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精品鉴赏
5485100000055

第55章 宋词篇(17)

【注释】[1]鹅湖:古地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山上有湖,晋人龚氏曾于此地养鹅,故名。辛弃疾被朝廷闲置,曾几度居于铅山鹅湖。[2]枕簟(diàn)溪堂:躺在水边的溪堂中休息。簟,竹席。溪堂,溪边的楼阁。断云:独立成片的云。[3]书咄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被罢官后,口虽不言,却日日在空中书“咄咄怪事”四字。咄咄,失意后的不满。休休:指辞官隐居。唐时司空图曾隐于中条山,作休休亭,曾作《休休亭记》以明志。一丘一壑:班固《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鉴赏】此词写景抒怀,作于被朝廷闲置、隐居于铅山之时。

上阕写红莲、白鹭。“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写词人闲卧于溪堂的竹席上,习习凉风在告知秋天到来。那水面上的云彩也随着落日西去而渐渐消散。红莲花相互依偎的样子好像很陶醉,而白鹭孤单静立的模样又像是满心愁怨。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移情于红莲、白鹭,以其“醉”和“愁”来曲折地暗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他无端被弹劾而退居山林的郁闷,正是闲醉中的闲愁。

是啊,沈际飞《宋四家词选》说此词:“生派愁怨与花鸟,却自然”,即指这种移情笔法运用裕如,不露痕迹,却又让读者一望而知。下阕则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这几句是说自己大可不必像殷浩那样书写“咄咄怪事”来泄愤,何妨像司空图一样纵情山水,欣赏大自然一丘一壑的美好风光。这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这是不能施展抱负的自嘲,这是苦闷已极的笑声,是长歌当哭。因为词人的心片刻也不能闲下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说明词人“闲”得心力衰竭,近来连楼也懒得上去。词人在这平常言语中,不经意地透露出对空度岁月的惋惜。古人对此词最后两句多有赞美,《蓼园词选》称“妙在结尾两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住”。陈廷焯云:“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白雨斋词话》)。

菩萨蛮

辛弃疾

书江西造口壁[1]

郁孤台下清江水[2],中间多少行人泪[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5]。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6]。

【注释】[1]造口:即今造口镇,在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亦称皂口。[2]郁孤台: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也称望阙台,是唐宋名胜之地。清江:赣江。赣江流经赣州市,过郁孤台下,到造口,朝东北方向流入鄱阳湖。[3]行人:指被金兵追赶逃难的人民。[4]长安:汉唐故都,后代指帝都,此指宋都汴京(开封)。可怜:可惜。[5]“青山”二句:青山虽然遮住了人们望长安的视线,却拦挡不住江水,毕竟奔腾东去。[6]鹧鸪:鸟名,俗谓其鸣声若曰:“行不得也哥哥。”

【鉴赏】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官署设在赣州。郁孤台、赣州、皂口镇都在赣江边上。作者登临远眺,抚今追昔,感慨刀端,在造口壁上写了这首词,时年三十六岁。

此词以写山水来寄寓词人怀念故土、壮志难酬的郁闷的心情。词的上阙是山水分写。低头俯视,“郁孤台下清江水”,只见赣江之水经过郁孤台向北奔流,直抵造口。词人触景生情,追忆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一路由元帅金兀术率领,直奔建康、临安,宋高宗仓皇逃走,金兵尾追,沿途骚扰浙东一带;另一路从湖北大冶偷袭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追踪高宗的伯母隆裕太后,沿途抢掠杀戮,使人民遭到了巨大的灾难。词人不写帝王后妃所受的惊恐,以及他们日夜兼程、奔亡的惨状,而写“中间多少行人泪”,即人民所遭受的惨痛经历。四十多年,这滔滔江水日夜流淌,它便是人民的痛苦和悲伤泪流而成,“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乐府民歌·华山畿》)。“多少”一词,既强调人民的苦难之多,也表现词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出语惨痛,令人心酸泪下。

接着词人抬头远望,“西北长安”,“长安”,是帝都的代称,此处指北宋旧都汴京。暗示词人对北宋旧都的思念之情,表现对河山沦陷的沉痛心情以及恢复失地的心愿;但是词人南下都十四年了,中原还没有恢复,故都还在金人的占领蹂躏之下,流露出对南宋朝廷辱权丧国、不能收复失地的怨愤,感情极为沉痛。“可怜无数山”,由于关山阻碍了视线,想看一眼故国都不能够,这本已极为沉痛,再加上“可怜”二字,其感情之强烈,可想而知。

词的下阙,合写山、水,感叹收复山河的夙愿不能实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词人眼看蜿蜒的江水,穿过层峦迭嶂,向东流去,顿生无限感慨:青山能够遮蔽人们的视线,却终究阻挡不了奔腾东去的江水。自己却不能像江水一样冲破阻隔,奔向理想的地方,而只能寄身在江南一隅,空白嗟呀;自己南归十四年来,不能被任用,难施抱负,投降派就像无数大山阻挡着抗金之路,阻挡着词人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理想。这真是人不如江水,而投降派却更甚于青山。“毕竟东流去”,这“毕竟”二字,流露了多少对碧水破山东流的向往、羡慕之情;在这向往、羡慕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壮志难伸的感喟!

