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大化者(1),乃与无形俱生。反(2)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3)、虚实(4)之理,不合来今(5),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6)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1)古之大化者:化是教化,大化者指圣人。
(2)反:“返”之古字,返回,反复。
(3)动静:是指运动和静止。这里代指世间一切事物。
(4)虚实:真伪的意思。
(5)来今:未来与现在。
(6)反而得覆:调查过去,研究现在,以定将来的对策。
【译文】
古代以大道教化天下的圣人,是与无形一起产生的。回首观察以往的历史,再来检验将来;回首了解过去,再来了解现在;首先认识他人,再来弄清自己。运动与虚实的道理,如果和现实不符,就要回首历史去探求。事情一定要经过反复的考虑过程,这是圣人的主张,不能够不认真的审察。
【原文】
人言者动也(1),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2),言有不合(3)者,反而求之,其应(4)必出。言有象(5),事有比(6)。其有象比(7),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8)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9)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方无比(10),乃为之变(11),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12)之。已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13)之袭(14)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1)人言者动也:别人发言就是动。
(2)辞:倾诉、主张、陈情。
(3)言有不合:所说的话不合理,前后矛盾。
(4)应:答应,应声。
(5)象:这里指言辞中涉及到的事物形象。
(6)比:比较,和原则比较确定正廖。
(7)象比:按照形象进行比较。
(8)钓语:如钓鱼投一般,在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
(9)置网:置是捕野兽用的网。网是捕鱼等水产动物的网。
(10)其言无比:假如对方不说,就不能进行比较。
(11)乃为之变:改变方法。
(12)牧:驱,驾。
(13)重:再次,反复。
(14)袭:因袭。
【译文】
对方讲话,就是动,自己缄默,就是静。根据对方所说的话,来判断他的主张,如果对方所说的话有不符合情理的地方,可以反过去探求,那么对方一定会有应对之辞。语言都有其外在的形象,事情也都有可以比较的规范。有了外在的形象和可比的规范之后,就可以观察下一步的言行了。所谓“象”就是事物外在的形貌,所谓“比”就是比较对方的辞意。用无形之声寻求对方发言,以“诱饵”引诱、启发对方发言符合实情,得到对方的真实情况。就像张开网捕兽捕鱼一样,多张开几张网等待对方进入。方法符合情理,对方自然就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捕人的网。要经常拿着这个网,追逐对方,如果从对方不说就不能进行比较,就要改变方法。以“象”启动对方,以调动对方心理,了解真实情况,随之进行调查审明。这样自己反复试探,所说的话有形象可以比较,因而奠定基础。再三重复详审,任何事情都不离开所说的那些情况。圣人就是用这种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有事情都不会产生疑惑。
【原文】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1)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2)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3),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4)者,象而比之(5),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6);或以事上,或以牧下(7)。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8)。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9),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10)。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11),如螣蛇(12)之所指,若羿(13)之引矢。
【注释】
(1)鬼神:鬼,是指死者的灵魂;神是指神明。
(2)反:通“叛”。背叛。
(3)睑:汇辑、收藏、制止。
(4)开情:敞开心怀叙述。
(5)象而比之,以牧其辞:用形象、比喻法,驾驭言辞。
(6)或因此,或因彼:从种种事情发端。
(7)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或者事奉君主,或者观察民情。
(8)式:定式、形态、态势。
(9)观其所托:分辨出主张的本意。
(10)见微知类:从微小的事情上,观察出大事物的变化。
(11)符应不失:如同合于符节一样,来响应。
(12)腾蛇:飞龙的意思。
(13)羿:即后羿,传说中的神箭手。
【译文】
古代善于反复详审的人,就像变成灵魂和神明一样,可以透过玄妙隐秘得到真实情况。如果变化是得当的,所以就能周密详审地掌握。不详审调查了解,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楚,得到的情况不清楚,奠定的基础就不可靠。对方的情形和比较发生了变化,一定会有相反的言论,这时要反过来再加以调查。想听到对方的言论反而应缄默,想对方张开反而要收敛,想要崇高反而要低下,想要获取反而要给予。想要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运用模仿和比较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同对方的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情况。可以从这方面开始,也可以从那一方面开始,既可以谈论侍奉君主的事情,也可以谈论治理民众的事情。这是为了考察其中的真实与虚伪,了解其中相同与相异之处,弄清是实情或是欺诈。举止、行为、言语或缄默,都与此有关,内心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这里见到端倪,都是事先定于情再作出规则。用反向形式来得到对方的回应,以观察其寄托。所以用这种反向思维的方法。首先自己要平静,以听取对方的言辞,观察事理,议论万物,辨别雄雌。所谈的事情虽然不是当务之急,但可以根据细微的变化了解同类的大事。就像探测对方实情进入其心中一样,要估量对方的能力,如同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像合乎符验一般地应验,犹如飞龙所指一般准确,也像后羿射箭一般,无不命中。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1)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2);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3)。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4)。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注释】
