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网络视角下的集群企业能力构建与升级战略
49310100000013

第13章 本地网络:集群企业成长的支点(7)

(3)互补性。集群成员之间大量联系的存在,形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由于集群成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因此一个成员的优异表现能够激发其他成员的成功;反之亦然。集群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现,最明显的形式是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呈现出的产品互补性,另外一种形式是为了优化集体生产率而进行的跨企业活动协调。营销活动也提供了集群内部的一种互补性形式。集群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群体的存在,为联合营销活动(例如企业推介、贸易展会、贸易杂志和营销代表等)提供了效率,并且会提高区域在特定领域中的声誉,从而吸引外部的采购商。

(4)接近机构和公共物品。集群将许多原本非常昂贵的投入品转化成公共或者准公共物品。例如,招募在本地培训项目中接受过训练的员工,将消除或降低内部培训的成本。企业还常常可以从专业化基础设施中获益,或者以极低的成本从本地机构的专家处得到建议。集群内部构建的知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此外,集群中的公共和准公共物品也常常来自于私人对培训项目、基础设施和质量中心等的投资。这种投资一般会通过贸易协会或者其他集体性机制来完成。

(5)激励与绩效评测。集群有助于解决或者降低其他更鼓励区位或者更一体化企业中存在的代理问题。集群解决激励问题的最重要机制是竞争压力。本地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有特别强的激励效应,既是因为本地竞争者非常易于进行持续的比较,也是由于本地竞争者拥有相似的一般环境(如劳动力成本和本地市场通路等),因此竞争必须以其他方式进行。集群还促进了对内部活动绩效的评测,因为其他竞争者也都从事基本相似的功能。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来比较内部成本与市场公开交易,同时还通过与本地其他企业员工绩效进行比较而降低了监督成本。

2.集群与创新

除了提高静态的效率之外,集群还在维持和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提高静态效率的集群特征对创新以及生产率的未来增长甚至具有更强烈的影响效果。集群可以提高集群企业感知创新机会的能力并且降低创新风险。

由于成熟的采购商往往是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集群内的企业比其孤立的竞争对手更能够感知到新市场的需求。与集群内其他机构的联系也使企业能够尽快了解技术的演进、元件和机器设备的可获得性以及新的服务和营销概念等。频繁的面对面交流和现场访问使这种学习变得简单。

集群在感知创新机会和创新需求方面具有十分显着的潜在优势。不过,与此同样重要的是,集群为企业将感知到的机会和需求迅速转化成现实操作与战略提供了柔性和能力。集群中的企业常常可以更快速地采购到创新所需要的新元件、服务、机器设备以及其他要素。本地供应商能够紧密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确保它们供应的投入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创新企业的要求。

同时,创新企业还能够较容易地在本地招募到开发新方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集群中的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创新试验并提高创新的成功率。

强化集群创新优势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量,是集群中的竞争压力、窥视压力以及持续的比较。相似的基础环境,结合大量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必须设法使自己创造性脱颖而出。这种压力是不断上升的,因此企业很难在集群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然而与外部竞争对手相比,集群企业总体上将维持更快速、更大程度的进步。

从集群与创新的关系上,可以看出Porter 的集群理论与产业区研究之间的重要差别。Porter 虽然也认为集群内部存在合作关系,但是他认为集群成员之间的合作主要发生在供应链和生产链的垂直维度上。这种合作虽然可以降低集群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量。相反,集群内部水平方向上残酷的高强度竞争激发了集群企业的创新潜力,并提升了集群整体的创新绩效。对比而言,产业区理论虽然承认集群内部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该理论更强调集群成员在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上的合作对于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对集群成员间关系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化。笔者认为,如果将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分别以“完全合作”和“完全竞争”为端点的连续线段,Porter 的研究显然偏向“完全竞争”一端,产业区理论则偏向另外一端。由于集群在起源方式、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产业组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现实中的集群内部成员关系,可能处于这条连续线段上除了两个端点之外的任意一个位置。

3.集群与新企业创立

许多企业家选择在已有集群而不是独立的地点创立新企业。这可能出于多种原因:首先,集群通过提供更好的机遇信息来诱导新企业加入。集群存在的本身,实际上就已经发出了明确的机会信号。在集群中或邻近地区工作的个人更容易感知到因产品和服务供应缺口而出现的创业机会,因此他们更乐意离开原有企业并建立旨在填补这些供应缺口的新企业。其次,集群的进入壁垒比其他地区更低。创业企业需要的资产、技能、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够轻易地在集群地点获得。已经熟悉集群的本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能要求较低的风险贴水。此外,集群本身通常也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本地市场,并且创业者从过去建立的关系中获益。所有这些因素都能够降低感知到的进入风险。相应的,退出壁垒也降低了。

在本地创业者成为集群新成员的同时,外部企业也可能会迁入集群。

较低的进入壁垒以及创造更高经济价值和获得更高生产率的潜力,同样吸引这些集群外部企业的加入。随着本地新企业的创立以及外部企业的迁入,集群自身的规模不断扩张。扩张后的集群又进一步放大了静态和动态的优势,诱导更多创业者在本地创立新企业并吸引更多外部企业迁入集群,进而形成了一个正的反馈环。

