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55524700000006

第6章 书生意气

一般的读书人,才不能卖文,武不能报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偏偏一副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人感觉就是自作多情,往往就是这种自作多情的人形成了力量。正是这帮自作多情的人,他们或天真,或幼稚,或单纯……但我们的民族脊梁有时候就是靠他们坚持下来的。我们向来强调家国天下和个人的关系,但许多只是挂在嘴上,往往真正把家国天下当回事的就是这帮才子。

科举制度虽有千种不是、万种罪恶,但保证了公平。它对任何人都一样,不论出身、血统、宗教信仰,都必须靠真才实学。也就是说,科举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来,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那些才子们,形成了对“真才实学”的崇拜甚至迷信,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可以畅通无阻,而现实社会并不是这样。现实社会不是加减乘除,只要方法正确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而是掺杂了许多人情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在今天依然无法准确把握,远远不是真才实学所能决定了的。所以这些科举大人一旦走上社会,就会把在科举中形成的“真才实学”崇拜运用到工作中,就好比小孩子教老奶奶如何吃鸡蛋一样天真。王阳明、王越、程敏政、唐伯虎、徐经……这些才子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天真。

小王子大战皇帝

从王阳明的《忆龙泉山》这首诗可以知道,王阳明在龙泉寺的小日子过得是相当的逍遥,整天不是优哉游哉地漫步于龙泉寺,就是与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对一般人来说,这种日子神仙也羡慕,但对一个要做圣人的人来说,未免有些不甘心。我王阳明难道一辈子就和龙泉寺结缘了,天天与这帮文人骚客厮混,每日与这帮和尚打坐,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正当王圣人纠结自己的生活时,大明朝的朱祐樘皇帝也在纠结自己的生活。王阳明纠结的是一己内忧,能否做圣人;而朱祐樘纠结的是外患,鞑靼的小王子来侵犯了。

就这样,皇帝和小王子展开了对决,从称呼上看,感觉两人差着辈分呢。实际上,皇帝只比小王子大了四岁。两人生活经历相似之处特别多,一是人生都特别坎坷,朱祐樘在六岁之前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皇帝父亲,小王子在六岁之前一直被到处追杀;二是都有一段精美的爱情故事;三是都是有作为的领导者。

这里先说说小王子的那段精美爱情故事。

故事从明成化十五年(1479)说起,这一年,鞑靼首领满都海去世,满都海没有儿子,留下了年轻漂亮的满都海哈屯和两个女儿,后继无人,大汗之位就空了起来。于是各个部落首领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最先行动的是科尔沁部的乌讷博罗特王,乌讷博罗特是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的后裔,实力也相当强大,为了继承大汗之位,他向满都海哈屯求婚。

满都海哈屯,史称“满都海彻辰夫人”(“彻辰”系尊称),女,蒙古人。出生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

这若是一般的女性,迫于淫威可能就答应了,但满都海哈屯却向乌讷博罗特说了“不”。理由是,自己只嫁给成吉思汗的后裔,正如她所说:“如果成吉思汗的后裔绝尽了,她可以改嫁给别的家族。”翻译成爱情味道十足的话就是:“只要成吉思汗家族还有一个男人,我就不会嫁给别人。”满都海哈屯当时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成吉思汗后裔中还有一个叫巴图孟克的孩子。这个孩子出生不久,他父亲就死了,母亲被亦思马因抢去做老婆了,孩子就此失踪了。

巴图孟克,孛儿只斤氏,蒙古人。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延蒙克·孛罗忽·济农之子。出生于明成化十年(1474)。巴延蒙克·孛罗忽·济农曾经是满都鲁汗的副汗,就是二把手。亦思马因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挑拨满都鲁汗和济农之间的关系,满都鲁汗杀死了济农,而亦思马因趁机抢走了济农的妻子。

巴图孟克的爷爷和满都海哈屯的丈夫都是脱脱花不汗的弟弟,按照这个辈分,满都海哈屯算是巴图孟克的奶奶了。但是,只要成吉思汗的后裔能够延续大汗之位,只要找到这个孩子,满都海哈屯就嫁给他。

经过多番努力,满都海哈屯终于找到了这个年仅七岁的孙子。见到小王子后,满都海哈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然后握着小王子的双手,温柔地说:“小王子,你愿意和我一起回汗廷,做我的大汗吗?”

几乎被吓蒙的小王子,胆怯地点头答应了。

找到小王子后,大臣和随从欢欣鼓舞,一边喝着马奶酒,一边尽情跳着舞,为蒙古找到新汗庆祝,为小王子和奶奶的纯真爱情祝福。

就这样,满都海哈屯嫁给了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六岁的孙子。巴图孟克在奶奶兼妻子的辅佐下登上了大汗之位,就是达延汗,即大名鼎鼎的小王子。其实这个可以算中国版的小王子和白雪公主,他们也是结婚后过起幸福生活的,稍有不同的是,小王子还要复仇。

小王子刚登大汗之位的时候,太师就是那个和自己有着杀父之仇和夺母之恨的亦思马因。这个时候,太师这个职位,权倾朝野,是真正的当权者,控制着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自从登上汗位那一刻起,小王子就谋划着复仇,九年后,经过满都海哈屯的精心布局,机会终于来了。

1483年,亦思马因出兵抄掠兀良哈三卫,满都海哈屯与达延汗主动联合三卫,一举打败亦思马因。1486年,达延汗派郭尔罗斯部的脱火赤少师等追杀了亦思马因,并夺回了生母。复仇计划完成后,小王子把目光对准了前方的大明朝,他不仅要做大汗,还要做皇帝。

十一年后,经过厉兵秣马,弘治十年(1497)夏五月,鞑靼小王子近攻潮河川(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蒙古大军一下子到了密云,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朱祐樘能不紧张,能不着急吗?朱祐樘决定召开御前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了演说:“各位爱卿:现在敌人已经抵达密云,情况是万分危急。你们怎么看?怎么办?战场的事就有劳各位了,在战场上一定要英勇杀敌,朕和大明的子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拜托了!朕在北京等候你们胜利归来。”

皇帝演讲结束,下面鸦雀无声,无一人上前请命。这下子难坏了朱祐樘,怎么办呢?