(1)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假如你想要知道他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后,才能知人。
(2)比目之鱼:一双眼睛生于身体一侧的鱼,经常是两尾并游,这里比喻恩爱夫妻。古人谓比目鱼相并而行。
(3)燔骨:烧烤骨头上所带的肉。燔,烧,烤。
(4)牧人不正:不能公焉地驾驭人。
【译文】
因为,要想知人就必须先自知,只有了解自己了,才能去了解别人。人与人相知,就像比目鱼需要两两相随不可分一样;观神形相随的关系,就如同光与影不能分开一样。审察其言辞,也不会有差失,就像用磁石吸取细针,用舌头吸取烧过的骨头汁一样。与人相处不见形色,发现实情却很敏捷。就如同阴与阳,阳与阴,圆与方,方与圆的关系一样。在对方的基本情况未暴露之前,就应该用圆的道理来引导他;基本情况明朗以后,就应该用方的道理去对待他。用人时升迁、黜退、左贬、右升,以方圆之理掌管。如果不先制定出方圆进退的法则,管理任用人员就不可能公正有序。事情处理不灵活,就是忘却真情,失去方法。自己先详细掌握处世用人的法则,再去管理人才,施用谋略不露痕迹,不见门户,这就叫做“天神”。
【解析】
本篇谈论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如何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洞察对方的反应,如何以恰当的听者姿态诱使对方说出实情。
这里的反应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反应不同,它指的是经过刺探使对手发生变化。《鬼谷子》认为别人说话是动态,自已缄默(听话)是静态,主张以静测动。在运用反应之术中,关键就是要掌握“动静”,要想让人说话,自己就要沉默,侧耳静听;要想让人敞开心扉,高谈阔论,自己就要先有所收敛;……认真听取对方言论,并适当加以诱导和分析,探取对方的实情;同时要“张网得食”,先投以作为诱饵的话,抓住对方说话的主旨,有目的有步骤地激发对方发言,从而使对方吐露真情。如果对方仍未吐出实情,就不断改变策略,观察对方的反应:或是反复交谈,从中洞察对方的意图;或是主动出击,提出一些反对观点以剌激对方说出真情。
本篇隐含了设饵钓鱼、张网捕食的“张网得实术”(使用手段,投其所好,而实现自己的愿望);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你要的,就要先给对方一点他所需的“欲取反与术”;抓住事物的共性,推测其发展趋势,早做安排的“见微知类术”;事情真相未明就加以引导,等完全暴露再去解决的“圆方之术”;要想了解别人就先了解自己,由己度人的“由己推人术”,等等。
【案例】
反应术是通过观察对方反应以刺探情报的方法,主张通过某种言辞或行动,使对方开口讲话,然后从其言辞中判断出真意。如有不清楚之处,再回过头来探求,力争探到实情。
魏国虚与实取
战国时七国混战,时而合纵,时而连横。
这年,秦国联合赵国打魏国,许以胜利之后,以魏之邺城作为谢礼送给赵国。魏王怕受到赵、秦东西夹击,十分惊慌,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芒卯说:“秦赵原本不和,今日联合,不过是为了利益,想瓜分我国,各讨好处。他们都各有各的算盘,只要略施权术,他们的联盟就会解散。”并献上一计。魏王同意了他的计谋,让张倚依计去游说赵王。
张倚见了赵王,说:“邺城这地方,照目前的形势看,我们是保不住了。大王与秦国联合攻打我国,无非为争夺土地。为了避免战争,我们大王有意把邺城献给大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赵王听后自然十分高兴,但又怕魏国玩弄什么花招,便问:“两军还未交战,魏王就主动献地,到底是为了什么?”张倚解释说:“两军交战,兵凶战危。大军过后,荆棘遍地。战争之后,必有荒年。尸骨遍地,百姓遭殃。我们大王从仁慈出发,不愿生灵涂炭,故有此举。”赵王问:“那么魏王对我有什么要求吗?”张倚说:这自然。我们是来谈判,并不是来投降。赵魏两国曾多次结盟,是友邦。与其将土地沦落于夷狄秦国之手,不如交给朋友管理。也希望大王从友邦利益出发,与秦断交,与我国恢复友邦关系,我们奉上邺城作为报答。如若不允,我国只有全国动员,拼死一战了。请大王仔细考虑斟酌。”赵王想了一番,说:“我好好考虑一下,明天定然给你答复。”张倚走后,他找来大臣们商议。相国说:“与秦联合攻魏,胜利了也不过得到一个邺城。现在不用动手就可以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秦本虎狼之国,其目的绝非仅仅灭一魏国,一旦攻灭魏国,其势力更为强大,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赵国了。不如答应魏国,让他们在两边抵御强秦,这才是长久之计。”于是,赵王答应了魏国,宣布与秦断交。
秦王一听大怒,赶忙撤兵,谋划报赵背盟之仇。赵王见秦撤兵,忙欢天喜地地派兵前去接管邺城,正碰上芒卯在边境上陈兵等候。赵将说明来意。芒卯一听大怒:“我们的土地,为什么好端端送人?”赵将忙说这是张倚早许诺下的。芒卯仍在发脾气:“张倚是什么东西!我们大王亲口答应过此事吗?我只接到大王让我镇守此地的命令,没接到交出此地的命令。你想硬夺,问问我的将士们同意否。”赵将一见魏军列阵以待,自料不是他们的对手,忙回兵报告赵王。赵王一听上了当,又气又恼,准备发兵攻魏。可这时已传来消息,说秦为报背盟之仇,正游说魏王联合攻赵。赵王闻听大惊,忙割了五个城给魏,以收买魏国与自己联合抗秦。这样,魏先以虚假的“与”答应赵国,不但从赵那里“取”到了不与秦合兵攻魏的结果,还“取”到了五个城池。
所以,是否能成功地运用此“欲取反与术”,关键在于你的智慧是否高超,计谋是否巧妙。看似“与”而实不“与”或少“与”,而终有所“取”,是使用此计的目的。
卷迹藏真敛翼待时
出身于东汉世家大族的司马懿素以多谋略、善权变而著称于世。从汉末乱世中谨慎出山、被动防范曹操的疑忌到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实际执掌曹魏政权,司马懿走过了一条艰辛的韬晦人生之路。最初是为了防身避祸,后来则是为了夺权的政治需要,凭借着自己的阴险狡诈和后来在复杂政治斗争中逐渐积累的权术经验,司马懿基本上做到了深藏不露,百事能忍,成功地为夺取魏国社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