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5187800000021

第21章 人之卓越:成功心理学法则(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评判自己,经常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或许你原本就是一只极具天赋的“白天鹅”,只是因为才能还未发挥出来,却因为别人不公正的评判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是一只“丑小鸭”;在与异性交往时,对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会在心头掀起涟漪,成为自身魅力的重要评判依据;或许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话,便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对自己有成见,无端生出恼怒、嫉恨等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心绪。

有些时候,我们不仅将别人的评判当做窥视自我的镜子,更将大众的特征当做自己的特质。一位心理学家根据大多数人的心理特征,写下了这样一段描述性文字:“你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自我批判的意识。你有很多特殊的能力,有望成为你的优势,但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轻松克服它们。你喜欢每天的生活都有新意,讨厌受到束缚。你喜欢独立思考,并因此而自豪,有时也会听取别人的建议,但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你是不会断然接受的。你不喜欢过于坦率地表露、展示真实的自己,认为这是不明智的举动。你时而外向、友善、喜欢交朋友,时而内向、谨慎、沉默寡言。你有梦想和抱负,有些往往是不现实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看过这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文字后,绝大多数都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活灵活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巧妙运用了“巴纳姆效应”的缘故。算命先生深知,前来占卜的人大多是一些情绪低落、迷茫无助、对未来缺乏把控的人。这时候,他们的心理依赖性比平时更强烈,受他人的心理暗示也就更大了。算命先生先用一些安慰的话,让求助者获得心灵的安慰,赢得他们的信任,接下来的一番模棱两可的话便自然让人深信不疑了。

群居的人类难免不受他人的影响,若想打破巴纳姆效应并不容易。我们要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与自己身边的人相比较,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坦然面对自己的优缺点,做真实的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别人的坏情绪影响自己。

瓦拉赫效应:找到自己的最佳出发点

“瓦拉赫效应”是以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命名的。瓦拉赫的一生有着传奇性的色彩。正是他在化学方面的成功,使心理学家们总结出:

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便能得到极致的发挥,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

有人说:“如果你在某个位置上不停地努力工作,但仍然无法完成任务或者获得成功,那么,你就要反省一下,是不是不合适的定位让你成为了一个‘不合格的螺母’。”在你知道瓦拉赫的经历后,你就能更深刻地认清自身特点,找准合适的位置。

瓦拉赫的父母喜欢文学,一直希望瓦拉赫可以做一位文学家,所以当瓦拉赫读到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瓦拉赫在文学的课堂上,读了一个学期,可在期末的时候,老师为他写下的评语是这样的:“瓦拉赫是个听话的孩子,也很努力,但由于过度拘泥,尽管他有着完美的品德,但依然很难在文学上崭露头角。”

父母看后,决定放弃对他文学之路的培养,送他去学油画。在油画的课堂上,瓦拉赫既不会构图,也不会调色,对油画的理解力也不强。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是最差的。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瓦拉赫一度被学校公认为最笨拙的学生,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但唯独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细心,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品格。后来,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送他去学化学。最后这个在文学艺术方面被公认的“不可造就之才”成为化学方面的高才生,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人们往往喜欢效仿他人,见到他人在某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便试图尝试着让自己也向这方面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空手而归。不是这些人的运气差,也不是他们没有付出努力,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最佳出发点。

现代人的智商不可谓不高,能力不可谓不强,做某件事情的条件不可谓不好,花费的时间也不可谓不多,但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没有找到那艘能够驶向彼岸的船只。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到自己的最佳出发点,简单一点说就是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发挥和利用。人只有从事与自己特长相符的工作时,才能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反之,背道而行,如果从事的工作是自己的弱项,那必定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又何谈成功。

衡量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确,不在于你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也不在于花费的时间有多长,而在于你能否认识自己,能否在某个方向找到兴趣和有效工作、学习、生活的技巧以及方法,这不是偶尔或者一次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调节,并听取他人中肯的意见。

看了上述的论述后,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最佳点,这的确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仍然要给你一句温馨的提示,那就是即使你过去找到了最佳出发点,并不代表你现在或者将来都能够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出发点,因为一个人的优点、特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年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合适的最佳点会带着你在某一领域取得一个高峰期后逐渐趋于平缓。所以,一定要因时因地地学会调整自身,准确定位自己!