词的最后两句写深山鹧鸪,抒发词人忧念时局、感伤身世的苦闷心情。沉沉暮色,暗示了词人无边的愁苦,深山独鸣的鹧鸪正是词人得不到理解和重用的寂寞心境的写照。词人用苍茫、低沉的背景来衬托自己浩茫的心事、抑郁的情怀。鹧鸪的叫声,似乎在唤“行不得也哥哥”。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四中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连鹧鸪鸟都在说抗金事业的艰难,词人的恢复之志难以实现,这正是他的“愁”心所系。这声声鹧鸪,预示着后事难期,希望渺茫。

此词虽只短短八句,却借山水表达了词人沉痛、激愤、向往、忧愁等多种感情,含蓄委婉,跌宕起伏,胜似长调。周济云:“借水怨山”(《宋四家词选》)。

《菩萨蛮》这个词牌,调子谐婉柔美,常用以表现起伏缠绵的感情。而辛弃疾却用它表现同情人民苦难、要求收复中原的博大情怀,以及心系国家安危、悲愤交加的黄钟之音。词人的悲悯之情、忠愤之气,何其苍茫悲壮、荡气回肠、感人肺腑!梁启超曾赞赏说:“《菩萨蛮》如此大声鞺鞳(tángtá,钟鼓声),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丙卷)。

木兰花慢

辛弃疾

滁州送范悴[1]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2],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3]。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4]。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5]。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6]。

【注释】[1]滁州送范悴(cuì):宋孝宗八年(1172),辛弃疾知滁州。范悴,字昂,滁州通判,籍里无考。[2]莼鲈:用张翰典故,见前《水龙吟》注。[3]朝天:朝见天子。玉殿:此处代指朝廷。[4]承明:承明庐,汉代朝官值夜班的馆舍,在石渠阁之外。视草:为皇帝修改诏书。筹边:筹划边疆军事。[5]殢(tì)酒:指以饮酒来排解愁绪。[6]响空弦:拉响无箭之弦,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

【鉴赏】此词作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词人时年三十三岁,在滁州知州任上。古代文人好以诗酒酬别唱和,其中往往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或志趣情操。此词亦然,于送别之中感时伤怀,表达了词人宦海浮沉、难施抱负的感慨,其爱国之心殷切可见。

上阕感叹似水年华:我年纪已老,面对这离别的酒宴,不免担心岁月匆匆流逝,更何况屈指已近中秋,然而月明之夜你我却不能形影相随!无情的流水全然不顾离别的愁绪,只管与西风一道催促你上路。好在中秋之夜你便可以吃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与家人灯前夜话了。虽然当时词人年纪还轻,但报国之心颇切,自古英雄出少年,古往今来有志之士哪个不想趁年轻干一番事业呢?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江红》)时,也都不过才三十多岁,却已深叹“鬓微霜”,疾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这是由离别引起的感时伤怀。接下来词人打住了自己的情绪,转而从对方的角度着笔,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与家人团聚而享受天伦之乐。

下阕通过词人的想象写他希望友人整装待发,现在正好是朝廷用人之际,但愿友人回朝复命时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样就可以在承明庐当值,修改朝廷的诏书,筹划边关大事,为国效力。这是词人对友人的祝愿,何尝又不是他自己的心愿呢!这也正是词人心中最大的隐痛:自己从北方来到南国,目的是消除金贼,匡复祖国。然而数年之间,自己奔走于地方官任,与“壮岁旌旗拥万夫”的理想久久无缘,故而此处借祝语表达自己的期待。同时词人对现状深感惆怅,所以他叮嘱友人:当长安城的故人问起我的近况,你只说此人依然借酒消愁,一如既往;极目远眺秋夜的落雁,醉酒时还常常力挽空弓。词调何其哀怨凄凉,然而又不乏悲壮!一个苦于报国无门的赤子形象跃然纸上。他望见大雁落平沙,由此想到了雁队北归,进而想到家乡沦陷已久,不由得使他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策马扬鞭,杀向疆场!但是,他只能借着醉意拉满空弓,以此来发泄内心的积郁。“醉来时响空弦”、“把吴钩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镆耶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送剑与傅岩叟》),词人在这些诗词中反复咏叹渴望前线杀敌、报效祖国的壮志,情感真挚,令人感奋。

