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光仪系的发展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内率先建立光学仪器的教学体系。
1965年我系5项科研成果参加了第一届高校成果展览和全国仪器仪表成果展览,光学坐标镗床还送香港展出,为高校和国家争得了荣誉。1965年1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在浙大建立光学仪器中间试验基地,这是国家在高校建立的第一个光学类的基地。
1965年光仪系开始承担国防科工委下达的重大项目。1966年我系创造性地研制出了国内首台250万幅/秒等待式高速摄影机,并成功记录下了我国氢弹的爆炸过程,为我国“两弹”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嘉奖;我系还承当了1968年的980号科研项目(条带式画幅相机)以及1969年的500号科研项目(激光测振仪)等,为我国国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研究都是在“文革”动乱时期进行的,广大教师排除干扰,坚守岗位,按时完成了任务,受到国防基地的嘉奖。这阶段还完成30多个富有实际效益的课题。20世纪60年代是光仪系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而且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1956年9月,我国第一届光学仪器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光学仪器高级专业人才。至今,我们已为国家培养近4500名光学工程本科毕业生。600余名硕士毕业生和100余名博士生,他们已成为中国仪器仪表和光学工程行业科学技术中坚力量。在我们的第一届毕业生的一个寝室中出了两名工程院院士:薛鸣球与林祥棣,他们分别成为空间光学与军事光学中着名的专家,为我国的现代军事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光仪系的毕业生,大多成为我国着名光学企业或研究机构的技术骨干、厂长或总工程师。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毕业生更是在国内、国外各种岗位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如:我系82届毕业生来颖承在完成浙江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业后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由于在非线性光学理论方面的突出工作在199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
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特色
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光仪系积极贯彻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办学方针,在学科上主要发展现代光学、激光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光信息处理技术等。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又授予光仪系先进科研集体称号,浙江省科学大会授予光仪系全省科研十大红旗单位称号。1978年-1983年的5年间,光仪系在本科教育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设立了光学仪器、摄影技术与仪器、激光技术与仪器3个专业。1988年专业设置为光学仪器、应用光学两个专业和10多个专业方向,开出课程30余门,实验98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批准光学仪器、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两个硕士点,开设研究生课程21门。在此期间派出业务骨干10人去美国、德国及法国进修、访问,开创了光仪系对外学术交流的新天地。1979年经中科院批准建立现代光学仪器研究所。这期间共完成国家和各部委任务16项,并通过光学仪器中试基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系内学术空气浓厚,1979-1982年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37篇,获得国家及部委级奖励19项,其中国家级2项,科学院及省级一等奖4项。1983年7月由国内着名的光学界权威王大珩、王之江、金国藩等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光仪系的评价是:“中国光学行业有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中心是我国的骄傲”。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推动光仪系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光仪系在历届系主任吴敏达、董大年、缪家鼎、唐晋发、陆祖康等同志以及总支书记张浚生、徐裕钧、沈德洪、孙扬远、曾广杰等同志的带领下,重点发展光机电算一体化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工程技术,研制的数字波面干涉仪、1微米线宽投影光刻机、掩膜复印机、彩色亮度计,喇曼光谱仪,高重复频率倍频YAG激光器,高频及低频激光测振仪等都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先进水平。薄膜光学单元技术一直处于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地位,在薄膜微观结构,离子辅助淀积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在光电技术领域、光辐射计量技术及仪器、宽波段可调谐激光器以及位相共轭激光器等单元技术方面也取得显着成果,为学校争得新的荣誉。1984年国家批准在光仪系建立光学仪器博士点,1985年又在浙江大学建立国内首批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浙大光学仪器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国家计委又批准在光仪系建立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1年光仪系开始建设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95年建成,国家组织的专家组评审验收认为,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属国内一流,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1996年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
抢占光电信息学科发展制高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光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时代。因此,处理光子行为的光学工程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以光通讯、光存储、光电显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使光学工程学科成为信息学科的一支主要力量,成为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1996年以浙大光学工程学科为核心建立的“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
学科群进入国家批准的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光电学科理工结合的优势明显凸现,结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将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推向更高层次,奠定光电信息仪器工程学的技术基础。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应光学工程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1997年光仪系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建“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简称“光电系”,在国内率先设立本科“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并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光学工程类本科教学的改革,强化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使本科生源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改工作在国内同类高校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带头作用。
