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49456400000016

第16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作者:鲁迅

成书时间:1918年

背景搜索

鲁迅(1881-1936年)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小名樟寿,“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笔名,因为产生的影响深远,所以人们习惯称其鲁迅。农历八月初三,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进入仙台医学院学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开始从事文艺工作,积极投身到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决定以笔作为自己拯救国民的武器。期间曾回国奉母命完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2年,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还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授课。《狂人日记》发表之初,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中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更加猖狂的侵略,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复杂。鲁迅以其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表现出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坚决彻底的反抗。这篇《狂人日记》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深受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狂人日记》同时也是鲁迅先生最出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和鞭笞,对封建仁义道德的虚伪性进行了最有力的揭露,并且第一次从自觉的“人”与非自觉的“奴隶”的深刻矛盾中提出思想革命的任务。

《狂人日记》是投向旧社会的一颗猛烈的精神炸弹,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第一声响亮的春雷,它彻底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为以后白话文的新文学小说奠定了“忧愤深广”的主调,它比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还要忧愤深刻,还提出了“改造国民性”这一沉重的历史课题,使这篇小说成为《呐喊》《彷徨》的总纲。

《狂人日记》以一个狂人看外部世界的眼光和对封建社会的感受作为视点,运用象征的笔法,用颠倒、错乱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精神异常者眼中的“吃人”世界,无情彻底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先生历史观的一个举世瞩目的发现。他认为,中国远古以来的历史始终处于蒙昧野蛮时期,停滞不前,中国文化仍旧是蒙昧的野蛮文化。他借“狂人”之口对人类迄今为止的进化史作了如下总结:“……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吃亏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深刻地反映在先觉者与庸众之间紧张对立的感受中:在狂人眼里,从古久先生到赵贵翁,从狼子村的佃户到街上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从大哥到医生,从陈老五到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吃人”,而且都在“吃人”。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是这样描述吃人者狰狞面目的:“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这些描写的内容在现实中是存在过的,这种恐惧在封建中国的人民身上由来已久。鲁迅把这“吃人”本质的社会现实搬到台面上来,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能有效地促进人们的自省,同时也激发了许多先行者革命的激情和决心。《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是一块奠基石,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先河。

作品解读

《狂人日记》一书共有四十小节,内容简单,讲述的是一个精神异常的小伙子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呐喊》的初篇。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混为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对社会产生了恐惧心理并出现“多疑”的症状。他认定他生活在一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吃人”。他半夜横竖难睡,查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是一个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充满着“义勇和正气”,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他是现代小说中第一个以反叛的形象出现的人物。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呐喊”。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而敏锐的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封建礼教是压迫人和残害人的礼教!

这篇小说是以狂人的13篇日记的片断连缀而成,抒写了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迫害的精神异常的“狂人”的心理活动,高度揭露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表现了潜藏于人民内心的愤慨。

妙文精粹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知识链接

链接一 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坐落于上海,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馆名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授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1998年8月开始动工改扩建,1999年9月25日建成并对外开放。鲁迅纪念馆新馆建筑风格依然保留了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特色,其间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理念。陈列手段新颖、独特,反映了鲁迅在文学和革命上的卓越成就,功能和设施堪称是国际一流。鲁迅纪念馆现有20余万件文物资料,1650平方米的陈列展厅,主要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辅以展示艺术与雕塑、场景、蜡像及多媒体影视等多种展示方法相结合,从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专题表现鲁迅先生为追求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而英勇不屈地进行斗争的生平业绩,以鲁迅的作品、思想和人格感召观众,让观众在走近鲁迅、了解鲁迅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链接二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国家情况每况愈下。袁世凯却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的潮流。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1914年又发布《祭圣告令》,通告全国举行“祀孔典礼”。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1912年起,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出版《不忍杂志》和《孔教会杂志》等。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不知出路在何方。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担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他们把《新青年》作为他们的阵地,大力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适宜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就会“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发表了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青春》等主要论文,目的在于揭露封建君主制的危害。《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4卷第1号起开始使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堪称新文化运动先驱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封建仁义道德的虚假和伪善,揭露了隐藏在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也纷纷改用白话文。继而影响到全国用文言文出版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所有这些文学改革,使全国报纸耳目一新。

1917年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不仅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青年》顺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潮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赞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吸收了西方进步的新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型的革命形势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吸引了许多充满激情、思想进步的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次运动的不足之处是其领导人没有发动群众,只是局限于知识分子,他们只是提出了一般的政治口号,没有实施实现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同时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只是客观地辩证地分析问题。但这次运动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了封建主义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形成了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新青年》也逐渐变成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