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温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任务,千方百计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温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6月16日发布了《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5〕79号),明确了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部署,以奔小康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心,强化目标、强化力度、强化机制、强化动力,全力打好欠发达地区发展攻坚战。也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07年底,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以下人口占全市欠发达乡镇人口比率低于3%,约4.5万人;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80%以上,硬化率达70%以上;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70%以上;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80%以上;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免费入学。
从“139富民攻坚计划”提出到2007年,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期间年增长幅度高于同期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欠发达地区交通、卫生、医疗、教育等各方面条件明显改善。总体上看,已完成了“139富民攻坚计划”的各项任务。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点稳定性不强;第二、三产业和工资性收入偏低。
2008年7月14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动员大会。温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在会上强调,要按照省委“两创”总战略的部署要求,认真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全面展开新一轮欠发达地区富民攻坚,切实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邵占维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温州市开展新一轮富民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是:按照全省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总体部署,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以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为主抓手,坚持进村入户、全面惠及,城乡互促、区域联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动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促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1年,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800元;70%以上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全面消除,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形成文明健康、创业进取的良好局面。邵占维强调,要深入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全力推进欠发达地区新一轮富民攻坚。一要大力推进人力素质提升。二要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三要大力推进欠发达乡村产业开发。四要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环境改善。五要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和保障。六要大力推进社会帮扶。赵一德市长指出,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狠抓责任落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具体和深入上下工夫,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抓紧制定各项规划政策,以科学的规划加以引导,以有效的政策加以保障,深化细化各项具体任务,扎实有效地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要切实履行政府部门职能,加大抓项目、抓资金帮扶的力度,特别要强化扶贫职能,整合各种资源,对扶贫富民工作给予一定倾斜。要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动员更多民企参与帮扶行动,各个帮扶单位要进村入户详细调查,实实在在地推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7月11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8〕63号)。2008年7月30日,市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
加快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自此,温州市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2008年以来,温州市以“六大行动”来全面推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课题组将着重围绕《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价。
6.1农村公共财政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财政支持不仅仅要“输血”,更应该注重利用财政对策引导地区自身增长能力提高。一方面财政应该更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完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提高公共财政扶农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财政扶农资金用到促进农民增收的“刀刃”上,从而解决农民增收工程的一部分资金问题。
6.1.1“欠发达地区环境改善”行动的实施成效
根据《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要大力实施“欠发达地区环境改善”行动。
计划四年内,力争全市异地脱贫5万人,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到98%,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95%。具体政策有:
(1)加大下山脱贫工作力度。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就近安置”的原则,以整村搬迁为主要形式,引导高山、远山、库区、海岛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人口向中心镇、重点镇搬迁集聚,促进农民异地致富。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下山脱贫周转房建设试点,其用地指标由各级政府优先安排。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跨乡镇分散移民、集中安置和示范小区建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执行康庄工程的有关政策,逐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稳步建设农村联网公路,对欠发达乡镇范围内的道路给予优先支持。加大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投入力度,逐步解决农产品运输难、成本高问题。提高补助标准,四年内基本解决农村80余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和节水灌溉工作,提升欠发达地区防洪减灾能力。加快欠发达地区电气化、信息化步伐。
对欠发达地区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有关部门要适当降低门槛,加大扶持力度。
(3)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支持力度,提高学校公用经费标准,提高教师待遇,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合格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重视发展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造欠发达乡镇卫生院危旧房,力使每个卫生院都有执业医师,鼓励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实现人人拥有责任医生。加强欠发达地区文化、体育、广电设施和场所建设,丰富群众的生活。
2008年,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据调查,全市116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中,有895个集中村通等级公路(包括准四级),有1025个集中村的通村公路已硬化,有500个村客运班车能够直接通达,分别占集中村总数的76.6%、87.8%和42.8%。有720个集中村接通有线广播,1142个集中村接通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850个集中村能够使用互联网,分别占集中村总数的61.6%、97.8%和72.8%。交通通讯发展的同时,这些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有428个村建成无害化卫生公厕,有990个村安装有线电视,有592个村使用卫生饮用水,分别占集中村总数的36.6%、84.8%和50.7%。
6.1.2“社会救助和保障”行动的实施成效
根据《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要大力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行动。计划四年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300元,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对低收入农户子女实行免费高中段教育。具体政策有:
(1)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将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户全面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逐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市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县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补助力度。
(2)提高医疗救助和保障水平。整合各类救助资金,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大病的救助力度。支持鼓励低收入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欠发达乡镇范围内的低收入农户参合资金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当地财政承担。探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3)提高教育救助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的食宿费、交通费资助范围逐步拓展到低收入农户子女。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低收入农户子女给予经济补助。
(4)提高住房和灾害救助水平。采取扩建、改建、新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全面实施对农村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住房救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救助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农户。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灾害救助的力度,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得到明显实惠。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达到1412元。全市共有25.1%的低收入农户和14.1%的低收入人口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007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的农户(以下简称绝对贫困户)中,有40.2%的绝对贫困户和22.8%的绝对贫困人口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分县(市、区)看,鹿城的低保补助标准最高,达到2312元,已经提前达到目标要求;乐清、瓯海、龙湾和平阳4个县(市、区)的低保补助标准在1500~2200元之间;瑞安、文成、永嘉、洞头和苍南5个县(市)的低保补助标准在1000~1500元之间;泰顺的低保补助标准最低(872元),但其低保的覆盖范围明显要高于文成、苍南和永嘉等县。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实施,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
200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家庭中有86.5%的人口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比2007年欠发达乡镇75.2%的参合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分县(市、区)看,龙湾、泰顺、鹿城、瓯海、洞头和永嘉6个县(区)的参合率达到90%以上,文成、乐清、平阳和瑞安4个县(市)的参合率在80%~90%之间,苍南县的参合率仅为74.5%。
在生活补助和医疗救助的同时,教育和住房救助也在加快实施。200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中分别有1.5%和2.4%的农户得到教育或住房救助。
6.1.3“社会帮扶”行动的实施成效
根据《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的若干意见》,要大力实施“社会帮扶”行动。计划四年内,全市每年筹措落实帮扶资金2000万元,帮扶低收入农户2万户,促使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增长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政策有:
(1)加大挂钩扶持力度。加强市四套班子领导和部门与欠发达乡镇挂钩扶贫工作,加快欠发达乡镇片区整体推进步伐。市财政每年安排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帮扶资金680万元。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全面推广“一户一策一干部”等有效做法。深化异地温州商会牵手“139富民攻坚计划”活动,积极吸引在外温籍企业家反哺家乡建设。深入开展民营企业与欠发达乡村挂钩结对活动,结对帮扶向低收入农户延伸。市本级实行企业评先评优与扶贫工作相挂钩的政策。
(2)加大部门支持力度。整合资金,增强合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四年内,市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整资金结构,用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每年增幅不少于3%,并不少于专项资金的增幅。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每年不少于财政年度预算的2%。有关部门要通过挂职、任职、智力服务等形式,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人才支持。继续组织“551人才”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课题,到欠发达地区开展“扶工扶农”活动。积极安排欠发达地区教师、医生到省、市、县有关单位学习进修。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的宣传,努力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3)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源费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利用生态补偿发展公用事业的能力。市财政每年安排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