神一样的皇帝

按照朱祐樘的想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兵临城下,给大伙一个报效国家忠于皇帝的机会,没想到,没人响应。这些官场的老油子看扁了这位“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皇帝也懂官场潜规则,御前演讲只是一个套路的开始,精彩的还在后面等着呢。朱祐樘一看激将法没有效果,群臣和自己玩滑头,决定点将,于是对首辅内阁大臣刘健说:压力大啊,刘尚书,北部交给你了。内阁是你的坚实后盾。

这么一个难题,就被朱祐樘给轻轻化解了。这么厉害的皇帝当然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历练的,也就是说才能是交学费练出来的。

虽然生在帝王家,但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凄惨。朱祐樘的生母纪氏(也有李氏一说),出身于广西土司之家,纪姓土司反动叛乱,明朝官府平定叛乱后,一看纪氏长得漂亮,就给带回了皇宫,帮着皇帝管理私房钱。明宪宗朱见深偶遇纪氏,一看小姑娘聪颖漂亮,就发生了一夜情。事后,纪氏居然怀孕了,后来朱见深最宠爱的万贵妃知道了,命令一个宫女给纪氏堕胎。这个宫女同情纪氏,没有下手,就骗万贵妃,说纪氏没有怀孕,而是得了“病痞”。

为了达到置纪氏于死地的目的,万贵妃把纪氏打入冷宫。纪氏愣是在万贵妃的严密监控下,把孩子生了下来。得知纪氏生了朱祐樘,万贵妃又派看门太监张敏去溺死他,但张敏却冒着生命危险,把朱祐樘藏了起来,天天用米糊喂养。之后,被万贵妃谗言废掉的吴皇后也偷偷帮助喂养朱祐樘。万贵妃多次动用锦衣卫搜查,张敏他们一一化险为夷,这样东躲西藏的日子一直到朱祐樘六岁。

有一天,张敏给朱见深梳头,看到头发泛白稀落,朱见深不由得感叹:“朕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一听皇帝这么说,张敏立即下跪伏地:陛下您有儿子。朱见深大吃一惊,朕有儿子,朕怎么不知道啊,于是连忙追问,张敏一一道来。知道自己有儿子后,朱见深大喜,立即派人把小皇子接回皇宫。

当朱见深第一次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惊呆了,由于长期幽禁,孩子极为羸弱,连胎发都没有剪过,不是长发及腰,而是长发及地了。看到这场景,朱见深泪流满面,立即召集群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清。第二天,昭告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封纪氏为淑妃。很快,纪氏就暴死,张敏也吞金自杀。

很明显,万贵妃动手了,她不容任何人与她争宠。这个时候,朱见深的老娘周太后出手相救,把孙子抱到自己仁寿宫生活,就这样,朱祐樘才获得了安全的生活。

为了儿子将来继承江山,朱见深在儿子九岁时就出阁讲学了,也就是入学。担任朱祐樘讲读官的大多是才华出众品学兼优之人,诸如刘健、程敏政、王华以及彭华等人。其中,彭华与王华都是状元出身,彭华人品不是很好,但刘健、程敏政和王华绝对是品学兼优之人。

其实,在古代,皇太子也很不容易的,一旦出阁讲学,就很严格了,必须按规矩读书学习,一年中除了极端天气,诸如大风雨雪天气以及酷热与严寒可以休息,其他情况必须正常上课。学习的内容和参加科举考试的内容一样,也是四书以及经史子集。正常的形式,皇太子上午先读,讲读官下午讲。上课的地方,一般是在文华后殿。之外,一项重要的学习就是练习书法,以便将来朱批文件,配备专门的书法家辅导,练字很辛苦,春夏秋三季每天写一百字,冬季每天写五十字。看来,太子虽然集天下英才来教育,水平绝对超一流,但也很辛苦。朱祐樘从出阁讲学到即位,苦读了整整九年,九年义务教育啊,做太子也不容易。

和小王子一样,朱祐樘也有深仇大恨,做了皇帝后,朱祐樘则采取了和解宽容的方式。在对待万贵妃的态度上最能体现,尽管都认为朱祐樘的母亲是万贵妃下的毒手,但做皇帝后,一位官员上书要求严惩已死的万贵妃及其族人的时候,朱祐樘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违背了父亲朱见深的意愿。

再就是,朱祐樘虽可以拥有嫔妃三千,但他一生只爱一个妻子张皇后,再无一个嫔妃,这的确让人敬佩。朱祐樘和张皇后是患难夫妻,非常恩爱,每天一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

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些。我们不得不说,朱祐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人。

明朝是一个喜欢造神的时代,朱祐樘恰逢其时,于是乎大臣们不遗余力对朱祐樘进行神化,朱祐樘几乎成了神,他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欲望、没有感情、没有脾气。有的是无尽的精力工作和一双能分辨出好人与坏人的眼睛,最擅长的工作是能轻松从成堆的奏折里挑选出最正确的方案。

就这样,朱祐樘成了神一样的皇帝。但毕竟还是皇帝,还在人间,人间的烦恼一样不能少。此时更烦恼的是边境烽火四起,而且烧到了京师附近,那不是一个郁闷就能解决的。

皇帝很郁闷,作为皇帝的老师,王华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下朝回家后,就和儿子谈论天下大势、国家大事,皇帝的郁闷,老爹的郁闷,作为臣子和儿子王阳明理应替他们解忧消愁,王阳明能做到吗?

爱国有门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危难之际,每个大明朝子民都应该挺身而出,赶赴战场,和鞑靼的小王子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听到小王子都打到密云了,王阳明兴奋得站起来,他认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只要自己上战场,打败小王子,平定鞑靼,他日凯旋,那就是千秋功勋,就靠近圣人了。想到这里,王阳明严肃地对父亲说:“我要上战场,保家卫国,和小王子决一死战。”

看到王阳明的样子,王华知道王阳明的小九九,就说道:“孩子,你太单纯了。这不是你的事,这是兵部刘尚书的事,在其位谋其政。再说了,报国,你有资格吗?连大明朝的公务员都不是,哪里有你报国的份儿!”

听父亲这么一说,王阳明很纳闷:“爱国也要有资格,原来爱国的门槛这么高。这是何等荒谬啊,作为大明朝的子民,连爱国的资格都没有。”

这忒打击人了吧。没办法,谁让自己没有通过会试呢?仔细一想,报国除了八股考试,还有武举考试啊!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守仁就决定好好研究武举考试,看看能不能从武举方面取得突破。经过一番研究,王阳明发现大明朝被小王子羞辱的症结所在。原来大明朝虽然有武举科考,但问题重重:“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也就是说,武举本是选拔带兵打仗的领导级人才的,应该是项羽喜欢的“万人敌”,结果成为项羽口中的“一人敌”,沦为搏击术,成为街头混混儿斗狠逞勇之法。

通过这种途径选出来的人,如果能战胜蒙古小王子才是奇迹,王阳明认为自己找到了问题根源,感觉天降大任于自己,自己有义务去拯救大明朝。王阳明于是决定:从明天起做一个能文能武的人,开始习武、练剑、骑马射箭、研读兵书。从明天起做一个能文能武的人,开始关心国家边关和武举考试。王阳明有一个梦想,学好文与武,货与帝王家。

