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
49402200000029

第29章 义乌文化小商品经济发展与传播(1)

每天3000个集装箱把50多万种货物运往世界200多个国家,大街上1万多名不同肤色的常驻外商在游走。这里就是义乌,浙江中部内陆山区的一个县级市,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享誉世界的“小商品世界”和国际化商城,改革开放30年来,这里演绎了中国最大小商品“世界超市”的奇迹,义乌30年来的商业奇迹是当地政府、义乌商人几十年坚持不懈做一件事的结果,甚至有人说,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之上的城市。义乌人凭借“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的独特发展路径,让市场引发了资本、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连续裂变——变出了一个开始以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结构,变出了一个能引领消费潮流的现代小商品制造业,变出了一个辐射浙江、接轨国际的“义乌经济圈”。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生在义乌,响在全国,响在世界,梳理义乌的发展,就会发现传播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口耳相传到2006年10月22日借助各种大众媒介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义乌30年来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化小商品经济借助媒介,文化小商品经济和媒介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的结果。

第一节 义乌文化小商品传播历程

一、义乌文化小商品传播历程

走进义乌,就走进了市场的海洋:车行路上,身旁掠过的是分类严格、划行归市的店铺;皮带一条街、围巾一条街、无缝服装一条街等30多条专业街纵横交织形成的市场网络,俨然是一个放大了的超市;市场面积260万平方米,商位5.8万个,经营43个行业,1901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如果在每个商位前逗留3分钟,按每天8小时计算,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逛完。难怪在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世界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一份中国发展报告中,义乌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山区的这个县级市,何以辐射出如此强劲的经济能量?从本质上讲,导致经济增长的要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有形资源,包括材料、能源等有形资源,可用资本进行总括。第二是无形资源,包括知识和信息资源。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度管理因素,技术进步是知识应用的体现,是物化了的知识,是知识的归宿。知识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而科学的作用是潜在的和间接的。也可以这样说,知识中只有一部分是直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那就是技术与管理,由于制度管理数据很难获得,一般不进行专门研究或只通过间接方法进行研究。当然,也可以把管理和制度因素理解为知识。第三是人力资源,表示劳动投入,一般以劳动者人数或职工工资额等进行定量分析。信息之所以成为经济资源并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有用信息能够消除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帮助人们进行选择决策,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其他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损耗,降低成本和节省开支。尤其在当前信息社会,信息将显于物质或能量,以信息的生产为中心,促进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信息量剧增是当代科技发展、经济活跃和社会进步的象征。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信息生产和利用规模,直接反映出该地区的科技进步水平、经济发达和社会生活质量。

义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区位优势、没有特殊政策扶持,可以说义乌要发展,缺少导致经济增长的有形资源,即发展农业无资源,发展工业缺基础,导致义乌经济增长的肯定不是有形资源,那么应该是无形资源或者是人力资源了。从义乌30年来的发展来看,正是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推动义乌的发展,这其中作为无形资源的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义乌30年来的发展证明在缺少导致经济增长的有形资源的情况下,人多地少的义乌创造财富的渴望只有一个出口,商品交易是急于摆脱贫困的义乌人能找到的惟一抓手。

概括来说,义乌是以商品市场起步,并一直以商品市场为龙头,商品市场是义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培植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个外向度极高的交易市场,同时注重“以商促工”“以商强农”“科教兴商”,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逐渐促进了农村工业、城镇建设、第三产业以及其他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等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以说,义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大量商品交易促进的,而大量商品交易要成功完成,没有大量有效信息的传播以及良好的沟通肯定很难完成。当今社会,信息作为一种财富和资源,谁能把握住它,谁就能在新世纪中脱颖而出。信息传播是义乌经济腾飞的双翼,有效地传播和利用信息,将会极大地提高义乌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开辟和创造出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改变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使义乌经济走上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历经30余年,大体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既可以看到义乌经济不断在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到信息传播在义乌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阶段:“马路市场”阶段(1978-1983)。现代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前身是稠城的湖清门小商品市场和廿三里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初期,义乌外出经商的人员从外地带回了多种小商品,在义乌稠城和廿三里马路两侧摆起地摊,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当年拿到小商品市场编号为001号经营许可证的冯爱倩说:“要是没有这个市场,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样呢。”1982年,在马路上偷偷做买卖的冯爱倩被没收了提篮后,索性冲进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办公室,和时任县委书记的谢高华吵起来。“我们整整吵了一个下午。我就一句话,‘活不下去了,我要做买卖。’

