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5014800000023

第23章 8仁者的用心

第二章8仁者的用心

孔子曾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在孔子的眼里,无论是“好仁者”或“恶不仁者”其实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人性本善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人性本仁。

儒家文化中所推崇的“仁”是指一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凭借自身的宽大心胸,来感化他人。生活中,绝对理智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由一半理智、一半情感冲动组成的。更多的时候,支配我们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不是自身那一半的理智,而是细小的情感冲动,所以人们常说“情理”而不说“理情”。有了“情理”,生活也就有了人情味,少了冷冰冰的理智说教,多了以情感人的教化故事。很多时候,人是很容易被情感打动的,一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往往能感化许多罪恶的心灵。

农民老张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寡言少语,但他善待所有人。在他眼中,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他一直生活得很安宁,不过有时候也会有一点不和谐的小插曲。那天,他正浇水,就看见有三个不良少年一步一步地靠近他。老张呵呵地笑着问道:“你们想喝水吗?”“是的,我们想喝水。”那个个子最高、身体最强壮的家伙狡黠地笑着说。当老张把水管递给他的时候,另外两个家伙却乘势上前,抓住了老张的胳膊,老张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他的旱烟袋和钱包被抢走了。当朋友跑过来帮他的时候,他正想要聚集全身的力气站起来。“唉,他们还只是一些年轻无知的孩子。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有所悔悟。”他一边说一边弯腰捡起水管,调节好水龙头,又开始浇起花来。

几个星期之后,那三个不良少年又来到了花园,就像以前一样,他们侮辱过老张之后,还幸灾乐祸地咒骂着,对他们刚才所做的“乐事”大笑不已,然后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老张还是默默无言。转眼秋天到了。一天,当老张正在花园里巡视时,突然面前出现的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前几次那个带头的孩子。老张心里有点紧张。“老人家,您别担心,我这次不是来伤害您的。”年轻人伸手扶住了处于惊愕中的老张,然后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包,递给老张。“这是什么?”老张吃惊地问道。“这是您的东西,”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您的旱烟袋,还有钱包里的钱,您数数,一分也不少。”

“呵呵,”老张笑了笑。年轻人挪了挪双脚,看上去非常窘迫。“我从您这儿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局促不安地说,“过去,我们这帮人到处去伤害像您这样的人。我们之所以选择您,是因为您年龄大,而且我们知道根本不用费劲就能伤害您。但是,每次当我们对您做过那些不义之事后,您不但不还击,也没有大喊大叫,甚至您还给我们水喝……”他尴尬地站在那里,用乞求的目光看看老张,不知道还要再说些什么。“老人家,就让这个包成为我改邪归正的见证吧。谢谢您,改变了我的一生。”说完,他就沿着街道远去了。

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不应当厌恶他、呵斥他、打击他,而应该同情他、怜悯他,想方设法帮他改正过来,融化他心中阴冷的罪恶坚冰,这才是真正仁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