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49319100000001

第1章 总序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的“128”号高速公路和“硅谷”、意大利北部的“第三意大利”为典型,世界各地兴起了一种独具生命力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引发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联合国产业发展组织(UNID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甚至积极在全球各地极力提倡并推广地方产业集群战略。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地方网络”和“根植性”是其两个关键性的特征。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一般都会同时构建起正式网络(主要是商业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主要是社会网络),这两种地方网络相互缠绕、彼此增强和制约,在产业集群演进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集群企业普遍采取了集群化成长模式,即一个企业的成长依赖于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的其他企业的资源能力。同时,科研院校、中介组织、地方政府等地方性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也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支撑条件。

从现有文献来看,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地理集聚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包括交易费用、运输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第二,从社会学角度看,本地企业的空间集聚,容易缩短企业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建立和增强信任关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积累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资本,进而增强企业获取各种成长资源的机会与能力。第三,从管理学角度看,地方网络促进了集群企业间的学习,从而引发区域的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有助于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成长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因此,如何建立、维护、开发和利用地方网络及其资源,成为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正在成为国际主流的研究范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市以及北京、河北等地,产业集群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与主导力量。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借鉴了国外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形成了浓厚的本土化特色,中国实践与经验正越来越引起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内产业集群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和拓展。产业集群演进、全球化下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升级、集群企业的持续成长等极具重大现实意义的议题,都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所在。

地处产业集群发达的浙江省,给我们开展产业集群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5年来,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人员深入全省各地的产业集群进行实地调研,加深和丰富我们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频繁互动中,不断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和信心,在产业集群领域,我们承担了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人民政府重大招标项目和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各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总结研究成果,创造和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为了更好地发现和深化后续研究议题,我们整理形成了产业集群演进与企业成长研究丛书,包括6部专着。

经过20多年的孕育与发展,我国的产业集群总体上已经走过了形成期,正在向更高、更新的阶段迈进,但是,产业集群未来会如何演进,企业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应该如何行动,现有研究对此尚未给出系统性回答。而且,现有研究大多基于产业层次的,研究结论对微观企业的指导价值还不强。因此,将产业集群研究深入到企业层次正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我们的研究团队以“产业演进、协同创新与民营企业持续成长”为主题,以产业演进和企业成长理论为依托,以浙江省三大产业400多家民营企业的实地调查资料为素材,运用现代管理统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演进与民营企业成长的互动关系,系统分析了民营企业技术、管理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背景下,集群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的企业成长模式是否还适用于产业集群演进的新阶段?这些都是企业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产业集群研究深化进程中的必然议题。吴波博士等基于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以浙江省200多家企业为样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本,专门研究了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构建起了“产业环境-网络模式-能力状态”综合匹配机制模型,分析了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的影响,为集群企业动态选择网络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发现,集群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懂得动态选择匹配性的地方网络,而且更要具备选择网络模式的技能。这就要求集群企业掌握企业成长与网络演化之间的一般规律。对此,黄洁博士的研究以浙江300多家集群企业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企业成长与企业网络演化之间的关系,剖析网络随集群企业不断成长而演化的内在机理,并通过计量分析勾画出企业网络在集群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演化路径。

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与加剧,全球化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日渐加深,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着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实现升级转型的挑战。这也成为当前产业集群研究的又一新热点。邬爱其博士拓展了网络的地理范围,以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为背景,以浙江省500多家集群企业的实地调查资料为素材,实证分析了全球化下浙江省集群企业合作环境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全球化下本地网络对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机制,还识别了制约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相关因素,归纳了集群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备选的典型的网络化成长模式。

企业能力是全球化下集群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田家欣博士等以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以浙江省400多家集群企业的实地调查资料为素材,运用案例研究和现代管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本地网络、全球网络对集群企业能力构建的作用,分析了基于能力的集群企业升级机制,系统地提出了网络视角下的集群企业能力构建以及基于能力的集群企业升级理论模型。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陈平、盛亚两位教授关注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这一重要议题,系统总结了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在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归纳了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驱动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实证测度了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我国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思路。

本套丛书的各大研究主题都紧扣国际理论前沿,又立足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浙江省产业集群演进和集群企业成长,开展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实证研究,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显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产业集群无疑是一个很有特色和魅力的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是,由于产业集群内涵丰富、类型众多、影响因素复杂,目前的研究还面临着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挑战和困难。

同样,我们的研究也还是初步的,我们此次出版的研究成果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有些结论和观点还需进一步检验。

我们深信,随着我们对产业集群实践认识的逐步加深,随着集群企业的持续成长,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断升级,产业集群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贡献也将不断增强。我们期待通过这套丛书,与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交流和互动,期待听到读者的反馈意见,以便我们未来的研究和探索能够做得更好。

贾生华

2007年7月7日于浙大求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