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聪明的人,就是选择借力成功者 (2)
一天,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谈论一个名叫约翰的人。
“约翰的朋友真多啊!看,出入他家的那些朋友都那么气派!”
“那是因为他事业有了起色,生意上的朋友当然会敬重他了。”
“是啊!工人们都对他很忠心,还有他那些朋友和他就像亲兄弟一般。”
“依我看,他这个人真不错,每次碰到他,他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每天给约翰家送牛奶的工人也微笑着说道。
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向他嘲讽道:“你再喜欢他,约翰也不会邀你到他家喝香槟酒的!我看你还不如他家的那条尖鼻子狗呢!”
乞丐捋了捋蓬乱的头发,冷笑着继续说:“他人缘好,会交朋友?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他的朋友也不过都是这个小镇上的人。我每天都在镇上,他还不认识我呢!要比朋友,他比我可差远了,我认识伦敦的好多人,约翰他认识吗?”
这个乞丐又接着说道:“在伦敦时,只要是有点善心的人都会主动靠近我。说到气派的朋友,伦敦市长够体面了吧!我每天都和他打交道,以至于他穿什么颜色的袜子我都一清二楚,还有……”
可是没人理会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又在胡言乱语了,他以前只是一个跪在伦敦市街边上乞讨的人,现在整天游荡在小镇上。
乞丐的话固然很可笑,但笑过之余你是否也应该从他的话里引发出一点关于做人的思考呢?
和乞丐相比,约翰的交际范围确实有限,仅在一个小镇上,而且和他亲密接触的人也只有他的事业、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人。由此看来,他确实不算什么,但值得人学习的是,他确实是一个真正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运用80/20法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人物身上的聪明人。 80/20法则最初是犹太人经商的智慧经验,意思是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全局成败的主要因素。80/20法则不但在经济和商业中得到验证,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也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假设和震撼人心的结论。80/20法则说到底是一种优势选择的课题,充分体现了博弈论中关于选择的智慧。
——我们80%的成功是因为掌握了20%的人际关系。
——20%的朋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话没有产生什么异议,那就请你从看到这段文字之后就开始用80/20法则来指引你的人缘走向吧!
80/20法则告诉你:
——让80%的人喜欢你,避开20%不必交的、不可交的人。
有些人没有必要深入交往。人来人往之中多的是远离你生活圈子的人,多的是人走茶凉的情况,多的是萍水相逢后的忘却……比如旅游途中停留客店的房主、上班路上的售票员,只要不让对方讨厌自己就行了,有必要时聊聊侃侃,愉快地打发一段时间就够了。
还有的人是不可交的,所谓“择善而交”也正是这个意思。和那些思想堕落、行动腐化、不思上进的人混在一起,只会把自己引入歧途,降低自己的人格,所以还是远离他们比较好。除去少数的人,努力让80%的人喜欢你就行了,不要苛求自己成为“万人迷”。
——和你生命中重要的20%的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联系。
当然在80%的人中包括了对你非常重要的20%的人,你应该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讨家人的喜欢,增进和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关乎你的成长和生活;多和学习、工作中的关键人物沟通,他们能帮助你顺利从业、愉快工作、寻求发展;和能深入你心灵的朋友多多联系,这关乎你的性情和性格……
总之,避开20%的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和80%的人友好而安然地相处,掌握20%的关键人际是获得好人缘的不二法门。
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通俗地解释,“马太效应”就是“赢家通吃”——“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
马太效应是博弈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影响力,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马太效应给人们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是影响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则。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偏爱重点校,善待高分生;放弃薄弱校,制造后进生”,形成“显人才”和“潜人才”的分化与对应,制造“精神贵族”和“精神乞丐”。“精神贵族”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视为掌上明珠,放在鲜花、笑脸、赞美和掌声之中。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认为学校和教师不公,使他们经常受冷落。这些“精神乞丐”一开始就伴随着淘汰教育,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人给他们起了 “差生”的名字,于是很多“潜人才”就理所当然地充当了“陪衬品”的角色,被“牺牲”了。
马太效应的博弈法则应用在市场经济中,就是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调节,使资源向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和商品倾斜。也就是说,越有声誉的企业和商品,越能获得效益,而这些效益反过来又能维持和促进企业及商品获得更多的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成名”已经是“成功”的最快捷方式。影响力很大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传媒更愿意采访、报道他,商家更愿意邀请他做广告,他也会因此更加具有影响力。
有影响力的人制定游戏规则,社会学家罗伯特·法兰克教授对社会中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赢家通吃”的社会,游戏规则往往都是有影响力的人制定的。而“规则的制定者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原理。正如朋友多的人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得到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会一直孤独下去。
在这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这个原理,赢家就是你。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你的影响力,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你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成为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利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或项目,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博弈的最佳结果是——从成功走向成功,成功有倍增效应。影响力也是一样,你越具有影响力,你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提升影响力。
成功要趁早,借力是最廉价的时间成本
对于任何人来说,机遇和才干同样重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机遇,那么他的才干也极有可能被埋没。如果你是一个有才之人,何不自己找找机会呢?
