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5 破浮利关,不惊得失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止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地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弘一大师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若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财名这只拦路之虎,它美丽耀眼的毛发确实诱人,当你骑上去的时候,感觉轻捷舒畅、飘飘欲仙,可你没办法使它停下脚步,它会将你摔下万丈深渊。
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
我们都在攀爬这块财名的绝壁,好像自己都有免疫力似的,真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味,须知:骑虎难下。怎样才能突破这虚名浮利的大关呢?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有多少人为了名利终其一生,世上能做到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在你面对各种诱惑之时,又如何能够超越?
有这样一个笑话:
在一列长途旅行车上坐着两位女士,由于旅途时间较长,她们便开始攀谈起来。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职业上来,其中一位女士非常自豪地告诉另一位比较沉默的女士,说自己是一名作家。
“我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全美国的人都知道我!”
“那你都写过一些什么书?”
“太多了,算起来都有大几十本了!”她自豪地回答道。
那位沉默的女士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再说话。
“那么,你呢?你的职业是什么?”她反问那位沉默的女士。
“我也是一名作家,但我只是写过一本书。”沉默的女士很平静地回答。
“是吗?才一本。什么书名?”她很不屑地问道。
“《飘》。”沉默的女士依旧平静地回答道。
与世俗之人“讨名”、“买名”相反,真正的“名人”却是“逃名”的,他们往往都视浮名为粪土,并且对此弃之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