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同室操戈皖南事变
49526200000008

第8章 喋血皖南(1)

(一)茂林被围

出发前,皖南新四军所有战斗部队有6个团,编成3个纵队。新一团、老一团为第一纵队。新三团、老三团为第二纵队。老五团、军特务团为第三纵队。1941年1月2日夜,老五团团部率两个营由铜陵、繁昌前线到达云岭,新三团两个营到达南陵北贡。1月3日夜,新三团团部率一个营由铜、繁到达北贡。由于天黑下雨,部队行军疲劳不堪,三支队司令部于1月4日下午赶到云岭。

1月4日夜,皖南新四军分3路向大康王、凤村、茂林、潘村、铜山前进。由于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河水上涨了一尺多,原定的徒步过河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临时改变计划,由章渡架浮桥过河。因过于拥挤,只通过了1000余人,浮桥便中断,部队又改为徒步过河。当时情况极为混乱,直到1月5日下午3时,各部才到达指定位置。具体情况是:一纵队到达大康王附近,二纵队到达茂林、凤村附近,三纵队特务团到达铜山、进山岭、大麻岭,三纵队司令部五团到达溪口、茂岭,直属队到达潘村。

早在1938年5月,新四军民运工作队就到达茂林的五十里,开展抗日宣传活动。6月在辑园成立中共茂林区委和建立党组织活动联络站。茂林区委下辖3个中心支部和33个支部,党员有1000余人。8月,在民运工作队的基础上成立中共泾县县委,驻章渡,下辖茂林、章渡、云岭、水东4个区委。茂林区委在民运工作队的帮助下,建立了工抗会、农抗会、商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学抗会和艺术抗敌社等群众抗敌组织。他们书写抗战标语、张贴抗战宣传画、教唱爱国歌曲,演出抗战文艺节目。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新四军抗击日寇“汀潭之战”的胜利,茂林还召开了祝捷大会,数千人参加。此外,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茂林设立工合泾太事务所。中国工合运动的发起人路易·艾黎,曾与伊文思·卡尔逊到茂林“工合”检查工作。中共皖南特委在泾太工合事务所建立了党支部,领导各项具体活动。事务所在茂林、丁桥、小岭等地创办了十几个生产合作社,生产被服、毛巾、雨具、蜡烛、烧碱、宣纸等产品,供应新四军和地方群众。

当时,新四军在茂林的主要活动地点有:

五十里,位于茂林西南,原是一处清代建筑的古宅群,因院墙上写有“五十里”3个字而得名。1938年5月,陈时夫率领的新四军民运工作队到达茂林,就住在“五十里”。后来任中央财政部长的吴波曾在此处住过。

辑园,位于茂林以西,原是一座清代古宅和花园。进步人士吴鸿赐就住在辑园。抗战时期,他掩护中共党组织开展秘密活动,并在辑园建立“联络站”和茂林区委机关。新中国成立后,辑园成为茂林医院,古宅被陆续拆除改造,只保留了后面花园部分建筑。

潘村,位于茂林西约1公里处,因潘姓居民较多,故得名潘村。曾有潘氏宗祠、河帅第等著名古建筑。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潘村宗祠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当时的形势,决定3路纵队仍按原定计划行动。

吴氏宗祠,位于茂林街道西,建于明末清初,为一座五楹三进的建筑。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在祠内召开群众大会,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发表讲话,告别皖南同胞,并演出文艺节目。

丕岭,位于茂林东南,海拔约800米。有小路越过山岭通往泾县东乡和旌德县。山坑中有百户坑、星潭等小村庄。1941年1月7日,新四军通过丕岭时,遭遇国民党第四十师的袭击,在这里打响皖南事变 第一枪。

百户坑,位于丕岭东南山坑,是一个不大的村子。1941年1月7日,新四军越过丕岭向星潭进军受挫后,军部在此召开会议,决定北撤,改向太平县方向突围。

里潭,位于茂林濂长村。1941年1月8日,新四军3路纵队会集星潭的计划受挫后,从丕岭撤回里潭。军部在此召开会议,决定向北面的高坦、茂林方向突围。

高坦,位于茂林东南高湖村,是东流山东麓的一座村庄。1941年1月9日,新四军从里潭回师高坦,又遭到敌军包围。叶挺决定部队翻过东流山,进入石井坑。新四军在高坦汪氏宗祠召开战前动员会,部署突围行动。东流山,位于茂林东南,原南容乡境内,是皖南事变激战地。1941年1月9日,新四军从高坦翻过东流山到达石井坑,坚守东流山头阵地,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终因弹尽粮绝,于1月13日失守。

