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撑过了21天,想要形成的习惯就会呈现出“不经意”和“自然”的状态来,其实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习惯的雏形了。此后的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我们其实已经完成了一种简单的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想改变都很困难。当然,以上的数值并不是精确的。也就是说,你想要养成的习惯并不是过了21天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与不做了。21天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模糊值,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一下到底是不是养成了习惯。
你还需要记住,养成习惯的快慢跟你想要改变自己的迫切程度成正比。迫切希望改造自己的人,通常更容易养成一个习惯。同时,好习惯难坚持,坏习惯易养成,往往坏习惯抵消好习惯的时候非常迅速,而再想纠正过来就非常困难了。比如戒烟需要3个月,但重新养成吸烟的习惯只需要旁人轻飘飘的一句“来一根”。人的主观态度总会决定一些习惯的发展,一般来说,在习惯养成的后期,你需要的就是反复巩固和坚定信念。其实这没有什么困难,所谓的信念就是要让自己知道什么是想要的(看看你的第一张A4纸上写下的内容,再翻翻每天的记录),并且相信这是值得坚持下去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养成习惯的小方法:
1.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目标,将想要养成的好习惯或者想要改掉的坏习惯精简为一句话。
2.再次明确你开始人生大改造的动力来源、目标等一切心理建设因素,这比任何自我惩罚都更有意义。
3.准备21张A4纸,在每一天的中部折线上,抄写一次你改造自己的目标。
4.远离那些可能再次触发你旧习惯的地方、事情、人和其他物品。
5.用更好的东西替代你失去的东西,比如你的目标是戒掉网游,可以用与朋友打球、唱歌等其他活动来填补原本用于玩网游的时间。
6.如果你一定需要一个计划,不要只把计划写在纸上,而是要把计划告诉你的朋友,给自己制造舆论压力。
7.保持简单。建立习惯的要求只需要几条就可以了。简单,从而更容易坚持。
8.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开始做起,不要指望一次就能全部改变。所谓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并坚持到底。失败的人往往并不是输在起跑线,而是未能坚持到终点。
学会果断,10 分钟绝不拖延成半小时
很多人觉得10分钟的自我改造过于困难的原因,不是时间长短和内容组织,而是刷刷网页、看看手机、摸摸纸笔的过程里耗费了比10分钟多几倍的时间,等真的意识到“必须做不可”的时候,又会觉得投入的时间成本实在太多了。
拖延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先放一下,待会儿再行动”成为拖延者最大的思想毒瘤。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人们习惯于为自己划定所谓的“死线”,在开始做事时总会往后拖延一步,总愿意在行动之前先要让自己享受一下最后的安逸,但在休息之后又想继续享受,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直到期限已满,行动也还未开始,或者仓促赶工,赶在最后截止日期前完成了工作,但往往事实就是,拖延会直接导致行动的失败。
人们都知道制订计划的好处和拖延的习惯会带来不利影响,可是一旦付诸于行动,总会不自觉地找各种借口为自己拖延,因此,很多人都说,拖延症才是人生最大的绝症。
当你准备拖延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1.条件还没准备好
很多人认为他们并没有在拖延,而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开始。比如,很多人知道夏天要来了,该减肥了,于是下载了很多健身指导视频,然后开始买运动鞋、运动内衣、瑜伽垫,在快递没有把东西送来之前,便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继续吃零食。等到装备齐全,可能他们又看到了更有趣的舞蹈视频或者球类练习,还要再准备一些其他的工具。减肥这件事,好像永远在准备,却从来没有开始过,为什么?因为你的装备永远不会齐全,你会看见更新潮的训练教程和更好玩的器械,永远在购买,却永远没有使用过。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答案: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你在等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合适,你永远不会开始。
怎么办?
