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17

第17章 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思考

贝静红 金武州

【摘要】信仰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和凝聚力,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建立和巩固科学的主导信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青年身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巩固和坚守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显得更为必要。

【关键词】信仰教育 马主思主义 青年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执政党面临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民主,怎样发展民主”等一系列课题。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积极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着力加强和巩固科学的主导信仰的建设,特别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信仰建设是选择信仰、确立信仰和稳固信仰的过程。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既没有经过革命年代的洗礼,也没有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主导信仰应该成为当前青年大学生信仰建设的重点。在现阶段就是要做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以全体中国人民为主体,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它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回归和创新。青年大学生要实现担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做到在思想上真正认同,笃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自觉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切实贯彻,践行马克思主义。

一、思想认同是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层依据,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实现了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的高度统一,具有恒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核,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包含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系统完备的理念体系,其内容极为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本身有着科学的基础和来源。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整个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的最高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升华。其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按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最终达到改造物质世界的目的。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的信仰,是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和解释为基础而得出的。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阶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坚信不疑,坚定不移,确信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无产阶级才能解放全人类从而最后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追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行动的指南,而非僵死的教条,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必然选择。

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善、美的本质;还必须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中国青年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中国青年的思想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出新评价,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理论学习是巩固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修之课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是直接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领域的主导地位。信仰不仅仅是朴素的感情,更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建立于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之上。是主体对信仰的对象从内心上拳拳服膺,从行为上孜孜以求,是信仰主体的理想和行为的力量泉源。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全面认识为基础的。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我们形成正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大学生只有透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将其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先进的、可靠的基础之上。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前提必须为大学生科学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科学的正确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能正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层次。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鲜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的信仰,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客观基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可以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提供宏大的历史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都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上的,使大学生拥有深沉的时代情怀。深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用发展着的理论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的成就转化为情感上的共鸣,并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除了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阶级斗争性质的观点和见解之争,如果对这些矛盾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方法来解决,必然会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常发展。“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既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而是要靠思想内容的科学性、真理性,靠它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和战斗力,靠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深刻地揭示了理论的本质功能及其同群众的实践的关系。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了社会进步以及同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揭示其中孕含的内在矛盾而不是“遮蔽”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就具有彻底性,就能说服人,从而掌握群众,并转化为群众实践的物质力量,并因此而改变世界。而理论的力量发挥得越淋漓尽致,由对理论的信仰而产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大。

三、实践检验是稳固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的必经之途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践行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要求,信仰建设应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实践锻炼和自觉践行的平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性之一,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同现实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辟道路,正是在密切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真、善、美的本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马克思在谈到历史主体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时强调指出,必须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中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作为剧作者,历史主体通过对历史活动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计,表现出对现实历史客体的服从和超越。作为导演,历史主体通过对历史活动的组织、调度,使作为历史活动目的的理想蓝图,由观念的样像转化为现实的客观的存在,实现历史客体的更新和完善。作为观众,历史主体通过对历史活动的享受、观测和监督,对历史活动作出适时的反馈式调节,以保证历史客体建构过程的顺利展开和进行。历史客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与历史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具有同一性。

“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的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信仰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既为个人提供行为的方向和精神的动力,又为群体和社会提供行为的方向和精神动力。因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应积极引入并强化大学生实践环节,为大学生提供自觉追求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情感,逐步培养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考验和洗礼,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深刻地体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指导现实的生活和学习实践,才能够使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得到持续提高,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持续稳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成果,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检验、充实和完善,而中国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主导信仰的正确性,也必将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作者简介】贝静红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2009级博士;浙江海洋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金武州 浙江海洋学院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