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生产组织模式变革
1.1.1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争议的过程。姑且不论经济全球化的是非曲直,无论是其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程度加深的客观现实。
如果单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中断为止,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也曾经达到过相当大的规模,甚至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商品贸易占世界总产出的比例也没有能够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
因此,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的绝对和相对规模都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但仅凭这些定量数据并不足以展现当代经济全球化与以往时代之间质的差别。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其性质、形式还是影响范围与驱动因素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度一体化
1913年之前,世界经济以“浅层一体化”为特征,主要是通过独立企业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本投资组合的国际移动来显现。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跨国公司组织和协调的、“深度一体化”的世界里。“深度一体化”将世界经济联系扩展到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层次,并提高了有形和无形的贸易水平。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连接,也因此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及其组建的网络内跨边界价值增加活动的影响(Gereffi,2003)。“浅层一体化”和“深度一体化”,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化进程与全球化进程的差异。如Dicken(2003)指出,所谓国际化进程,是指经济活动跨国界的简单延伸,本质上是一个导致经济活动呈现出更广泛地理分布的“定量”过程。而全球化进程则在性质上不同于国际化,它不仅包括经济活动的地理扩展,更重要的是还包括这些国际化分布的活动在功能上的整合。
2.经济自由化
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和通信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革命,不仅使企业能够以具有成本效率的方式来协调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同时,还能够使新技术和知识更快速、广泛地传播,并减少世界商务领域中出现的摩擦。
信息技术革命之于当代全球化进程,与电话、电报以及铁路运输对19世纪末世界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相类似,但其影响范围更广泛、作用力更强劲。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沟通和交易成本,甚至还改造了传统的国际商务模式,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不过,技术进步所能降低或消除的只是时间、空间等自然壁垒,全球经济的真正融合还需要克服政治、贸易以及关税等人为壁垒。在这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自由化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幅降低了阻碍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人为壁垒。
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世界性或区域性多边贸易框架,在鼓励更多国家接受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方面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人为贸易壁垒的降低,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加了相互间的贸易发展,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制度保证。
3.生产全球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产业内和产品内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国际贸易在性质上出现的这些变化,比其数量上的增长更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产全球化的特点。
生产全球化在产业分工形式上表现为“产品内分工”,在国际贸易形式上表现为“垂直专业化”贸易。一些学者将位于不同国家并且通常具有不同所有权结构的生产商之间建立起来的跨国零部件生产网络分工形式,称为“产品内分工”(田文,2005;卢锋,2004)。Hummels,Ishii &; Yi(2001)将出口商品的生产需要使用进口中间零部件的贸易形式称为“垂直专业化”。根据Hummels等人对10个OECD成员国以及4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所进行的测算,1970-1990年,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增加了30%,垂直专业化出口增长还解释了同期“总出口/GDP”比率增长的30%。
很显然,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超越了单纯贸易总额增长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渐专业化于某些产品的特定生产过程,而不是由始至终地生产完整的最终产品。产业内和产品内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为了生产某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序列性关联,也体现了生产过程垂直分解以及不同生产阶段在全球尺度上重新跨国布局的总体趋势,是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发展与深化的重要表现。
1.1.2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组织模式变革
当代全球经济中,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分布并不意味着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是以随机和无序的方式展开的。相反,在跨国公司和全球采购商等领导企业的组织与协调下,这些分散于全球的各种生产活动通过全球生产网络或者全球价值链组成了有序的全球生产系统。
1.从“福特制”到“后福特制”
全球外包的发展是促进20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外包(outsourcing),是指以契约的形式将企业内部的重复性活动以及决策权转移给外部提供者的行动。
