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08

第8章 行动—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思考而是行动(2)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先选中10个人,让他们保持空腹状态,然后安安静静地坐在封闭的房间里,然后承诺会让人分批给他们送去食物,但是每个人只能吃其中的一份食物。结果第一批人送来的是鸡蛋和玉米,这时候没有人动手,第二批人送来了比萨,这时候还是没有人愿意品尝。接着第三批人送来了汉堡和鸡腿,这时候这些人开始感觉到饥饿,都抑制不住吃食物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耐住了。第四批人很快到来,然后端上了烧鸡和葡萄酒,测试者开始感觉到肚子里一直咕咕咕地叫个不停,可是看着食物越来越好,他们认为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好的食物等着自己去享用,所以咬咬牙都拒绝了眼前的美食,继续耐心地等待。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第五批人仍旧没有出现,几个人开始焦躁不已,但还是强忍着继续等待。又过了十几分钟,房门终于再次打开了,可是送食物的人手上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测试者非常疑惑,这时候,送食物的人礼貌地问大家:“食物已经送完了,请问还合你们的胃口吗?”几个测试者面面相觑,为自己没有吃掉那些食物而后悔不已。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导师乔伊认为这不能单纯地用贪婪来解释测试者们的心理活动,其实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惯性等待”,乔伊认为每个人都有等待的惯性,总是觉得下一次会更好,总是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可事实上生活有时候只是一种随机的选择状态,下一次的机会未必会更好,而你的等待很可能会因此而扑空。

正因为我们常常都太喜欢等待,都对将来抱有太大的幻想,以至于在等待中白白错过了很多机会。其实,机会从来都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把握,只要感觉机会很好,那么就要及时出手,不要总是抱着“还有下一次”的想法。就像拉斯维加斯那些专门碰运气的赌徒一样,至少高达99%的赌徒都是抱着“下一把必赢,或者下一把会赢得更多”的心态而选择继续坐在那里,最后你可以看看,整个美国大约有90%的赌徒都在往外掏钱,而37%的人则几乎倾家荡产。

等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运气,反而将他们原先的那一部分运气全部浪费掉了。莎士比亚说:“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既然你有机会获得成功,那么就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未来也许会更好,但没人可以保证一定可以更好,把赌注押在继续等待上,这是完全不合算的。

你之所以觉得下一次会更好,只是因为你对现状还不是很满意,你希望生活还能进一步完善,还能进一步补偿你。所以当比萨上面涂上番茄酱、乳酪、香料、橄榄油、芝士、馅料之后,你却还想等一份加上蜂蜜、蓝莓和其他更高级的食材的超级比萨,可是你是否真的足够幸运能够吃到这些东西呢?记得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在哈佛大学讲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如果有80%的把握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马,一上马就亏损。”

所以年轻人要善于把握眼前,要善于珍视自己所能把握住的任何机会,不要等到条件全部具备了才开始行动,也不要妄想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满足自己的心意,当时机比较成熟时,就应该主动出击,过多地等待只会让你错失机会,最终可能一无所获。

敢于行动,就能创造别人创造不了的奇迹

所谓的奇迹只不过是做了大多数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并且做成功了。

—哈佛法则

哈佛大学曾经将福特纳入自己的教材之中,除了福特公司特殊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吸引人之外,福特的人格魅力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内容。哈佛大学的教材在形容福特的为人时,曾经这样描述:“一个狂飙突进的天才企业家,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去做的。”

比如当V6发动机普及的时候,福特某一天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在引擎中安装8个气缸,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程师都认为福特大概只是说说罢了,要想真正实施,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福特却大胆地进行试验,而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结果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这个狂人还是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大胆行动成为了福特身上的一个明显特征,而这也迎合了哈佛精神,在哈佛的教学理念中,学校常常鼓励学生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一次,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荒唐的课外作业,他让学生说服校长当面罚抄“哈佛大学”100次,然后让美国总统小布什寄一张相片过来。

事实上,多数学生都没有动手,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动手,可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有一个叫戴维的小伙子却顺利完成了任务,他花费了两天的时间说服了校长“配合”自己的工作。之后他又给小布什寄去了一封信,信中他非常真诚地恳求得到一张小布什先生的近照,最后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最后所有人都觉得吃惊,都惊讶于戴维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戴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那句名言:“我做了,所以我成功了。”而那位老师经过调查才发现,实际上只有戴维一个人真的着手去执行了,而其他人因为觉得这样的任务显然不可能完成,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动手去做,所以没有获得成功。

事实上,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当我们想要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产生恐惧心理,我们担心会失败,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担心遭到嘲笑,可是成功学的导师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敢轻易去做或者犹豫不决,这往往比一切坏的后果更加糟糕。”

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困难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征服,其实只要你勇敢去做、去行动,就会发现自己是有解决困难的能力的,是有能力创造奇迹的,而所谓的奇迹实际上就是做那些没人做过的事情,做那些别人不敢去做的事情。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军大举进攻柏林,结果和德军发生了激烈的巷战。某次,美国的一个小分队被德军包围起来,当时队长认为可以尝试着来一次突袭,兴许能够突破包围。但这个计划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没有人敢执行这个计划,他们情愿等待大部队的救援。

很快就有人向总部发电报求救,而且联名抗议队长的一意孤行。巴顿将军看到电报后气得火冒三丈,他咆哮着:“你告诉他们,这里不会派过去一兵一卒,军人来这里不是为了保住小命的,这些狗娘养的,看来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由于巴顿将军不肯出兵救援,小队成员只能果断发起突袭,结果顺利突破包围圈。回来之后,巴顿将军拍了拍众人的肩膀说:“这才是我的士兵。”