老罗斯福是指西奥多·罗斯福,小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作为叔侄关系的两个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位总统。
小罗斯福进入哈佛大学以后,一直想出人头地。哈佛同美国其他大学一样,把体育活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可富兰克林的体格使他不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他太瘦弱,虽身材比较高,但体重却不及常人。因此,在参加橄榄球队、划船队时都未能入选,只能干个“拉拉队”队长。女孩子们打趣地叫他“妈妈的乖儿子”、“羽毛掸子”。如此看来,他在体育方面是没有出路了,富兰克林决定另谋他途。他看中了哈佛校刊《绯红报》。
校刊的编辑是引人注目的,但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为了达到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其堂叔老罗斯福的关系。
老罗斯福当时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天,富兰克林来到老罗斯福家中,对堂叔说哈佛学生都很崇拜老罗斯福,尤其想听听老罗斯福的演说,希望一睹州长的风采。老罗斯福一时兴起,抽空到哈佛发表了一场演说。演说从头到尾都是富兰克林一手操办,而且演说完后,老罗斯福又接受了富兰克林的单独采访。这样一来,校刊编辑部终于注意上了他,认为富兰克林有当记者的天赋,就收他做了助理编辑。
不久,老罗斯福作为麦金荣的竞选伙伴,与民主党的布赖恩竞选总统。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的政治倾向自然是引人注目的。富兰克林决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向主编提出要访问校长。主编认为这是徒劳的,而富兰克林却坚持要试试看。
校长埃利奥特接见了这位一年级的新生。面对威严的校长,富兰克林表现得十分坚定,他坚持要校长表明将投谁的票。埃利奥特很赏识他的勇气,回答了他的问题。此后,不但《绯红报》上刊登了富兰克林采写的独家消息,全国各大报纸也纷纷转载。富兰克林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临近毕业时,他当上了《绯红报》的主编。
富兰克林大学毕业后,除哈佛圈子里的人外,公众们谁也不知道他。
1904年,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宣布与远房表妹安娜·埃利诺·罗斯福订婚。
埃利诺是西奥多·罗斯福的兄弟的女儿。1905年3月17日,他们在纽约举行了婚礼。富兰克林特别邀请了当总统的堂叔参加。举行婚礼那天,宾客如潮,人们大部分是为了瞻仰总统的风采而来的。经过这次婚礼,富兰克林的名气更大了。
无疑,富兰克林是运用博弈思维的高手。从选择成本的角度来讲,借力他人是最低的成本。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有无智慧,能否高调做事,能否取得成功,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方法上,能否懂得借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缩短自己的奋斗时间。
领导者的博弈思想:聚集英才方能成就伟业
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宗庆后,是一位求贤若渴的企业家。宗庆后曾多次亲自出马骋请人才。
一次偶然的机会,宗庆后得知,杭州有一个制造保健品百余年的老字号店,该店有一位身怀绝技的技师,对保健品很有研究。此时,宗庆后的工厂生产娃哈哈饮料急需名师指导,于是他心动了,开始打那位技师的主意。
宗庆后为请到那位技师费了一番苦心。他深悉凡有本事的高手一般都有些怪癖。他们大多清高、孤傲,对世俗不屑一顾。如果以金钱相诱恐怕会弄巧成拙,对这类人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诚心诚意。
于是,宗庆后采取迂回战术,经常去拜访那位技师。他一方面虚心地向那位技师请教关于保健品研制与生产的技术和学问;另一方面,坦诚地把自己的宏伟计划和面临的技术困难告诉对方,并多次表示如有对方的帮助,自己的事业必能如虎添翼。
就在这软磨硬泡之间,技师不仅深刻了解到宗庆后是一个前程远大的能人,还深深地被他那种爱才惜才、求才若渴的诚意感动了。他意识到到娃哈哈集团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他终于答应了宗庆后的请求。
这位难请的技师就叫张宏辉。张宏辉到娃哈哈集团后如鱼得水,干得挺欢,但他也有后顾之忧:没有住房。宗庆后再献诚意,毅然把刚分给自己的三室一厅让给张宏辉,自己一家却挤在原来的一间小屋里。
“士为知己者死”,即使是石头,恐怕也被宗庆后的诚意感动了。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一个单位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单位如果有一帮能征善战、忠心效力的人才,不愁效益上不去。对领导者而言,人才就是利润,人才就是效益。
现代商业社会,许多单位都重金聘请高级人才,这也是许多领导运用博弈思想在用人方面的表现。
在企业中,什么比钻石更珍贵?什么比黄金更难求?唯有人才。企业的“企”字拆开来看,可以理解成“止于人”,即企业的经营说到底就是经营人,企业的较量最终是人才的较量。有胸襟和抱负的企业家,必定是懂得博弈用人的行家,他们懂得近处看人,远处看钱,把人才的积聚看做发展的第一战略。一旦聚拢了大批的精英,企业大展宏图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