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容的话题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媒体上见到。可是,很多信息往往是对立的,甚至于势不两立。
一部分属于广告、软广告之类,鼓吹美容如何好,现代人如何离不开美容,甚至美容能使丑女变靓女,或可使人年轻10岁……说得天花乱坠,说得人不得不信,因为全都“有理有据”,而且颇具诱惑力。另一部分则多为报道文章,说某地一女子美容不成反毁容,有的隆鼻后鼻梁塌陷,有的丰乳后乳房内爆炸或干瘪坏死,再便是毁容后打官司,索赔多少多少非但未果,更严重的是导致离婚等等,各种各样糟糕的结局。何苦来?
当然,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人类自童年时期就在脸上身上动刀动斧。时至如今,不管是处于原始社会生活方式之下的部落人,还是经过封建文明、工业文明进入激光时代的城市人,总不肯放过在自身躯体上施以改造的机会。只是,两者之间除了手段不同,形式有异以外,在文化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原始人文身文面、割痕、凿齿、鼻成年,为了部族归属,总之是为了那份权利和义务,是非常严肃的。而现代人在远离原始以后,在批判那种愚昧以后,又踏上了这条路,而且走得更远。也可以说,目的更纯粹,更直接,更带有功利性。
对于现代人的美容动机,我做过社会调查。发现有人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有人是为了稳住丈夫,还有些以容貌体形去谋求生计的人,则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每一个人都抱着幻想走进美容院,都憧憬着美容之后的美貌,可事实上,都不知此番跨入的是天堂还是地狱。
从生理学角度看,所谓美容只不过是一种人体异化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里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外观不够好,主要是受社会标准制约,即使已经很美了,依然觉得还有欠缺。从社会学上来看,这正是文化人的一种正当需求。如果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思考的话,有时真的感到很悲哀。人为什么这样对自己缺乏自信呢?难道人要取得成功,除了容貌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吗?
也许,医学上搞美容是对造物主(自然)的一个挑战;经营者搞美容是对自身价值的一个体现;美容者去美容不是追求完美的心理作怪,就是一种无可奈何。哪一方都能找出理由。其实,服饰文化学上的很多现象,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存在,就有需求,就有其合理性。但值得提醒的是:非特别必要,在身体上“改造”还是慎重为妙。
五、人体绘画向往原始
这两年,世界性的人体绘画热潮,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虽说算不上什么发明,但人们因久未见到而感到冲击力很强。这一“久”,可是很早很早以前喽……原始人有在身体上用化妆土(彩色土)涂抹的习俗,最先是为了区分部族、确定归属或标志婚否等,后来则是考虑到用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黏土涂身以避免蚊虫叮咬,或是涂抹湿泥以防晒。埃及人在身上涂抹蓖麻油并混合沙土,就是为了给肌肤蒙上一种人为的保护层。总之,人体绘画类同于佩饰,都是先具有求神保佑自己的社会意义,而后才考虑到实际功用。这种事实可能与人们一般的想法不同,但它确实已经在“活化石”上体现出来。
20世纪以来,仍生活在原始社会方式下的部落人,保持着涂面增加花纹、色彩的习俗。它不同于针刺,也有异于割痕,不动刀、不动斧,随时可以洗掉重画。缅甸妇女就讲究在面颊上涂一小块黄色,有的把黄色勾描成相当有特色的花纹。据说这样就可以避邪,当地人将这种化妆品称作“达那卡”。达那卡是用香木在小石磨上加水研磨出来的黄色浆汁。用这种浆汁涂抹面部,不仅具有文化意味,同时还有凉爽幽香的感觉。
现代人重又兴起人体绘画,可谓今非昔比了。先是在赤裸的身体上绘出衣服来(请注意,绝不是没钱买衣服,而是讲究这个劲儿),画得真是惟妙惟肖。T台下的观众只见模特儿穿着非常合体的牛仔装,合体之极简直令人无法想像。仔细辨认,缝线、铆钉、纽扣样样都有。等走到眼前,才发现这一切都是画出来的,模特儿身上只有耳饰和皮鞋是真的服饰品。十来年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有一个生于德国的人叫阿贝斯特。阿贝斯特开办了一所人体绘画学校。每天,五十多件作品——年轻貌美、仪态可人的模特儿身上绘着蝴蝶、香蕉、草莓等图案,去各地协助推销商品,此举曾轰动一时。
什么事物一传入中国,总会变得有点儿中华国粹味儿,明明是油彩图案,成了工笔重彩;原来的天使魔鬼,换成了月份牌大美人;玫瑰成了牡丹,人体绘画的“成品”整个一件景德镇大瓷瓶……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嘛。关键不在绘画本身,在中国引起争论的主要是这样不穿衣服,又在公众场合为商家推销商品,是不是有点太过分?
