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49621400000023

第23章 真题解析(14)

【点评】

本文细致地分析了叶燮的才、胆、识、力之说,并且引用叶燮的原著来分析叶燮的观点,最后做出了客观、准确的评价,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显示出了相当的中国美学功底。

【拓展】

叶燮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关于主客观统一的理论非常重要。他认为,在物的层面,具体分为理、事、情,在心的层面,具体为才、胆、识、力,叶燮主要说明了艺术创作是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结合,是“以在我者四,衡在物者三”,然后合而为作者之文章。这是必须掌握的。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谈谈你对艺术创作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种趋势的看法。

【解析】

关于雅俗关系,一般答题思路可以有两种。第一种:雅有雅的追求,俗有俗的功能,通俗的传播方式、高雅的文化追求、反对三俗。第二种:雅文化的通俗化传播,俗文化的高雅化品格。或者再把这两种进行杂糅创新。

【参考答案】

“咖啡”与“大蒜”——论艺术的雅俗共赏

随着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关于“咖啡与大蒜”的言论,不仅文化的地域歧视这一敏感话题重新浮出水面,更与“反三俗”运动一道让艺术的“雅”“俗”之争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的雅与俗呢?

首先,我认为,艺术的雅与俗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时空流变性的划分。昨天的“俗”可能正是我们今天的“雅”。昨天的“雅”也可能变为今天的“俗”。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最初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的宋词也在李清照的“词别是一格”的疾呼下才具有了和唐诗同等的历史地位;甚至我们今天视为“雅文化”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最初也曾被当时社会的话语权把持者视为粗俗不雅之作。而许多历史上曾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所以雅俗的区分本就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其次,属于精英文化意识的“雅”的追求,是可以通过通俗的传播形式达到雅俗共赏,雅俗合流的。尽管知识精英文化崇尚永恒,大众通俗文化期盼流通,但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曲高和寡的所谓高雅艺术如果依旧局限于传统的小圈子又能在多大的层面上寻求更广泛的共鸣从而对时代产生影响呢?所以,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急促的情况下,以通俗文化为载体来呈现雅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具有充分必要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洋洋洒洒七十余万字《红楼梦》原著的普通大众可能更乐意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王扶林导演的同名电视剧;没有耐心听完华丽繁复气息较长的巴洛克音乐的一般音乐爱好者一样可以在观赏“古典辣妹”性感迷人的肢体语言的同时聆听到强烈的现代舞曲节拍包装下的阿尔比诺尼。也许正是由于被现代版和改编版所深深感动,欣赏者便更有兴趣去领会原作的精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俗文化往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桥梁作用。

当然,雅俗合流或者雅俗共赏并不意味着艺术一味地向商业传媒机制妥协。坚守立场对于艺术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这一问题在影视剧对文学原著的改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达到吸引观众争取票房的目的不惜损失对原著中诸多细节的考究。面对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在演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服饰装扮上面层出不穷的错误,剧评人安嘉梓毫不留情地说道:“在如今浮躁、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只能拍出怪胎《红楼梦》,这是社会的病态,也是社会发展污垢。”同时,通俗更不等于粗俗、庸俗、低俗和媚俗。对于一些盲目渲染暴力、血腥、色情等元素的文学影视剧作品,其社会危害不可忽略。大众媒介虽然发挥了通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但也由于其自身的中立性,有意或无意地炮制了大量文化垃圾甚至文化毒瘤。对此情况,既需要艺术家创作上的自觉,也需要媒体和舆论的正确引导,甚至是法律层面的规范。

综上,正如大蒜可以杀菌排毒,咖啡可以促进代谢一样,艺术的雅与俗的区分说到底不过是价值追求不同的体现。在当代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继续雅与俗的对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多元并举的开放互动显然更符合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当然,在精英文化向受众传播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在通俗文化发挥自身影响的时候也不能毫无道德底线,这一切都需要社会的约束和规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塑造出一个健康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艺术氛围。

【点评】

本文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分别说了雅俗的相对性、通俗化传播手段、坚守道德立场等问题,论据充实、论述有力。

【拓展】

雅俗关系现在很热,尤其和艺术商业化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同学们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艺术商业化以及其所带来的雅俗问题多作思考,尤其是考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同学,更需要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谈谈当前大众文化传播中的雅俗现象。

2.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有人说,“越是西方的,就越是世界的”。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详见2006年论述题第2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解析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电影是根据“________”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记录影像(以及声音),并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技术。

【参考答案】

视觉暂留

2.________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其代表作品有《天仙配》等。

【参考答案】

黄梅戏

3.波兰作曲家、钢琴家________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有《钢琴协奏曲》等。

【解析】

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所以考他。

【参考答案】

肖邦

4.20世纪国画大师________的代表作《爱痕湖》于2010年5月17日以1.008亿元人民币天价成交,创造了中国近代书画市场价格首次超亿元的里程碑。

【参考答案】

张大千

5.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油画肖像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的三大杰作。

【参考答案】

达·芬奇

6.粉碎“四人帮”后被广泛传唱的《祝酒歌》的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________。

【解析】

2010年是施光南逝世20周年,所以考他。

【参考答案】

施光南

7.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________》,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

【解析】

2010年是曹禺诞辰100周年,所以考他。

【参考答案】

雷雨

8.流行音乐之王________的音乐曲风完美地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明星效仿。

【解析】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作为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传说,迈克尔·杰克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所以考他也算是对热点的回应,和对他的一种纪念吧。

【参考答案】

迈克尔·杰克逊

9.1982年,3集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是根据________的同名话剧改编的。

【解析】

2010年是夏衍诞辰110周年,所以考他。

【参考答案】

夏衍

【拓展】

通过这道题以及上述的几道题目,我们发现了一个命题规律,即考试当年若为艺术家诞辰或逝世的整数年的话,就需要侧重记忆了。

10.《〈红楼梦〉评论》是著名国学大师________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参考答案】

王国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大巧若拙

【解析】

大巧若拙,是老子提出的观点。要将本题回答得有亮点特色,必须了解老子的哲学观。

【参考答案】

大巧若拙是由先秦思想家老子提出的一个观点。老子认为,巧之至极是为大巧,是绝对的、完美的、人工不可到达的巧之境界。老子崇天工而贬人力,认为天工大巧方是技之最高境界。天工、自然本身不仅以美之外在形态展现,也有枯木、残荷、丑石、怪山等非合目的性的外在形态,总之为“拙”,这些拙之形态恰恰是合乎天道、自然的展现,也就是大巧的终极形态。

继老子之后,庄子也说“以道不以巧”,突出了天工的地位,强调了素朴纯全、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的冲淡之美。

【拓展】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追求合乎自然,无人力斧凿之清淡美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追求清真自然之美学自魏晋以后更是超越了“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繁复审美感,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追求。

2.唐宋八大家

【解析】

本题告诉我们,大纲规定的要看,大纲没规定的但是很重要的知识也要掌握。答本题,不能只是把八个人的名字写出来就完事,还要写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活动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丽文风,倡导先秦、汉代普遍使用的古文。在这场文风革新运动中,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篇,如韩愈的《原毁》、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可谓文以明道、词必己出、夹叙夹议、有景有情,均为上乘之作。

【拓展】

有的同学在答案上直接就写了唐宋八大家的八个人的名字就完事,这样的答案最多只有一两分,我在前面的答题技巧里专门说过,答这样的名词解释需要把领域、人物、作品、活动、观点、地位等几个方面说出来。

另外,一些著名的艺术家组合,务必要牢牢记住。比如“北焦南黄”、“南洪北孔”等等。现在比较流行考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