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9 淤泥莲花,不随世俗而流转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一把扇子的扇面上画了一朵白莲,然后题词解释道:
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
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
由此可见弘一法师对于莲花的高度评价和无比热爱。
南宋诗人周敦颐更是在他的《爱莲说》一文中将莲花大加赞赏,称其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将莲喻为见花之君子。而莲也确实具有许多高洁的特质: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
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
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其香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莲子更是一片苦心如佛心,谆谆教人心生清凉,往生净土。
佛是人,人人都是佛,只因执著妄想,迷失自我,如同淤泥。但自性如古莲子,千年之后,仍旧生叶开花,香馥如故。
无量佛如莲,无边佛法如莲,人亦当如莲。
弘一大师在尘世时,因爱老法师“月上时”的髯随风飘的清姿,毅然出家,做了和尚。“只缘尘世爱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句,是他出家过程的真实写照,而“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则是弘一大师修行多年的体会。对于他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举一动,不过真性流露而已,再平常不过了。但在平常的人看来,高僧的举止,高深莫测。
赵朴初很喜欢这首偈,反映了弘一法师“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
赵朴初在《佛教常识答问》里说,近代中国佛教自清末杨仁山居士倡导以来,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饮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
在弘一法师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战乱的年代,佛法在当时相当的凋敝,尤其是律宗,由于律宗对于修行者的言行举止的要求甚为严格,因此在当时很少有人在此方面涉足,就更不用说会有较高的建树了。但弘一法师则正是在当时这种佛法凋敝、混乱的现状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要求极严的律宗,不能不说他便是当时开在战乱社会中的一朵清莲。
是的,莲花并没有选择在最干净的地方开花,而且选择了在淤泥中扎下根来,选择了最需要它的地方。关于莲花扎根于淤泥,还有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佛祖东行、普视人间,俯视大地便发现淤泥乃为最脏,于是佛祖便问,谁愿意扎根于淤泥之中?底下的莲花答曰:我愿意。佛祖又问:“你如何去降伏淤泥?”莲花则回答道:“出淤泥而不染地去感化。”
因此,佛法也如同这莲花一样,伟大就伟大在它们不仅不厌弃那些丑恶的事物,反而是因此而存在,并且不但保持自身的高洁,还对那些丑恶的事物进行感化和改造。
但愿这世间人人都有一颗绿莲花一般纯洁的心,这也正如身披袈裟的喇嘛所说:这其实是一颗无尘的心,它要用自己的坚毅换来一方的祥和,每个生命都以洗尽欲念的纯真,给你圣洁的启示、吉祥如意的祝福。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脚踏莲花;普度众生的佛为了参悟人生的真谛,也总是坐于莲座之上。多少年来,莲与佛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多么透彻,多么博大,让人肃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