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49371600000016

第16章 现代物流理论与基本功能(8)

(7)组织文明装卸搬运。文明装卸搬运的核心是确保装卸搬运的质量和作业安全。组织文明装卸搬运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装卸搬运人员的素质,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6.2流通加工

1.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1)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需要。我国国家标准枟物流术语枠中对流通加工的定义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统称。”流通加工的内容一般包括袋装、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拣选、分类、混装、刷标记等。生产的外延流通加工包括剪断、打孔、折弯、拉拔、挑扣、组装、改装、配套及混凝土搅拌等。

生产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流通加工则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的附加值。集中、大批量的生产与分散、小批量的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形成规模化大生产与千家万户需要之间的场所价值的空白,促使商品的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通过流通加工来实现。流通加工者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把分散的用户需求集中起来,使零星的作业集约化,作为广大终端用户的汇集点发挥作用。

(2)流通加工的特点: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着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①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而生产加工的对象是原材料。流通加工的对象还可能是零配件、半成品。

②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商品,那么这种复杂加工应专设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则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③从价值观点来看,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的目的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的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④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⑤商品生产是为了满足交换与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也有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了流通创造条件。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进行的加工从目的来讲是有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生产的特殊之处。

2.流通加工的分类

流通加工的形式根据其加工目的不同表现为以下几种。

(1)满足运输方便。如铝制门窗框架、自行车、缝纫机等若在制造厂装配成完整的产品,在运输时将耗费很高的运输费用。一般都是把它们的零部件,如铝制门窗框架的杆材、自行车车架和车轮分别集中捆扎或装箱,到达销售地点或使用地点以后,再分别组装成成品。这样不但运输方便而且经济。而作为加工活动的组装环节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满足多样化需要。由于用户需要的多样化,必须在流通部门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加工,如平板玻璃以及铁丝等,在商店根据顾客所需要的尺寸临时配置。

(3)将货物分解、分类处理。为了综合利用,在流通中将猪肉和牛肉等在食品中心进行加工,将肉、骨分离,其中肉只占65%左右,向零售店输送时就能大大提高输送效率。骨头则送往饲料加工厂,制成骨粉加以利用。由于流通加工属于深加工性质,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综合多家需求,集中下料,合理套裁,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做到最大限度的“物尽其用”,节约大量原材料。

因此,流通加工这一环节的发展,使流通与加工总体过程更加合理化。流通加工一般都在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节点进行,这样能使大量运输合理分散,有效地缓解长距离、大批量、少品种的物流与短距离、小批量、多品种物流的矛盾,实现物流的合理流向和物流网络的最佳配置,从而避免不合理的重复、交叉、迂回运输,大幅度节约运输、装卸搬运和保管等费用,降低物流总成本。

3.流通加工的形式及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流通加工的形式:①钢板剪切流通加工。汽车、冰箱、冰柜、洗衣机等生产制造企业每天需要大量的钢板,除了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外,一般规模的生产企业自己单独剪切,难以解决因用料高峰和低谷的差异引起的设备忙闲不均和人员浪费问题,如果委托专业钢板剪切加工企业,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专业钢板剪切加工企业能够利用专业剪切设备,按照用户设计的规格尺寸和形状进行套裁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废料少、成本低;专业钢板剪切加工企业在国外数量很多,大部分由流通企业经营。这种流通加工企业提供剪切加工服务和配送服务,还出售加工原材料和加工后的成品。

②水泥流通加工。在水泥流通服务中心,将水泥、沙石、水以及添加剂按比例进行初步搅拌,然后装进水泥搅拌车,事先计算好时间,水泥搅拌车一边走,一边搅拌,到达工地后,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球可以直接进行浇注。

③玻璃流通加工。平板玻璃的运输货损率较高,玻璃运输的难度比较大。

在消费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玻璃流通加工中心,按照用户的需要对平板玻璃进行套裁和开片,可使玻璃的利用率从62%~65%提高到90%以上。这样大大降低了玻璃破损率,增加了玻璃的附加值。

④自行车、助力车流通加工。自行车和助力车整车运输、保管和包装,费用多、难度大、装载率低,但这类产品装配简单,不必进行精密调试和检测,所以可以将同类部件装箱,批量运输和存放,在商店出售前现场组装。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运载率,有效地衔接批量生产和分散消费。这是一种只改变商品状态,不改变商品功能和性质的流通加工形式。

⑤服装、书籍流通加工。这里的服装流通加工,主要指的不是材料的套裁和批量的缝制,而是在批发商的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缝商标、拴标签、改换包装等简单的加工作业。近年来,因消费者要求的苛刻化,退货大量增加。从商场退回来的衣服,一般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重新进行分类、整理、改换价签和包装;书籍的流通加工作业主要有简单的装帧、套书壳、拴书签以及退书的重新整理、复原等。

⑥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流通加工。鱼等海产品的开膛、去鳞,猪肉、鸡肉等肉类食品的分割、去骨,常常在运到商店后进行并分类出售。只要我们留意超市里的货柜,便不难明白,那里摆放的各类洗净的蔬菜、水果、肉末、鸡翅、香肠、咸菜等无一不是流通加工的产物。这些商品是在摆进货柜之前,已经进行了流通加工作业,包括分类、清洗、贴标签和条形码、包装、装袋等多种作业工序。这些流通加工都不在产地进行,而且已经脱离了生产领域,进入了流通领域。这种加工形式,节约了运输等物流成本,保护了商品质量,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

⑦ 酒类流通加工。葡萄酒是液体,从产地批量地将原酒液运至消费地配制、装瓶、贴标签,包装后出售,既可以节约运费,又安全保险,以较低的成本,卖出较高的价格,附加值大幅度增加。

(2)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①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在实现时间场所两个重要效用方面,确实不能与运输和储存相比,因而,不能认为流通加工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流通加工的普遍性也不能与运输、储存相比,流通加工不是所有物流中必然出现的。但这绝不是说流通加工不重要,实际上它也是不可轻视的,是起着补充、完善、提高作用的功能要素,它能起到运输、储存等其他功能要素无法起到的作用。所以,流通加工的地位可以描述为是提高物流水平,促进流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形态。

②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简单加工解决大问题。实践证明,有的流通加工通过改变装潢使商品档次跃升而充分实现其价值;有的流通加工将产品利用率一下子提高了20%~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企及的。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实践,流通加工仅从向流通企业提供利润这一点上看,其成效并不亚于从运输和储存中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③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和运行方面,流通加工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加工形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完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分工有一定的意义。

(3)流通加工的作用:①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利用流通加工环节进行集中下料,是将生产厂直接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钢筋或圆钢裁制成毛坯;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北京、济南、丹东等城市对平板玻璃进行流通加工(集中裁制、开片供应),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

②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依靠流通加工可使使用单位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及人力,从而搞活供应,方便用户。

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钢板预处理、整形、打孔等加工。

③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由于建立集中加工点,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

4.流通加工合理化

(1)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若干形式: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中对生产的辅助性加工,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不仅是生产过程的延续,实际也是生产本身或生产工艺在流通领域的延续。这个延续可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一方面可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但是也必须估计到另一个可能性,即对整个过程的负效应。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都会产生抵消效益的负效应。

几种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如下:①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使整个流通加工是否能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多样化需求要求的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运输会出现不合理;

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增加了近距离运输、装卸、储存等一系列物流活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一般而言,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设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一个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如受选址的地价影响),加工点周围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

②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过程去完成,这些都会造成不合理性。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力迫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夺利的恶果。

③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消费者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流通加工具有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相反,实际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