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服饰心理学
5300300000032

第32章 服饰心理的现实观察与研究(6)

寻到根儿还要问,是谁花钱来买这些旧衣?这里有一个明星效应的因素,有些追星族认为歌星穿过的衣服具有收藏价值。但是要排除那些狂热追星的中学生,因为他们小小年纪是掏不起这份钱的。于是就由大追星者买,成年人早已没了少年时的热情,干什么还要在这里破费呢?原因很简单,广告!如若在媒体上登篇广告,也要十万八万的,还不显眼,哪如趁明星炒作自己时也让商企分一杯羹呢?

我真的不禁为服饰感到骄傲。

服饰就因为沾染了人的气息,自古以来成为相思物件、厌胜物件或是祭祀物件。两人相爱,往往以得到对方服饰为得到对方心意的标志;如一方暗恋一方,又以求到对方服饰为一种私密的心灵慰藉;某人希望神鬼索去仇人的性命,便千方百计弄来那人的服饰交给巫师以求达到目的;古来有衣冠冢的习俗,即未寻到客死他乡之人,将其衣物埋在地下也可建墓立碑……这说明服饰在寄寓人的心思和灵魂的时候,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不过,前述歌星卖衣,似与此无关。买卖双方都已没有那种悠悠的情思,因而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有时不禁想问,一个伟大民族神圣的文化精髓,是否会在商品社会中消失殆尽呢?但愿不会。

十、休闲到几时

夏日着装,最容易体现休闲味儿。不用多少面料,随便往身上一搭,就能够做成一件样式不错的裙装。如今观念更新,人们更容易在夏季演绎出一曲曲新奇怪诞的时装交响曲。

可是,凡事都应有个“度”,休闲过头也会出问题。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睡衣上街已使得休闲趋势鱼龙混杂,这里不是指衣服的遮覆面,而是款式惯制所体现出的风格。如果是礼服或常服,遮覆面再小也不失庄重;如若是睡衣,遮覆面再大,也登不了大雅之堂。

刚刚改革开放时,人们对突如其来的开放表现出一种惊喜,一种压抑许久以后的释放情绪。于是,穿着睡裙上街买菜,成为一种“激进”的景致。被国际媒体曝光后,难免令国人为之汗颜。随后,向世界敞开大门以后的中国,人们的着装理念日渐成熟,不仅女装几乎与世界同步,男装也越来越国际化了。

就在着装趋势同于国际时尚的时刻,也就是20世纪末,女装款式出现短小且内衣外穿冲击极限的趋势。2003年的夏季,女孩子们出门,上衣宛如窄带游泳衣,下装超短裙外加“露脐”。腿上已彻底抛弃了丝袜,十个脚趾就那样骄傲地裸露着,趾甲上涂满了红、黑、紫、蓝、绿等各种颜色的甲油。最可怜的莫过于那双无后帮凉鞋,现在已发展到比拖鞋还轻便了。刚流行无后帮鞋时,人们还能够区分出外出的鞋和居家的鞋,可是,流行若干年后人们纵然有天大本事,也很难区分二者了,只能任其轻便,任其休闲。

原以为,这种裸露肩背和双脚的时装只为年轻姑娘们穿用。却谁知,如今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也是这样一套打扮。想当初,戴安娜就因为参加一次在运动场举行的集会时没穿长筒丝袜,引得舆论界一片哗然。看现在,社会对袒露之风表现出何等的宽容。

不能不承认,这种时尚给了人们自由,也给了人们一种误导,那就是穿得少无所谓,睡衣上街也类同于时髦。从南方某大城市回来的学生说,超市中顾客70%都穿着睡衣睡裙,他们神态非常坦然,好像本该如此。我那日在街上看到,中年人就那样穿着极薄、极短小的睡裙上街,脸上丝毫看不出有什么不自然之处。我不禁想,这一次也许不再是中国人的幼稚,而是人类向礼仪宣战的一种趋向?

人类创造了服饰,并不断地给服饰增添上社会的内容,而当服饰愈益完善的时候,人类又开始试图打破它的束缚。人类正在探求休闲的意义,似乎要以“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去缓解“人定胜天”的壮志。那么,休闲到几时?

解读形象——对服饰评判心理的研究

一、服饰形象作证

现代生活中少不了应聘、面试之类的“短兵相接”的场面,有关这方面的指导文章也屡见报刊。在拙著《人类服饰文化学》的服饰心理学部分,我曾专门论述过。但是,真正震撼我的还是刚刚结束的研究生面试。

以前我们招研究生只有笔试,前两年开始有导师和考研的学生见面这一程序,但不太规范。今年正儿八经地由各位导师坐在一方,对面孤零零地摆一把椅子留给考生。可能是这种布局的关系吧,使我们得以对这三十多个考生一个个地考察,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在考察之前或当中,更确切地说是在观察学生。这使我在服饰社会学和服饰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中,又增添了许多可用的体验性资料。

