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公益性和外部性极强的活动,而市场经济强调的则是效率优先。那么,市场经济发展是否必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呢?笔者利用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作一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三废”排放量变动的关系
(一)基本轨迹: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排污总量呈现绝对或相对下降
拟合良好,它显示,1986-2000年,我国GDP和工业增加值规模均逐年显着扩大,并且1991年以后与1991年以前相比,这种总量规模的扩大呈显着加速的态势。而与此同时,“三废”的排放并没有显示同步增长的轨迹。
(二)区域分布:各省市经济水平高低与排污水平的相关程度减弱
我们利用1990、1995、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料,对当年工业增加值和“三废”排放作了等级相关检验。
1995、2000年三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等级相关系数均不显着。废水排放与工业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在1990年和1995年表现显着,工业增加值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废水排放也多,但到2000年,这种相关性已经不显着,相关系数甚至出现负值。废气排放与工业生产规模始终表现为显着的相关性,但相关度有所减小。特别是从废气排放的相对量即排放强度看,排放强度高的主要是那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区域。
废气排放强度最高的10个省、自治区排放的废气量占全国总量的23.59%,但这10个省、自治区的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总量的9.19%,与历年来全国废气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的情况相符。这说明经济水平的高低并不与污染强度的高低成比例,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并不一定是污染强度高的区域。
二、浙江案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了较好保护
浙江是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200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了2843亿元,占全省GDP的47.1%。浙江也是市场化改革以来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省区之一。作为一般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物SO2,2000年全省所有城市的年日平均浓度都符合国家二级标准,1991-2000年所有年份日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呈稳定下降趋势,1999和2000年已经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0.02mg/m3)。作为浙江省地区最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降尘,年平均浓度10年间也明显下降。
总体来看,1991-1995年浙江省城市大气质量基本维持在80年代的水平,等级相关系数无显着上升,而1996-2000年,浙江省城市大气质量呈显着提高趋势,等级相关系数-0.9。
三、启示与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在市场化进程中,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会伴随环境治理同步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与环境保护并非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之间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兼容的一面。体现在:
(1)市场化进程有利于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公众需求结构的升级,导致“绿色”需求的上升。由于各类有利于环境的“绿色商品”可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故可使消费者需求、生产经营者(企业)的利益及社会管理者(政府)的环保目标得到某种可持续的“激励相容”。如近年来不少地区经过环境整治后,房地产市值大幅度增加就是一例。
(2)市场化进程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加强经济主体防治污染、节约能源的动力和能力。据统计,我国每万元GDP能耗已由1980年的7.8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2.77吨标准煤,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1500多万吨、二氧化碳近6亿吨。显然,市场竞争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使更多有利于节能、降耗、减污的工艺、技术不断涌现。
(3)市场化进程可促使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有助于生态、环保得到全社会的进一步重视。经济体制转型要求各级政府把关注重点集中到公共领域中来,这对全社会增加环保投资、推进环保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强化环保监管都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