其实,早在年轻的时候,守仁就喜欢骑马射箭。曾经,他还在游览长城的时候打败两个鞑靼人。后来,他在老家余姚准备科举考试的时候,他的老师许璋教了他一些兵法。

许璋何许人也?此人是浙江上虞人,性格敦厚,一心想着修行,整天研究性命之学和兵书。后来,守仁跟随他学习,许璋老师教授了奇门遁甲诸书与诸葛武侯战阵之法。这对守仁后来影响很大。此外,许璋还曾未卜先知地告诉守仁:日后事情有变,不要瞎认皇帝。后来,宁王叛变,许璋帮了大忙。

由此可见,许璋老师是一个奇人。当然了,守仁也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守仁对知识是多多益善的态度,所以,他又开始研究兵书。他找来了一大堆军事著作,上自《孙子》,下到宋朝《武经七书》。

王阳明学习的方法还是涮火锅,别人读书是宁缺毋滥,他倒好,是宁滥毋缺,一本也不错过。书找齐之后,他开始了研读。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

比如,他认为名将李靖没啥了不起的,《唐李问对》不过是孙吴的注脚罢了;比如他说享有众誉的《尉缭子》不过在讲势而已,没什么新奇的地方。不过,对于《孙子》,他却赞赏有加。他说兵道原则是误人而不误于人,致人而不致于人。而要做到这点仅有匹夫之勇是不够的,还要靠谋略。

我们常说,幸福的生活应该是工作向左,生活向右。可是,守仁将读书带到了生活中来。每次,亲朋好友前来做客,守仁就拿出花生、瓜子、水果来招待客人。

此后,他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向客人介绍兵家的思想及自己的见解,不仅如此,有时候说得兴起,他便会抡起袖子,蹲在椅子上,然后拿着瓜子、花生和水果当作“棋”,在桌子上排兵布阵。

看到守仁如此疯狂,客人多数被惊呆。可是,守仁熟视无睹,继续讲自己的。这太不人道了吧。可是,对疯狂的人来说,这就叫有福同享。

对于这种福,许多人吃不消,但是他们又不好扫了主人的兴致,所以就一边听,一边梦游。当然,有些客人觉得守仁拿自己当学生太过分了,便说道:“哥们儿,消停会吧。你就是讲得天花乱坠,说得嫦娥思凡也没用。以前,赵括纸上谈兵好歹打过仗,可你呢,这辈子估计也只能纸上谈兵了。”

的确,赵括虽然祸害了赵国,但是好歹打过仗。可是自己呢?居然连赵括也比不上,这岂不是很没面子!

尽管大伙都对王阳明的桌上谈兵不屑一顾,但王阳明是严肃的、认真的。甚至是走火入魔,不仅白天忙活着在餐桌上演练排兵布阵,就是夜里做梦也是这事。意外的是,王阳明有一次居然梦见了一个传奇人物,这个人和王阳明一样,都是倒霉蛋。

王阳明梦见了倒霉蛋,王阳明能时来运转吗?

一场诡异的风

这次,王阳明梦到了明朝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倒霉蛋王越。王越,成化年间重臣,因战功赫赫封爵威宁伯。整个大明朝,因战功封爵只有三人,都是老王家的人。第一位是靖远伯王骥,第二位是王越,而第三位就是做梦的王阳明。王越官拜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兼司法部长),在当时绝对是当红人物。

王越名震天下,除了位高权重外,还有两点:一是战斗力,据《宪宗实录》记载:以越上阵,(敌)不战而奔。这里的不战而奔的“敌”不是一般流寇,而是凶狠的蒙古骑兵,他们对王越忌惮万分,称他为“金牌王”。二是文章,王越文学也算是引领风骚。一生洋洋洒洒二十万字的诗词文章数百篇,后人编辑成《黎阳王襄敏公集》,刻印上市成为明朝百年的超级畅销书。“后七子”领袖王世贞读过《黎阳王襄敏公集》,大为折服,连批三句“大奇”!戏曲名家李开先赞其“文思焕发,可追李杜诸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风光无限,也是一个典型的倒霉蛋,王越的倒霉从殿试就开始了。王越同学在考场奋笔疾书的时候,突然间刮起了一阵大风。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阵风将王越的试卷给卷走了。王越和他的科举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人劫持了试卷还有的申诉,现在被风卷走了,提出申诉谁也不信。

人要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眼见前程就要被风给断送了,王越没有哭天抢地,而是非常淡定地对监考太监说道:“公公大人,您看,刚才那个风跟我开了个玩笑,带着卷子出去玩了。当然啦,它可能不会回来了,您看能不能再给一张试卷?”

太监瞅了一眼王越便柔声细语地说道:“天作孽犹可恕,看你长得还过得去,就给你一张,不过时间一到,我可要收卷子哦,不能给你延长考试时间。”王越同学一拿到试卷,随即提笔在试卷上书写。赶来赶去,王越终于在考试结束之际写完了最后一道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爱咋地咋地。王越安慰自己道。不过,结果出乎意料。他考上了。王越花了别人一半时间考试,居然中了进士,可见王越肚子里真有东西。

更意外的是,这年秋天,前来进贡的朝鲜国使节,带来了一件特殊的礼物王越飞上天的那张卷子。据说,有一天,朝鲜国王上朝的时候,一张纸飘飘悠悠从天而降,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天朝举子的殿试考卷。一看是来自天朝的圣物,朝鲜不敢怠慢,便让使者把试卷带回北京。一张卷子跋山涉水从北京飘到朝鲜已然够神了,居然能飘进朝鲜的皇宫,就更神奇了。好在朝鲜国王认识汉字,不然会当成天书对待,那就更神奇了。

中了进士后,王越便被任命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两年后,巡按四川。走马上任后,王越开始与周边少数民族打交道。后来,几经辗转,王越巡抚大同。从此,文人王越踏上了军事生涯这条路。

明英宗时期,瓦剌特别不安分,不时骚扰明朝边境,杀人、劫财、劫色,搞得朝廷很不好意思。为了表达皇帝爱民如子,明朝帝国老大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于是,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然而,明军在土木堡遭遇袭击,帝国大军死伤无数,而老大也被人虏了。经此一战,大明帝国元气大伤,只得改进攻为防御。而原本是抗敌二线的大同成了抗敌前线。

面对这么一堆烂摊子,王越也尽心尽力收拾了,不然等待他的将是无数的奏折和砍头刀。到任后,他一边搞经济,一边搞部队建设。可是,没过多久,朝廷派出了远征军讨伐瓦剌。

率远征军的是巡抚侯朱永。此人是明朝将领朱谦的儿子,是个官二代。他参加过宣府战役。不过,此人没有什么本事,唯一的本事就是拿着手下将领建立的功劳升官发财。而担任参谋长的则是王越。

