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3虚怀若谷,大肚能容天下
小雅很孤独,在班上没人搭理她,就偷偷跑到江边散心。只见船只在江面上航行,鱼虾在波涛中出没,一派热闹景象。小雅问道:“大江啊大江,你为什么这样宽、这样长?”
大江回答说:“我从雪山流下来,半路上接纳了无数条支流的水,所以才很宽阔、很雄伟。”
小雅跑到另一条支流的河口,说:“这条河也太小了,这点水你也要吗?”
大江说:“没关系,小不要紧,我在雪山上时,也是一条小溪。千百条小河,总能汇聚成一条大江。”
小雅听了大江的话,学会了宽待别人。同桌的男生打碎了她的小镜子,她不再乱发脾气;身后的女孩借了她的书忘了还,她也学会了委婉地提醒。时间一长,小雅和班上每一个同学都相处得很融洽。
一个人想要不孤独,就要能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和不同的人相处,会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看到别人的短处,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否则,只能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小天地里,得不到任何进步。
为人要胸怀宽广。古代有的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很开心,因为他知道,有人指出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就可以加以改进。还有的人,如果谁当面指出他的毛病,他就会非常感谢,给人下拜行礼。
曾国藩说:“一个人要胸怀浩大,才是真正的受用。”生活在社会中,孤独的人是不会开心的,也无法前进。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虚怀若谷。
唐太宗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认为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在他的鼓励下,臣子们纷纷向皇帝进谏。其中最著名的是魏征。
魏征原本是李世民的政敌,李世民不计前嫌,任命他做了很重要的官职。魏征每看到李世民的错误,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有时候弄得李世民很没面子。
有一天,李世民又被魏征顶撞了,回到宫里大发脾气,说:“魏征这个乡巴佬,我总有一天要杀了他!”
长孙皇后听了,就给李世民行礼,说道:“我听说天子有了直言敢谏的臣子,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所以我要给皇上道贺啊。”
李世民听了,这才消了火气,从此对魏征的意见更加虚心接受了。
由于李世民胸怀宽广,臣子们纷纷进谏,因此唐朝初年政治清明,老百姓生活得很好,奠定了后来盛唐的基业。
这就是虚怀若谷的力量。古语云:“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一大群知心朋友。
生活中,冲突和争执在所难免,人们要学会用虚怀若谷的平和之心去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争执。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心胸就会宽广一分。你多一分宽容,就能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大度容下天下事,也就自然没有烦恼和忧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