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16

第16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一脉相承(3)

五、立足现实 改善民生

目前,我国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安排30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遏制房地产投资热,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等;陆续提高(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义务教育全部免费。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在民生建设方面支出超过11974亿元,比上年增加2567亿元。2009年,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更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农民也拿保险金,2009年,全国10%的县(市、区、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财政将新增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300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8.3亿农民,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中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制度限制;明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再次提高,全国人均增加120元左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价格降幅在10%左右……

坚持“以人为本”并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而提出的,指导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关注人民的现实利益,以帮助人民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一直都太过于强调“人是社会的人”,而未很注重对人的关切,忽视了“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集中表现在人的发展,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真正目的和归宿所在。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制度的演进和改变,是为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倘若不能转化为人的发展,那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的发展时刻得牢记“以人为本”这一本质,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中说,“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为了改善民生”。诚然,我们的民生建设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实依然存在着许多民生问题。2009年,房价快速上升,一线城市房价均有较大涨幅,“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更是凸显了房屋质量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不够好,老百姓生活质量不高,饮水不安全,一些地方的拆迁缺乏人性化;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我国已成为全球上班族路途花费时间最长国家之一……“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等这些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符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理念,因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需要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康是民生之福,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民生问题处理不好,坚持“以人为本”也难以有现实的说服力,我们只有立足于现实,将民众最为关心最为头疼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事实上,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经济发展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将民生问题解决好,广大群众才会“有钱可赚”、“有钱可花”、“有钱要花”、“有钱敢花”,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一方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激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生产更快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国家更加强盛,发展如果不以人为目的,不但失去了它的最终归宿,也会失去其最主要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服务,即通过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双向互动的,并且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在作为主体的人身上体现出来才能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人们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仅为了活着,同样,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而并非是为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改善人民生活,而却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更加贫困,那这样的发展意义又何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马克思经典作家们的理想是追求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发展这两个方面。人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内容:一是满足人的基本的合理需要;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是人的潜力和能力的发挥。在现阶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就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各种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解地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搞好民生,调动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吴立云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 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