不过,这支远征军抵达前线后,只是吃饭、睡觉、打牌。而瓦剌忙于内斗没空打仗,便向明朝请求通商和好。因此大明皇帝,笑逐颜开,征战之事就不了了之。

也许考虑到王越有苦劳,因此,朝廷让他兼任宣府巡抚。官位越高,摔得就越重。对此,王越心里非常清楚,为了保住脑袋,他拼命训练士兵。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打造了一支满意的部队。

就在这个时候,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河套地区地处明朝和瓦剌边境。不过,由于明朝一直进攻,瓦剌不敢进犯,可土木堡战役后,瓦剌大张旗鼓进驻河套地区。

对此,朝廷下令王越反击。于是,王越率领大军直奔河套地区,他与诸将兵分三路,猛攻阿罗出,结果大获全胜。可是阿罗出玩起了游击战,王越前脚一走,瓦剌后脚又来进犯。

朝廷愤怒了,决定彻底解决阿罗出。于是,朝廷又派出了一支远征军,领头羊还是朱永,王越升官右都御史。不过,朱永是名不副实,打仗指挥权都在王越手里。所以,王越制订作战计划,指挥大军与敌军交战。结果,敌军大败。

有功就得赏,这一次,王越被封为上将。打仗尝到了甜头,朝廷决定进攻鞑靼人。于是,王越总督军务,准备西征。看上去,王越建功立业的机会又到了。

然而,事实上,这是朝廷给他出难题。朝廷想要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草。表面上,朝廷让王越西征,但是却不给他调动部队的权力,王越手下仅有一万多士兵,而鞑靼却有数万士兵。这样的官职显然是虚的。

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区就难以防守,朝廷却要他进攻鞑靼。进攻就进攻吧,可是鞑靼人却不与王越交战,而是采取游击战术。因此,王越很是头疼。

朝廷官员得知王越一事无成,便弹冠相庆,赶紧上奏折,弹劾王越。就连国子监的太学生,民间的举子秀才们,也跟着痛骂。尤其是王阳明的状元老爹,作为新科状元,怎能落人后,大骂“(王越)怯如娇妇,见虏如见主,百年后何颜朝列祖”。

于是,统帅王越陷入了危机之中。成化九年(1473)九月,王越接到线人密报,鞑靼可汗满都鲁带领全部兵力,去抢掠甘肃天水、定西地区,而后方的红盐池(今内蒙古鄂尔多斯旗王府西南)营地空虚,是偷袭的好机会。王越当机立断,带领了可以抗衡蒙古骑兵的5000精骑直奔红盐池。大军夜行800里,直插红盐池。半路狂风大作,众人惊慌失措,一老兵坦然道:“此天助,乘风击之,必大捷。”王越连忙下马行礼,当即提拔老兵当千户(团长),全军士气立即大振,随后直奔红盐池,取得彻底胜利。

王越打了大胜仗,这下子,朝廷诋毁他的声音该消失了吧。NO,刚好相反,诋毁王越的人越来越多,有功之臣王越要变成倒霉蛋了。

每个理想都是真实的冒险

捷报传到京都,王越还没有等到封赏呢,谣言就四处流传,说王越在这场打仗中抢掠了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兵部兵科给事中刘通上奏弹劾,说王越“杀良冒功,屠戮无辜,尸横千里,惨不忍视”。把王越描写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就好像他是战场的亲历者一样。兵部记名郎中张谨也弹劾,说王越“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虚耗天下国力以成个人之功”。

按理说,王越打胜仗了,兵部应该高兴,最起码也是领导有方啊!其实不是,一方面是王越抢了他们的风头,一大帮书生才子不如一个王越,太没面子了;另一方面是政见不合,以白圭为首的兵部坚持对河套扩大战争。

皇帝是这个时候最得意的人,王越打胜仗了,扬我国威,万岁圣明。正有点担心王越功高震主,这个时候,有人弹劾王越了。多好,趁机调整,于是给王越升官,封为太子少保。表面上升官了,实际上却是降了。自古以来,功劳越大赏赐越少,这点王越心里很清楚。

一看皇帝有所表示,流言蜚语传得更猛烈了,王越不得不辞职。交出兵权后,王越回到首都当闲职。打一场胜仗,居然树敌这么多,接下来无职无权,日子恐怕更不好过了。找一个靠山无疑是最不坏的选择,在哪里找?找谁呢?兵部,显然不可能,这场胜仗彻底得罪了这帮孙子;内阁,万安、李孜省、刘吉这些文人,比兵部的还没节操;选来选去,就剩下内宫的宦官了,但内功宦官都贪财,自己两袖清风,哪有钱财贿赂他们。

王越越想越难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自从踏入官场以来,自己凭真才实学踏实做事,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可是结果却得罪了整个世界,到底惹谁了?是这个世界太奇幻,还是自己看不穿,也许是自己太天真。骂街归骂街,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正当王越走投无路之时,一个老部下牵线搭桥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汪直。

无论怎么说,汪直都不能算好人。这一点,王越心里当然有数,但这个时候,好人在哪里啊,好人怎么没有出来保护自己。汪直在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红得发紫,想攀附未必有资格。王越有吗?开路的钱财都凑不够。别自作多情,以为自己战功赫赫,看不上人家汪直,其实人家汪直能睁眼瞧一下自己也算是给面子了,还梦想让人家当靠山?

思来想去,王越终于找到了攀附汪直的方法,两个字:尊重。汪直由于出身不好,又是太监,受尽歧视。不仅文武百官瞧不上,就连太监也看不起汪直。这个时候,王大将军对汪大总管尊敬有加,汪大总管哪能不高兴,比给多少金银财宝都有效果。送礼是艺术活,送就送人家需要的,做不到锦上添花就雪中送炭。

汪直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事实上,他并没有那么坏。汪直,广西人。广西是少数民族集中地之一,不时叛乱,而朝廷则派军征讨。

在征讨中,小汪直成了俘虏。对于少数民族俘虏,大明帝国有规定:“俘获贼属男妇幼小堪用者养侯,老弱不堪者变卖。”养侯有很多种,但是小汪直却被阉割,成了太监。

在明朝人看来,就是太监,也是叛逆之后,是坏人。可是,宪宗皇帝却喜欢汪直这个小家伙。于是呢,汪直便成了宪宗的心腹,担任西厂校长,统率西厂杀手团,监视百官的行动。既然为皇帝办事,那么汪直便不管你是忠臣还是奸臣,不利皇帝的,不听皇帝话的,不讨皇帝喜欢的,一律处罚。结果,朝廷中有数十人被汪直贬黜。也因为如此,汪直便与百官结下了深仇大恨。这种仇恨达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不过,王越却因为投靠汪直而步步高升。没多久,王越便升任了兵部尚书。有了汪直这棵大树,王越继续建功立业。成化十六年(1480),鞑靼亦思马因攻打大明帝国,大明帝国派出了王越和汪直,王越率兵,汪直监军,从大同出发,杀至兴宁海(今内蒙古绥宁县),击溃鞑靼军主力。蒙古游牧骑兵遭到致命打击,战后论功行赏,王越爵封威宁伯,王越达到人生的巅峰。