绘画者说:原始人且如此,今日有何大惊小怪?反对者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云云。
先别急于下结论,在中国不是刚刚开始吗?看看再说。
六、观念真的变了
天津教育工会组织了一场高校教师服装表演大赛,近二十所院校派队参加。无论是二三十岁的年轻教师,还是年过花甲的老医学教授,竟然都像模像样地上台表演。当然,有的是走上一段不太专业的猫步,有的不过是演出一场绝对业余水平的舞蹈。可是,男女教师都能表演得那样投入,不禁使坐在评委席上的我感到:中国人的观念真的变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按理说时间不算短,可是若比起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来,时间也不算长。这样比较起来,中国人的观念改变得够快够多了。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的中国,师道尊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即使是经历过“五四运动”、“工农革命”之后,教师仍被认为是应该正襟危坐的。“文化大革命”时,教师曾作为知识分子“臭老九”,地位一落千丈,但是参加劳动改造也应该严肃认真、不苟言笑,衣装朴素也被认为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艺术表演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不屑一顾的,“戏子”的称谓,说明了人们深入骨髓的习惯意识。由此推理,如按照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去看世界的话,教师和时装模特儿之间落差有多大!
可如今的教师们,身着西装、旗袍、牛仔裤、职业装甚或舞服,郑重其事地走模特步,也扭腰,也摆臀,也亮相,也搞造型,一招一式虽然不能与专业比,但学得也颇像那么一回事。
这里可能也有个过程,20世纪50年代陕西大秧歌涌入都市时,教师也觉得不太好意思参加,但当时其行动代表着思想倾向,教师们还有着一股热情。60年代时人人必须跳“忠字舞”,不跳那是会被打成反革命的,因为是否拥护伟大领袖与忠字舞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80年代,当迪斯科进入中国大地时,教师们先是看不起,觉得这不过是街市青年的舞蹈,可时隔不久,大学教师们即在校园中扭摆起来,尽管一时难以摆脱大秧歌的舞步,但毕竟代表着一种开放的意识。再一次大胆的突破,或许就是这时装潮中的服装表演。教师们虽说也经过一番动员,可是终究以模特儿的身份走在舞台上了。
是不是观念变了?
教师们能身穿各款服装上台表演,起码说明了几点:一是不再遮掩爱美的天性,二是不再蔑视时装表演,三是敢于以非教育者身份或说换一种形象出现在台上。这后一点对于教师来讲,是需要有一种勇气的。冲破樊篱,多元生活,这就是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
七、景点拍照
你想做皇帝吗?你想当上一个世纪的军官吗?只要你不计较时间和权力,那么就别管是真的假的,过一把瘾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时我想,人们也真想得出来,什么时代什么身份的“戏装”都能一股脑儿摆在景点拍照摊位上。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游戏人生”,瞬间使自己的野心变为“现实”,留下影子,这似乎是真的了。
其实,这就是服装的一个功能,无论何时何人,只要你穿上带有标志性质的衣服,马上就成了“这一个”。当然这是虚幻的,它带有明显的戏谑味道。在旅游景点穿上那些不合时宜的服装留一个影,也许在某些旅游者看来是很有趣的。但是我却认为,这种行为本身除了有趣以外,实在谈不上什么文化性,因为有些衣服和景点风马牛不相及。
假如说,在紫禁城下穿上件清朝皇帝的龙袍,尽管这种衣服离现实很远,但好像还不太离谱,也就是说,还挨得上边儿。但要在莺声燕语的苏州园林门口穿一套带有鹭鸶冠的军阀服装,就不仅是不伦不类的问题了。
我们见到的景点拍照的生意人,根本就不管这一套,停靠在秦皇岛码头的苏联基辅号航空母舰(已作旅游用)上,竟然有“珍妃”的旗装,真不知出自何典。
搞拍照的人只要赚钱就行,留影的人也只是闹着玩儿,因此这里很难有严肃可谈。不过,玩笑开得没边儿了,也会惹出事来的。有景点摆出日本军服,即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军服,还配有当年的大刀片。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也就穿上留影,嘻嘻哈哈地觉得无所谓,孰知此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感情,这难道还是小事吗?
服饰,看起来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品,可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不仅丰富,有时是很鲜明的,还记得有明星穿的裤子上写有不好的词句吗?
