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49632300000036

第36章 论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1)

田智辉

一、谁在制作网上内容?“你”!

“你”为何成为2006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时代周刊》封面是一个白色的键盘和一个计算机显示屏,然后,是一个大大的“YOU”字,就是“你”,作为一个网民,成为了年底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因此,将2006年的年度人物颁给了“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1984年《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从机器到人,时隔12年。

据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统计表明,美国有4800万人在网上制作内容,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写博客或上传自制视频内容。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7月10日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达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为315万。播客虽然起步晚,但用户群已十分庞大,播客/视频分享网站的受众达到7600万人。大约有10亿人在线联络、创作、交流以及查找信息。最大的世界市场已经出现,因为内容制作的费用极低,不用为内容提供者付费,图片无须处理,不用纸张,也不需发行频道,创造了目标最明确的、最容易衡量的广告方式。用户自制内容网站,如YouTube.com及MySpace.com等吸引了大量的网民。目前YouTube每月的浏览人数达3400万人次,据Nielsen-NetRatings[www.nielsen-netratings.com。]报道,MySpace在2006年6月份独立访问者达4500万。

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受众的概念,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内容贡献者”或“内容制作者”,博客让个人门户成为可能,播客/视频共享让个人电台、电视台成为可能,而炫客则是互联网用户将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技术完美地融合起来。网络新技术的形成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像博客、RSS等将信息传播主动权还给了大众,为个体体现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一个独立空间,形成了个人信息管理的一种自媒体,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报纸是文字的传播载体,是制作文字供人们阅读各种新闻的渠道。电视是人们观看视频新闻的唯一来源。然而,现在人们在网上可以制作文字新闻、视频新闻、Flash新闻、幻灯片新闻、个人网站、博客及图片收集等等。传统媒介机构与网络时代传播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一个机构、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来做的,而网络是供个人施展的平台,个人能在网络平台上借助免费软件完成报纸和电视的编辑、制作和发行工作。可以说,内容制作、新闻制作的模式完全被颠覆了。提供免费制作文字、图片的网络工具服务提供商如BLOG,FLICKR既是一个网站,也是网民的社区。它是一个集工具、内容、发行为一体,完全网络化的信息提供频道。

传统的大众媒体、主流媒体,其优势是有新闻源,有记者报道,最主要的是有绝对的发布优势,如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或杂志等,实现了内容为王的一统天下的格局。面对互联网,面对网民的创作热情,面对媒体使用的简易技术,任何人制作的内容都可以发布是所有媒体机构及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从受众到用户的嬗变

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媒介传统意义上服务对象的角色转变,即媒体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具有选择或者不选择权利的被动的受众,而是产生一种“用户型”的全新受众模式。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形式的货物运输和信息传输,包括隐喻的运输和交换。每一种形式的运输都不只是简单的搬运,而且涉及发讯者、收讯者和讯息的变换和转换。”[〔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页。]自大众媒介产生以来,受众是传播媒体的内容发送目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完成了向用户蜕变的过程,拥有了像传播媒体那样的发布能力。在大众传媒时代,受众是新闻传播机构船上的乘客,而现在,他们则有了属于自己的船。过去产生分化的听众如今可以彼此相互联系,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工具可以轻易获取。过去,读者是报纸发行对象;如今,用户有了一个廉价的出版方式——博客,能告知全世界。博客的功能是点击出版,超链接,按逆时间排序,易于使用,“零技术,零编辑,零风险”。曾经,听众只能按照电台的调频来听喜爱的广播,如今,播客将电台给了听众,使用者甚至超过广播台的制播人员;曾经,拍摄、剪辑和发布视频是电视的专利,只有电视台有能力为观众提供电视画面,如今视频制作对于用户来说也是触手可及,而且“前观众”参与制作的网络视频内容既好又快;曾经,编辑是受众的新闻把关人,决定什么是头条,如今,用户可以自己编辑新闻,自己选择主页的内容。

由用户参与和制作的内容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影响逐渐扩大。维基所带来的对网络颠覆性的改变是:免费的网上百科全书,允许访问者用超过35种语言创造编辑大概150万个条目。在过去的几年中,传统的出版商已经在博客作家为争夺新的零散注意力经济如书评、新闻故事和评论的无情的浪潮中慢慢退出了。

受众的被动接受信息的缺陷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渐消失。新闻是一种对话,不是独白,是共同分享事实,共同回答问题,表达思想和意见。微软公司技术政策高级指导Andy Moss说,“用户自制内容”将意味着用户真正是在创造自己。随着摄像机和编辑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在线网站将使业余爱好者也能够制作出精良的作品,还能因此获得赞助。这种根本性改变将会由13岁到20多岁左右的年轻人引领。Moss认为,“我们是在个人电脑上成长起来的,而他们是和互联网社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并能创作自己的内容。这是另一种全面的转移。”所以,默多克也有同感,“小女儿是数字土著,我们是数字移民。”因此,MySpace,FaceBook等社会网络站点备受瞩目也就毫不奇怪了。