好事过后就是坏事,没过多久,汪直失宠了,宪宗皇帝将他扔到了南京去过日子。而王越则被算作汪党,净身出户,被流放到湖北。此后十年,王越只能在守卫的“保护下”在家活动。

十年后,明孝宗登基,大赦天下,王越才得以恢复自由身,不过,他此时也只是一个良民而已。直到边疆战火再起,他才再次领兵作战。当时,鞑靼结束内乱,挥师南下,势如破竹,打得边关将领嗷嗷叫。

朝廷召开了会议,商讨应敌之策。可是,这些平日里叽叽喳喳的文臣不说话了,天天嚷着忠君爱国的武将此刻也不说话了。这不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吗?这不是报效朝廷的机会吗?可是,没人吭声。

就在这个时候,太监李广说话了。他建议朝廷任用王越。皇帝很是感激地看了李广一眼。可是文武大臣又开始嚼舌头,说王越是汪党,不该任用。可是,不用王越,用你们行吗?除了混淆世界颠倒黑白,还会做什么?

于是,朝廷任命王越担任西北战区统帅。此时的他已经是73岁高龄了,早就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朝廷的事情不关王越的事情,但国家民族的事情却是王越的事情,所以,王越仍骑着战马北上抗敌。

抵达前线后,老将王越宝刀未老,他立刻组织反击,结果,很快大败鞑靼,将鞑靼赶出边境。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出事情了。支持王越的太监李广倒台了。李广一倒台,这些忠贞爱国的文臣武将又开始上书攻击王越。王越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郁闷死了。

守仁梦到王越,显然是有特殊含义的。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守仁不想建功立业,那么他为何会梦到拥有赫赫功劳的王越?弗洛伊德说,梦是人欲望的表达。所以,守仁心里想的是建功立业而不是寻仙问道。只是,守仁太天真了,一心想着建功立业,他却没想建功立业的王越最终死得那么惨。

想想王越的结局,王阳明心灰意冷。既然想当圣人,建功立业,那么就得面对现实。所以,没过多久,守仁又拿起了科考复习资料,开始研读。这一次,王阳明能通过会试吗?

征服所有不服

这一年,王阳明二十七岁,这时候他很痛苦,虽然一直在寻找实现人生“第一等事”的路,但处处碰壁。不仅人生“第一等事”处处碰壁,就连他看不上眼的“只管一世”的状元也两次名落孙山。年轻的时候,头上顶着光环,王阳明内心认为自己有做圣人的天分,而且为之奋斗不已,直到格竹失败,王阳明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圣人天分,于是开始了科举之路。再次攻读朱子之学,依然没有收获,于是发出“益委圣贤有分”的感叹,基本彻底认定,圣人是有种的,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自己这十几年的圣人之路,除了落一身病,一无所获,几乎看破了红尘,这个时候,王阳明想起了道教,想用道教的出世来抚平自己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尽管《年谱》里仅仅记录一句:“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韵味深长,如果第二年,王阳明真的没有中进士,历史上也许就多了一个伟大的道士。这一切之所以没有发生,是因为王阳明虽然很失望,但还没有彻底绝望,因为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会试。

按照明朝规定,三年一会试,王阳明只能参加1499年的会试了,也就是他二十八岁那年的考试。既然要会试,王阳明自然要苦读朱老夫子的书。一天,王阳明又拿着朱夫子的书读,当读到“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时,突然间,他拿着书狠狠地敲打自己的脑袋。

然后,王阳明开始自说自话,他疯了。不是,他顿悟了。大凡顿悟的人都有疯狂的举动,王阳明终于领悟了朱夫子的这句话:读书要有恭敬的心,要立下大志,然后一步步来,一字字看,由浅入深,由深到难,这样才行。一句话,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守仁发现,他以前读书却不是这样的。他觉得自己聪明,用涮火锅的方法学习,博览群书,书读了一大堆,今天读儒家,明天读道家,后天读兵家,什么都读……一直没有搞明白读什么书才能通过会试,现在终于明白了。

搞明白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之后,守仁便开始重新审视科举,从内心上正视科举,研究科举。经过这一番努力之后,他参加了1499年的会试,这一次他成功了,过线了。

通过会试之后,王守仁便参加殿试。殿试由大明皇帝主持,在三月十五日开考,跟乡试和会试不一样,殿试只考一道题:时务策。考完后第三天放榜。当然,跟乡试不一样,过了会试的考生参加殿试不会被刷下来,而只是排名次。

名次跟现在考试一样,以成绩高低来排。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一般是十几个,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一般是两百多个,赐同进士出身。说得简单点,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考完试后,守仁似乎有些不淡定。他觉得自己答得不算好,有些话说得好像是拍马屁。在以前的考试中,他肯定不会写拍马屁的话。不过,放榜后,守仁发现自己居然过了及格线。看到自己金榜题名后,守仁舒了口气:总算征服了所有的障碍!

守仁三战科考才成功,在当时应该算是正常的。有的人考了N次才考上,而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考过60分。事实上,明朝的科举考试录取率挺低的。在我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中,宋朝录取率最高,多的时候录取高达千人。

而明朝,会试录取率一般是在8.6%左右。王守仁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参加会试的有三千五百人,最终及格的一共有三百人,录取率约为8.6%。所以,竞争比当今高考要激烈N倍。

在这次考试中,守仁拿了二甲第七名。对他父亲来说,没有拿到状元,可能有些遗憾。但是,对守仁来说,已经不错了。毕竟过线了,以后就好做圣人了。

此次拿到状元的是伦文叙。此人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穷二代。他家境贫寒,但是人穷志不穷,他勤奋刻苦学习,在会试中拿了第一,殿试中拿了第一,成功摘得状元桂冠。

不过,当了状元后,许多达官贵人要招他为乘龙快婿。为此,伦文叙毅然拒绝,因为他家乡还有一个望眼欲穿的何小姐,他不想做陈世美。衣锦还乡后,他与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结为连理。

可是,伦文叙此举激怒了达官贵人,他们联合起来诬陷伦文叙恃才傲物,辱骂天子,结果,伦文叙被关进大牢。幸运的是,后来昭雪,他担任翰林院编修。终其一生,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不过,他却因为“状元及第粥”而留名青史。