石井坑,位于东流山西麓,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坑。1941年1月9日,新四军各纵队先后到达此地,军指挥部设在大园内,叶挺住在一倪姓村民家中。此处为清代建筑,共5间。新四军在石井坑坚持了数日,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东流山阵地失守后,新四军分散突围。1月14日,叶挺下山谈判,在大康王被扣押。

1944年8月,陈毅在给美军观察组包瑞德的附件里曾这样写道:“叶军长率军部、教导团及第三支队一行9000余人,循首批北移的路线,于1941年1月5日,由皖南经县的云岭起程。因全军由各地分途集结,次日到茂林地区,即遭遇国民党5万大军的伏击。”陈毅还提到,国民党进攻的部队有一○八师、四十师、七十九师、一四四师、新七师、五十二师,总计5万人。其中,一○八师先期从宣城调来,四十师从苏南溧阳调来,五十二师从苏南溧水调来,七十九师从浙江金华调来,其路程远达500里至800里,非有一月行军时间不可能如期参战。事实证明,重庆统帅部 1940年11月命令新四军北移之时,即是上述参战部 队开动之时。到12月,叶挺赴顾祝同处接洽的时候,国民党诱击新四军的计划已全部告成。所以,新四军开动的次日,就全部被围。我们曾于某部分友军处获悉,蒋介石于1940年12月初即已下令各军,叫他们不要截击新四军首批通过的辎重、行李,让其安全通过,以便待新四军军部及主力通过时,各军合击,一网打尽。

(二)丕岭打响第一枪

1月6日中午,新四军便衣侦察班向丕岭侦察前进,发现国民党第四十师仍在原处未动。第四十师一个连已突入丕岭、下长村一带。当侦察班行至下长村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新四军侦察班一人负伤,一人被俘,战斗由此开始。

当天,国民党第一四四师正向新四军推进,新七师到达云岭。下午,新四军军部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决定仍按原定计划行动,分3路前进,击破第四十师后,各路在星潭会合。会议还决定,第一纵队出击求岭;第二纵队四个营出击丕岭,另两个营出击博刀岭;第三纵队出击高岭;第五团作为后卫随第二纵队行动。战斗分3个步骤进行:各部于6日黄昏开始行动,7日拂晓占领各阵地,正午前会攻星潭,攻下星潭后,分两路攻击第四十师师部所在地三溪。

1月7日拂晓,新四军各部分别夺取了预定目标。第一纵队占领求岭后,在越过坑口一条小河时,后续部队遭到国民党军队袭击被打散。

因孤军无援,损失较大。第二纵队占领丕岭后,乘机向星潭方向猛追,当追至坑口时,第四十师凭借山上的碉堡拼命抵抗,用火力封锁了坑口。

第二纵队迅速占领坑口两旁高山,与第四十师形成对峙。就在这时,第二纵队与出击博岭的部队发生误会,耽误了两个小时,影响了会攻星潭的计划。

第三纵队特务团进展顺利,在占领高岭后向星潭前进,并击溃了沿途国民党军队的阻拦,在距离星潭约15里处与敌发生激战。当天,毛泽东、朱德致电叶挺、项英,要求他们“在茂林不宜久留,只要宣城、宁国一带情况明了后,即宜东进,乘顽军部署未就,突过其包围线为有利”。根据原定计划,军部决定以三团一个营和五团一个营作为主攻部队,在教导队、炮兵的配合下,分两路出击星潭。由于教导团走错路计划未能实现。随后,军部分析,如果星潭不能攻下,全军就会陷入危险境地。如果进攻星潭,敌人凭借地形顽强抵抗也不易攻破,于是,军部决定部队退回廉岭或高岭,然后出击太平。当晚12时,部 队撤回高岭。此时,军部决定从高岭突围,命令五团控制高岭,特务团向廉岭撤退。

当夜,部队在撤退过程中出现混乱,直到第二天上午10时才离开丕岭。当天下午,军部决定继续按计划行动,准备突出高岭。由于向导带错路,误走了廉岭。在高岭方向,五团与国民党第七十九师发生战斗,因寡不敌众撤回原地休整。

