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遍及全美的市务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那么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直到发现正确的事情为止。处理问题的顺序:重要工作→优先处理,一般工作→随时处理,可办可不办→暂缓处理,紧急事情→立即处理。
5运用80/20法则
研究二八法则的专家理查德·科克认为,凡是洞悉了二八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受益,有的甚至会因此改变命运。理查德·科克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学长告诉他千万不要上课,“要尽可能做得快,没有必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全部读完,除非你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在你读书时,应该领悟这本书的精髓,这比读完整本书有价值得多”。这位学长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一本书80%的价值,已经在20%的页数中就已经阐明了,所以只要看完整书的20%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专精于一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给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没有一门精通的学生却不让考官满意的原因。这项心得让他并没有披星戴月终日辛苦地学习,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6专注工作,善于自我管理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职业人士获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专注地做每一件事时,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应该具备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无法胜任任何工作职位的,当然,最终他也不会成为高效率的工作者。
7重视细节,臻于完美
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要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必须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做好小事情既是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精神。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的。完美是对工作质量的严格要求,只有一件完美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8注重准备工作,告别瞎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自己获得成功,这样的人自然无法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
忙到点子上,只靠忙,并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想要的结果,也不能给我们带来良好的业绩。只有善于掌控时间,能够时刻忙于要事的人才能成为辛勤劳作的真正受益者。
据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SB)对世界71个城市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人最忙碌,欧洲人最悠闲。但众所周知,欧洲的经济实力比亚洲强,欧洲人的工作效率和收入也明显高于亚洲人。有的外资企业,特别是欧美企业,一周仅上四天半班。但是,外资企业的人均利润却是国内同类国企或民营企业的10倍以上。
9随时做记录,及时进行总结
同一批新人,在最初的几年里,他们所做的事情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经历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具有不同的能力呢?这就是——他们从相同或相近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不同的东西。那些能够从自己的经历、经验中总结出富有价值的规律的人,将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10责任重于一切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责任是一名高效能工作者的工作宣言。在这份工作宣言里,你首先表明的是你的工作态度: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你的工作,不懈怠你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敢于承担。这是保证你的任务能够有效完成的基本条件。
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提高工作效能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有理有序:攻克问题五部曲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W=X+Y+Z。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从这个大家公认的公式可以知道,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如果只有刻苦努力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而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勤奋,也不单纯与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同样需要方法。正确的方法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攻克问题要循循善诱,要讲究步骤。通常来说有五个步骤:发现问题,找准关键点下手,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借助团队的资源,积极付诸行动。
第一步,找准标靶: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管理故事:一群伐木工人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树林中的矮灌木,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他们需要清除的不是这片树林,而是旁边的那片树林!
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简单的,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答案,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可能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此时,如果我们不能找准问题的标靶,揭示问题的核心,就很难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先确定问题,以免方向发生偏差,犯了“南辕北辙”的错。
第二步,把握关键:找准问题的“死穴”。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围栏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围栏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围栏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看着管理员们忙前忙后地加高围栏,旁边的长颈鹿问袋鼠们:“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围栏?”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忘记关门,围栏加得再高也关不住动物啊。动物管理员没有发现是他们管理的疏忽而非围栏太低导致动物跑出去。工作中解决问题也一样,必须找到问题的关键。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事事着手,事事落空,即使找到了解决方案,大多只能是“隔靴搔痒”,起不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与此相反,如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问题的要点,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症下药,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
第三步,制定步骤:计划和条理是解决问题的加速器。
计划是联结我们现在所在之处与将来我们所去之处的桥梁。如果我们缺少正确的计划,我们不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做事如果没有条理,就如同被蜘蛛抓捕的猎物,挣不开如蛛丝般缠绕的工作而乖乖就范。
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没有理清工作程序,就开始埋头于工作中,势必会把工作弄得一团糟,连原有的能力也无从发挥。这样,就更谈不上高效能工作了。而井然有序地计划并安排好你的工作则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有必要这样做:
1.把工作分类
根据工作的性质整理工作计划表。如果工作的内容简单明了,并且你掌握了完成工作需要的所有信息,那么把这种工作归为“绿色”类别。如果一项工作你不能确定怎样才能完成,或者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分析,那么把它归为“黄色”类别。“红色”类别的工作是一定会给你带来麻烦的工作。如果一项工作的费用将会导致你不得不超支,那么把这项工作归为“红色”类别。
2.制定工作流程图
如果工作比较复杂,那么最好花时间画一份简单的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可以显示完成工作的顺序,指明哪项工作对时间要求最严格。如果有一个单项任务必须在所有其他任务开始之前进行,流程图会提示这一点,并促使你尽早开始这项任务。仔细研究流程图的逻辑结构,看一下是否能简化流程以加快工作进程。
第四步,借助资源:借助团队力量攻克难题的“珠峰”。
WindowsXP被大家公认为比尔·盖茨的精心之作,微软动用了3000名软件开发人员写出了5000多万行代码。如果没有微软研究院的团队力量,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在对WindowsXP的市场推广,微软计划同Intel和PC制造商、零售商共同投入10亿美元。
比尔·盖茨正是借助研发、销售等各个团队的力量,才把这款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一个产品的市场问题,不仅涉及目标人群,设计风格,制造工艺,还需要市场营销的大力推广。中国历来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说法,团队和集体协作是攻克难题的保证。一是缘于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二是知识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分工越明,个人的力量越无法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
花旗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这个由许多“第一名”聚集而成的金字塔组织,55岁的程耀辉、曹中仁两人,是企业金融处最年轻的副处长暨副总裁,也是高层刻意培养的接班人。他们两人,一个主管电子中、下游产业的客户关系,另一个主管电子上游产业客户关系,平日往来的对象都是各大电子业的老板与财务长们。花旗银行的一位资深主管评论道:论聪明、论专业,大家都很优秀,但是,他们的人脉竞争力却高人一筹。对内,可以服众;对外,则可以取得客户的信任,这是他们出线的原因。
有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说过,以前,企业招募人才时,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是首要条件,但渐渐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知识迅速更新,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一个人只有善于借助资源,才能更好地攻克难题。
第五步,付诸行动:行动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萧晓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低级职员,她的外号叫“行动滑板”。因为无论什么工作,一旦她接手,就会立刻去做,用极快的速度完成。后来萧晓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必须完成本年度500万元的销售额。
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私下里他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只有萧晓一个人在拼命地工作,到离年终还有1个月的时候,萧晓已经全部完成了她自己的销售额。但是其他人只完成了目标的50%。
经理主动提出了辞职,萧晓被任命为新的销售部经理。萧晓在上任后忘我地工作,她的行为感染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后一天,他们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
不久,该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当新公司的董事长第一天来上班时,他亲自点名任命萧晓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因为在双方商谈收购的过程中,这位董事长多次光临公司,“行动滑板”萧晓女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施行动是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萧晓没有像销售经理那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行动起来,她不仅完成了任务,做事立即行动的作风还给她增加了职场的筹码,得到了公司的重用。
有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再完美的计划如果不执行也只能成为泡影。一旦你作出了最终的决策,就要集中精力制订实施方案,使自己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