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49632300000040

第40章 网络时代的VOA:《全球之声》给中国对外传播带来的挑战与启示(3)

四、《全球之声》对我国对外传播机制创新的启示

1.我国对外传播的机制创新和人才选拔

《全球之声》的最大特点是多语言内容的提供,这是建立在其所使用的(少数是聘用,多数是自愿者)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双语人才基础上的。如其创始人之一Rebecca是一个中国通,1998~2001曾任CNN北京部主任。她具有极高的汉语水平,能在听中国人发言的同时用笔记本电脑将发言内容转写成英语发表在其博客上。《全球之声》中国内容的编辑John Kennedy(显然是一个假名)说道:“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因此可以给予。中国给了我中文,所以我通过在《全球之声》上写博客以及做翻译志愿者来回报。”[引自John Kennedy的自我介绍,http://www.globalvoicesonline.org/author/feng37/。]

《全球之声》现在有20名左右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编辑人员,基本都能说两种以上语言。《全球之声》关注的“公民新闻工作者”都居住在他们所报道的国度。同时还有一批志愿者义务地聚合其所在国家的博客内容并定期对这些内容作出综合报道。《全球之声》网站还提供RSS服务,供网民订阅这些信息。

《全球之声》设置了9个区域编辑(加勒比、高加索/中亚、东/中欧、拉美、中东/北非、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南部非洲)和9个语言编辑(包括阿拉伯语、汉语、法语、波斯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以上语言写成的公民新闻都可以迅速地被翻译成英语,为全球读者阅读。而《全球之声》也组织志愿者将英语世界的新闻报道翻译成班哥拉语、汉语(简体和繁体)、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俄语。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语世界与非英语世界之间信息流动的不均衡。

缺乏高端的英语新闻人才一直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巨大瓶颈。中国外文出版事业局副局长及总编辑黄友义曾指出:

国际翻译界还有一个共识,作为翻译人,认为应该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如果试图把母语翻译成外语,是自不量力,是职业上的错误选择。……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外国翻译(来从事中文到外文的翻译工作)。我觉得现在学中文的外国人多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将来把中文翻译成外文,就应该是外国人做的工作,但是三五年内很难做到,或者说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靠中国人从事中译外的工作,这里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因素。[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传播研讨会,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944/32_1_0101_desc.htm。]

《全球之声》联合部分懂英文的中国志愿者,以及更多的懂中文的外国人,在跨越中英文语言障碍,实现更有效的中外信息传播上即实现了“由懂中文的外国人来翻译中文”的理想,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其内容来看,《全球之声》并没有翻译和传播我们希望他翻译和传播的东西。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全球之声》的运作模式,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鼓励广大爱国青年学生和白领使用英语写作博客,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新闻进行个性化的报道,并建立一个新闻聚合网站,将这些数量众多的英语博客内容聚合在一个平台上,做到既有分散体现又有集中呈现。

第二,推出一个大型网络志愿者翻译项目。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数以千万计,可以按照非营利的方式,选择一批精通中英文并了解西方受众接受心理的人作为发起人或主持人,实施一个志愿者翻译项目,可以命名为“中国之声”。要提高该项目的民间和非营利特点,强化其社区感觉。激发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的愿望和爱国热情,发动他们积极参与中国之声项目,自愿认领每日更新内容鲜活的翻译内容,并以Wiki或其他方式通过网民大众对译稿进行评分和修改,最终得出最佳译稿,统一发布在“中国之声”主站上。可以根据志愿翻译者的翻译质量和读者打分来授予相关志愿者网络荣誉。这样初译者可以学习提高,修改者可以获得声誉,中国可以获得低成本但及时、高效和大规模的传播。在这个项目中要注意积极吸引以英语为母语的友好外国留学生的参与。

以上项目虽然有官方引导,但是一个官方色彩较淡的、以自愿者为主体的,具有浓厚的社区氛围和爱国热情的、以最新的网络传播技术个性化地“向世界说明和传播中国”为宗旨的平台。在这里,对外传播只是一个间接的目标或者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活动是以中国英语新闻的写作、翻译和提高的社区互动。这可以保持社区的活力和有秩序发展,并能为我国的专业对外传播机构输送大量的人才。

2.加强互联网上的对外传播

在2004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李长春同志发言,其要点有三: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努力增强全民的外宣意识,积极整合对外宣传资源,形成对外宣传的合力;二是要加强外宣手段建设,拓宽外宣工作的领域和渠道,大力推进外宣体制改革和方法创新,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对外宣传实力有所增强,对外宣传有新的进展。要采用现代传播手段,搞好互联网新闻宣传;三是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文化交流与对外宣传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全球之声》不仅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而且利用了具有高度互动特征、用户数量极为巨大的博客。同时结合了许多Web2.0的网络技术,界面十分友好,给读者和用户以很好的用户体验,这无疑是该网站影响力巨大的有力的技术保证。在充分利用新技术进行国际传播上,《全球之声》值得我们大力学习。

3.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内外有别”问题

国际传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由于国别的差异化导致的价值倾向、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我们在从事国际传播活动时首先要清楚传播的主要对象是谁。无疑,对象是国际范围内的政府、组织和个人,而且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国际传播的主要受众。而针对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在国际传播中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信息的“流动”和人的“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急剧加快。一方面,国内的信息流向国外,国内的媒体越来越成为海外人士的重要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国外的人流向国内,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已经越来越多。如《全球之声》的中国内容的编辑,他们可以亲眼看到中国的真实情况,甚至还直接成为国内媒体的受众,使得传播对象出现日益同质化的趋势。这些外国人通过因特网、通过博客这样的网络传播工具,可以一瞬间就将他们看到的“内外有别”之“别”,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评论传诸天下。因此在国际传播中,我们需要转变把内宣和外宣截然分开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既要考虑外宣工作/国际传播的主要受众的特点,又要在内宣工作中加入外宣的考虑,这就是所谓的内外宣传工作“既统和,又分离”的思想。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