(三)高坦战斗

1月8日,第五团仍在高岭与敌第七十九师激战。在丕岭,第二纵队与第四十师仍有小规模接触。此时,国民党第一四四师开始向高坦发起进攻。当晚,上官云相命令所属各部向新四军发起总攻击。

在丕岭被围,高岭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军部决定改道由茂林方向突围,然后从铜陵、繁昌渡江北上。根据这一部署,特务团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军部率领第三团、第五团从茂林方向突围,并以第三团为前卫, 第五团为后卫。

晚上,天下起大雨,军直属部队发生混乱。当行至下长村时,部 队进行了整理,然后继续前进。到达高坦时遭遇国民党第一四四师猛烈攻击。此时,第三团未能及时赶上,军直属部队只好停在路旁等候第三团。叶挺到前线指挥作战,双方混战了一夜。

1月9日拂晓,军部终于查清了高坦敌情,于是,立即派遣教导队增援第三团作战。叶挺亲临战场指挥,给士兵以极大的鼓舞。经过一天激战,新四军将国民党第一四四师全部击退。

下午,军直属部队和特务团全部抵达高坦,叶挺决定率领全部人员突围,经泾县与丁家渡向游弋江前进,然后到达孤峰。9日黄昏,部队开始行动。沿途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袭击,混战了一夜仅行走了20余里。部队再次出现混乱,再加上疲惫不堪,很多部队几乎失去了控制,从茂林突围北上的计划破产。全军退入石井坑,此时,部队已经十分混乱。新四军退出廉岭、丕岭后,国民党第四十师于10日上午占领廉岭,下午占领丕岭。随后,第四十师兵分两路,一路至高坦,一路至博刀岭,部署向石井坑进攻。

(四)石井坑守备战

从茂林凤村向右,沿着一条小河,向群山拱立的方向走去,那里就是石井坑。其右侧为东流山,左侧为石山、白山。1990年12月,泾县人民政府设立“皖南事变激战地”纪念碑,碑文如下“:1941年1月10日,新四军中路纵队在叶挺军长的率领下,从高坦出发到达此地。当日国民党集结5个师的兵力,向我石井坑阵地发动猖狂进攻,战斗空前激烈,我军伤亡很大。12日,我部分阵地被敌突破,军部当即在大园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以石井坑为中心分散突围。”

1月10日,叶挺率部在高坦激战后,沿东流山转到石井坑,设立临时指挥所,在此坚持了3天。直到1月12日晚国民党军占领东流山等主要阵地之后,叶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当夜实施分散突围。临时指挥所位于石井坑外侧的大园村。在小桥左侧有一组民房,其中有一座高大围墙的徽派建筑屋,这就是叶挺的办公居住地。

1月10日下午,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先后到达石井坑。至此,新四军5000余人被困石井坑。军部进行了人员调整:作战科长李志高、副科长叶超;侦察科长陈铁军、副科长杨帆,通信科长胡立教、副科长曹丹辉。

新四军在石井坑守备战的部署是:第二纵队守卫石井坑周围,其中,老三团二营防守石井坑西南东流山以北高地,老三团防守石井坑西北香炉峰高地,新三团一营防守石井坑东北白山高地,新三团二营防守石井坑狮形山以北高地,新三团三营防守石井坑白山西侧高地,纵队指挥部 防守狮形山东山南侧。第一纵队驻守白山西北;第三纵队五团、教导大队驻守石井坑东南的东流山,特务团驻守博刀岭。

此时,新四军所带粮食已经没有了,4天来,全军未沾粮水,处境已经非常危险。在军部到达石井坑当天,国民党军队只发动了局部进攻,均被新四军打退。

11日,双方仍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一次攻击,这也只是局部进攻,均被新四军击退。当天,新四军收容了很多被打散的部队,一纵队收容两个营,特务团收容一个营,二团经过了整理。

12日上午,双方只有小规模的接触。下午,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二次总攻,石井坑周围战况激烈。国民党第一四四师两个营和新七师一个营分别向老三团二营、三营阵地发起进攻,均被击退。新三团一营在白山阵地打退国民党五十二师营以上兵力的3次进攻。新三团二营在狮形山以北高地击溃国民党一○八师一个营的偷袭。一纵队在白山西北高地打垮国民党一○八师和五十二师各一个营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战斗,新四军缴获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