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山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全区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理论研讨活动,广泛运用这一法宝,紧密结合宁夏的区情和财政工作的实际,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提升活动的层次,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财政的跨越式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财政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现阶段和本部门的实际,把握解放思想的“利器”,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方位,明确方向,实现突破,朝着财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前进。
“利器”之一:认真总结经验,增创发展优势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空想社会主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牛顿在阐述他取得的科学成果时形象地说,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财政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应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所以,要全面回顾宁夏财政发展的历程,科学总结财政快速发展的经验。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宁夏实际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显著成效。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发挥职能,主动服务,实现了重要的战略转型,表现为“五个转变”:
第一,财政实力持续壮大,实现了从“保吃饭”到“促发展”的转变。全区地方财政收支规模逐年攀升,财政实力“一年一个台阶,五年一个飞跃”,全区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4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4.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26.5亿元增加到80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县由2002年的4个增加到12个,全区可用财力达到188亿元。
第二,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从“想办大事”到“能办大事”的转变。2002年~2007年,全区财政支出累计达到824亿元,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累计投入分别达到143亿元、132亿元、35亿元、73亿元。筹措50多亿元用于支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太(中)银铁路建设,安排16亿元用于支持“四馆三中心”等50大庆项目建设,拨付2亿元支持河西总排水干沟工程建设。重点支持了“两基攻坚”、“塞上农民新居”、“危房危窑改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建设等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无力办的大事、难事,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夯实了发展后劲,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财政职能有效发挥,实现了从“被动买单”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口前移,深入调研,主动履责,积极服务,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在重大政策的拟定、重大资金的落实、重大改革的推进等许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好经验,创造了新亮点。比如,彻底解决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推行农村财政、财产、财务“三财”管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持实施“少生快富”、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卫生服务站点建设等工作都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特别是宁夏日元贷款风沙治理、化解乡镇债务工作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
第四,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实现了从“粗放理财”到“公共财政体系”的转变。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全面推进“乡财县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自治区对市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由2002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1亿元,年均增长31.4%。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收支分类管理等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健全,公共财政属性更加凸现。
第五,财政管理切实加强,实现了从“单一手段”到“综合手段”的转变。在全力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管理手段,财税政策、财政资金发挥了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制定出台企业利税、困难市县税收增长和金融信贷三项奖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发展经济、壮大财源的积极性。实施“四奖一补”政策,变单纯输血为促进造血,增强县乡自我发展能力,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实行“一卡通”管理,各项涉农补贴全部实现“直通车”到户,仅2007年,补贴农民资金就达14.6亿元,直接拉动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科学总结财政快速发展的经验,不是为了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把成绩当作再攀高峰的新台阶,寻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探寻继续创新的路子,加快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利器”之二:领会战略思想,明确奋斗目标
解放思想,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财政提出了打造实力型财政,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要求。宁夏财政要领会、把握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为自己的基本目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指导,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精神、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对财政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工作思路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细化,努力做好十七大精神、跨越式发展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文章。努力实现宁夏财政跨越式发展,并为宁夏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壮大财政实力不动摇。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我发展”的理念,围绕打造实力型财政,多思经济发展之道,多想生财聚财之方,多谋培植财源之策,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促进财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翻番、三个显著增强”的目标。“一个翻番”,就是到2012年,全区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三个显著增强”,就是统筹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依法科学理财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健全三项机制不放松。一是增长稳定的收入机制。要狠抓财源建设。加大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壮大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挖掘后续财源,抓大不放小,建立财政增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积极性。二是结构优化的支出机制。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中南部地区、城乡困难群众和基层倾斜。三是科学统筹的调控机制。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工具,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城镇居民物价补贴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实现五大作为不懈怠。一要坚持兴工强区,在支持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更大作为。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落实、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提升园区集聚能力。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要找准着力点,确保科技投入逐年稳定增长,综合运用税收、以奖代补、政府采购等财政手段,形成激励鲜明、约束有力的财政政策体系。二要坚持支农强农,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更大作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稳定投入机制,认真落实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三高”政策,新增财力要重点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更大作为。今后5年,自治区将筹划2500亿元投资,实施100个关系国计民生和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财政部门一方面要集中财力办大事,管好用好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资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完善政府信用平台,更多地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外债资金投入重点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区城乡面貌大改观、经济社会大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更大作为。要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是民生财政的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支持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和投入,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社区公共卫生补助政策,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五要坚持统筹协调,在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利器”之三:注重科学实践健全体制机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注重思想解放成果的转化,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