毋庸说,应试学生在服饰上都是做了一定准备的。可看起来,并不全然如此,也许考研的学生认为这毕竟不同于应聘吧。外地考生由于条件所限,还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儿。有人早上出来觉得冷,临时套了件外衣,未考虑是否合体。恰遇学校放假,暖气已停,室内温度较低,因而大多数考生都是臃臃肿肿的,没什么精神。好在导师们自己也不太讲究衣着,或许大家有一个共识,在这里学问是第一的。

打分情况是怎样的呢?事实上,印象分是不可避免的。印象分的根据,包括考生的容貌、言谈举止和整体服饰形象。即使他或她在回答导师提出的学术问题时,涉及的都是很严肃的话题,可导师对考生的综合评价,仍有形象成分。

人们通常以为,招聘秘书、公关人员才关注形象。中外媒体也多次报道,考生或一般求职员工因外形条件被拒之门外时,往往会诉诸于法律。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外在整体形象在应聘、应试过程中,还是会引起某种倾斜的,而这点常会影响了他们所表现出的真实实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出于天性还是对美有好感。考生或应聘者外形条件好,首先给人一种愉悦,起码从视觉感官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归纳后是良性的。应试气氛容易迅速轻松、融洽,双方交流也易于沟通。这并不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只发生在异性之间。同性之间只要不存在成见,对美的敏锐与感受是一致的。

西方男士在社交场合一定要修面,甚至每天早晨刮胡子,这里有一个尊重对方的问题。在类似条件下,穿着效果如何,直接起到一种信息传递与强化自身的作用。同时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综合修养,乃至审美水平。

在不需要注重容貌和整体服饰形象的面试中,外形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这是为广大有学问人所不愿承认的,也许是并未意识到。这一方面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方面也说明那一份干练或诚信能够显示在整体形象上。因为漂亮并不等于美,豪华与时髦也不等于有修养。虽说对形象的认定与受众偏爱有关,但对于美的认知应该说全人类是相同的。

在评价中,美是存在的,这是客观现实。

二、服饰形象上的性别模糊倾向

当代人总爱将性感挂在口头,好像非此不够开放,不够新潮。如果有人回避这一话题,还会被扣上封建的帽子。可事实上呢?我看如今的服饰形象,有时根本分不清性别,还谈何性感呢?

街上常可见不男不女的装扮。着装嘛!各有所好,倒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整体的服饰形象,包括着装者的衣服、发型、佩饰以及举手投足,都看不出是男是女,这可应了《木兰辞》中的一句诗,“安能辨我是雌雄”了。十七八岁的女孩子短发,短得像个俗称的“秃小子”,T恤衫、牛仔裤,脏兮兮的,水磨后的泛白效果更加重了假性贫寒和风尘仆仆的样儿,脚蹬一双分不出男女的大厚旅游鞋。淑女已经日渐稀少,张口“哥们儿”习以为常。再加上世界性的时髦体形——男孩儿身材、骨感美人,使人们更难分辨是年轻小伙还是妙龄女郎了。当然,姑且可以认为这是社会节奏加快,女孩儿要与男孩儿并驾齐驱的缘故吧!

最要命的是男青年的装扮。如果身材不高,再不魁梧,一副水蛇腰儿的样子,不从服饰上区分性别,还真很困难。有些男青年将头发烫卷、染黄,长发披肩或索性梳个马尾巴。再看着装,女式帽照戴不误,花格衬衫正是走俏,左耳一个金灿灿的耳环,右手一个亮晶晶的戒指。下装也是牛仔裤、旅游鞋。想来这原本是英武气十足的牛仔裤沦落到今天这份儿,也该落泪。当年驰骋美国西部的剽悍小伙子的装束,当年李·施特劳斯为淘金工人设计的具有典型阳刚气的装束,如今连仅存的一点男装相都烟消云散了。你如果不去管他也就是了,要是好奇,想验证一下判断性别的准确度的话,只有看他脸上有没有胡须了,因为面部棱角和喉结有时也不明显。有胡须是男性,没有胡须就很难确认了。

这或许是一种时尚。看年轻人崇拜的男歌星、男影星甚至男主持人,很多都带着柔柔的女人气。美国一位服装心理学家在总结欧洲巴洛克风格男装时说:“男子穿紧身衣、带耳环,花边皱领,用金刚钻装饰的鞋,扣形装饰品和羽毛帽,他们举止的女人腔是服装的女人腔派生出来的……”如今不少男歌星和男主持人,除了衣服花哨外,说话也嗲声嗲气,手势做派更像《日出》中的胡四……这难道是和平岁月的产物?

