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四方面军进行岷洮西战役时,中共中央派出红一方面军一部,在聂荣臻、左权的率领下,进至西(安)兰(州)大道以北地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
还在红二、四方面军刚出草地时,中国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同红军关系更加密切;两广事变后李宗仁、白崇禧派代表到陕北,要求同红军订立抗日协定;华北的宋哲元、傅作义也相继同中共和红军商谈抗日问题;川军刘湘等也开始趋向抗日反蒋。在国际上,除共产国际和苏联积极支持中国抗日外,英、美等国政府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也更加趋于鼓励中国政府对其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在上述情况下,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加强了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
根据这种新形势,193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保安(今志丹县)召开扩大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确定把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放在党和红军的三大战略首位,制定了“逼蒋抗日”的方针,决定以蒋介石政府为统战谈判的主要对手。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决心乘蒋介石正忙于解决两广事变,胡宗南主力南调之机,联合东北军,发展西北抗日局面,打通苏联,出兵绥远,以推动全国抗日局面的实现。
在与张学良等秘密协商后,中共中央于8月12日提出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具体部署分两部走:第一步,配合东北军进据甘西。红二、红四方面军尽可能夺取岷州,以甘南为临时根据地,休整补充。继而以有力一部出陇西,攻击敌毛炳文部,威胁兰州,以便东北军于学忠部 3个师向兰州这一战略枢纽地带集中;另以有力一部出夏河,攻击河州,威胁青海,吸引河西走廊马步芳部东援,以便东北军乘虚接防甘、凉、肃三州,接通新疆。这一步骤要在一个半月内实现。第二步,3个方面军合力夺宁夏。第一步骤实现后,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北会合。
12月起,以一个方面军留守陕甘宁苏区,两个方面军乘结冰期渡过黄河,消灭马鸿逵部,占领宁夏,完成从北面接通苏联的任务。
8月30日,中共中央鉴于蒋介石在解决两广事变后,已令胡宗南部 开回兰州,并有分化东北军、撤换张学良的企图,因而变更了原来的计划。新的行动方针,要求把甘南作为发展战略根据地之一,与巩固和发展陕南根据地,并迫使胡宗南部停止于甘肃以东活动,准备冬季打通苏联。9至11月的具体部署是:红一方面军以一部主力南下,占领海原、靖远、固原及其以南地区;红四方面军控制甘南,尽可能取得岷州、武山、通渭地区;红二方面军速向陕甘交界地区活动。在三个方面军中,以红二方面军向东行动最为重要,因此,任弼时又回红二方面军工作,刘伯承也调到红二方面工作。
为了配合红二方面军向陕甘边行动,朱德和张国焘令红四方面军抽出两个军,东出西和、礼县,消灭敌王均部。陈昌浩认为,派出两个军出西和、礼县作用不大,不如集中主力于现地区,伺机北出通渭、静宁、会宁,与红一方面军合力夹击西进的胡宗南部更为有利。将来红四方面军主力应向陇东北发展,与陇东南的红二方面军呼应作战。为此,陈昌浩从岷县前线赶回红军总部驻地三十里铺,与朱德、张国焘磋商,于9月13日共同向中央提出新的作战方案,建议:“我一方面军主力由海源、固原地区向静宁、会宁以北地区活动,南同四方面军在静、会段以袭击方式侧击运动之胡敌,并阻止其停滞静宁以东”;“我二方面军以主力在徽、两、凤以北地区,并以一部进到宝鸡活动,……二、四方面军除以九十三师主力即向静、会段以南地区活动外,以一部机动兵力集结陇西、武山,并适时以八团以上兵力打击静、会间之胡敌,相机打通一方面军。”
这个建议的核心思想是主张红一方面军南下,与红四方面军协同消灭胡宗南部。当时在漳县的徐向前接到这个方案后,觉得在西兰大道与敌决战不利,主张主力西渡黄河,控制兰州地区。但他的意见没有被接受。
中革军委接到朱德、张国焘、陈昌浩9月13日建议电报后,认为“彼此意见大体一致”,但红一方面军主力不能南下,对胡宗南作战应以红二、红四方面军为主。
