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同学相处的礼仪
学生在学校里交往最频繁的是同学相互之间在学习、生活上的交流,尤其是住校生,不仅在一起学习上课,而且还整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相互之间是十分亲密的。正由于如此,有的同学就忽视了与同学相处的礼仪,轻则影响同学间的关系,重则有碍于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同学之间也要十分重视礼仪修养。同学之间相处的礼仪主要有下面几点:
(1)处处要注意团结同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这一点很重要,是同学之间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记得我上中学时,有个同班同学叫张祖赞,他不仅诗歌写得很好,《甘肃日报》上还时常发表他的诗作,而且他很注意团结同学,像开生活会、评先进,他总是先把同学的优点讲述出来,然后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既实事求是,又有分析,很容易被人接受。
(2)和同学相处一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嘴里说的,就是行动上干的,能做到的就说能做到,做不到的就说做不到,实实在在,不搞虚假的那一套。
(3)说话要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即使开玩笑,也要注意这两点,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一定不能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管住自己的嘴巴十分重要,很多同学不重视这一点,一高兴就信口开河,逮住什么说什么,求得一时的痛快,全然不顾后果;一生气就暴跳如雷,骂不绝耳,什么难听就骂什么,这不仅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也是无教养、无修养的充分表现。古人说:“盛喜时,勿许人物;盛怒时,勿誉人言;盛喜之时,多失信;盛怒之时,多失体。”所以,不管是高兴还是生气,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4)经常在一起免不了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必须做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要用一下别人的东西,也一定要打个招呼,告诉一声,不要拿起来就用,根本不问主人是谁。
(5)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做事,千万不可我行我素。例如,宿舍里都熄灯就寝了,自己才回去,这时就应该尽可能轻地开门、上床、休息,以免打扰别人。记得我上大学时,同宿舍有位同学叫王东明,由于他是干部,总是很忙,几乎每天晚上都来得很晚。
他回来后,很轻地打开门,轻轻上床睡觉了,从没有打扰过我们。而有些人很晚了才回来,来时还唱着歌,自己又不带钥匙,一来就敲门,敲门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有时,别人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了,没有人给开门,就一直敲门,又加上喊叫声,个别情况下还有大骂声,弄得整个楼道里都不得安宁。有的同学回来得很晚,来了以后还要洗洗涮涮,弄得声响很大,也很影响别人。
这些做法已经不仅仅是缺乏礼仪修养的问题了,而是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现,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对别人有害的基础上是很不应该的,这缺乏起码的品德修养。
(6)平时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等,总的要求是要做到热情、诚恳。
(7)同学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助其一臂之力,不要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礼仪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帮助别人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但是,另一方面,有困难的同学也不要强求别人帮助,给别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麻烦。有困难自己多克服,有痛苦自己多承受,有危险自己多承担,尽可能避免打扰别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
(8)和同学相处要谨防传话,在背地里说别人长道别人短,这是同学间最忌讳的东西。正确的做法是,自己不传、不说,听到别人说,要认真分析真伪,不要轻信,处处养成勤动脑、多观察的好习惯。
(9)要正确地对待同学,就必须正确地评价自己,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妄自尊大、妄自菲薄、忘乎所以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是不可取的。不论你是一般同学,还是学生干部;不论你在学习上或其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是遭到了失败;不论你是领导干部家庭出身,还是工人、农民家庭出身,都要做到头脑冷静,自知、自尊、自制,即在人格上要自尊自重,顶天立地,品德上能伸能屈,能上能下,与人交往上要不卑不亢。一定要做到有自知之明。俗话说,人人心中有杆秤。自己心里的这杆秤,一定要把自己称准确。如果称轻了,就会产生自卑;如果称重了,就会产生自满;如果称得正好,就是自知。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有的人经常把自己称轻了,有的人常把自己称重了,有的人有时把自己称轻了,有时却把自己称重了,而且这后一种人数量相当多。很多人在情况顺利时,或者取得了一些成绩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沾沾自喜,自不量力;而一旦出现什么波折、困难,遭到一些失败,就立刻会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因此,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人生的道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自重、自强、自尊、自爱、自知、自制的“六自”基础上,恰当地、热情地、诚恳地对待同学,对待别人,和同学相处得水乳交融,亲同一家。
(10)男女同学之间相处,一方面要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照顾;另一方面,既要大方、自然,又要严肃、有分寸,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男女同学之间的接触一定要十分注意礼仪修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和世界通行的礼仪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代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里,文明程度也较高,在公共场合,男士照顾女士,男士帮助女士,男士为女士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这样做,反而被认为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但是,具体到男士如何照顾女士,男士怎样帮助女士,男士为女士做一些什么服务以及怎样服务,就要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习惯结合起来考虑,否则,别人会看不惯,女士也会受宠若惊,很不自在,让双方感到很尴尬。当然,对我们中华民族落后的、封建的传统和习惯要不断改革,移风易俗,促使其发展和进步,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这些观念必须革除,树立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新观念。