幸亏,今天还有为数不少的男性具有男人气,别管戎装在身,还是西装革履,再或儒雅便服。着装者铮铮铁骨、雷厉风行、一言九鼎,或刚毅,或潇洒,处处显示出英武气概。正是他们,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当着共和国的脊梁。

服饰潮流中所表现出来的年轻人的心态,是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三、香客与游客

佛教名山上,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你如在路边小憩,就会发现人们的服饰形象可分为迥然有异的两大类。

人群中时常有一队一队的香客,他们的队伍不甚整齐但井然有序,队前没有戴着红帽、拿着喇叭、举着小旗的导游,可是人们一个挨一个默默地走着,丝毫没有张扬,也没有懒散。他们衣着朴素得简直不能再朴素了,通常是最一般的款式,最平常的颜色。鞋子都是轻便的,极适合登山走远路。他们的脸都晒得黑红黑红,也不戴帽子。双目前视,表情严肃静穆。他们服饰形象的一大特色,就是都斜挎着一个黄布制成的方方正正的香袋,香袋上有或多或少的红色方印,表明他们曾经去过哪些寺庙,拜过哪些佛和菩萨。从整体服饰形象看,他们的目的不在游山,而是拜佛——典型的信徒。

相比之下,游客的服饰可就五花八门了。不是西装在身,就是全套时装。聪明的穿着旅游鞋,未谙旅途艰辛或是舍不得丢掉“配套美”的女性,就那样穿着鞋头极尖、鞋跟极细的皮鞋踏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让人们看着都揪心。这些人本来就大包小包地背着提着,偏还要不失一切时机地争购旅游纪念品,致使越走负担越重。照相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以致成了他们胸前颈间特有的“装饰”。一遇好景,赶紧放下包,站在那儿装模作样一番,相互拍照,都希望不虚此游。他们也挤着“请”香,也挤着拜一拜菩萨,但那不过是凑凑热闹,应应景儿。最终目的是为了积累一种旅游资格,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去过某某山了。”如此而已。从综合“表情”看,他们的一切一切都在显露着享乐的满足、旅游的愉悦。

旅游业要创经济效益,主要靠的是后者,后者大多是攒足了钱,特意来消费的;旅游景区要创多彩的繁荣景致,也靠的是后者,只有这些人,才会有最时髦的装束。那些形态各异的遮阳帽、太阳镜和两用伞,那些飘起的裙裾、五彩的挎包无疑给旅游区带来了颜色,带来了生机。当然,对于寺庙来说,不光需要后者,也需要前者。尽管前者不多消费,但他们是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的。这意味着,山多高,路多远,天气是好是坏,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服饰形象能反映出人的身份和心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单个人时不一定能够那么准确,因为毕竟有偶然也有不经意,一旦形成着装者群时,就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来了。规律可循,究竟是客观的。

四、香车美女

“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汴梁繁华已离我们远去了,眼前晃来晃去的总是香车美女。现代美女似乎已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些时我主编服饰丛书《时裳·com》时,出版社一位先生提议写一本服饰与汽车的书,他动情地描述说:“车一停,车门打开的一瞬间,先伸出一条修长的腿,丝袜,高跟鞋,嘿!那才是现代美的极致,简直妙不可言。”我们笑了。难怪车展要有女模特儿倚坐车头,难怪《军事要闻》、《海底世界》这类杂志的封面上也要有大美人儿头,用时下年轻人的话说,她们确实能吸引来一些读者的眼球,尤其是男性。

也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许如今仍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因此女性依然处在被欣赏的位置。

20世纪30~40年代时,中国大城市中就不乏香车美女的“镜头”,车子呼啸而过,留下一条似有似无的色彩亮线,留下一缕夹杂着汽油味儿的香水味儿。50~80年代一度消失,90年代后这种景象再度出现在都市街头,进入21世纪以来尤甚。男人们在以私家车炫耀财富(请注意不一定是地位)的同时,还需要一点情调,如有个妙龄女郎相伴。有了这种点缀,方显出一种气派。值得思考的是,某些女性甘愿成为这种点缀,她们甚至认为世界正因为有了她们才有了美。于是,服饰有了新的用场,靓女服饰色彩、款式和汽车色彩、车型配套成了新时代的产物。

美女因自己所拥有的天生丽质、鲜衣华服换来与香车为伴的豪华与优雅,香车主人以拥有高级轿车和靓丽女郎赢得圈内人的羡慕,双方都各得其所。

美女为了保住这份奢华就必须使自己的形象永葆美丽,因此不得不频繁光顾时装店和美容院,而男人倒无所谓容貌,他们的社会形象就包含着香车与美女,而且香车常换,美女也需不断更新。父系氏族社会给现代社会留下一个清晰的投影,至少在某些地方、某些人群中,人们还在延续着并未完全逝去的文明。我有时想,物质是基础这没有错,但当只有物质时又难免显得肤浅。香车美女难道真的如此值得炫耀?这样一些女孩子,当她们青春不再时怎么养活自己?当服饰也无力唤回她们的美貌时怎么办?也许“老大嫁作商人妇”就是一个自白居易以来直至今天不变的归宿?

社会就是这样,人们都以自己的活法活着。有人认为物质享受是真正的生活,而有人认为生命有意义,对社会有贡献才算生活,否则只不过是行尸走肉。

香车美女就标志着生活质量的上乘吗?

五、不笑的高跷

节也过了,年也过了。尽管有人说春节依然很温馨,有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总之中国式的民间艺术还是足足地红火了一阵儿。

民间表演艺术历来是农历正月的主角,大江南北都要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龙灯过街更是不可没有,连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内,也要像模像样地表演几个民间传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