1998年在国务院的关怀下,四校合并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学,组建了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系成为信息学院的一员。目前光电系共有教职员工108名,教授2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副教授54名。设有本科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工程方向),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60名;拥有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理学)光学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光电系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坚持应用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高技术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光电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光学与光电子薄膜、光辐射与计量技术及仪器、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技术、光子信息技术等学科前沿领域,围绕国家对现代光学仪器工程发展的需要,开展了深入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在高精度去偏单模光纤陀螺方面,实现了光纤陀螺电路高集成与小型化,在国内最早实现光电一体化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及三轴集成,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国内空白,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做出了贡献。
——在液晶投影显示领域,研制出一系列国内首创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建立了一整套投影显示研究开发生产体系,为我国高分辨液晶电视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光学薄膜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中,在国内率先实现了DWDM 中光学薄膜窄带滤光器200G、100G、50G系列以及CWDM 滤光片。防蚀多层减反射膜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研制出国内领先水平的“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最小光刻线宽达0.5微米,建立了折射/衍射混合光学CAD与CAM 软件系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中波红外波段(3-5微米)衍射/折射混合光学导引头光学系统。
——发展了光子晶体的新型计算方法,使光子晶体的计算效率、收敛性极大提高,设计出了多种禁带宽度更宽、性能更好的光子晶体结构,将光子晶体应用于光波导、谐振腔及其通信技术。该项在国外一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篇,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光电系还十分重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依托浙大建立的“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华东地区最主要的光学工程高技术的推广辐射基地。2000年国家工程中心与地方政府合作,在余杭建立分中心与产业化基地,为国家工程中心对产业的带头与推动作用奠定了基础。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重点,激光数码输出技术、投影显示技术已实现技术转让,光学引擎进入生产阶段,并与数码输出技术一道列入国家计委产业化计划项目。与此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结合,在其下游与社会联合,把科学研究成果,迅速向产业转移和辐射,浙江大学余姚光电仪器厂1988年成立时仅有400余万的产值,至1995年底,发展成立浙江舜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年产值已达3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光电行业的发展,并为支持学校办学筹措了资金。
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光电系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教学严谨,学术气氛浓厚,科学研究活跃,显示出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教工队伍。这支队伍中活跃着一批学术带头人,如德高望重的董太和教授为光电系建立与发展,为我系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唐晋发教授长期从事薄膜光学和技术的研究,在他和顾培夫教授的艰苦努力下,使薄膜光学及光电显示技术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陆祖康教授和陈军教授,在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技术方面,不论在国内和国际合作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叶关荣教授在光辐射测量方面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杨国光教授在光学检测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陈钰清教授在激光医学和激光器件,卓永模教授在相干计量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吴敏达、董大年、缪家鼎、孙扬远、王子余、林中、徐森禄、曹天宁、解兰昌、林金波、曹向群、郑增荣、李正民、施柏煊、赵田冬等教授都为光电系的教学和科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盛耕雨、龙槐生、王兆远、范琦康、李士杰等老师为系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光仪系还培育出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他们今天是系的新秀,明天是系的栋梁。这支生力军中,首推年轻的刘旭教授,他在光电功能薄膜、薄膜测试、投影显示多项研究中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余飞鸿、严惠民、章海军、冯华君、洪治、徐向东、刘向东、徐之海、沈亦兵、杨甬英等一批年轻有为、敢于拼搏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显示了他们的才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光电系展示了一幅奔腾向前的生动场面。
近几年,光电系加大了人才引进的步伐,一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来到系里,其中有1999年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何赛灵博士。何博士1996年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电磁系终身教授,因首创“紧凑格林函数”而获北欧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Gene Golub奖。多年来致力于光及电磁波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光及电磁领域的各种计算方法、逆问题理论、生物医学应用、各种优化理论、通讯器件等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何教授在我系创建光与电磁波研究中心,开启了我校光通讯领域的研究。此外从法国巴黎十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吴兰博士,以及美国universityof Georigia获得博士学位的吴兴坤博士,university of Waterloo获得博士学位的张全博士也相继来到我系,增强了本学科的实力与朝气。
目前,光电系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更为频繁, 来系讲学,进行学术访问交流的专家、外宾每年约有20余人(批)次,短期出国高访、进修、出席国际会议每年30余人次,还聘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弗朗松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汤仲良教授、德国柏林工大埃西勒教授、日本滨松光子学公司总裁昼马辉夫教授、国内光学权威王大珩院士、王之江院士、庄松林院士、薛鸣球院士等国内外着名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与科学研究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