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03

第3章 又好又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1)

——“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潘伟光  郭善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之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为了交流全国农林经济学界以及政界对当前中国现代农业建设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分享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理解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07年7月21-23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河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2007高层论坛”在郑州顺利举行,来自高等院校、农业科研单位、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38家单位的近140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研讨盛会。论坛共收到论文130余篇,有近20篇论文在大会做了交流。

此次论坛以“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涉及领域广泛,专家们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衡量、现代农业与农民现代化,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问题、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农业技术与农作制度创新等现代农业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了很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虽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专家们对其内涵的阐述与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专家认为,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看,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样,体现的是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用发展的观念来界定现代农业,但同时,发展的过程性本身决定了现代农业内涵的模糊性。尤其当代“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世界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进一步认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等产业背景的变化使得现代农业具有新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拓展对现代农业的理解,而不能单纯从生产这一层次上去把握。

有专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在中国现阶段已经很明确,关键就是现代农业要素的注入。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六用三提高”已经阐述清楚,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有专家指出,现代化是层次推进的过程,从技术层面看,现代农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从以“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过程,到以“农业的信息化、生物化、设施化和管理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过程。中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农业现代化,其内涵是“水利化、机械化和化学化”;9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建设发达农业,主要内涵是“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这两个过程可以称为两次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但是,由于各国或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生产要素的结构存在差异性,两次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对于那些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在一次农业现代化未完成的情况下,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特征的出现,不仅有可能,而且具有必然性。

有一些专家指出,现代农业尽管内涵丰富,在现代有新的内涵,但最根本的还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技术要素变革对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但同时不能忽略现代农业中农业耕作制度的变化,这实际上也是属于生产力层面。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需要重新加以认识的经济现象:比如一块水田,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一定时段又可饲养鱼类或鸭子,两种农业生产是相互有利的,这种新型农作制度超越了传统不同作物的轮作制度,体现了另类的集约经营和循环经济的特征;同时,同一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衍生出种植权和饲养权等新的经济现象,也值得深入思考。

二、现代农业的衡量

中国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如何,有哪些重要的短线因素?各地现代化又有哪些不同?一些专家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衡量并指出,从国家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非常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只有33.02%(根据2004年度数据的测算),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非常艰巨;中国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化程度只有25.8%、26.3%和29.4%,不到30%,只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这两个指标得分虽然相对较高,但也只有36%和48.4%,仍然处于农业现代化起步和发展阶段。

以广东省为样本,把2005年与1999年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比较,显示广东省现代农业建设有了较大进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业投入产出率达标率很高,超过了100%,但投入产出率下降,同时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的达标程度不足30%,显示出农业生产手段和装备水平很低。这说明,广东省农业生产手段还是相当传统落后的,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必然排斥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这就是应当引起注意的1999年以来广东“悖论现象”,它反映技术进步没有显示出效率,甚至降低了投入产出率,并可能影响广东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些专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设计和衡量提出了一些疑问,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农业生产背景下,地区的差异性非常明显,现代化衡量以及评价指标不能照搬照套,一定要因地制宜。

三、现代农业与农民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要素的现代化,更离不开农业的经营主体尤其是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始终面临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对于“小农”的理解,有专家学者强调,不应该不加区别地讨论现代化中的小农问题,小农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状态,需要把它同小规模生产区别开来,不能认为小规模经济就是小农,市场取向的小规模经济同样可以承载现代农业。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有些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从事着高效农业,从过去无偿甚至倒贴土地经营权的方式向交纳租金的转包方式转变,这说明农业同样是有利可图的。

有专家指出,必须要注意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层面考虑的小农问题与农民本身考虑的问题有着差异。农民考虑的是生产出的商品是否有价值,自己是否拥有平等的市场地位,能否与市场互动;而政府考虑的是小农能否建立起现代农业,小农能否适应现代涉农工业的要求,小农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能否具有竞争力。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是健康的产品、标准化的产品,同时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民,即需要新的人力资本,要求农民具有技术学习的能力、学习市场的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一定的物质资本。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小农如何参与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分工?许多专家认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农民和市场的对接。小农对接市场的主要形式有合作社、当地市场和中介组织等,合作社在现阶段依然是小农对接市场的重要方式。但是,一些学者对此也提出了忧虑,西方国家兴旺发达的合作社是金融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住房合作社等,但专门的农业合作社的情况并不乐观。合作社的作用是否有历史的局限性?当今专门的农业合作社在世界范围来看在走下坡路,二三十年后还有用吗?也有学者提出,合作社应该朝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就农业规模化与农民组织化问题,有的学者强调,相对农户规模经营来说,生产项目的规模化经营是规模经营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