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49571300000032

第32章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背景下宁夏生态移民与外贸出口联动发展思考(2)

此次生态移民各地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纷纷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移民的安置、脱贫和致富结合起来,这会扩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为特色优势产品的出口创造条件。如长山头农场为移民提供枸杞种植条件、银川市兴庆区为安置移民,在月牙湖启动建设万亩奶牛生态养殖场项目等。

在短期,可能一些移民的生产条件不是很好,许多地方水源不足,土地贫瘠,农业产出有限。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农业产出增加,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生态移民必然为宁夏出口,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夯实物质基础。

(四)生态移民有利于改善宁夏出口产品结构

宁夏对外出口多年来基本上以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出口农副产品、轻纺产品和工矿产品,其中工矿产品所占比重最大。虽然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但所占出口比重这几年都下降了。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由于历史缘由、地域特点、资源条件、国家经济产业布局等原因,使宁夏形成了工农业依托农业和能源优势,轻工业不发达,重工业比重较大的基本经济格局,这种格局也直接反映到出口产品结构中,宁夏工矿产品是出口中最具有优势的产品,而在工矿产品出口中,资源性产品比重达50%以上,它们的出口创汇占全区总创汇的70%以上。这些产品大多数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而且半数以上是高耗能产品。虽然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但是多年来宁夏产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万元GDP能源消费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高一低”发展模式并未得到彻底扭转。

出口结构的调整依托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需要调整“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产业格局,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尤其是轻纺和食品工业,要逐步改造和提升重工业技术含量,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在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生态移民将发挥一定的作用。生态移民从深层次来看是使移民从传统农牧生产方式逐步向基于市场经济法则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人口城镇化和集聚的过程,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移民未来的生产更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效率更高。生态移民战略的实施将增加农副产品的产出,枸杞、土豆、葡萄酿酒和果汁等食品加工、羊绒等轻纺加工业将有长足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等其他轻工业的发展,这将使轻重工业产业结构有一定变化。另外生态移民将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整合,土地将向收益最大的产业转移,土地集中使用,将有利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五)生态移民有利于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目前宁夏出口的产品都是本地特色优势产品,但是也存在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或者竞争优势不断在丧失的现象。比如,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在阿拉伯国家市场上面临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有力竞争,金属镁和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原是宁夏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但现在这种领先优势被周边省区所打破,山西、内蒙古等省已经迎头赶上。

竞争优势是动态的,它取决于多种因素。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目前各国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优势或者基于比较优势,或者基于规模经济。前者更多地体现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技术优势,而后者体现的是规模效应。从比较优势来看,宁夏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工资成本的上升,东南沿海地区的外贸竞争力不断下降,招工难一直困扰着外贸企业。宁夏生态移民三十五万移民中将有一定的数量以务工形式谋生计,这显然将为宁夏劳动力市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宁夏出口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为保证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宁夏在移民安置地选择时充分地考虑了当地的产业基础和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如目前集中安置移民人数最多的红寺堡灌区(工程移民11万人、生态移民4万人),逐步培育了以草畜产业为主导,葡萄、枸杞、中药材、长枣、桑蚕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其他移民安置区也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力争在保证移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加强各地的特色产业优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各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出,枸杞、果汁、清真牛羊肉等出口将逐步具有一定的规模,规模经济效应将逐渐显现,产品的竞争力会逐步得到增强。

三、促进生态移民和外贸出口良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促进宁夏外贸出口,为生态移民创造良好的外需条件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在当前依然以航海作为主要贸易联接方式的航运国际贸易时代,处于明显的区位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规模必须借助特殊的优惠政策。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成立对宁夏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将具有活跃的内在推力和强有力的外部政策驱动两种力量推动对外开放,宁夏基于试验区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将蕴含着政策、体制和开放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探索。

宁夏外贸出口发展在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背景下恰逢良机,试验区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机制涉及到对外交流合作、产业结构升级引导、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集约发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联动发展等,这些也正是当前宁夏外贸在着力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宁夏未来外贸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宁夏外贸出口的发展思路和试验区的建设目标高度一致,宁夏应该想方设法抓住试验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外贸发展机遇。随着试验区建设的深入,宁夏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为宁夏带来更多利用外资和资本的机会,宁夏对外贸易方式和环境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

国家将给予宁夏66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在其中,涉及到外贸发展有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对这些政策应该用好用足。其中对外贸出口影响较大的是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政策;国家对试验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的支持,如将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和水利等项目中央投资力度等。其中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至西安铁路、银川至北京、新疆及中东地区铁路通道、河东机场三期等77个项目对未来宁夏外贸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政策从长期来看将加强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提高出口的便利性和通关效率,增强运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解决宁夏出口量小、运价高和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

