他自己创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苏杭地区开了很多绸缎庄,又从事出口贸易,赚得了上百万两银子,成为南方一富。

有一次旧友来访,问他:“想当初你我同是落魄之人,短短十年,你从商作贾,而我依然穷书生一个,为何?”

刘全宝笑道:“我喜闻天下事,而兄多怨书本,奈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对天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从中获得了有用的信息,终于派上了用场,而兄长却仍然沉浸在落榜的打击中,自怨自艾,那你又能怎么办呢?

喜闻天下事的刘全宝,从这些丰富的信息中找到了源源不断的商机。他把丝绸和瓷器卖往海外,就特别需要大船这种运输工具。有一次,他坐在家中的卧榻上打盹,一名伙计急急忙忙地冲进来,说他刚听到一个消息,海上起了巨浪,很多商人的货船都沉到了海底。刘全宝顿时大惊失色,一下就跳了起来。

不过,他吃惊的不是听到了海难这件事,而是由此想到:远洋海船的运费立马就会上涨。

刘全宝有了这个念头,第一时间找到了负责为他运送货物的船队的掌柜,主动提出涨些运费,经过一番商谈,约定运费只上涨百分之五,从而避免了在第二天被动接受成倍上涨的要求。

准确的判断,果敢的行动,帮助他摆脱了一场成本危机。这样的商人,怎能不成功呢?

拿破仑说:“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他的本意是说,世间没有不可要的东西,一件很普通的事物也能为你带来巨大的财富,关键看你能否给予它适当的定位,并让它发挥自己的功用。

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你能够“见端知末”,别人不注意的小现象,而你却可以“预测生财”,从中发现重要的机遇。

“有心遍地财”,商机就像大海里的鱼,稍纵即逝,不会主动跳出来跑到你怀里。商机不是等来的,而是捉来的。就像曾在茶馆当伙计的刘全宝,如果他和其他伙计一样,对茶客们聊的天南地北的话题熟视无睹,他也不会增长见识,从里面找到做生意发财的机会。

第4条兵法——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在中国古代,薄利多销的概念,一个普通的市井小贩都知道,并且一直传承到了今天。薄利,不是价格绝对便宜,而是一个相对便宜的概念: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稍微再低一些。不赚巨利,只盈微利。因多销而致富,因薄利而厚德。

范蠡在经营中非常强调“无敢居贵”、“仅逐什一之利”(十分之一的利润)。白圭也说:“欲长钱,取下谷。”都是主张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

薄利多销,打造良好的商业信誉,从而获得长销的效果。

贱买贵卖,固然可获取利润,也是商人的基本目标和经营手法,但如果唯利是图,把价格提得很高,虽然消费者能承受,但也被视为奸商,深受人们的厌恶,也被儒家伦理所不容。所以,儒商以做“廉贾”为理想,用较低的价格来换取更多的顾客,以“诚信为本”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

这让我们想起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的那句话:“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什么是最好的经营方式呢?他说:“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你卖的价格高到了极点,它和一堆粪土没什么区别,因为没人买,一个合理的价格才能让你赚取利润。

司马迁说:“贪买三元,廉买五元。”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长期下来,他的获利不会超过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以得过50%的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