很多时候,你认为任务不可能完成,认为任务很困难,实际上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尝试而已。你没有胆量去行动,自然会越想越害怕,其实当你想办法行动起来,就会发现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变的。当年莱特兄弟准备造飞机的时候,他们的邻居嘲笑说:“我不认为这些没有羽毛的东西会在空中飞来飞去,我觉得你们应该建造一根又大又轻的羽毛,这才是正经工作。”但是后来呢,这两个“傻”兄弟最终做出了飞机,而他们的邻居则成了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事实上,做了才能解决问题,你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呢?从前有很多人认为徒手根本无法横渡英吉利海峡,但是游泳健将们很快打破了这个传言。同样,当施瓦辛格宣布竞选加州州长的时候,大家都嘲笑这个肌肉男是不是疯了,他们觉得让一头犀牛或者棕熊去参选也要比这位曾经的健美先生更好一些,但实际上他做到了,而且现在他正在谋划着竞选总统。拳王阿里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劝他不要打拳击,但是他根本就不害怕,反而坚定地去练拳,而且还主动挑战世界拳王弗莱奇尔,虽然他被揍得找不着北,但是他对所有的朋友说自己一定会卷土重来,然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拳王。很显然,他很快投身到训练之中,并迅速成长为顶级的拳手。

“你去做,你才能做到。”这句话可是老掉牙的说教法则之一,但你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你并不比任何人差,你唯一欠缺的很可能就是行动力。你总是在想:我应不应该去做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这件事,我值不值得做这件事……最后你当然什么事也做不好。

工作需要行动而不需要各种借口

一流的执行力不需要为行动寻找任何借口。

—哈佛法则

曾经风靡全球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代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员工必读的书籍。在哈佛大学中,几乎每一位新生都会熟读这本书,原因就在于书中的主人公安德鲁·罗文的执行能力突出,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本书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交战期间,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希望能够和反抗西班牙政府的斗士加西亚取得联系,当然作为西班牙政府的敌人,加西亚数年来都躲在古巴的丛林中,这让西班牙政府伤透了脑筋,同时也给渴望联盟的美国人造成了困扰,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联系到这位神出鬼没的斗士。

由于军情紧急,麦金莱便委派中尉安德鲁·罗文前去送信,希望和加西亚的义军确立合作关系。事实上这个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首先美国人当中没有人认识加西亚,其次是没有人知道加西亚确切的藏身之处,而且罗文也根本不知道该找谁来充当联系人。此外,一路上到处都会碰到西班牙政府军的盘查和搜索,这无疑增加了难度。但是罗文并没有丝毫的疑惑,也没有找各种理由推托掉,而是坚决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很快就展开行动。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罗文最终顺利地将总统的信件交到加西亚将军手中,也因此成为了扭转整个战局的关键人物。

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阿莱克多年来一直坚持给自己的学生讲述安德鲁·罗文的事迹,因为在他看来,行动实际上是整件事情得以获得成功最关键的一步,是整个计划得以实施的前提,行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们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而当代人在执行方面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尤其是当我们遭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总是会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谨慎而巧妙的评估,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够成功,是否会一切顺利,甚至会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来拖延、拒绝行动。而正是由于执行力的缺乏,导致我们办事效率低下,导致我们的行动计划处处受阻。

阿莱克希望通过不断重复讲述这个故事,来激励和强化学生对于执行力的重视,让学员们始终保持出色的执行力,让学员们迎难而上,不要被各种困难吓住,更不要因此而寻找各种借口。阿莱克认为美国人做事缺乏的其实就是行动,美国人的思维也许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的,但是在行动上却并不与之相称,这一点在企业基层和军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经典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美国军人对于战争的恐惧以及命令的罔顾有一个极端的体现,尽管故事的本意是荒谬的讽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服从命令就是军人的天职。

巴顿将军素来以严厉著称,他下达的命令从来不希望遭遇拒绝或者迟疑,如果有人想要找借口来反对这个命令,巴顿绝对会让他难堪。有一次他对战士们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 英尺宽、6英寸深。”结果很多士兵对这个命令感到困惑,首先这样的战壕是否有必要,其次,挖这样一个大战壕,必定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这是难以办到的,于是士兵们纷纷寻找各种理由来诉苦,很多人甚至拒绝执行这项命令。巴顿将军躲在帐篷后面观察这一切,感到非常生气,不过这个时候,有个士兵站了出来,对众人说:“赶紧干吧,让我们把战壕挖好之后离开这里,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巴顿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欣慰,因为自己的士兵毕竟不顾一切地执行了这项命令,这样的执行力才是军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个优秀的人是不需要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的,无论困难有多大,无论情况有多么复杂,都会严格服从命令,都会不顾一切地立即行动。“不寻找借口”是一项基本的执行法则,是个人执行力的基本体现,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随着工作的日益人性化,我们对于行动反而有了更多的借口,我们失去了行动上的责任感和绝对忠诚度。

我们的游移不定,我们对于困难和失败的恐惧,对于未知生活的怀疑,实际上束缚了我们的决心,阻碍了我们的执行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最保守最稳妥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这件事太难了”,“这样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难道就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吗”,各种各样的借口完全剥离了我们的专注度和自信心,从而动摇了我们行动上的决心。

如今,年轻人对责任感的概念更为模糊,对于责任心也更加缺乏,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冒险,不愿意去面对过多的困难和麻烦,因此在一项工作还没有做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各种理由拖延下去,就想方设法减轻自己所承担的压力,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自然很难将工作做好。哈佛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拥有一个借口的时候,你的办事效率就要减掉一半。”因此,我们需要坚决行动,不要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只有这样,我们的成功才会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