布利斯定理:磨刀不误砍柴功

布利斯定理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来的,大意是: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3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1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1天和第20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2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1天和第20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1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结果表明:第2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1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3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有趣的是,很多NBA球队就是利用这个法则训练投篮,而篮球迷们熟知的凯尔特人队后卫雷·阿伦每天在实际3分球训练之余,都会加练20分钟的“虚拟投篮”,他前不久也打破了NBA的3分球总进球数纪录。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

事实上,有一个研究结果也能证明布利斯定理的科学性。曾有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表面的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如果在砍柴之前花些时间把刀磨锋利,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也就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养成做计划的习惯,他们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心情好的时候这样做,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样做,这样就很难成功。或许他们很勤奋,也付出了很多,但就是难以见到成效。

有一个勤奋的商人,在小镇上做生意长达十多年,到后来,他竟然破产了。当他的债主跑来要债时,可怜的商人表示自己不知道失败在哪里。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我对顾客的服务态度不好吗?”

债主说:“我觉得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你依然有很多资产,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

“什么?你让我从头再来?”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目前经营的状况列在一张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做一个崛起计划。”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现有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然后把店的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刷新一遍,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这些事情15年前我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自言自语道。后来,他真的按债主的建议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个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一个颇有名气的商业经纪人说:“做事没有计划是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按计划办事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做事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实出色人士与平庸之辈的基本差异并不是禀赋、机会,而在于有无目标。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做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贝尔效应:脑海中拥有成功的信念

贝尔效应是指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提出者是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

贝尔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你拥有实现梦想的信念。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总有绊脚石,在成功的潜流里,总有暗礁、迷雾。我们不能让雾迷蒙了自己的双眼,不能被它俘虏。路上的绊脚石、潜流里的暗礁,并非阻挡你成功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信念的丧失。越过绊脚石,躲过暗礁,坚定信念,成功就在前方。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类有信念做支撑的时候,往往能战胜很多艰难困苦。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他们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在危机四伏的茫茫沙漠里,让他们重获新生的,不是那一壶沙子,而是执著的信念。信念就好像是溺水时的救生圈,只要不松手,希望就在。

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贝多芬正是凭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信念,才奏出了生命的交响曲。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父亲苏洵从27岁才开始刻苦读书,最后依然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凭的是什么?是顽强不息的信念。信念是让人屹立不倒的支柱,是一切力量的来源。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总是一路风光宜人,总是会遇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就算是真的遇见了让自己痛苦到无法呼吸的事情,也绝不要失去生命的希望,只要保持一种“不过难关不罢休”的信念,你就一定能重新看到希望的火光,并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创造出常人难以创造的奇迹。

想一想,如果没有信念,那我们的一生只能沦于平庸。信念,其实不高,也不远,不过是困境中的一种心理寄托。就像是饥饿时的一个苹果,就算不吃,只是看着,也足以让自己度过难耐的时刻;就像是溺水后的一个救生圈,只要牢牢抓住不放,坚定活下去的信心,就一定能看见生的希望。

一个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永远也不会被困难桎梏。因为信念是打开枷锁的钥匙,它可以将你从恶劣的现状中解救出来,还你意料之外的完美结局。

诚然,生活中的勇气来自心中一个个不灭的信念,只要信念不灭,理想就不会破灭,生命就不会终止。

人生就是因为有了太多的信念,才会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和沮丧。可是不能因为害怕失落就丢掉信念,否则生活就会是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在无法预知的现实面前,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努力,永不后退,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希望,生活才会充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