第一,增长稳定的收入机制。要狠抓财源建设,加大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壮大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挖掘后续财源,抓大不放小,做大主体税种,做优各类小税种,提高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坚决纠正和杜绝税收混库问题,维护税收的严肃性;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力争5年内全部纳入预算目标管理。要建立财政增长激励机制。实行税收增长奖励和“税源贡献地转移支付”,充分调动市县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积极性。
第二,结构优化的支出机制。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财政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中南部地区、城乡困难群众和基层倾斜。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健全“四奖一补”机制,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坚持厉行节约,扎紧支出口子,严格控制并努力节约一般性开支,尤其要刹住公款大吃大喝、高档娱乐消费的奢靡之风,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
第三,科学统筹的调控机制。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有力手段。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趋势,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工具,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城镇居民物价补贴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行有利于生产要素和人口合理流动的财税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推动中南部地区和川区协调发展。建立分类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沿黄城市带、采煤沉陷区和资源枯竭区等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大力推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利器”之四:扫除思想障碍,打造财政文化
实现财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一定要解放思想,在思想观念上扫除障碍。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上有新突破,实践上有新创造,使思想观念创新将成为最具原动力的创新,释放出一种不可想象的强大力量,形成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二是放宽视野,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全国更好更快发展的走向,来谋划宁夏财政的发展战略。摈弃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发展思维定式,摈弃关门称王、夜郎自大的盲目自满情绪,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水平为参照系,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高整体适应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摈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观念,用先进的文化来支持宁夏的跨越式发展。要摈弃传统文化中官本位、轻实重名的落后意识,树立重商务实的新观念,要在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中树立双赢意识,破除经济活动中你死我活的“冷战思维”,破除传统思想观念中简单地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剥削的陈旧观念,善于寻找合作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在理性整合中实现合作效益的最佳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文化管理”的时代,财政改革和发展,不光要研究制度、体系、方法,更要深入研究文化层面,以正确的文化观为指导,把财政文化建设作为财政基础建设的灵魂和生命,打造宁夏财政文化。
第一,学习、引进先进文化,打造具有财政特色文化体系。我们要学习、引进国内外的文化建设方面成熟的理论、制度、体系、机制、机构设置,学习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可以少走弯路,尽快缩小差距。引进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宁夏的区情,结合财政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和认同程度,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财政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形成我们宁夏财政特有的文化管理体系。
第二,开展财政文化教育活动。应把财政文化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持久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以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搞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处室等活动为载体,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树立起讲文明、讲道德、讲信用的良好风尚。在宣传教育中要注重典型事例的运用,对具有良好信誉的部门和单位、个人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
第三,加强财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当前,许多不良的行为,都是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信息不透明,规则不统一,体制不健全造成的。要从根本上铲除不良行为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条件和体制环境,以规范完善的制度来支撑文化建设。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富有活力的,适应公共财政取向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制度,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
“利器”之五: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强化财政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财政要在深化解放思想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财政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从而孕育创造力,增添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增强战斗力,增创财政发展新优势,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第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建设“三创”型人才队伍,在构建“创新创业创优”人才高地上形成新优势。
第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财政队伍建设。要推动全区各级财政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本领、改进作风,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担负起又好又快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各级财政干部要加强财税知识学习和财税政策的研究,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理财之方、聚财之法、生财之道,做财政管理的行家里手。财政部门掌握着大量的资金,跑钱要钱的人比较多,一定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做人,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维护财经纪律。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业务流程,确保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第三,突出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只要有利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效益,就要下定决心,克服阻力,全力推进。要大力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改革,逐步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严肃查处应收不收、应罚不罚的问题。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年内所有区直部门一律纳入。推行农村“三财”管理改革,实行“村财乡管”,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和资产管理;推行“以钱养事”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动态监控,国有资产收益必须全部上缴国库,闲置国有资产统一由财政部门调配。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除政府外债以外,各级政府不得为企业承诺担保贷款,自治区财政不再为市县担保借款。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设立偿债准备金,有计划地逐步归还各项债务。加强津贴补贴发放管理,不准新设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坚决纠正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深刻汲取石嘴山社保资金案教训,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真正做到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全面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第四,强化突出效能建设。财政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到位,必须切实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执行力。要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和环节,加快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审批、拨付速度和支出进度,为部门、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