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沉思录·青少版
5440100000009

第9章 卷四 使你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地行动(1)

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

人们寻求隐退自身,他们隐居于乡村茅屋,山林海滨,你也倾向于渴望这些事情。但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个标记,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你要退入自身你都可以这样做。因为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通过考虑它们,他马上进入了完全的宁静。

《沉思录》中的沉思

生活中有很多如乱线般烦扰纠缠的事,总有人在搬弄是非,嘲讽他人,总有人在争来斗去,永无休止,总有人在不停聒噪,扰人心志……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让我们感到压抑,虽然不是每一件事都与我们自身有关,但有时还是觉得这个世界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们向往过陶渊明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向往过金庸小说中令狐冲式的笑傲江湖或归隐山林的超然世外。可你要知道,不管是乡村茅屋,山林海滨,我们始终逃不过自然和宇宙赋予自身的一切。如果你的心灵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宁静的滋味。与其千辛万苦求诸于外,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心灵,只有在这里,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和更少的苦恼。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环境所烦扰,变得处处紧张、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人存活在世上,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去掉心灵的遮蔽,以本色天性面世,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不费尽心机,不被那些无谓的人情、规矩所约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中将本性迷失。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哪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北大著名“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的张中行先生青年时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无休止地探寻:生命有意义么?如何生存才是合理的?什么是“存在”?“存在”是顺从意志的必然,还是顺应天运的必然?张先生最后求证的结论就是保持心灵的宁静,即使有人批评他,他也只是沉默,他说:“其一,这类过去的事,在心里转转无妨,翻来覆去地去说就没有意思了。其二,我没有兴趣,也不愿意为爱听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人供应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三,最重要的,是人生实不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老了,余年无几,幸而尚有一点点忆昔的力量,还是想想那十之一二为是。”他的这种省悟,是原原本本的,像李叔同坐禅时的冥想,也似丰子恺那样远离尘海时的冷观,同时又如闻一多、朱自清那样直面人生。

成长故事苑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树林中坐禅。太阳斑驳的影子撒在地上,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它的晃动。微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发出悦耳的声音。

突然,从远方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声音越来越近,在寂静的树林中听得十分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林中争吵。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过去,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阳光透过树叶,在男子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他目光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

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醒悟了!青年低下头,脸上的怒气早已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哲理背囊

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了:一个人不知道只要专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诚地尊奉他就足够了.对心中神的尊奉在于使心灵免于无价值的思想而保持纯洁.

当然,并非所有心灵高贵的人都是有神论者,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心中具备神性的人。这种神性成了他们的保护者,据此,一个人可以不依赖于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必然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直。

所以,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整个宇宙一样,具备某种自足性,只要你动用自己的精力去关照自身,心灵就能够自行得到净化。

不论遇到什么烦扰之事,记住退入你自身的小小疆域,尤其不要使你分心或紧张,然后保持心灵的自由,像一个有死者一样去看待事物.在你手边你容易碰到并注意的事物,让它们存在吧,那无非是这两种食物:一种是不接触心灵的事物,它们是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但我们的烦恼仅来自内心的意见;另一种是所有这些事物,你看到他们是很快改变和消失的;始终牢记你已经目击过多少这样的变化.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

而且,永远只做必要的事情,并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做一切事情。因为这不仅能带来由于做事适当而产生的宁静,而且带来由于做很少的事而产生的宁静。想想看,假如我们取消那些不必要的绝大部分事情,那么我们他将有更多的闲暇和较少的不适。因而一个人每做一件事时都应当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这样,心灵家园中的最初的宁静就会归来。

忍受是正义的一部分,也是成熟的开始

你是对什么不满呢?是对人们的邪恶不满吗?那就让你的心灵回忆起这一结论吧:理性的动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亦是正义的一部分,人们是不自觉地行恶的;考虑一下有多少人在相互敌视、怀疑、仇恨、战斗之后已经死去而化为灰烬;那就会终于使你安静下来。

《沉思录》中的沉思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不满?有多少人曾经惹怒你?有多少事曾经让你烦闷?从现在开始,抛开你的不满,做一个能够忍受的人吧!曾国藩说:“愤怒二字,至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更多的时候,忍受是智慧和成熟的表现,是正义的一部分。

忍受来自于对世界的洞察。世界由物质组成,任何人或事情最后都会归于自然,无论是“患难之交”还是亲朋好友”,最终大家都会归于宇宙中的一粒原子,消失在漫漫长空中。现在所有在人们看来至关重要的事,放在整个宇宙的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大背景下,都会显得如一粒尘埃般渺小易逝,不过是一粒尘埃,真的有那么不堪忍受,一定要让它扰乱自己的身心和生活吗?

忍受是正义的一部分,要知道,正义的行为一定是有利于维护宇宙和人类的整体和谐的,而那些做错事的人,也是人类的一分子,他们做错事,更多的时候是不自觉的,是因为他们蒙昧而没有正确的善恶观,他们的存在,也是宇宙的管理的一部分,忍受他们,然后帮助他们,改变他们,使我们的义务,是正义的一部分。

忍受是一种宽容。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生活中,对家长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宽容、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忍受更是一种潇洒。“处处绿扬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如果一个人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么他一定很累。我们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有位先哲曾说:“人如果没有忍耐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报复和仇恨所支配。”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有人说忍耐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忍耐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忍耐。忍耐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忍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它能让你的内心时时充满安详与快乐,也能让你轻松地赢得他人的尊重。

成长故事苑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哲理背囊

生气时懂得忍耐,不让愤怒伤害灵魂和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