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2008C版)
49311100000041

第41章 走出“小家”,实现“大我”(5)

小贴士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哥伦比亚作家。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

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电影文学剧本《绑架》,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米格尔·利廷历险记》等。

文本提示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着”,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蒂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也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雪泥鸿爪

我的家书·我的家园

蒋建国

我于传统“家书”即给家人写信,是颇为偏爱的。这一半的原因是我乐于用这种形式与家人交流,那另一半的原因呢,当然是家人也愿意用这种形式与我交流。

早年我在家住的公社革委会即现在的乡政府工作,离家不过三四里地。

那个年代,人们把工作岗位视为必须坚守的阵地和哨所,是不肯也不能轻易离开的,因而我很少回家。每有乡邻来公社办事,我便急忙写封信捎给父母,但那不过是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有时还是几句顺口溜式的打油诗。我的母亲,是乡邻公认的“文化人”。伊是上过私塾、读过俗称“老书”的,能写毛笔字,会珠算,闲暇翻看黄得发黑的古书常至深夜的习惯保持终身。在我读小学时,伊就教我“之、乎、者、也”之类文言助词的用法,我却当时茫然、后来茫然,现在依旧茫然,终究不会用,由此导致伊认定我有些蠢笨并在乡邻长者面前说起且被我听到。然而,伊每每看到我给她写的信便夸我聪颖,且见信必复,只是伊不会用现代标点符号,早年是一“句”到底,后来是一“逗”到底,激情飞扬时既不“句”也不“逗”,一以贯之,让人读起来颇有些费劲。给儿子写信复信的习惯,伊也保持终身。

三十二年前我离开故园,上了大专学校,在那里寻了许多陈旧的和时尚的书来读,方知晓“柳毅传书”、“鸿雁传书”的感人故事,方领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叹息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还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悯地,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英雄豪杰的似水柔情,并读了两三本名人家书。于是,更有了些给家人写信的热情。那时,对母亲的思念就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城里,伊在乡里;后来有了恋人,对恋人的思念也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城,她在那城;再后来儿子长大成人出国留学了,对儿子的思念还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东土,儿在西域。

由于母亲与我、我与母亲长年书信往来,使我俩得以超越母子关系成为既无话不可说又有话不必谈的挚友。母亲给我的信,是不只叙说思念之情的,常要引伸出一些“春秋大义”,以尽伊教子之责。伊最看重的,是“百善孝为先”。伊解释道,这不仅是为了儿女对父母好,更是为了儿女自己好。伊引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伊随即写道:“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一个孝顺男儿,于祖居之国,于所在之党,于领导尊长,于同仁亲友,是难行背信弃义之事的,纵要忤逆,也有忌惮,纵要变坏,也有边缘。”伊仍然是一“逗”到底。我未娶妹未嫁时,一家四口,三名党员。母亲早年也是大队干部即现在的村干,为了支持父亲当好大队支书,伊便放弃担任队干,然而伊于公家之事还是那样关心和热心。对伊的话,我是真信的。特别是在伊离世后,我偶为个人毁誉得失、人情冷暖炎凉而戚戚时,便坐在伊的遗像前与伊对视,由此想到母爱、人爱、天下大爱——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大爱……呜呼!吾身非吾有,一半属吾父吾母,一半属吾党吾国。于是乎,戚戚之事也就释然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给母亲最后一封信,是在伊身染沉疴之后。那时,我依旧是不肯轻易离开工作岗位的,一切交由妻料理。不想,医生打开母亲的腹腔发现已是重症晚期。此讯于我,不啻晴天霹雳,我十万火急前往探视,夜侍母侧,话至天明。我表示,在我50岁以后,若于公无大碍,便辞去一切公干,专心伺母。伊说,好则好,只怕自己捱不到那一天。我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当夜,涕泪长流满衣裳,“欲作家书意万重”,长坐不起,和泪而书,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历数自己伺母不周的种种罪过。

数日后,收到母亲在病榻上写来的短信,伊写道:“收儿长信,很是伤感,不禁老泪纵横,病乃天命使然,非儿之罪,儿不必过于自责,余将肠胃之痛视为小疾,未予重视,亦未说与儿听,不料竟致不治,恐不久于人世,黄泉路上,余心无憾,有尔兄妹,最事孝道,堪称余心。”伊依旧是一“逗”到底,然而,伊的生命却即将成“句”。数月后,伊遗下爱子兼挚友溘然长逝,至今已是一千八百三十五天。幼年丧母是为人生大哀,中年丧母我以为是人生大苦。“子欲孝而亲不在”,寻寻觅觅,悲悲戚戚,心无所驻,情无所倾,几同孤儿,苦不胜言,唉!窗外正下着大雪……