案例·分析
案例一:读与不读的争执
一位高三女生平时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周末回家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毕业前夕,她与父母大吵了一架,父母希望她能继续读书考取大学,而她自己想早点走上社会,闯一闯。她对自己挺有信心,但父母认为不读大学不会有出息,结果双方闹僵。该女生认为双方代沟太深无法交流,生气地搬出来自己打工租房子住……
评析:该女生的想法是好的,但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能力有问题。与父母沟通一定要心平气和,最好是能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好友。发生了争执,要先想想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不对的地方,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要自己反省,改正错误。如果是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不要与其争吵,要坐下来与父母沟通一下,相信父母也会接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双方都要冷静,因为烦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加深彼此的理解。人与人之间,是“以心换心”的,与父母也是这样。
首先,你应该做到诚恳地向父母说出你希望他们怎么样,你对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是什么。找个轻松的时候,与父母交心。在说明时,也许会产生这种情况,父母觉得你是小孩,对你的想法不屑一顾。这时,千万不要和父母发生争吵,因为他们是长辈,我们应该尊敬他们。你可以采取书信的方式来向他们说。其次,你在与父母谈心时,要了解父母的想法,找出他们让你费解的地方。你也要力求理解父母的内心,只要你们双方互相坦诚,互相交流思想,实际上是没有代沟的。
案例二:发生在教室里的打架事件
下课了,甲与乙在说笑,甲做了一个小纸团扔向乙,不料打在丙身上,丙不甘示弱,也做纸团扔向甲,甲与丙互扔纸团,甲急了,一拳打向丙,丙拿起书砸向甲,两人打起架来。
甲找乙借作业抄,乙不借,甲寻机报复,甲把乙戴着的眼镜摘下来,说:“我看看你不戴眼镜是什么样子。哇,你还是不戴眼镜比较好看。”说着,把乙的眼镜扔向远处,乙拾回眼镜发现一只镜片被摔碎,顿时心中怒火燃烧,上前也去抢甲的眼镜,两人扭打起来。
评析:在班集体中生活,每天都要与同学老师打交道,学会交往的技巧至关重要。无论与谁交往,我们都应该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学会在宽容、理解、友好的气氛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大家都抱着理解、信任、善意、尊重的态度去接触、沟通,才有可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大家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找到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佳途径,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中不断成长。
案例三:程门立雪
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40岁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学习很用功,经常去找老师求教,不管天寒地冻、酷暑炎热,都坚持不懈。有一次,杨时约上同学游酢两一起去找老师求教。他们到学堂时,正好程老师坐在椅子上睡觉,他们为了让老师能多睡一会儿,好养养疲倦的身体,便站在门口等候。等老师一觉醒来时,便看见杨时和游酢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赶快叫他们两人进屋来。这天正巧天气很冷,又下着鹅毛大雪,他们两人的身上全是白白的雪花。
评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对老师非常尊重,只要见到老师必定要行礼,或鞠躬或敬礼。现在学生见了老师不用行大礼,但是,对老师尊重的思想是不能丢的,哪怕只是打声招呼,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不理不睬,这可是缺乏礼仪的行为。
案例四:撬门“撬”出邻里情
“我们搬到这个小区已经两年,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和邻居相识、交谈,现在居委会组织大家见面、认识是件好事。”参加“亲情纳凉”活动的小张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他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一些,由于邻居间不熟悉,曾让他遭遇过尴尬事。
小张向记者讲述说,去年冬天的一天,妻子上街采购,自己在家打扫完屋内卫生,出门倒垃圾,想着就出去一会儿,就没带钥匙,没想到风把门“锁”上了。他很着急,自己没带手机,屋里的煤气灶上还正烧着水。无奈,他到附近施工工地借来工具,想把门撬开。
“我当时就怕被邻居误以为是小偷,那多尴尬。”小张说,自己折腾了半个小时,对门出来一位老大爷问:“你是哪里人?干什么呢?”小张解释说,自己就住这家,忘了带钥匙。而对门大爷却表示怀疑,“我怎么没见过你?”说着就要去叫小区保安。小张正拉住大爷想解释时,妻子回来并说明了情况,用钥匙开了门,大爷这才半信半疑地回去。
虽然被当了一回贼,可小张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件事,小张和对门大爷熟悉起来,没事还常串串门。“邻居大爷是个很负责的人,有这样的邻居是好事,只怪我原先不和邻居们接触,认识的机会也少。”小张说。
评析:“不和陌生人说话”,似乎已成为现代人信守的格言,过去邻里间的热闹一去不复返,现在与邻居在楼道里遇到,别说问候,相互一笑也成奢望。“远亲不如近邻”,人们多么希望邻居之间能相互认识,形成邻里相亲、互帮互助、患难相扶的睦邻关系,享受比邻而居的欢乐,而和睦的邻里关系需要我们每一个居民去维护,需要我们以礼相待,以礼相交。
思考与实训练习
1.反思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方式有无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说说你身边同学的优点。
3.你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吗?你认为与老师相处什么最重要?
4.以“我和邻居”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与邻居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礼尚往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