事情是这样的:伦文叙家里很穷,不得不以种菜卖菜为生。但是,卖菜是做生意,生意也不好做啊,竞争激烈。伦文叙为了卖菜,有时候连午饭都吃不上。就在这个时候,一家粥铺老板同情他,便天天让他送菜到粥铺。

每次送来后,老板便会用剩下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和白粥煮好请他吃。就这样过了几年。后来,伦文叙得到广东巡抚的赞助而寒窗苦读,最终成了当朝状元。

衣锦还乡后,伦文叙不忘赠粥的老板,便前来探望答谢,老板见状,便说道:此粥是为状元爷做,还望状元爷取名。伦文叙一想,便写下了“状元及第粥”。从此以后,“状元及第粥”便声名大振,流传千里。

拿到榜眼的是丰熙。此人是王守仁的老乡。中了榜眼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侍读、翰林学士等职位,不过,他因为“大礼议”被皇帝打了屁股,流放到福建镇海卫,最终老死在那里。所以,他这个榜眼是上了皇榜,却没有心眼。

而摘到探花的是刘龙。此人是山西人,中了进士后,深受皇帝喜爱,节节高升,担任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位。在担任兵部尚书职位期间,还曾经训练部队,击溃边境叛乱,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名次是定下了,但是守仁的弟子却认为守仁应当进入一甲。他说,当时要不是有人从中作梗,守仁肯定排在前三名。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当时,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作弊案。主角便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程敏政、徐经(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爷爷),作为那一年的举子,王阳明也被牵连进去了。

才子与财子共同赶考

就在守仁全力以赴准备第三次科举考试的时候,唐伯虎也欣然前往京师赶考。唐伯虎,不会是那个点秋香的唐伯虎吧?没错,就是他。他就是民间传说中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点秋香的唐伯虎,是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是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的唐伯虎。

只不过,现实的唐伯虎却没有秋香可以点,人生过得很是悲剧。唐伯虎,苏州吴中人,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是烤鹅店老板。在一般人眼里,唐伯虎或出身书香世家或出身巨商大富,其实,唐伯虎“居身屠酤,鼓刀涤血”,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从小生活在屠宰场和大排档周边,每日所见不过是杀鸡宰鱼,鲜血纷飞的场景。很难想象,这种环境居然培养出了这样的大才子。

一般看来,注重实用的我们,在骨子里对金钱就十分亲近。而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拜金主义者,文化、品位与素质才是基因里的追求。因此,在古代的职业排行榜上,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等的。不过,到了明代就不一样了。商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明朝也允许商人参加考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商人地位提高了,商人的儿子能参加科举考试了,感谢朝廷,感谢皇帝。

于是,烤鹅店的老板想让儿子做官,于是花重金聘请名师,对儿子进行明朝的高考及公务员考试培训。烤鹅店老板同时还注重儿子的素质教育,让儿子跟经常来自己大排档吃烤鹅喝米酒的大画家周臣学画画。为了让儿子知道生活不易,烤鹅店老板让儿子唐伯虎参与饭店生意,其实就是端盘子、洗碗之类的杂事,目的就是让儿子知道挣钱不容易,而让他走向读书这条轻松的路。

经过一番辛苦历练后,唐伯虎也觉得科举是个好营生。所以,他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十三岁那年开始,阿虎便不再玩风筝、斗蛐蛐,而是闭门读书,挑灯夜读。转眼间,三年过去。十六岁这年,他参加苏州府考试,结果名列第一。

成绩出来后,苏州震动。当时,苏州刺史就很有预见性地说道:唐伯虎不是池中之物,将来是要当大官的。出名之后,唐伯虎更加努力学习,准备参加南京考试。可是,就在踏入二十岁之后,他们家出了大事,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继离他而去。

家境遭遇如此不幸,唐伯虎备受打击。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祝枝山便劝他潜心读书,完成父母的愿望。于是,唐伯虎便全身心投入科举考试之中。

二十九岁这年,他参加了南京考试。自从明朝设立科举考试以来,中状元的多是南方人,而南方人则多出自江浙一带。因此,每次科考,江苏省官员和朝廷高官都来视察。当时,南京主考官是太子老师梁储。此人看了唐伯虎的文章之后,立即拍板:不用看了,今年他就是解元。于是,唐伯虎再次考中第一名,夺了解元桂冠。

话说梁储回到京师后,立即跟皇帝的老师程敏政说:“此次南行,颠簸得我上吐下泻。不过还好,我替圣上物色到了一个绝世人才。他叫唐伯虎,以后还得请程大师多多照顾。”

程敏政也说道:“此人我也听说过,据说很有才华。”为了让程敏政相信,梁储立即拟出三道考题送到南京让唐伯虎做,唐伯虎唰唰唰做完就交了上来。程敏政看后,大加赞赏。

还没参加会考,就被主考官看好,而且还得到了朝廷高官的重视。如此看来,明年状元郎非唐伯虎莫属了。被这么多大腕看好,唐伯虎想低调也找不到理由,就是身边的朋友也不乐意啊。

踌躇满志的唐伯虎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在路上结识了富二代徐经。

徐经何许人也?徐经,江苏江阴人,出生于富贵之家,而且人长得很高很帅,就是今天所说的“高富帅”。再就是,徐经虽是“高富帅”,人家“美而好学”“富而能文”。这是因为,老徐家是读书之家,从徐经祖父徐颐到他父亲徐元献都酷爱读书,手不离卷,上厕所也在读书。在祖父和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徐经也酷爱读书。而且,他爱书的劲头远远超过祖父和父亲。别人家富二代养鸟遛狗斗鸡,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市,整天在书房里苦读。

二十二岁那年,徐经参加了乡试,结果中了举人。中举后,徐经开始结交吴中文人墨客,久闻唐伯虎大名,花了百金终于见到了真人。两人一见面,立刻相拥,抱头痛哭:“知音啊。”和唐伯虎单身进京赶考不一样,人家徐经那是一个讲究,不仅乘坐自家的大船,书童仆从就不说了,居然还带着一个戏班子。

唐伯虎和徐经,一个才子,一个财子;一个帅,一个富;一个风流倜傥,一个财大气粗……放在今天,他们就是坐着游轮听着戏,涮着火锅哼着曲,一路“嗨皮”到北京。

这哪里是进京赶考,就是新官上任也不敢这么阔。一般的“高富帅”也做不到这样,只有土豪才能如此。这样高调,让那些饿着肚皮的苦逼举子情何以堪啊,人家怎么想,怎么看?当然,唐伯虎和徐经是不管这些的,就是那些苦逼举子高喊:“土豪,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估计这哥儿俩连瞧都不瞧一眼。