那次几乎成为一个事件,极大地影响了该明星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每逢大型演出或颁奖会,每逢明星接受采访,这个人的服饰形象常被作为议论的话题,而且其评论结果总是离不开服饰。虽说不是每个人每天出门都要认真考虑穿什么衣服,但出门以后的服饰综合形象绝对是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鉴赏水平。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景点拍照挂些衣服让旅游者“秀”一“秀”,无可厚非,只是要有个章法才好,因为这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们的文化素养,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形象。
八、宠物也爱衣装吗
常听宠物的主人们自豪地炫耀,她们家的“小乖”总是喜爱主人给买的新衣裳,什么一拿出狗衣来,小狗就高兴地跳啊;什么一出门遛弯儿,小狗就闹着要穿外衣了,等等。
果真如此吗?也许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是小狗是从本心就愿意穿衣吗?未必。说穿了,充其量是说明狗很聪明,很会讨主人欢心,或是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很强。
小时候我家里养猫,我也曾跟着妈妈用冰块放在猫的耳朵尖上,使其麻木,然后用针穿着红线穿过猫耳,缀上一束红线装饰物,或是穿过一个铜环……这一切都是在猫的强烈挣扎下完成的。放开小猫,它就不停地用爪子抓,试图将“异物”抓下来,当然很不容易。过几天,装饰物不见了,猫的耳尖留下一个小豁口,这一度装饰至此告终。有时,我们出于兴致,用大红绸子在猫的脖子上系个蝴蝶结,它也许老实一会儿,给主人个面子;也许一点儿也不领情,当即就连抓带咬,拽下来完事大吉。宠物愿意不愿意,不是明摆着吗?
狗只不过比猫乖巧些,明明不愿意,也要看着主人的眼色行事。“人家”本来生着一身皮毛,春夏之际掉毛,使其稀薄适应高温;秋冬之际长厚毛,以备御寒。主人干什么要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强加于“人”呢。如果将这些行为放到哲学高度去思考的话,实际上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借北海神之口说过:“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意即给马戴上笼头,用环子穿在牛鼻子上属于人为,背离了牛马的天然形态。
可是人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到动物穿戴服饰时很兴奋,就以为是动物很喜欢了。其实这里有一些是出于动物的心理反应。小狗冬日出门去玩儿,主人总要给它穿上外衣,以致小狗一想出门,就缠着主人快快穿衣,小狗并不是为了保暖,更非文明行为,它只是觉得这是出门去玩儿的一个程序。赛牛会上,决赛一停,群情激昂时,胜牛主人将许多饰物挂在牛身上,牛特别高兴,但它的得意在于赢了对方,并不是因为这些“零碎”。畜牧业中,人们总是将种牛、种马、种羊清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系根绸子,扎个绒球,或是拴个铃铛什么的。其实这些装饰并不能赢得雌性牲畜的青睐,雌性动物只钟情于雄性动物的气味和天然形态。这样做的结果是,能引起雌性牲畜主人的注意和好感,当然,商业目的也就达到了。
庄子在《至乐》一篇中曾讲过这么一件事:有只海鸟降落在鲁国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庙里,献酒给它饮,奏“九韶”给它听,宰一头大牛给它吃。结果海鸟目光昏乱,内心悲伤,不饮不食,三天就死了。庄子说,这是用了“养人之道”来养鸟。从宠物着装这一点放开去看,难道人类不是至今仍未对自己有悖自然的行为反省吗?
九、内衣观念
前几年人们提及内衣时还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女性贴身内衣,稍微有点教养的人,也懂得这是应该回避的。可是,如今不同了,女性文胸内裤广告满天飞,大街小巷都竖立着内衣灯箱广告,好在人们也都熟视无睹了。
由此而想到的是中国人着装观念的变化,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是很忌讳内衣在外人面前显露的。中国人称贴身内衣为“亵衣”,意思是见不得人的衣服。不要说穿着,就是洗干净了搁在那儿,也不能让外人看见,否则是很失体统的。特别是女性内衣,洗涤后晾晒绝对不能在有外人(包括自家男性亲属)经过的地方。
有些小说中描绘某女性在人前露出内衣,那一定不是良家女子。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中的尤三姐,曹雪芹先生将其写成率直但不够检点的女性形象。写她与贾珍、贾琏饮酒时,“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这一段文字很清楚地刻画出她不是正统人家有教养的女性。书中还写到一些丫环的内衣,如“晴雯只穿葱绿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件旧衣……”,“雄奴……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袄绿袜”。但这都是在自己寝室中,并未让外人看到,而且举止也不轻浮。与此不同的是,生性轻佻的宝蟾刚及天明就去叩薛蝌的门,只“拢着头发,掩着怀,穿一件片锦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系一条松花绿半新的汗巾,下面并未穿裙,正露着石榴红洒花夹裤,一双新绣红鞋”,就明显属于放荡行为了。
中国人唯恐内衣在人前显露,因此有许多着装上的规矩,比如《礼记》中说:“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或是“衣毋拨,足毋蹶”,还有“不涉不撅”等等,这些都是规定即使劳动,即使暑热,也不能随便解开衣裳,不涉水绝不能提起衣裳……中国古人为什么跽坐,即先跪下后坐在自己腿上,主要是为了收敛自身,避免露出内衣。直襟衣服为什么曾经不能会客(“衣襜褕入宫不敬”《魏其武安侯传》),主要是怕露出内衣或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