全球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传统一体化大规模生产模式的衰落以及网络化柔性生产模式的兴起。前者又称为“福特制”生产模式,而后者一般称为“后福特制”生产模式。从1913年福特公司引入第一条T 型车装配生产线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福特制”一直是在整个世界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方式。这一生产模式结合了高度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在面对统一的标准化产品市场需求时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柔性生产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市场一致性和稳定性为基础的“福特制”生产模式遭遇了空前危机。日本汽车制造商采用“精益”生产方式,以更低的资源投入、更短的产品创新时间实现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产品质量以及更多样的产品种类,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攻城略地,对大规模生产和管理范式形成了强烈冲击。这种柔性生产方式比“福特制”生产方式更敏捷灵活,能够在无须为调整付出高昂成本代价的同时生产小批量、多样化的产品,因此更加适应消费者需求、结构和心理上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网络化生产、集群化生产等许多具有“弹性专精”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一起构成了“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主体。与“福特制”相比,“后福特制”的主要特征是“持续创新+敏捷制造”以及“专业化+网络化”(刘刚,2005)。它通过范围经济实现成本节约、以渐进式持续创新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在全球竞争中逐步取代“福特制”成为许多产业中的主流生产模式。
2.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
跨国公司是当代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的主要推动者和塑造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目前全世界总共约有77000个母公司和超过770000个国外子公司。2005年,这些国外子公司估计创造价值4.5万亿美元,雇用约6200万名工人,出口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4万亿美元。
长期以来,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一直是渗透受保护的市场,以及充分利用国际生产要素成本差异。不过,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技术环境中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这对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方式和战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可接近性以及降低成本尽管依然重要,但是它们必须与其他同等重要的竞争要求(如操作柔性、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外部专业化能力的学习和获取等)协调一致。为了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跨国公司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一体化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并在功能和地理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其进行重新组织和重新布局。在跨国公司的主导和推动下,全球生产网络(GPN)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创新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产业的主要生产组织模式。
全球生产网络涵盖了跨国公司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所利用的全部企业内和企业间关系。一方面,公司内跨国采购是跨国公司协调全球生产一体化过程的一种重要机制。海外分公司(子公司)由独立、简单一体化向复杂一体化的战略转变,在跨国公司内部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跨国生产网络。
在这个生产网络中,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的生产分别由散布于全球不同区位的分公司(或子公司)承担,并以复杂的物流和信息网络相互连接。相应的,最终产品既可以出口到第三国市场,也可以供应母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还与大量外部企业建立起广泛的网络联系。跨国公司的外部网络,包括分包网络、战略联盟以及柔性商务网络等多种形式,这些基于互惠和信任的嵌入式网络关系是跨国公司从外部获得生产投入品的主要方式。从组织尺度来看,跨国公司外部网络既包括某些功能上的水平合作(如研究开发、标准制定、营销推广等),也包括沿价值链形成的垂直合作关系。从空间尺度来看,跨国公司外部生产网络跨越了本地、国内、区域、国际以及全球等多个层次。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被吸收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合作网络的成员。
通过所有权和非所有权关系(市场势力),跨国公司不仅能够在全球尺度上对其价值链环节进行重新布局,还可以在功能上对这些分散的生产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使它们联结为有序的生产系统。目前,全球生产网络已经成为纺织服装、电子、计算机、汽车以及食品加工等许多产业的主要生产组织模式,同时这种网络生产模式的影响范围还在不断向全球其他产业领域拓展和延伸,对当代全球经济发展形态的形成和塑造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传统上,发展中国家仅仅是作为发达国家原材料供应商和初级工业品市场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等发展战略普遍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亚洲和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加速了跨国公司向世界范围内低成本区位外包其相对标准化生产活动的努力。
1.2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1.2.1全球化浪潮中的本地化趋势
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点和区位也没有丧失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虽然全球化表面上似乎削弱了地点和区域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然而世界范围内众多地点对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持续吸引力,却从相反方向为经济活动的本地化趋势提供了证据。大量研究显示,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的生产活动都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点和区域进行,这些地理集中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
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平衡,区域发展反而呈现出高度不平衡的状态。尽管全球化被宣称具有均质化效应,可是单个地域(国家、城市以及国家内部的地区)之间在专业化、竞争力以及产业活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产业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要素(Dicken &; Malmberg,2001)。当今世界经济系统中实际上同时存在两种并行的生产系统。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形成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搜索、全球生产和全球供应,创立全球品牌,赢得竞争优势;国际劳动分工深化,形成了劳务、货币、金融、技术和信息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流动,形成地方生产系统。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方上有机地集聚,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本地的劳动分工深化,“产-学-研”机构之间以及“产-供-销”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紧密(王缉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