这是典型的撕裂社会,制造社会矛盾,增加社会的仇恨,这俩人光顾着自己优哉游哉地快活呢,哪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社会公敌。这是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举子的眼睛是血红的。

从炫富到炫才

唐伯虎和徐经还没有到北京,京城里就开始流传这样一个消息:来年的状元郎已经内定,就是江苏吴中烤鹅店老板的儿子唐伯虎。等他们俩到达北京后,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明朝的每一个有人的角落,甚至连菜市场的大妈都知道,都会小声地说:“我知道了来年科举的内幕消息,状元郎就是烤鹅店老板的儿子。我要督促儿子好好念书,如果能像烤鹅店老板的儿子这样,那我这辈子就值了。”

赶考路上就如此高调,到达之后,两人更是高调做事。他们抵达之前,唐伯虎和徐经名声就传遍京城,才子和财子在一起,要才华有才华,要金钱有金钱,想不高调都难。徐大公子赶考带了一批江苏一线演艺明星,到了京城后,这些戏班子就开始和京城戏班子交流学习。于是乎,唐伯虎跟徐经就和这帮戏班子出入于各大著名会馆。听说大才子进京了,京城达官贵人也前来追星,徐经总是当仁不让地介绍:这是准状元郎唐伯虎先生。我是徐经,是新科状元的挚友!介绍完毕,引来的就是震耳欲聋的欢呼。

其实不仅徐经这样四处宣扬,太子的老师梁储也不时透露出这样的消息。他们是快活了,赚尽了眼球,但同时也成了举子的敌人。唐伯虎在给文徵明的信里这样描写当时情形:“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其他举子一见唐伯虎,就捏着拳头,瞪着眼睛,好像唐伯虎是其杀父仇人一样,有的则对唐伯虎吐口水。

唐伯虎和徐经高调是自己的真性情,和别人无关,但只要是个整体,都是互相关联的,不要以为一些事情和自己没关系,其实每件事都是互相影响的。当我们看见别人喝粥,自己吃肉,如果不想让别人馋,能不能不吧嗒嘴。你吃肉,人家喝粥,本身已经很不公平了,还吧嗒那么高的声音,这不是找麻烦吗?一旦别人连粥都喝不上的话,你的肉也就吃不安稳了。

对于考试,唐伯虎是悠然自得,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够登上状元榜,而徐经则不一样了,他虽然“美而好学”“富而能文”,但对自己能否考中,显然信心不足。于是,徐经产生了一个想法:花钱买试题。

花钱买试题和答案,这可是国考,泄露国考题,是要砍脑袋的,谁敢啊?徐经相信钱能通天。

说干就干。徐经便带着诱惑人的金银财宝前去来科主考程敏政家,理由是拜师。程敏政开始以为他是来拜师的,便接见了他,可是徐经却递上了金银财宝,恳求程敏政主考官高抬贵手:泄题。

又是来买考题的,程敏政勃然大怒,让仆人送客。徐经见状便说道,程老师,果然高风亮节,刚才是学生试探老师,还望老师见谅。这里有点腊肉,还望老师收下。程敏政不好推辞,便收了腊肉。

离开程府后,徐经不死心,他便花一锭金子买通了程府大管家,让大管家将程敏政书房里的垃圾桶的废纸卖给他。一锭金子买废纸?这人脑残?NO,拿到废纸后,徐经便屁颠屁颠回到客栈。

回到客栈后,他邀请唐伯虎研究废纸。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们就从废纸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并预测了可能要出的试题。对此,唐伯虎没有起疑心,也没诧异,买模拟题在当时是很正常的。

唐伯虎和徐经根据推测出来的试题,准备答案。光阴似箭,很快就到了科考日子。王守仁、唐伯虎、徐经等人和其他考生一样“裸考”。进场前,一个个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样子,可是,第一场考下来,就有人掩面而去;第二场考下来,众人是心灰意冷;第三场考下来,多数人哭天喊地。

原来,这一年的考题不同往年。往年的试题,考生看着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这一年出的题目却非常怪异,这次考题是由主考官程敏政出的,题目分别是“欲罢不能”“知所以修”“恻隐之心”。这三道题搞得身经百战的考生手足无措。

不过,就在众人哭爹喊娘的时候,唐伯虎和徐经却得意扬扬。当他们看到这三个题目时,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是犹如亲人那般熟悉。于是,他们唰唰唰胸有成竹地做题。

考试结束后,他看着众人的苦瓜脸,就说道:“看看你们,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真是饭桶,你看我唐伯虎,轻而易举地搞定……”

此话一出,惹了众怒。技不如人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唐伯虎没有必要羞辱人家。你看看,众人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盯着他,这明显有揍他的冲动。如果不是顾忌举人的身份,恐怕此刻唐伯虎就要被群殴。

不过,人太高调,总要出事的,何况唐伯虎似乎还作弊了。

考场里的罗生门

三场考试结束,有一名叫都穆的考生向朝廷官员举报:今年科场有人作弊,唐伯虎嫌疑最大。

都穆,何许人也?他是唐伯虎的老乡,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七岁便能吟诗作赋,长大后,肚子装了N多书。不过,聪明归聪明,但不善于科考,都穆屡试不中,只好当起了私塾老师。他没事就教教书,练练字,打发打发寂寞时光。

转眼间,都穆到了不惑之年。有一天,巡抚前来巡视,看到了都穆所写的文章,觉得才气盈天,便用重礼聘请他。从此以后,都穆人生平步青云。

这一年,都穆也参加考试。考完试后,明星考生唐伯虎做东,邀请江南老乡吃饭,老朋友都穆自然也在邀请范围之内。唐伯虎这次考得比较顺利,心情超好,在酒席上,你一杯,我一杯,喝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唐伯虎喝醉了,在无意之间,他把徐经花钱买废纸的事情说了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都穆一听,内心很是不高兴,寒门子弟寒窗苦读,你们这对大才子和大财子,居然还作弊。生气归生气,但也没当回事。

几天后,关于科考的各种消息满天飞,基本上没有靠谱的,大多是举子和官员的揣测。这期间,唐伯虎经常和徐经结伴从一家会馆到另一家会馆,忙得不亦乐乎。考得不太好,又没有多余的银子,都穆相对只能在客栈和别的举子扯扯淡猜测一下今年的新科状元郎。一天,都穆前去华昶家拜师,正赶上工部马侍郎邀请华昶做客,添人添筷不添菜,华昶就带着都穆一起去马侍郎家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正在兴头上的时候,仆人来到马侍郎身边,耳语了一会儿,马侍郎脸色突变,起身告诉大家:朝廷里来人了,麻烦大家回避一下。于是,都穆跟着华昶一起回避,人回避了,耳朵没回避,朝廷里的人和马侍郎谈了许多工作上的事,最后谈到了今年的科考。因为这个和自己密切相关,都穆听得比较认真,朝廷里头的人说:“今年会试考题非常难,搞得天下举子束手无策,却有两份考卷异常优秀。主考官程敏政在不知道考生姓名的情况下,居然说:‘这两份肯定是唐寅和徐经的。’看来唐伯虎此次又是第一啦(唐寅又举第一矣)。”

