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49299700000098

第98章 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19)

(一)对全球食品价格的影响

目前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2005年,用于生产酒精汽油的玉米占全美产量的12%。2006年,112个酒精燃料工厂共生产了50亿加仑酒精燃料,消耗的玉米数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目前,全美有大批酒精燃料工厂即将投产或正处于建设之中,预计到2008年,生产酒精燃料所消耗的玉米数量将会超过全国总产量的50%,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而且有专家预计,到2008年,美国约有30%的粮食可能会用于生产乙醇,这将导致粮食库存大大下降。供给的变化导致食品价格上升在所难免。如2006年美国玉米产量是历史上第三个收成最好的年份,总产量达105亿蒲式耳,玉米的价格却上升了,很大的原因就是乙醇发展消耗对玉米的需求超过了供给。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一个国家产品价格的上扬同样可以传递和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生物燃料热潮将使全球农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玉米价格上涨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仅仅是巨变的开端,由此引发的其他农产品、畜产品甚至整个食物价格的上涨。最近对美国23个州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比2007年1月上涨了2.5%,比2006年上涨10%,比2005年上涨12%,其中,玉米价格比2006年上涨62%,比2005年上涨52%。目前全球食品价格已经普遍上涨,据美国商务部调整季节变动后的数字显示,2007年以来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6.7%。

据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该国截至目前的食品价格年增长率达到了6%,是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据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报道,2007年6月15日,法国小麦期货价格上涨至181欧元,创下自1998年该合约推出以来的最高价位;美国芝加哥7月小麦合约价格跃升28.5美分,至每蒲式耳6.18美元的11年新高。亚洲国家同样没有逃过此轮食品价格上涨的风波。食品价格上涨的最强大推动力来自农业原材料——粮食价格的上涨。世界银行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处于30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称,尽管2007-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6.2%,达到创纪录的16.66亿吨,但产量仍跟不上全球消费量。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必将引起粮食价格的一路看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说,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经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的上升。世界银行报告也指出,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至今已经上涨了约20%,玉米和小麦价格已双双触及十多年来最高水平。粮食价格的上涨除了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与全球范围发展生物燃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对食品生产和消费等相关主体利益的影响

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而引起的相关利益主体有:农民、食品加工企业(包括饲料的加工)、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商、最终消费者以及政府。

对于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农产品原料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农民获得很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土地的升值,也将给农民带来一部分利益。芝加哥联邦政府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对美国7个主要农业州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农田价值上升了9%,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长最大的一年。基于对213个农业银行的调查表明,2007年第一季度农田价值比2006年第四季度上升了5%。虽然由于原料上涨也会导致化肥、种子等投入成本的上涨以及其他食品价格上升。不过总体来说,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会大于支出。

对于从事畜牧业为主的农民来说,由于喂养牲畜所需的饲料成本的上升会相应损失一部分利益,但是损失不会很明显。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饲料的上升必然会使牲畜的售价也相应上升,也即增加的成本最终将会转嫁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生物乙醇的生产还会产生副产品——干酒糟(GGDS),一种很好的牲畜饲料,可以节省其生产成本。

对于食品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来说,虽然食品公司可以将价格上涨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农产品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前景意味着食品行业利润可能受到挤压。

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应该是利益的最大损失者。农产品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人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也随之增加。除此之外,其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将不可避免受到直接冲击。由于食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扬,消费者必然会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与此同时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从而影响其对其他物品的需求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世界银行警告,未来18个月的食品价格上涨可能给贫穷国家造成严重后果,当地的购买力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对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商来说,应该是有利的,特别是对于转基因品种和农药等供应商特别有利。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尤为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利弊目前尚存疑问,影响了转基因品种的推广。与供给人畜食用的粮油、蔬菜和饲料植物相比较,发展燃料植物的优势突出:一是没有转基因植物对人类健康的担忧;二是除了要考虑对环保的影响外,可容忍较大的农药残留量;三是许多燃料植物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的特点。这为转基因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能,农药、化肥等也是如此。

对于政府来说,生物乙醇的发展给美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高收益,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对于农产品的补贴,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据统计,2006年美国政府提供的农产品补贴为88亿美元。

