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黑色智慧
5544000000033

第33章 进退搏弈的潜智慧 (4)

高木悟郎是一名印刷业务承揽者,他没有一架印刷机,也没有任何铅字,说准确些,他只是个印刷掮客。然而,他的生意却做得不错,他到处去找客户,把生意送到印刷厂去,充分利用别人的力量,自己充当“第三者”,从中赚取二成佣金。

他的佣金并不是赚顾客的,而是在“批发价”和“零售价”之间赚取差额利润。

然后,他并没有彻底依赖任何一方,而是普遍培养大量的经销商及客户,这样就可以与很多人建立联系,形成“关系户”。每一次生意的“帮手”很多,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选择的余地多了,赚钱的机会也就增多了。这种“多方合作”做生意的方式,使他受益良多,后来,高木从身无分文的无名小卒发展到拥有70亿资产的大型中间商。

“狡兔三窟”,“不吊在一棵树上”,这绝对是厚黑之道,君子不屑为之的。但当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智慧加以发扬后,可以发现并不一定惹人讨厌,而是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这也是我们讨论潜智慧的真正用意。

大事精明,小事尽可装糊涂

毛泽东主席称赞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前半句读者很熟悉了,后半句知晓的可能不多。那我们就先简单讲讲吕端的故事。

吕端,北宋初期幽州人。他幼时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达,乐善好施。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般人十分害怕,吕端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吕端被任命为协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参知政事。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 “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丞相。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终于,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吕端充分体现出机敏、果敢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998年,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内待王继恩等密谋废太子,“端知有变”,即将王继恩拘禁起来,辅佐宋真宗即位,挫败李皇后等人阴谋,可见吕端的确“大事不糊涂”。后来,“大事不糊涂”就成了典故,“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也成了人们处世的一个潜智慧。

其实“大事不糊涂”者怎么可能“小事糊涂”呢?须知大事就是小事积聚起来的啊。所谓小事糊涂,只是装糊涂而已,因为真正的智者不屑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事必躬亲会活得很累。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日中是智慧的象征,但是他治理蜀国事必躬亲,最后活活累死了。而他死后不久,“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在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上,有人提出了一种论点: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好;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糟。在古罗马律法中就有“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细节”一条。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领导者,普通人也时时面对自己所谓大事利小事,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老是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着了。

何为大事?影响全局的事为大事,决定整体的事为大事,范围内的工作之重为大事,也就是说以结果来评价事之大小,而不是以事之大小决定。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内容多寡,其工作程序和本质是不变的。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行为应视为大,在这些问题上,思路必须清楚,不能糊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也精明,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算计,就不可能拥有很多朋友,也不可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好的效率。诸葛亮是个至察的智者,魏延脑后的反骨都让他老人家看得一清二楚,结果,孔明先生不得不用马谡守街亭,不得不用廖化做先锋。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在将计就计中捞好处

有时候虽然自己很聪明,但仍然落入了别人设的圈套,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头脑冷静,不妨试试将计就计,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效果。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什么事,张昭严肃道:“咱们的大祸不远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权不解其意。

张昭道:“您杀了关羽父子,关羽是刘备结义的兄弟,曾誓同生死。现在,刘备已拥有两川之兵,更加上诸葛亮的谋略,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将领的英勇,一旦刘备知道关羽父子遇害,能善罢甘休么?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我恐怕东吴难于抵御了!”

孙权恍然大悟,大惊失色地连连跺脚:“哎呀,我是大大失策了,可事已至此,应该怎么办?”

张昭说:“您不必忧虑,我有一计,可转危为安。”接着就详细讲述此计内容:“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虎视华夏。刘备要兴兵报仇,必定要与曹操讲和。假如两处联兵而来,我们就危险了!所以,我们可先派人把关羽的头给曹操,以明白显示我们之所以擒杀关羽是曹操的指使。这样,刘备必恨死曹操,西蜀之兵也就不会攻我们,转而攻曹操。我们则坐山观虎斗,然后从中取事,这才是上策。”

孙权同意张昭的计策,马上派使者把关羽之头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那里。

曹操因为不久前关羽水淹七军,又大挫曹仁,正坐不安席,看到关羽头颅送到眼前,顿觉解除了心中大患,十分高兴,“云长已死,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啦!”

曹操话音未落,阶下一人站出来大声道:“这是东吴嫁祸于我们的奸计!”

曹操定睛看,原来是主簿司马懿。忙问他为什么这样说。

“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现在东吴杀了关羽,怕刘备报仇,所以才把关羽首级献给您,以使刘备迁怒于您,待两败俱伤时,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一拍额头:“你说得有道理。我该怎么办?”

司马懿献计道:“这很好办。大王可以把关羽首级配上香木刻成的身躯,然后以大臣之礼隆重安葬。这样一来,刘备就不会恨我们,只会恨东吴而尽全力东征了。我们却可以观其胜败;刘备胜则攻东吴,东吴胜就同东吴一起灭刘备。二处只要有一处被我们消灭,余下那一处也就不会长久存在了。”曹操大喜。立刻召见东吴使臣,收下木匣,又命工匠迅速刻一香木躯体,与关羽头颅配在一起。一切俱备后,曹操率领文武百官,大供牺牲,以王侯之礼隆重为关羽送葬。曹操还亲自在灵前拜祭,并追赠关羽为荆王,派专门官员长期守护关羽之墓。这种葬礼,在魏国可以说绝无仅有,以曹操的身份和地位,对关羽的尊崇礼敬,也可以说无以复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