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5187800000013

第13章 人之生存:职场心理学法则(5)

听到宋利的疑问,创意总监认真地说:“公司并不在乎你的名字能直接为公司带来什么。我这样做,只是让你自己找到创作的激情。想想看,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说明你对自己的创作有一定的自信,你觉得自己的作品非常重要而且极具价值。如果连你自己对待自己的作品都不严肃的话,你又怎么能指望别人严肃地对待它呢?”

宋利非常感激创意总监的指点,一个月之后,宋利的设计变得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想要有好的作品,就要重视对自身激情的寻找,除了设计人员,对于其他行业的职场人来说也是一样,想要自己更好地应对工作,可以从生活细节上留住激情。

你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兴趣上,比如,利用上班前和另一半吃顿早餐,晚饭后整理阳台的花花草草,上网和计算机玩15分钟的围棋。

或者,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如果公司制度允许,那么一定要让打电话求助的人知道你的名字和直接联系你的方式;还可以把自己的名片留给每一个曾经帮助过的用户。让用户知道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直接联系你。这样可以让自己成为那个特别的人。

再或者,当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还可以准备一张小卡,每天至少写下两件在工作中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大事,但是确实是自己付出过努力的事情。这样能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有奋斗的窃喜和甜蜜!

同样一份工作,有热情和没有热情的员工,其工作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充满活力,工作起来有声有色,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把工作做到最好。而后者,会让你淹没在单调平凡的日常事务中,对工作疲于应付,当然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与成果了。

对工作充满热情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可以使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带动周围的人更好地完成工作。这种人是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的。

雷尼尔效应:工作不仅是为了薪水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计划修建一座体育馆。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刻引起了教授们的强烈反对。校方最终顺从了教授们的意愿,取消了这项计划。为什么教授们会反对这项计划呢?原因在于校方选定的位置位于校园的华盛顿湖畔,这就意味着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湖光风景。为什么校方又会如此尊重教授的意见呢?原来,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要低于一般美国教授平均工资的20%左右。而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么低的工资,而不到其他大学获取更高的报酬,完全出于留恋西雅图的湖光山色。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不仅华盛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天气晴朗时还可以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之一雷尼尔山峰。

他们为了山湖美景而宁愿牺牲掉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因此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们戏称为“雷尼尔效应”。

“雷尼尔效应”告诉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薪水。

日本经营之圣、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工作所得不单是领到薪水而已,工作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事实上,通过工作,我们可以发现人生新的意义。”

其实,工作是一粒多情的种子,一片肥沃的土壤,只要你播种,就会萌芽,就会收获。它不仅能使我们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拓展我们的才能,完善我们的人格,等等,并最终让我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王芬大学就读的专业是行政管理,毕业之后,她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位——某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助理。交接工作那天,前任助理出于好心,很诚恳地对王芬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你可要想好了。”

前任助理的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助理的任务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记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通俗点说,董事长助理就是董事长的一个“大管家”,不管大事小事,都需要你亲自过问,琐碎之极。

但王芬从来没有觉得这个职位的工作是枯燥无趣的,相反,她反倒觉得在这个岗位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王芬看来,每天接触公司的决策文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一场场会议记录可以让她见识到企业是如何经营的、决策又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从老板的角度去看待任何一份工作,你都会发现它的价值所在。”王芬的这一个工作理念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年之后,那个曾经“逃走”的助理不知际遇如何,但王芬已经成为了一家年赢利超过100万元的公司老总。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能用对待事业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那这个工作所带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就会清除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切不如意,让你越干越有劲。慢慢地,你会发现,工作就是你最好的滋补品、最好的化妆品和最亲密的恋人。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眼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如是说。

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也不只一次地告诫自己的员工说:“一个人把工作当成职业,他会全力应付;一个人把工作当成是事业,他会全力以赴。”工作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工作中哪怕是一些小事我们也应该当成大事去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工作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工作的意义,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感悟到工作的真谛。

薪水重要吗?重要。但是比薪水更重要的其实是经验、经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后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薪水其实也是风升水涨、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在工作中,不应该只盯着薪水的多少,而应该看看工作本身带给你的回报。例如,技能的提高、社会经验的增加、个人魅力的提升等才是你终生受益的财富!

赫勒法则:寻找工作的成就感

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提出,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会有人检查的时候就会格外努力。

古人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依靠一种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去推动,这种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就是工作的成就感。

工作成就感,是人们在本职岗位上刻苦努力、兢兢业业、奋发有为,做出成绩,取得成就,并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得到社会的承认后,产生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一种愉悦感,一种积极的自信心。

现实生活中,只有实现自己的价值,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觉得自己不是多余的。成就感是精神支柱,是坚持的动力,是快乐的源泉,也是挖掘个人潜力的有力条件。只有感觉到成就感,才能够坚持不懈,也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炎炎烈日下,一群工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一辆豪华列车缓缓驶来。这群工人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火车驶到他们面前时,突然停住,最后一节车厢的窗户打开,一个友善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大卫,是你吗?”工人队长大卫回答说:“是的,吉姆,能看到你真高兴。”寒暄几句后,大卫被喊他名字的人——铁路公司董事长吉姆邀请到了火车上。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才握手话别。