(三)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玉米出口比例占到全球出口总量的70%,出口是玉米的第二大主要用途。生物燃料的发展意味着玉米以及由此相关的农产品出口将会受到影响。玉米原料转化生产乙醇的工厂全部集中在玉米产地,美国国内乙醇工业消耗的玉米或是因为种植玉米而导致的其他农产品的数量减少都将引起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减少。根据美国农业部发表的统计数据,美国在2005-2006年用于制造乙醇原料的玉米约有4000亿吨,对世界各国玉米输出量为5300万吨左右。但是,预计2006-2007年将有5400万吨玉米提供给制造乙醇的工厂作为原料使用。相隔只有一年,用于制造乙醇原料的玉米就增加了35%,这个数量相当于美国玉米年产量的20%。可以想象,待到库存耗尽之时,玉米的出口量将大大减少。面对着食品价格的上涨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失衡,许多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进出口管理政策。如印度政府宣布2007年全年禁止小麦出口,乌克兰对小麦出口实行了许可证和配额制度,使小麦出口实际上陷于停滞,澳大利亚、南美等粮食出口地纷纷开始提高粮食出口价格,影响了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的国际贸易。

(四)对能源结构的影响

以前阻碍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价格比较高,导致生物燃料很难打开市场。

一旦技术成熟,成本降低,生物燃料将会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趋势将不可逆转。目前,巴西乙醇售价折合成油价约25美元/桶,远低于原油价格。在美国和西欧,因农作物产量低和工人工资高等原因,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也低于目前的原油价格。另外,美欧对生产生物燃料提供政府补贴,刺激了生物燃料的生产。

目前,世界上已有约45个国家将发展植物柴油列入本国替代能源发展计划。据联合国能源机构调查,过去10年,全世界用于发展植物柴油方面的科研支出达55亿美元,年均增长12.5%。专家认为,如果可以实现完全转化,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森林)每年生长量相当于600亿-800亿吨石油,为全球石油开采量的20~27倍。50年后,“能源植物”将改变地球的能源结构。

(五)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燃料是否环保要看其从产生到消耗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就生物燃料本身而言,毫无疑问是一项环保型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生物柴油较普通柴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4l%,生物乙醇较汽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12%。燃烧产生的能量都大于人们在种植和提炼过程中投入的总能量,其中生物柴油所产能量比投入能量高93%,而乙醇燃料所产能量比投入能量高25%。然而,生物燃料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原料生产过程中。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燃料的原料如玉米、大豆、甘蔗的种植却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再拿美国的生物乙醇为例,种植玉米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氮、磷肥料和杀虫剂,通常在生产乙醇的过程中会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大量使用乙醇也会加速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由于生产价格的提高,原本玉米-大豆轮种的农民由于利益的驱使改种玉米,这对于生物多样性、害虫的防治、土地的保护等是不利的。发展生物燃料产业还会与粮食生产、森林保护等其他用地方式产生矛盾。在热带地区,对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会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巴西为获取乙醇原料而大面积种植甘蔗,为扩大汽车“饲料”的种植面积,已经有数百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在温带地区,这些危害主要来自施肥过量和机械化耕种。但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代生物燃料,用生活垃圾和农作物废渣等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这种原料无论在生产还是加工环节,都不会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反而会净化环境。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法、经验及启示

韩玲梅 邓启明

摘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无论是在政策制定和法律监督方面,还是在行政干预和服务功能方面,政府都做得恰当而适度。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它们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本文试图通过展现发达国家政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总结经验,引导我们国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政府行为;启示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使得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民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收入,而且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减少了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由于农业是自我支撑力量最弱的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的经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刻,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可以有所启发。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包括:实施有利的土地政策;扶持农民合作社;支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等。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农产品供求均衡和保证农民收益。不过,由于国情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行为及力度有所不同。

一、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的具体做法

(一)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它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与我国有某些相似之处。日本的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走入了平稳期。日本强烈地意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它又是一个弱势产业,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具有日本特色的涉农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政府于是把加快农业立法、依法治农作为恢复农业、加快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1961年颁布实施了《农业基本法》,被称为农业的“母法”。它确立了农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明确了农业基本经济制度,并对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及流通和农业结构的改善等做出了规定。之后,还配套制定了200多部农业法律,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