从现在开始,不要考虑还“缺什么”,而是要专注于“已经有什么”,在你想要开始的时候,就先罗列一下自己有的东西,只利用这些东西迅速开始行动。一边行动,一边寻找或者完善其他条件。
仍旧以减肥为例。当你发觉自己想要开始锻炼身体的时候,立刻拉开衣柜找到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给矿泉水瓶灌水当作哑铃,把浴巾铺在地上当作地垫,这都是行得通的方法。立刻开始锻炼,如果没有空间跳舞,就做徒手操;如果没有买过辅助器械就做普拉提和瑜伽之类的训练;就算什么都没有,你还能够贴墙深蹲。10个标准的深蹲,也好过你的百般纠结和放弃。
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万事俱备”的那天是永远不会来的。
立刻开始做事。
2.做什么都没用了
在拖延症挣扎到截止日期之前,多数人已经开始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他们会胡乱找到一个切入点开始完成预定的工作,哪怕不情不愿,总是做好了一点。但也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拖延症晚期,连惊慌失措都体会不到,发现自己耽误了时间之后,反而更加淡定:“反正已经这样了,无所谓了吧,做不做都完不成了。”就这样,他们在无所事事中拖过了截止日期,然后发现并没有获得什么大的惩罚或者损失,因此在下一次犯病的时候,会更加肆无忌惮。
古人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只要开始做事,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尤其是一些必须做的事:如果完全放弃,得分为零;如果胡乱做了一些,得分可能是个位数;如果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努力一阵子,也许能挣扎到及格线。或许在这之前,因为拖延症的缘故,你错失了一些好的机会、条件,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但是要知道,只要你行动起来,你的分数就不会是零。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损失和过错,让该做的事走到正常的轨道上去,这是扭转局面的唯一机会。而不行动的结果,只能是错上加错。积累而来的恶习和带来的后果会在其他时刻疯狂反噬,到时候,你只会后悔现在没有立刻跳起来投入到行动中去。
“来不及”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如果你情愿放弃,那就是永远的失败,如果你勉强站起来迎战一番,至少不会那么丢脸。
如果无法勉强自己怎么办?比如,很多人都讨厌打扫卫生或者将大好的时间用于处理琐事,但是看着又脏又乱的屋子或者塞满了衣服的衣柜,人们又很难无动于衷。面对自己讨厌的事情,没有行动的兴趣怎么办?
怎么办?
当然是立刻去办。任何事物都不会因为你的个人喜好而凭空消失,你在乱七八糟的衣柜面前抱怨再久,衣柜也不可能自动恢复整洁,反而容易让你越来越烦。与其浪费时间纠结“到底要不要收拾一下”,不如立刻开始收拾。哪怕最后只完成了一个角,至少你也有一个角的衣柜是整洁的,而不会让整个衣柜都处在杂乱无序的状态里。
当面对一件又讨厌又必须完成的事情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感到它越来越讨厌之前,就立刻把它做完。否则越拖延,厌恶感越强,做起来越烦躁,越容易失败直到放弃。
有没有什么方法或者心理调整术,能让讨厌的事情变得不讨厌?
没有。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这句老话虽然不是什么精确的统计结果,但是已经告诉了人们:生活中只有不到两成的事情是你主动愿意去做的,剩下的八九成都不太愉快。如果你不愿意把生活一直禁锢在不愉快的拖延氛围里,就要学会接受和忍耐。
3. 截止日期还有几天,明天再做也可以
战胜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行动,而且不要给自己留退路,不说类似“以后还有机会”“时间还比较充裕”之类过于自信的话。在确定目标之后,你就要告诉自己,没后路了,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行动。
确定目标之后,立刻执行能够使人保持较高的热情和斗志,能够提高办事的效率。兵法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拖延之后再想让疲软的心态鼓起斗志是比较困难的。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动者。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拖延1分钟,就浪费1分钟。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比别人提前抓住机遇。正如前文中对于学霸的分析那样,在总体智力水平没有天壤之别的情况下,学霸只是更好地掌握了行动规律和时间管理的技巧。
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的事情,就不要让自己有多11分钟的时间。
对于每天10分钟的午后人生大改造来说也是这样,拖延只会让你每天花费半小时甚至1小时面对一张A4纸,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恶心理。而10分钟短、平、快的“战斗”就不会让这样的感觉延续下去。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拖延症其实非常好对付:想好以后,立刻开始就可以了。
不要担心会在开始之后遇到问题。任何人都会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你可能无法预料的问题,人类不能预知未来,就无法排除所有可能,因此问题永远存在。就算你有充足的时间,仍然会遇到大量问题,所以,这不是拖延的理由,如果你感到平时已经“时间不够用”,那么在拖延症发作的时候,为什么又觉得“有不少时间呢,没关系”?
直白而残酷的答案摆在这里:你在自欺欺人。
当你学会把10分钟的事情用10分钟完成之后,就会非常后悔曾经把10分钟拖延成半小时。准确地把握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之后的生活和学习质量,都会得到非一般的提升,这比任何心灵鸡汤、心理说教都管用。而提升自己,正是你开始午后10分钟的人生大改造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