火车离开后,工人们立刻把大卫围住,为他居然是公司董事长的朋友而感到吃惊。大卫告诉工友,二十年前的某一天,他和吉姆同时开始为铁路公司工作,并且在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有人因此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吉姆已成为董事长,而你却还在太阳下工作呢?”大卫意味深长地说:“二十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工资工作,我把这份工作看成是养家糊口的工具。而吉姆却为铁路事业工作,他把这份工作看作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因此,他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取。结果就导致了现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只有看重工作,才会有工作成就感,而只有有了“工作成就感”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社会为自己提供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把心思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挡住种种诱惑,排除种种干扰,取得成就,得到认可,从而产生心理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

这种满足和愉悦又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努力,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如此发展,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会不断地引导每个人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各自的岗位上挖掘潜力,实现人生价值。

工作成就感是快乐、进取的力量源泉。工作占人生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工作得不快乐,会直接影响到生活。美国的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循序渐进地处理工作,就可以将工作做好。”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发现并享受工作的成就感的能力,使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工作得更有成绩,也更有成就感。

要做到这一点在工作中首先就得看重自己的工作。工作的贡献虽然有大小,但是工作本身却不分贵贱。不管是什么工作,其实都是社会的一种需要,所以要告诉自己,只要做好这份工作就是一种胜利。

其次,额外的工作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不需要去计较这是不是我们本来应该去做的,因为承担额外的工作不仅可以锻炼我们,还能表现出我们全面的才能。圆满地完成这些工作,可以受到老板的重视和肯定,也会使个人的成就感增加。

最后,要珍惜独当一面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要牢牢地抓住,不要错过任何的机会,哪怕只是个小机会。独当一面的工作,也许会让人感觉比较担心,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锻炼的绝佳机会,更是不应该错过。在独当一面的工作中,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得自己亲力亲为,当成功出现后,当然也会感觉到更大的成就感。

成就动机:给自己安装一个引擎

“成就动机”中的“动机”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内部动力,而成就动机,便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后被人们总结为:如果人们内心具有一个成功的信念,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会促使自己以一种高标准的姿态要求自己,进而获得成功。

成就动机经常在生活中运用,只是人们给其定义的名字不一样,有人将其作为梦想、希望,也有人将其作为目标、心愿……

著名的成功学家斯考沃茨博士,曾做过一个深度调研,在调查中他发现,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富家子弟,还是生活贫苦的平民百姓,尽管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也做着千差万别的工作,但在赚钱养家,以及赢得成功方面,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那些最终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一个拥有热情引擎的人,而那些平庸无奇或者虚掷生命的人,有的根本就没有过强烈的梦想或者愿望,绝大部分人曾怀揣过梦想,但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常常因此放弃了最终的梦想,也断送了自己的希望。

这个调研结果向人们阐释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源于热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不断地激发个人的潜能,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完善自我中坚持着打造完美,直至获得成功。所以,给自己安装一个引擎,将心中的热情释放出来,并不断地给自己的心理补充能量,这样我们就会克服一切困难。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在工作中,你只有永远保持热情主动的精神,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热情主动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基础。

南非一位叫阿尔夫麦克伊凡的人运用了热忱原则,和一个暴烈难缠的顾客建立了生意往来。

他代表一家出租起重机公司给承包商的公司推销产品。那位被他称之为“史密士先生”的人总是非常粗鲁无礼,并且经常大发脾气。见了两次面,“史密士”都拒绝听他的解说,但是麦克伊凡还是要再见史密士一次。

麦克伊凡说出了经过:“他又在发脾气,站在桌子前面向另一个推销员大声吼叫。史密士先生脸红得像番茄一样,而那个可怜的推销员正浑身抖个不停。我不愿意让这种景象吓倒我,我决心表现出我的热忱。我走进他的办公室,他粗声粗气地说‘怎么又是你,你要干什么’。在他继续说下去之前,我先绽开微笑,以平静的声音和最热忱的态度对他说‘我要将所有你要的起重机租给你’。他站在办公桌后面15秒钟没有说话。他以很不解的眼光看着我,然后说‘你坐在这里等我’。然后他在一个半小时以后回来见到我,招呼我说‘你还在这里’。我告诉他,我有非常好的计划提供给他,因此我必须要向他介绍这个计划之后才会离开。结果我们订了一年的合约,而且以后还可以做更多的生意。”

一个拥有热情的人,不论是在挖土,或者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热情的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困难,或需要多大的训练,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达成目标。

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有一颗热忱之心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指标。

莱斯托夫效应:在创新中寻找激情

苏联心理学家莱斯托夫提出,在一系列类似的学习项目中,最具有独特性的项目最易获得保持和被记忆住。这就是“莱斯托夫效应”。

幼苗经不起风雨的考验,长不成参天大树;雏鹰不接受风雨雷电的挑战,就不能在天空展翅翱翔。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必须经历风雨,然后才能迎来美丽的彩虹。现实中处处充满了挑战,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莱斯托夫效应”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有克服万难的勇气,敢于向一切的“不可能”挑战,开拓创新,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工作中,总是看到一些员工浑浑噩噩,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一些员工做事古板,不知变通,不懂思考,很难想象这样的员工能有好的创意。

其实,要想有一个好的创意并不难。人类生活多姿多彩,处处充满着机会,处处都有可以挖掘的宝藏。工作中、生活中并不缺少创意的土壤,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思考的头脑,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你都可以收获创新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所以,当你陷入一个难题或者困境中时,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与事,也许就会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想到好点子、好创意。有时,仅仅是一点小小的改进,一种新的方式就可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