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49621400000024

第24章 真题解析(15)

3.唯美主义

【解析】

这是典型的考文艺思潮,文艺思潮的答题要点一般是定义、代表人物、特征、作品等等。

【参考答案】

唯美主义是于19世纪末在欧洲流行的一股文艺思潮。唯美主义者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口号,追求感官享受,讲究形式至上,忽略艺术内容甚至脱离社会生活。代表人物是王尔德,他的作品有《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等。唯美主义20世纪30年代传至中国,对中国文坛一度产生影响。

【拓展】

和唯美主义相类,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诸多文艺思潮,都要一一做准备。

4.长镜头

【解析】

电影创作中的蒙太奇和长镜头这一对关键词,历来是考试的重点。考到这个,必须把所有的分都拿下。

【参考答案】

长镜头,是一种相对于蒙太奇的拍摄手法,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可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运动场镜头等,长镜头往往给人以真实、可信和连贯的感觉。

【拓展】

考到长镜头,就要联想到蒙太奇。

5.黄河大合唱

【解析】

考到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时,其答题思路一般是:国家、作者、流派、背景、内容、风格、意义,这道题就这么去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全曲包含《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八个乐章,它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亡的斗争为题材,塑造了坚韧不拔、万众一心、敢于斗争的中华民族精神。整首乐曲气势磅礴、动力十足,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浑然融于一体。用葛兰西的观点来说,这是一部审美和历史结合得非常完美的艺术作品。

【拓展】

如果是名词解释冼星海呢?你该怎么去答?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在艺术史上,常常一部经典作品在刚出现时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而在若干年以后才引起轰动。请结合实例,简单分析这一现象。

【解析】

本题考的是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审美的保守性,很多新作品不为当时接受,而随时代变迁,审美趣味变异至能够和此作品同构时,便使得本作品能够为世人接受。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举例证明即可。

【参考答案】

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比如题中所说的现象,在艺术史上,常常一部经典作品在刚出现时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而在若干年以后才引起轰动。这恰恰说明了艺术接受中存在着保守性与变异性的趋向。

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亦即审美惯性,是指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这些不同的倾向和方式往往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也常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共同特色。

艺术接受的变异性,就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了解了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与变异性,就不难理解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的冷热待遇之现象了。以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为例,《英雄交响曲》无论在主题意义上,还是作曲技巧上,或是思想深度上,都以巨大的创新魄力绝对地显示出了超越时代审美水准的品质。这是欧洲音乐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领域,从作曲技术上讲,整个乐曲构思大胆、结构缜密,突破了传统的交响曲中快板乐章奏鸣曲式的旧框架,使主要形象在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性矛盾的冲突中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部革命性的作品,长度和复杂度前所未有,以至于“当时初听觉得难以理解”。因此,《英雄交响曲》首次公演便遭到听众的冷淡,报刊评论说它是一部冗长难懂的作品,是任意追求独创和怪诞的结果。当古典时期的人们还沉浸在海顿的小资情调和莫扎特的欢乐海洋中时,贝多芬,这个伟大时代的独行者,以深刻的、冷峻的、理性的手法描绘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命理,这种对社会、时代、命运、哲理的旋律表达,是那个时代的交响乐听众所不曾具有或者说还不曾内化的欣赏习惯。今天,当我们学习了相当的音乐作品赏析知识,看尽了世界音乐诸多眼花缭乱的类型之后,站在久远的古典音乐史以外,满怀敬意地再次聆听这部古典音乐时,我们的心理感受,不再是18世纪的人们所理解的晦涩难懂,而是对作品里蕴含的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风格和崇高境界,以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细细品味和怀念。

总之,艺术欣赏的保守性告诉我们,当某一作品呈现出了超越时代的特质时,便有可能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艺术欣赏的变异性则要求我们的艺术创作要不断追求陌生化的审美形态。若以一时之得失来衡量艺术作品之价值,谬矣!

【点评】

文章直接点出这个文艺现象所说明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结构上先说艺术欣赏的保守性和变异性指的是什么,接着举例分析保守性和变异性所造成的艺术作品的冷热待遇之差异。对贝多芬的作品分析深刻透彻,论述老练。最后结论处深入挖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有飘逸之感。

【拓展】

艺术接受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之间的现象,不仅体现在一个作品过去不被人接受、现在被人所接受,也体现在一个作品过去被人接受、现在不被人接受。因此,如何处理好“古曲新唱”这个艺术作品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也可以用此理论做支撑。

2.结合实例,简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解析】

详见2007年简答题第1题的【参考答案2】。

3.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解析】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它们都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是密切的,政治能够制约艺术,艺术也能对政治施加影响,举例分析证明即可。

【参考答案】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则是最为密切的。纵观艺术发展史,可以发现政治常常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普列汉诺夫就指出:“任何一个政权,只要注意到艺术,自然就总是偏重于采取功利主义的艺术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要使一切意识形态都为它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服务。”

首先,政治制约艺术,要求艺术要为其服务。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充分强调了艺术对于社会秩序变化之重要性。毛泽东则直接认为文艺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工农兵服务。法国的政治经济学者贾克·阿达利在《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深刻地认为和声的本质乃是对资本主义的美化。罗兰·巴尔特也认为,写作绝不是交流工具,它不是一条可供说话的康庄大道。写作还是一种判决,一种同权力相关的活动。可见,无论是思想家,还是革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者,还是结构主义学者,关注“政艺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普泛的话题。时下大量出现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便有其政治学原因,学者尹鸿如是评论:“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它们都将视野投向今天正直接承传着的那段创世纪的辉煌历史和今天还记忆着的那些创世纪的伟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以其权威性确证着现实秩序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信任和信心。……主流政治期待着这些影片以其想象的在场性发挥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无法比拟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些历史剧对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历史观与生命观、历史事件与人物个性、史与诗的特殊理解和处理,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电视剧类型,它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述,比历史、政治教科书具备更有效的政治教化功能,因此,在时下的红火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政治或促进或阻碍艺术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某种政治手段、策略对艺术产生影响上。比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2006年发布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00到20:00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并且要求全国各电视台全天播出的国产动画片和境外动画片比例要达到7∶3。这些规定的出台,在客观上会对我国民族动画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在文革时期,政治却起到了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由于四人帮对文艺的极端政治化规定,使得艺术被阉割成了政治宣传品。所有的艺术形象一律被样板化、模式化、平面化,正面人物就是高大全,反面人物就是凶残恶,非黑即白、非好即坏,严重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

事实上,我们发现,强调艺术的政治功能者,多为“为生活而艺术”的革命人士,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宁、毛泽东等,把文艺用于民主革命,用来反抗现实的压迫,这是艺术政治史上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

【点评】

本文结构完整、论据充实、论述清晰有条理,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值得肯定。

【拓展】

艺术与政治、经济、科技、传媒、时代、民族、道德、宗教、哲学等系统的关系,一个一个地都要掌握。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美国3D大片《阿凡达》创造了全球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引发了全球电影对3D技术的热烈追逐,这一势头并影响到了其他艺术领域,请你就科学技术对艺术生产创作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理解。

【解析】

详见2009年论述题第2题。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艺术领域出现了快餐化、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倾向,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更有人批评这是社会文化生态的“污染”,请你结合具体实例,就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这一问题展开阐述。

【解析】

2010年7月,中央高层明确表示要抵制“三俗”之风,因此,在文艺领域展开反三俗运动便成为当年的考试热点。

详见2010年论述题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