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08

第8章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与衡量(4)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农户采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模型12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社这一变量在1%水平上显着,系数值为正(3.077),且与农业合作社有密切联系的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生比是未参与农户的21.690倍。这就清楚地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联系越密切,农户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4)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不显着。即使是人们研究和关注比较多的有关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或者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等特征变量,影响也不显着。说明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受这些变量的影响很小,其具体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政府扶持与体系建构

(一)政府扶持农业的必要性

一方面,作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农业发展模式,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本要求与主要趋势,是浙江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又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因此,如果没有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没有政策的激励和法律法规的保障,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事实上,在笔者就“政府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与农户进行当面访谈与问卷调查时,约有80%的受访者选择了“技术服务”,紧接着是政策引导(74.9%)、资金扶持(61.7%)和宣传发动(50.2%)。这就清楚地表明,除了技术服务外,政府的扶持、引导与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政府扶持的重点与体系构建

从浙江省的实践看,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建设应该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点、线、面结合,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依托建设和稳步推进。从发展过程看,可考虑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划分为规划动员、组织实施和深化完善三个阶段;从区域布局看,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导向的分区建设,可以突出特色,缓解雷同建设带来的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产业依托看,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建设。

至于政府扶持的重点,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重点产品。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引导与保护方式。二是重点产业。通过建立新型生产及生态保育系统技术规范、环境与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区域及宏观调控管理,构筑起完善的生态产业发展框架。三是重点区域。结合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及资源环境禀赋的区域性差异,政府对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扶持重点地区应该是粮食主产区、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外向型农业主产区,重点人群是从事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中低收入农民和外向型农业主产区农民与生态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四是重点项目。包括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及市场体系建设。事实上,依托产业进行政府扶持与建设,有利于各区依托的产业之间生态链的构建与资源高效转换模式的完善,是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性机制之一。

从发展策略选择与政府扶持体系构建相结合角度考虑,当前政府扶持体系构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强化农业扶持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三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构筑农业科技促进机制;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服务保障机制;五是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建立长效支农投入机制;六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为保障高效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还应在组织与制度(政策)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要培育核心农户,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进入退出机制;二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农业劳动者的结构性矛盾;三是要加强农业专业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深化农地制度,尤其是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为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现代农业的层次递进性认识

张冬平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可见,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民经济成长的基础。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什么是现代农业?在我们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时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一基本概念,如果概念把握不准,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种缥缈的幻影。着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这一理论的定义去理解,现代农业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均衡状态基础的关键条件是:(1)技术状况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保持不变;(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同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力以及同接近于零的纯储蓄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就是说,传统农业的稳定是建立在其稳定的均衡状态基础之上的。构成这种均衡状态的关键条件有三项:首先是技术状况的稳定;其次是在不变的技术状况下所形成的稳定的生产结构,即收入来源不变;第三是在稳定的生产结构条件下所形成的稳定的要素投入和要素边际生产力,在这种状况下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并不能增加农业收入。可见,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基础,其核心就是改变现有的技术状况,通过注入现代农业科技,促使农业结构发生变化,改变农业的收入来源,以此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刺激外部资金投向农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的定义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农业是农业利用现代科技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产出结构、投入结构、劳动力结构、资源结构、生产组织、管理体制、劳动方式以及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即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推广应用,将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递进过程

现代农业发展是个相对的过程,按照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确定现代农业建设内容。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从技术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内容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80-90年代期间,对现代农业的理解是从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这种理解实际上是对前一种理解的扩展,认为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还应包括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向温饱经济及过剩经济,将现代农业的涵义理解为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的变革的集合体,此涵义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实质内涵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个相对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采用的技术内容在不断更新,“现代”是指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农业科技不可能立即在所有国家的农业生产中采用,它有个技术推广或扩散的滞后期,即使在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采用所有的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我们指的现代农业仅仅是要尽快地和最大限度地采用世界农业先进技术,农业现代化程度也是与少数发达国家农业所达到的先进状态的比较。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必然随之改变,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会形成现代农业不断递进的结果。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持续地采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过程,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慢,还体现为现代农业的内容不断更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往往要经过五个阶段,即科技的发明研究阶段、实验阶段、推广阶段、成熟阶段和更新阶段或衰落阶段,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以先进的技术替代落后的技术。农业现代化是对现代科技的应用,即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追踪过程,科技发展中各阶段的延续长短、进程快慢和替换速度,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速度和进程阶段。当出现新技术替代旧技术,即科技进步时,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会面临对新技术的选择,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便会发生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从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形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层次递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层次递进可以分为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等。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和层次的形成不仅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快慢和现代农业建设内容的直接因素,发展经济、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是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

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现实来看,目前农业现代化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为了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第二个层次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在第一个层次基础之上,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维持农业持续高速发展,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种类的需求,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同的农业生产阶段和生产目标决定着对农业科技内容的需求差异,为了达到第一层次农业生产目标,现代农业建设追求农业科技的主要特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水利化,这一过程可称为第一次农业现代化;为了达到第二层次农业生产目标,现代农业建设追求农业科技的主要特征是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化、农业设施化、农业产品化和与之配套的管理现代化等,这一过程可称为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进程。

可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层次递进,科技进步仅是必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充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个渐进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层次递进也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蕴含着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当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完成之时,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正在进行之中。由此可以推断,当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正在进行之时,同样蕴含着更新的农业现代化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层次的提高,低层次的农业现代化内容将会被高层次农业现代化内容替代,低层次农业现代化内容将会逐渐消失。

三、现代农业层次递进实证判断

按照农业现代化的层次递进概念,对不同层次的现代农业评价,应具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农业的发展状况与世界发达农业国家的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根据以上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定义,不同层次农业现代化指标确定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