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有常俯仰百变
49607800000020

第20章 新闻基础知识(1)

一、什么叫新闻

新闻发端于人类的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远古时代,人们用烽火、音响、手势来传递消息,这大概便是新闻的萌芽。而在人类没有文字的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主要是用口头来传播、交流信息。相传古罗马就有专管传递消息的人,叫“摇铃的人”。这时的新闻形式,可以称新闻的雏形,叫口头新闻。到了公元前200年左右,造纸术的发明,使新闻传播进入手写新闻阶段。在欧洲15至17世纪,手写新闻就很盛行。如15世纪的意大利,是当时欧洲的枢纽,为了满足各国商人的需要,就出现了许多手抄新闻。1566年威尼斯有一种手抄新闻,每抄一次要付给一个小铜板。到了印刷术发明之后200多年,才出现了印刷新闻。

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报纸,是唐朝中期的邸报,即唐玄宗时的《开元杂报》。据唐末孙可元《经纬集》记载:《开元杂报》每页13行,每行15字,字大如钱,内容主要是皇帝的生活、起居、诏书、命令;皇室的动态;官员的升降赏罚;下官的奏折及战况等。外国人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份报纸。实际上,它只是统治阶级内部互通消息的出版物,内容主要是一些官方文件的辑录,远不能和近代报纸相比拟。因此,它只是报纸的雏形。

新闻事业到了近代才有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的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第254页),巨大的城市的出现,交通、印刷、通讯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报纸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近代报纸便应运而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近代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比起西方要迟200多年。这是因为清王朝政治上以皇帝为中心,并且采取了愚民政策;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了解行情;思想上士大夫一心读经,无视科学,更没有思想自由的要求,因此,近代中国最早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还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外国传教士在广州、澳门等地创办了一批中文和外文报刊,旨在宣扬宗教思想,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麻醉,这些报刊还刊登一些声光化电之类的科学常识和西方历史、地理、时事知识,目的在于炫耀西方文明,向中国人民灌输奴化思想。直到资产阶级改良派推行维新变法时,我国才有了第一次办报活动。

那么,什么是新闻?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观点。在封建时代,地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有不同的观点;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有不同的观点。无产阶级的新闻观认为:(1)新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2)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不能把过时的、陈旧的事情作为新闻素材。(4)新闻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的思维分析综合、改造制作过的东西,而不是客观主义的消极反映。

资产阶级掩饰和抹杀新闻的阶级性,否定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贩卖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新闻观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则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论述,把新闻事业变成他们进行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工具,致使无产阶级的报纸不能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新闻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他们严重破坏了无产阶级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利用新闻手段颠倒黑白、造谣撒谎,随心所欲地强奸民意,制造假典型、假事件、假舆论。他们严重损害了新闻的声誉,弄得人民群众对报纸见而生疑、生气,连看都不爱看。

无产阶级新闻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无产阶级实现最高目标而奋斗的。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新闻方式、各种新闻渠道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实践。无产阶级新闻的特点是: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一切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全面地、准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要认真进行关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宣传;党的十二大以后,就要进行关于经济改革的宣传。第二,宣传建设现代化中的新动向、新经验、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比如,关于知识分子作用的宣传,关于迎接世界性的新的技术革命的宣传,关于各行各业涌现的改革者的宣传,等等,都起到了积极而又巨大的作用。第三,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反映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报纸上刊登的各种各样的读者来信、通讯员来稿、记者调查附记等,目前已成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新闻品种。这正是因为它们来自基层,反映基层的呼声,具有群众性、鲜明性、指导性、针对性等特征。第四,内容要完全真实,对党对人民完全诚实、完全负责,反映的事实为人民所完全信赖。“四人帮”时期,假的常常被说成是真的,报纸上甚至不敢刊登重大的更正。而现在,新时期的新闻把这一点更正了过来。真的就是真的,假的绝对不许存在,为报纸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第五,现在人们争先读报,报纸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离开的东西,那是因为报纸迅速及时,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报纸需要尽可能多的新闻

报纸需要新闻。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新闻的报纸必定是沉寂的,是一潭死水。可以说,没有新闻就不可能有报纸的存在。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是报纸上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文字形式。一张报纸对于全体人民和全部工作的宣传、鼓动、组织、推动作用,经常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实现的。同时,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能把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最快地告诉大家,使它成为各种文字形式中最迅速、最锐利、最精悍的武器。这一切,正是别的宣传形式所办不到的,也是代替不了的。

我们党和我们的党报历来重视新闻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我国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都亲自写了很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新闻,包括为新华社起草的大量短小精悍的战争消息,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革命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新闻写作的典范。

据统计,新闻在报纸上所占的篇幅在一半以上,如果按条目、篇数来计算,那就更多了。在通讯社,90%是新闻。广播电台虽然在时间上新闻不可能占主要地位,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收听的最高峰期——电台早晚的新闻联播节目,总要播送新闻。

报纸上其他新闻手段的运用也都离不开新闻,都是以新闻为基础的。比如评论,绝大部分是以新闻为依托提出的,有些则是借新闻进行发挥。就是标题、版面的版序、编排等也都要根据新闻进行安排和制作。

新闻工作者离不开新闻文体。懂得新闻、掌握新闻武器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所以,作为报纸的通讯员,首先要学会写新闻,要尽快熟练地掌握这一宣传形式,并以主要精力采写好新闻。现在有些通讯员热衷于写长篇文章,对新闻文体却重视不够、学习不够。固然,长篇文章要写,但作为基层通讯员的根本任务还是要学会写短新闻。任何一位通讯员都应该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对于新鲜事物要敏感,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要及时传播,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敢于碰、善于抓。要善于运用大量的新闻来反映日新月异的祖国改革的新貌,反映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来鼓舞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三、新闻的种类

新闻,是指新闻报道的总称,它包括多种体裁,常见的大体可分为下述六类:

(一)消息。每天,只要你一打开报纸,就可以与众多的消息见面。消息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要写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也就是西方新闻学里所说的五个W,即新闻五要素。如果再加上“怎么样”为一个要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个“H”,那么,新闻就有了六个要素。它有导语,有背景,有主体,有结尾。以传述为主,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本身的意义来体现作者的观点,一般不作议论或议论不多。写法上力求简明扼要,时间上一般要求比较快,通常写数百字,很少超过千字。消息布满报纸的大部分版面,并根据其意义而占据版面的不同位置。近几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刊登了许多这样的好消息。如新华社记者阎吾1979年3月6日发表的《战后谅山》,《人民日报》1979年6月9日上的《党的三中全会有十个好》,《光明日报》1979年7月14日的《钢筋防腐剂不再“喝”牛奶“吃”白糖了》,新华社1980年4月17日的《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1980年4月25日《市场》报的《经济学家赶集》,《文汇报》1981年7月29日的《杜芸芸将十万遗产献国家》等,都是一些好而短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