这不是一般消闲遣兴的酬唱之作,作者不仅自己以天下为己任,而且还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影响他人,热情洋溢地号召朋辈“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在战斗中共同砥砺前进,笔力雄健,正气凛然!祝英台近

辛弃疾

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1]。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2]。断肠片片飞红[3],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4],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释】[1]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的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作为纪念。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桃叶渡:夫妇分别的渡口,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王曾于此送别桃叶,并有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隋书·五行志》)故名。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2]层楼:高楼。[3]飞红:飘落的花瓣。[4]鬓边觑(qù):看到鬓边所插戴的花朵。觑,细看。把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占卜丈夫归来的日期。罗帐:丝织品做成的床帐。这里指思妇的床帐。

【鉴赏】此篇是一首闺怨词,表现怨春伤别的情绪。

词的上阙,写女主人公感伤离别、怨恨春事的感情。词人不从正面写夫妻离别的场面,也不交代丈夫何时走,去那里,做什么,而是集中笔墨渲染丈夫走后,给女主人公留下的忧伤。往日分钗送别之地,现在已是绿柳如烟,江雾蒙蒙,一派凄迷。词人巧妙地著一“暗”字,既是写柳荫浓密、郁郁葱葱的春之景象,同时也表现出思妇黯然神伤的心境,于叙事写景中寄托了女主人公深深的情思,衬托出她心境的凄凉。“怕上层楼”,一个“怕”字,婉转曲折,颇有深意:片片飞红已使人断肠;花落而“无人管”,可见人情冷漠;一个“都”字,则人情冷漠到了极点。层层展开,笔触越来越细,感情越来越悲。进而写莺啼,怕啼莺断送了春光,亦怕“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更谁劝、啼莺声住”,一个“更”字,加重了感情色彩。天道无情,世态炎凉,怎不令思妇怨天尤人!词人不直写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孤单、凄凉,反而极力渲染春无人管、鸟无人劝的哀怨,曲折含蓄,一波三折,耐人寻味。伤春,更伤别;怨春,更怨青春在无人呵护的寂寞中消逝。

词的下阙,表现女主人公怀远盼归、怨恨春事的感情。

她在忧愁寂寞中看到鬓边插戴的花朵,遂以花占卜丈夫归期。这本是无聊之举,故言“试”。既“试”之后,情难已,于是“才簪又重数”,反反复复,坐卧不宁,盼归之心极为细腻动人,情态婉然在目。梦里,她又哀声怨春,是春天引起了她伤春念远的愁怀,现在,春天要走了,却不能把她的哀愁带走。词人用一“解”字,把春天拟人化了,用春天不解风情反衬她的多情。主人公这样日思夜想,怎不愁煞人!心有千千结,人不解,春亦不解。

此词表面上极力渲染思妇怨春伤别的情绪,实则借闺怨以抒其志。联系词人以怨春寄托怀抱的其他词章(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绿树听鹈鴂》等)来看,此词中“怕上层楼”、“却不解、带将愁去”,与“无人会,登临意”、“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情绪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怨春伤别的叙述,表现词人对身世遭遇、对国势衰微的忧伤心情。词人念念不忘收复失地,但壮志未酬,个人的青春韶华已去、国家春天般的繁荣已逝,怎能不使词人像词里所写的思妇一样,日夜忧伤呢?看似儿女闲情,实则是词人长期受压抑、难于人前言的痛苦感情的旁溢之词。

此词的风格由激昂悲壮转为悱恻缠绵,词人着力于思妇形象的描绘,千回百折,细腻传神,含蓄委婉,饶有余味。沈谦曾盛赞此词云:“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词人伎俩,真不可测”(《填词杂说》)!张炎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辛稼轩《祝英台近》……皆景中带情,而有骚雅”(《词源·赋情》)。

青玉案

辛弃疾

元夕[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宝马雕车香满路[3]。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4]。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

【注释】[1]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2]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3]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4]凤箫声动:奏起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风台,曾吹箫引来凤凰(见《神仙传》),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指月亮。光转:月影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5]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戴的装饰品。以彩绸或彩纸制成。此指盛装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6]蓦(mò)然:猛然、突然。回首:回头。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鉴赏】词的上阕,描写元宵节之夜灯月交辉、歌舞并陈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写灯光,像一阵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姹紫嫣红;而焰火,像是满天星斗被风吹落,纷乱如雨。词人想象新奇,比喻贴切,将灯火交织的元宵夜景描绘得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宝马雕车香满路”,写元夜之时,佳人们倾城而出,盛装华服,满路飘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欢歌入乐,彩灯起舞,月光流转,歌舞彻夜的场面,意象繁富,灵动飞扬,流香溢彩,使人如临其境,眼花缭乱。这只是一个铺垫,是一种背景,词人之意并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