然而,张国焘见红一方面军不能南下,只由红四方面军迎击胡宗南部,便心生胆怯,迟迟不予表态。经中央连电催促,他被迫于9月16日至18日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西北局会议,讨论红四方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
在西北局会议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很激烈。关于部队的战略方针,大多数同志同意中央的部署,发动静、会战役。但在讨论静、会战役的具体方案时,张国焘的故态又恶性发作,反对经静、会北上,甚至说这样会断送红军,提出西进,过黄河去青海、新疆,甚至以红军总政委的身份决定西进。陈昌浩同张国焘第一次发生了尖锐的争论,认为无论如何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甘孜会议的决定不能在半路违反。朱德耐心地劝张国焘要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要个人推翻集体决议。最后,张国焘的意见被否决,陈昌浩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赞同。9月18日,西北局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的名义发布了静宁、会宁战役纲领,部 署红四方面军各部向西兰大道静、会段前进。
张国焘的意见被否决后,仍不甘心,在9月19日凌晨3点找到陈昌浩,讲了三点:1.你陈昌浩无权改变我的计划;2.下达静、会战役纲领是错误的,今天革命形势应该保存红四方面军;3.与红一方面军会合我们一切都完了,陕北方面会让我们交出兵权,开除我们的党籍,军法从事。张国焘说到这里,痛哭起来。
陈昌浩态度很明确,表示:(1)谁都有决定权,要看是否符合中央要求,而你的决定是错误的;(2)必须去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会合后就有办法了,分裂对中国革命是不利的。我们是党员,错误要向党中央承认,听候中央处理,哭是没有用的。
张国焘看说服不了陈昌浩,就去漳县找徐向前。张国焘进门后,就要求把红四方面军的其他负责同志也找来,说:我这个主席干不了啦,让昌浩干吧!
徐向前没有参加西北局会议,大吃一惊,不知道张国焘为什么口出此言,连忙让张国焘不要心急,慢慢说。张国焘很激动地把西北局会议的情况细细地向到场的人讲了一遍,还掉了眼泪。末了,说:我是不行了,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搞的。
徐向前觉得,陈昌浩这个时候和张国焘闹得这么僵,似乎有点“取而代之”的味道,也不合适,于是劝了张国焘一通。张国焘这时的情绪才有点稳定下来。
徐向前主张红一、四方面军主力南北夹击胡宗南部,认为红四方面军北进,在西兰通道地区独立迎击胡宗南部,这仗很难打。因此,对张国焘说,关于军事行动方针问题可以继续商量。
张国焘一听来了劲头,指着地图说:四方面军北上静、会地区,面临西兰通道,与敌决战不利;陕甘北地瘠民贫,不便大部队解决就粮问题,如果转移到河西兰州以北地带,情形会好得多。
徐向前等认为,从军事观点看张国焘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于是,他们当场制定了具体行动部署:红四方面军以一个军从永靖、循化一带渡过黄河,抢占永登、红城子地区作立脚点;以一个军暂时在黄河渡口附近活动,吸引和牵制青海的马步芳;以两个军继续布于漳县、岷县地带,吸引胡宗南部南下,而后这三个军再渡河北进。主力出靖远、中卫方向,配合红一方面军西渡黄河,同取宁夏。他们认为,这个方案,一是避免了在不利地区同敌人决战;二是吸引胡宗南部南向,减轻了红一方面军的压力;三是并不违背中央关于两军先取宁夏、后取甘西的战略意图;四是便于解决红四方面军的就粮问题。
部署定好后,张国焘即电告朱德、陈昌浩,要他们到漳县会商。同时令部队调动,准备从循化地区渡河。朱德原以为张国焘到漳县是组织部队执行静会战役计划的,接到张国焘的电报后大吃一惊,没有想到他的变化这么快。朱德在9月22日凌晨3时给张国焘复电,劝其不要节外生枝,执行静、会战役计划,“勿失良机”。在给张国焘拍发了电报后,朱德又把静、会战役计划变故情况报告中共中央,并通报给红二方面军。朱德表示:“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
9月22日,朱德、陈昌浩等赶往漳县。第二天,在漳县三岔召开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会议。会上,朱德继续坚持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的主张。但会议否决了北上的意见,决定西进,并将这一结果报告中央。随后,徐向前即带先头部队向洮州出发,调查行军路线。其他部队奉命迅速筹足8天干粮,待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