用户是积极参与的、可以互动的受众。前路透社媒介执行官Jeff Jarvis就受众问题提出了一条媒介法则——“把控制媒介的权利给受众,他们就会利用它。如果不把控制媒体的权利给受众,你将会失去一切。无论何时,只要公众能够接触到权利控制,他们就一定不会就此打住。”丹·吉尔默(Dan Gillmor)认为,“以往的受众”是指那些被媒介工作者们用来吸引和抓住受众注意力的工具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对于原有的旧模式、单向传输以及自上而下的媒介消费模式,没有什么不妥。美联社首席执行官Tom Curley向人们揭示了这一点:“用户自己将决定他们参与媒介的所有关键因素——运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设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BBC掌门人Mark Thompson创造了这样一个术语:积极的观众,专指那些并不愿意只是被动坐着,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参与、讨论、创作、交流以及分享之中的受众。媒介巨头默多克曾就受众这一问题告诫美国的报纸编辑们:受众希望能够控制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控制。博客的创始人之一Dave Winer在1994年的时候就认为:“受众一旦拿到了控制权就再也不会将其归还。”

在网络上,受众倾向于在他们喜爱的空间里创建受众社区。如果要吸引周围社区的注意力,必须提供一些新颖的东西、一些高质量的能引起受众足够兴趣的东西并将他们的创作进行整合。正如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负责规划和媒介发展的副主席Ann Kirschner所说:“在电视荧屏上我们已经拥有注意力了。我们希望能够确保在电脑屏幕上仍然拥有足够的眼球。”

三、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1.聚合用户内容

让用户参与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工作的一部分。用户制作内容的发展过程,从信息发布历史来看,个人是最早的信息内容制作者。之后,随着各种传播设备的发明,由控制传媒机构的人或单位进行传播,或信息发布。互联网时代,与用户一起创作,不仅要开放内容,还要邀请用户参与创造内容。主流电视媒体应变策略之一就是要推出自己的用户参与视频频道,或把节目放在公共视频制作网站上,如YouTube。

2006年7月31日CNN以CNN Exchange的名义推出自己的用户自制内容网,以回应YouTube和OhmyNews。该网站依附CNN.com,所有人均可以给这个网站提供文章、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以邮件的方式提供素材。CNN.com资深副总裁兼执行总编Mitch Gelman说,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用户自制内容对新闻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作用。使用Exchange能为CNN.com的用户创造一个类似一站式的商店,与其他互联网用户分享他们的内容。北京时间2007年4月17日,在美国各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6日发生的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的过程中,博客、拍照手机提供的新闻成为第一手新闻来源。枪击事件发生之后,一个网名为icantread01的博客用户[http://icantread01.livejournal.com/103060.html.]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女友Kate遭到枪击并受伤的经历。随后,加拿大新闻世界、美国全国公用电台以及MTV新闻网的记者都纷纷在他的博客里留言,试图与他联系并希望能通过他了解Kate的具体情况。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Jamal Albarghouti距事发地不到200米,用手机摄像,并把素材发到I-Report。

各大媒体对博客的兴趣表明,用户的现场资料不仅成为新闻的主要来源,也是记者了解事件详细经过的主要渠道。网络的发展使得新闻中间人消失,现场目击者能够直接迅速地将自己的经历与所有人分享,而记者则需要追踪目击者或者潜在目击者,以便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BBC新闻24”推出了被称之为英国第一个完全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新闻栏目——Your News。该新闻于2006年11月25日试播,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特写和视频,而且这些节目在电视和网络中受到大众的喜爱。“BBC新闻24”主管Kevin Bakhurst说,“Your News将使用大量用户提供给BBC的素材,其中一些是真正具有新闻采集价值的。”BBC显示用户内容则推出聚合网页来完成BBC的资料,包括合适的另类新闻网站、博客、社区网站和官方网站。此外,还引进WIKI,提高更新数据网页,提供全球的大众新闻,在主页增加视频的内容,鼓励更多的记者成为像政治编辑Nick Robinson那样的活跃博客。Washingtonpost.com推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新的用户自制视频节目Onbeing。该节目的推出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我们彼此更了解些。这是一个全屏互动的视频节目,充满着沉思、热情、史料及各种奇怪的人。这是报业进军互联网后的又一次视频革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同样,芝加哥论坛也推出一个网站Triblocal.com,允许本地读者上传故事,撰写博客,取名为“市民投稿”。该网站虽有四个记者,但是内容大部分无须编辑,只要自查就行。[http://www.chicagotribune.com/business/chi-0704181135apr19,0,4387189.story.]

美联社与一个拥有全球6万撰稿人的新闻参与网站NowPublic.com合作,将市民制作内容引入AP的新闻采集系统中,内容包括见证人的叙述及原创内容。2007年2月,《纽约时报》先后推出用户制作内容网站,一个是汽车收藏站CollectibleCars site[http://collectiblecars.nytimes.com/List_Listings.asp.]允许注册会员上传他们的汽车图片和关于汽车收藏的故事,同时也允许其他会员的点评。另一个是关于“我们如何相识”的用户内容。结婚夫妻可以在《纽约时报》的婚礼或庆典网站上Weddings/Celebrations[http://nytimes.com/pages/fashion/weddings/index.html.]上传关于他们相识的视频故事。但是,这些内容都要编辑审核。同样,2007年2月,MSNBC也推出了用户制作内容网站FirstPerson,[http://www.firstperson.msnbc.com.]内容包括用户上传的故事,关于身边事情的博客、旅游照片、视频等。

社区自制视频服务网站Magnify.net的总裁Steve Rosenbaum说,“电视的未来不再是内容的制作,而是内容的发现。”因此,电视的未来不再是内容制作,因为内容已经足够充分了。取代它的是内容发现——发现网站独有的受用户喜爱的内容,视频发现是后TV时代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