2.3.2集体效率模型

集群理论最初主要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地理集聚为研究对象。

在Schmitz、Nadvi 和Humphrey 等发展研究学者的推动下,集群研究范围很快就拓展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研究相类似,以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为对象的研究,也将企业看做是相互联系的实体,并重点强调地方要素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努力,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案例材料,并开展了实质性的理论探讨。大量研究显示, 产业集群现象在发展中国家非常显着。这些产业集群的成长经验有很大差别。有些手工业集群展示出很低的经济活力,难以扩张或创新;而另外一些集群则能够深化企业间分工、提高竞争力并打入国际市场。这些产业集群的内部异质性非常明显。除了某些尚未发展的集群外,大中型企业都在这些集群的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chmitz & Nadvi,1999)。

除上述经验观察外,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进展就是开发出“集体效率”模型,其用来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体效率模型采用了相对简单的集群定义,产业集群被定义为企业的产业和地理集中。专业化与企业间合作被认为是实证研究问题,没有包含在定义之内。集体效率是指由地方外部经济性和联合行动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前者又称为“被动集体效率”,后者称为“主动集体效率”(Schmitz& Nadvi,1999)。被动集体效率是指集群中所有企业无需付出特别的努力或投入就可以得到好处,包括因地理集聚而形成的成本优势和知识溢出效应。与之相对应的是主动集体效率,这种优势是有目的行动的结果。所谓有目的行动,是指企业间有意识的合作与协作。主动的集体效率也可以使集群企业获得成本以及知识溢出两种优势(Cani溛ls & Romijn,2003a)。

被动的集体效率包括马歇尔所提出的三种外部性优势(Kurgman,1991),分别是:本地劳动力市场。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形成了一个使所有企业都可以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这样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还可以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便捷的生产投入品。产业集群内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使企业能够很便捷地获得专业化生产投入品。

技术溢出。集群有助于新知识和新观点在集群企业内部的快速转移和扩散。

不过,仅有静态的马歇尔外部性并不足以解释集群的发展。除了无意识的集聚外部经济性之外,还有一种有意识的力量在起作用,这就是集群内企业的联合行动,也即所谓主动的集体效率。联合行动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个体企业间的合作和以企业群体形式展现的联合(如力量会等)。依据这种分类,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两种合作形式,即(竞争对手间的)水平合作与(生产商与投入品供应商、生产商与产品销售商之间的)垂直合作。这样就可以得到四种联合行动类型:双边水平合作、双边垂直合作、多边水平合作以及多边垂直合作(Schmitz,2000)。

在集体效率模型中,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合作被认为是促使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走上经济发展“高端道路”的重要动力。集群本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合行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Nadvi,1999):

(1)垂直链接方面的联合行动,包括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后向链接以及与前向贸易商和采购商的链接。这要求集群企业具有所谓的“关联能力”,即在垂直生产链内吸收和传递技能和知识的能力。这种联合行动能够导致集群企业的“互动学习”,通过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在双方关系或更广泛网络联系上的反馈和对话,获得知识并产生改进。这种联系还能够产生显着的技术外部性。

(2)两个或更多本地生产商之间的双边水平链接中的联合行动。这种联合行动包括联合产品营销、联合投入品采购、共同使用专业化生产设备、联合开发产品以及交换知识和贸易信息等。

(3)大量本地生产商之间,尤其是通过集群范围内的机构进行的多边水平链接层次上的联合行动。这种联合行动包括贸易协会、贸易展会、技术和生产商服务中心的合作。这些机构代表了产业的集体利益,执行产业范围的规范,提供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知识的渠道,以及提供对于集群增长至关重要的生产商服务和基础设施。

Cani溛ls & Romijn(2003a)认为,产业集群的外部效应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规模、范围和交易经济性,所有这些成本优势都产生于企业的彼此邻近;另一类是技术或者知识溢出,是从集群内部信息交流中获得的收益,而没有对知识生产者给予直接补偿或者补偿低于知识的价值。不论是被动的集体效率还是主动的集体效率,都能够产生上述两种外部效应。

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一种是由于企业邻近而自发产生的,而另一种则是通过协调本地不同行为主体的活动而获得了有目的的促进。由此可以识别出四种基本的集聚优势类型,即自发的成本优势、自发的知识溢出、人为促进的成本优势以及人为促进的技术溢出。

集体效率模型是解释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如Schmitz & Nadvi(1999)所指出,集体效率模型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集体效率模型没有充分分析外部联结对集群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例如,国外采购商与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性质对集群的动态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集体效率模型对此并没有进行分析。二是仅凭集体行动并不足以对外部竞争挑战作出战略响应,因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本地治理问题。第一种缺陷引发了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第二种缺陷使发展中国家集群理论研究朝两个方向深入发展:一是分析公共治理在集群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挑战时所扮演的角色;二是尝试集体效率模型与企业微观层次分析的结合。

2.3.3基于知识的集群竞争优势

近年来,集群与知识和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迅速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热点。虽然关于集群内部的知识转移和创新机理尚无统一结论,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其内部成员间的学习并且激发和鼓励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这种学习和创新被认为是区域和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1.本地知识溢出与集群竞争优势

马歇尔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本地化知识溢出效应,他使用“产业空气”来描述知识在产业区内部的自由流动。如马歇尔所言,“ ……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正是由于这种公开,他们的后代就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技巧。优秀的工作成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的发明和改进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进得到及时的研究;一旦有人有了某种新思想,就被别人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