谢书记的烟头塞满了烟灰缸。后来他说,‘别哭了,先摆着吧。’”冯爱倩没有想到,她的这次争吵,引发了县委、县政府的热烈讨论,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义乌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四个允许”和推出“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的扶持政策。正式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并出资搭建了简陋的市场设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自此应运而生。那年,她拿到了编号为001号的经营许可证。和她一样,经历了艰辛的第一代经商者无不对市场充满了感情,也充满了感激。对于他们来说,市场是他们实现发展梦想的载体和体现自身价值的依托。

第二阶段:“区域专业市场”阶段(1984-1990)。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明确提出“兴商建县”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这一发展战略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从未动摇,义乌历届党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不懈地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批发市场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经营市场的利润所得都投入到市场的再建设、再开发,形成了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从1984年到1990年,义乌市场基本属于区域专业市场阶段,批发市场、经营业态较为传统,交易方式都是现场、现金、现货交易。

第三阶段: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阶段(1991-2000)。1991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33亿元,首次突破10亿大关。1992年3月在国家工商局首次公布的全国十大市场名单中,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列榜首,8月,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从1991年到2000年,义乌市场从区域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成为跨区域、连城乡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层次结构分明的小商品市场体系,确立了在全国专业市场中的龙头地位。

第四阶段:国际化发展阶段(2001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小商品市场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向国际性商贸中心迈进,特别是随着国际商贸城的投入运行,市场业态又一次发生质的提升,致力引领传统集散型市场向现代化国际市场飞跃。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洽谈订单、商品展示、现代物流等为主的新型业态迅速发展,会展、金融、物流、购物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现代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义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扩大会议提出了全面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发展目标,核心是打造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区域物流高地和区域金融高地,即“三中心两高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国际商贸名城。

2006年10月开始,由国家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小商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到区域专业市场,从区域专业市场到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从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到如今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市场用30年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义乌市场从业人员20多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总成交额连续17次蝉联中国专业市场榜首,市场商品已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义乌,经批准设立的外国企业常驻办事机构有1700多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进行国际采购,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外交部、家乐福等机构都相继在市场设立了采购信息中心,义乌市场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走向中国的桥梁。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30余年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对推动义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是义乌政府和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商人,它们构成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内部诱因,共同促使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的力量

虽然义乌小商品市场一开始是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和规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小商品城作为上市公司发展提升的每一步,也都带着鲜明的政府烙印。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狂潮中,义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决议表示坚持政府对市场、物流场站等事关义乌发展全局的战略资源实行控股,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对于保持义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繁荣,加快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为此,义乌市人民政府要在市场、物流场站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国有企业保持绝对控股权。涉及控股权变动的,须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意味着,今后小商品城的控股权变更必须得到义乌市人大的批准,义乌市人大将国资绝对控股小商品城上升到了战略高度。在经历了2008年年中义乌市政府的一次股权定向增发博弈后,义乌市国资委对小商品城的持股情况从39.86%的相对控股,一举变为55.82%的绝对控股。拥有了对国有资产的绝对控制,稳定了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小商品城的投资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义乌如此关注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还把小商品城认作“关键领域”,这本身就说明义乌对小商品城的重视程度。此举实际上已经保证小商品城的控股权不会轻易发生变化,这样做对稳定市场也会很有好处。

2.公众的力量

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区位优势、没有特殊政策扶持的义乌,为什么能够一跃成为浙江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义乌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悠久的经商传统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穷苦生活的逼迫下,为了生计,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鸡毛换糖”和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这种经过实践检验后的文化,为义乌的创业创新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可以说从当地沿袭几百年的“鸡毛换糖”活动中,口耳相传人际传播流传下来的“拨浪鼓”文化一直长久而潜在地影响着义乌人,激励义乌人不畏艰难、不弃微利,这些极其可贵的商业因子,一旦遇到适合的环境,便会在石缝里顽强地生根发芽。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他们勇敢地跳出计划经济的束缚,自谋生路,走南闯北,寻找商机。他们敢于开拓市场,甚至跨出国门去参与国际竞争。他们正是凭着自强不息、甘于吃苦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奇迹,使义乌成为全球最大的“超市”和“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目前义乌已经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密集度最高、商务活动最多、商气人气最旺的地方。

义乌在自然资源非常贫乏和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约束条件下,在缺乏政府强有力的直接投资推动和外商大规模投资推动的前提下,在义乌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当中,正是义乌当地农民为增加收入,自发创办个体业,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默许中,个体家庭经营业从农副业中脱胎出来,走上了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商品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