在母亲与我长别两年多后,我来到了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这个“家”。我是历来主张在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一个团队里,同仁诸君,为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胼手胝足,朝夕相处,当有“家”的氛围,但不能有“家长”。我有一种工作方式,就是有时给同仁部属交待一些具体的工作,常用信的方式写下交给对方。这于我来说,以为可供对方备忘,更利于其准确把握,问心都是好意。

然而,当事者往往不予称道,谓我忧心太重者有之,谓我管得太细者有之,大抵都有些烦。但也有认同者,以为这有利于平等交流、友好和谐,并将这些便信集存起来。我心为之一动。因为斯时,我部正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机关自身建设方面提出创建学习型、和谐型、节约型机关。若动员部机关全体同志,都将自己在宣传部这个“家”的一些所感所思记下来写下来,将这些所记所写辑起来印出来,对机关“三创”不无裨益。斯时,又逢《光明日报》总编辑天林君来湘公干,赠我一卷《我的2005光明日报家书》。我心又为之一动。与同仁商议可否仿而效之?诸君以为无不可。于是,便委托魏委女士着手张罗编辑出版这卷《我们这个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家书》。

我以为,用这种方式组织的文稿,是可以心之所至、文也随之的,题材体裁不限,有感有思即可。既可壮士回眸、反顾过去,又可英雄登高、展望未来;既可叙说家事人生之事,又可抒发心声金石之声;既可.谈理想信念,又可倾诉亲情友谊;既可书飞觞之豪气,也可记飞泪之悲戚。文笔风格或朴实或优美或端庄或诙谐,不拘一格。总之,只要是真情实感、真话实语,均无不可。

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一种机关文化或团队文化的平台,用这个平台传承光大我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激情,对同志的友情,对家人的亲情。情之所系,心之所往,科学发展、共创和谐,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大道”自在其中矣。“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完成以上这些琐碎的文字时,远处隐约传来几声鸡鸣。“刚刚目送归山的夕阳,黎明又在敲响你梦乡的门窗。”抬头凝视母亲的遗像,伊的目光坚毅又慈祥。奔跑吧,不要停歇!

编者欲将此文放在本书卷首,并作代序,问我意如何?然。

(2007年4月3日《光明日报》,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影音

无法吹响的集结号——《集结号》

导演:冯小刚原着:杨金远《官司》编剧:刘恒

对《夜宴》还记忆犹新的电影评论者和观众,很多都是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2007年冯小刚导演号称主流战争片的《集结号》。但当观众带着满面泪痕离开影院,电影学者们激动不已时,电影界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部与以往很不一样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奉团长命令为大部队撤退打阻击,并以集结号为连队撤退信号。但全连几乎都打光了却没有听见号响,被炮震聋的谷子地侥幸生存。他不断寻找原来的部队和团长,但最终他在团长的坟头得知:为掩护主力,集结号从来没打算吹响。痛苦的谷子地回到战场,独自在早变煤矿场的遗址中挖掘47个弟兄的骸骨,想要给他们找回烈士的称号,好好埋葬。

影片成功地把视角放在了战争中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意义上。但人们还是无法回避这故事的残酷背景:战争中,为了国家和集体,个体的牺牲无法避免。连队中最勇敢的焦大鹏在牺牲前声称听见集结号了,全连最孬的指导员却否认听见号角,而那个不打算吹响集结号的团长也在以后的战争中因为没接到撤退命令而牺牲。将死者不惜背负撒谎的身后恶名以求他的集体换得生的可能,而最怕死的生者却无法接受,因为贪生撤退的代价可能是更大集体的牺牲。牺牲他们的团长也许一生内疚,但他决不会改变这个命令。以个体生命的牺牲换得集体的保存和胜利是战争中永远无法避免的,这个集结号注定无法吹响。

但不能因此将生命的牺牲视为冰冷的数字,麻木地接受个体对集体的最高祭献。“每个牺牲都应该是永垂不朽”,当不得不沉默的集结号不断在我们心里吹响,这种悲壮的牺牲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