另外,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作为新生事物,许多政策需求创新,宁夏外贸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结合自身的特点,可以开创性地摸索一些促进出口的做法。

除此之外,宁夏应该利用好银川出口保税区政策,积极打造对阿拉伯国家贸易的桥头堡并形成中国重要的对阿贸易中心。宁夏应该利用保税区这一有利平台积极吸引三资企业,扩大对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吸引在中国采购的国际企业将采购出口货物的配送中心设在银川保税区,直接对国外市场和阿拉伯国家市场进行货物配送;鼓励并吸引加工贸易企业进入保税区,积极展开对世界各地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出口加工工作等。

(二)加强对重点市场的出口,积极拓展阿拉伯国家市场

多年来,宁夏出口主要集中于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进口需求旺盛。虽然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欧美对进口需求有所下降,但这并没有改变基本的国际经济格局。从经济形势来看,这些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宁夏重点市场,也是出口额比较集中的地区,无论是制成品还是农产品这些地区的进口额将相对较多。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宁夏还是要专注于这些市场,要千方百计地巩固并扩大对这些重点市场的出口。

近年来,宁夏拓展阿拉伯国家市场有一定成效,但由于时间较短,阿拉伯国家从宁夏的进口规模还是非常小。虽然如此,阿拉伯国家近年来和中国的贸易额不断攀升,已经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国。同时阿拉伯国家由于石油美元的因素及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口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鉴于宁夏在阿拉伯国家贸易中的民族文化优势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宁夏作为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定位,宁夏在对阿拉伯国家贸易中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阿拉伯国家的进口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要认真考察阿拉伯国家对制成品、农产品、各种技术、工程和劳务的需求状况,再结合宁夏既有的产业结构,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和技术输出的能力确定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可能的贸易领域,并将这些领域作为重点开拓领域,结合各种优惠措施加强这些领域的竞争力。此外要培养对阿拉伯国家贸易的专业外贸人员,要有一批熟悉阿拉伯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经济情况,懂阿拉伯语,擅长和阿拉伯商人沟通的经贸人员。最后,要加强对阿拉伯国家市场产品营销,要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营销、策划等专业人才优势,整合宁夏优势产品,对阿拉伯国家进行统一标识的“宁夏穆斯林省”产品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推动清真食品认证工作,要争取将宁夏认证上升为国家认证标准,要在阿拉伯世界扩大宁夏清真食品认证的知名度并获得认可。

(三)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为外贸出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解决移民温饱、奔小康问题,必须重视移民后续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问题。

在后续产业的选择上,各地在安置移民时都是因势利导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从长远发展来看,移民主要进行的是农业生产,所以从根本上看生态移民是进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良好时机。这次布局在依托资源禀赋基础上要同时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一贯以来,宁夏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也是在出口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它们是一致的。因此,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除了基本的粮食生产,要重视特色优势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在实现温饱之后,要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结合起来。这需要当地政府高瞻远瞩地进行谋划布局。

生态移民将使移民居住更为集中,许多接近小城镇,交通更为便利,信息更为灵敏,生态移民可以利用这样的市场进行相应的农产品交易,这也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生态移民区的政府需要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鼓励移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为产品找到广阔的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生态移民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最终要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和贸易依托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这有助于提高宁夏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而有力地促进外贸出口。

加强后续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管理,规范农业生产和养殖各环节,提倡绿色有机农业。生态移民在安置地区的生产与之前的生产方式有较大差异,各地要重视对移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要推动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技术应用。要让移民了解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和认证方面的知识,要逐渐将一些特色种植区和养殖转化为出口基地,为出口做好准备。

(四)提高生态移民劳动力素质,为外贸出口发展储备技术工人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许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宁夏外贸规模现在还不大,但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规模扩大是必然的,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增加。生态移民为劳动力市场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生态移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要低于其他地区居民,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工作。

要重视生态移民子女的高职教育问题。“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充分考虑了基础教育问题,总体来看,移民子女上学更方便了,条件更好了。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思想观念、经济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孩子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即回家务农或者出外务工,能够进入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孩子比例较低。因此,应该在移民子女高职教育上给予一些优惠的学费减免、推荐就业等措施,提高移民子女接受高职教育比例。

积极对生态移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各地区域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同时,可以定期选派农技专家和学者给生态移民授课和辅导,不断提高生态移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另外,对于务工人员,结合外贸行业市场需求和岗位特点,鼓励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可以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业管理部门,根据本部门外贸发展情况进行基础性的行业培训,或者由外贸企业和管理部门联合进行培训,也可以委托大学、高职院校和专门的培训学校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