这种事本没什么根据,都是小道消息,或者是就此一说,当不得真。但一旦牵涉到个人利益,就不一样了。恨人有、笑人无,是人之本性,考生最讨厌听说别的考生考试考得好,一听又是唐伯虎,都穆不由得心生恨意,羡慕妒忌恨涌上了心头。

马侍郎会完客,继续和都穆他们饮酒,并神秘地说:“刚才获得内部消息,据说今年的会试第一名就是唐寅。”

马侍郎刚说完,都穆就对马侍郎说:“徐经尝‘通考官程敏政家奴,先期得场中试目’,并曾告知唐寅,徐、唐二人预先作文,更张扬于外。”

由于华昶也在场,这种爆炸性新闻,不到一天就传遍京师。

消息很快传到一个叫傅瀚的高官耳朵里,他知道后,这件道听途说的泄题事件性质变了,后来演变成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这倒不是傅瀚与程敏、唐伯虎有什么恩怨情仇,而是因为傅瀚盯上了程敏政的位置。位置只有一个,程敏政在上面,傅瀚就上不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程敏政下来。终于等到机会了,于是,傅瀚找来了自己铁杆心腹言官华昶:“程敏政泄露考题,你赶紧给皇帝打报告,一旦晚了,功劳就被别人抢去了。”

华昶听后,觉得是大事一件,足以立功,于是屁颠屁颠去向弘治皇帝打报告,说程敏政违反纪律,在考试前,将题目泄露出去,搞得满大街都是,而考生唐伯虎和徐经则拿着考题四处炫耀。这种行为极为恶劣,这分明是给大明盛世抹黑,给皇帝难堪,“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

这次的会试考官工科给事中林廷玉则说:“程敏政在出题、阅卷和取人方面大有问题。”

皇帝一听,勃然大怒,但也不好说,毕竟程敏政是自己的老师。皇帝表面上说是对科举负责,对天下举子负责,其实他内心最关注的是自己老师的清白,因为这事关自己的面子。按自己对老师的了解,不会做这样的事。先调查一下再说,于是将报告转给礼部处理,不久,礼部的调查报告报了上来。结果是:华昶的告密未必空穴来风,建议查卷。作为当事人,程老师自然需要回避。建议由副主考李东阳来主持查卷工作,李东阳就是让王阳明作《来科状元赋》的那个大爷。

一看皇帝的动作,礼部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很快就呈上了调查报告。和第一次的详细缜密不同,这次的报告仅有几个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朱祐樘看后,龙颜大怒,想糊弄我:既然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那不就是有了。不然怎么会空穴来风。这不是给我抹黑吗?朱祐樘毕竟阅历丰富,他绝对相信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判断,想和我玩太极,没门。于是,朱祐樘下令先把华昶、唐伯虎和徐经关进监狱,然后命令相关部门查清楚。

李东阳奉旨查卷,打开一看吓了一大跳,发现第一名的考生就是程敏政阅的卷。今年会试第一名是王华的儿子王守仁,这会不会也有什么猫儿腻?

未跃龙门却进了牢门

本来这次会试阅卷已经结束,会元就是在程敏政阅卷的考生中产生的,文章是经过大家研究定夺的,文章确实好,无论是立意还是才情都当之无愧。谁能想到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发生在帝师身上,别的不说,人品方面,程老师绝对没问题。缺银子吗?不缺,缺名声需要炒作吗?不需要,已经是帝师了。

李东阳带领一个工作小组对程敏政所阅考卷进行复核,认真严肃,严肃认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唐伯虎和徐经的考卷不是程敏政审阅的。

复查结果上报到朱祐樘那儿,一看结果,皇帝松了口气,老师果然是清白的。好啊,竟然欺负到皇帝头上了,朱祐樘为了出口气,决定动用锦衣卫。于是,唐伯虎进去了,徐经进去了,华昶也进去了,唐伯虎在信中这样描述:“天子震赫,召捕诏狱。”

进去之后,下面的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打。只要打,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唐伯虎、徐经小小的举子,竟然抹黑帝师,上家伙;华昶,一个在京师一竿子能打倒仨的处级干部官员,竟然诬告帝师,老虎凳伺候。

扛不住的是富家公子哥徐经,这个进京赶考都带戏班子的主,细皮嫩肉,锦衣卫两鞭子下去,这孩子就全招了,招供:自己真的向程敏政询问过关于会试考题的事情,而且给过他家门童金币,程老师也的确给了模拟题。

唐伯虎毕竟天天在烤鹅店打杂,吃过苦,虽然风流倜傥,但皮肉还算结实,坚决否认,后来锦衣卫也没办法。至于华昶,毕竟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他知道一旦坦白,不仅不会从宽,还会丢掉乌纱帽,同时会把牢底坐穿。死活也不说幕后主使是谁,更不说告密者是谁。作为言官,算是有一定的职业道德。

锦衣卫把审问笔录递给了朱祐樘,本来是出口气,给老师一个清白,谁想徐经把老师供出来了。怎么办?只能把程敏政下狱。锦衣卫还是老方法对待,程敏政和华昶一样,死活不承认。只得再提审徐经,徐经这时候说,自己是诬告了程敏政。关于证据,锦衣卫的调查也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最后只能放人。

按理说,徐经都承认是诬告了,程敏政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以官复原职了。在政治上,不要以为没有查出罪证,你就是清白的,有些事一旦牵涉到你,不管你到底是否参与,你的清白就被降到垃圾级别了。

事实是,大明朝仍然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三人治罪。程敏政的罪名是“临财苟得,有玷文衡”,责令辞职。真相公诸天下了,总该还给唐伯虎一个公道吧。然而,才子太天真了。事情真相出来后,唐伯虎没有因为真相水落石出而得到平反。相反,他被罢黜举人身份,永远不得参加科考,只给一个事业编制,被派到浙江担任小吏。这一年,唐伯虎虚岁三十岁,这条小鲤鱼没有跃过龙门,依然还是条小鲤鱼。

本来想鲤鱼跳龙门,一飞冲天,可如今却是这般结果。士可杀不可辱,唐伯虎认为这是朝廷在羞辱自己,所以,虽然他囊中羞涩,日子无着落,但是他没有去上任,而是回了家。

回家后,他的第二任妻子对他是一顿谩骂。这位美女是看上唐伯虎是个潜力股,所以才屈嫁给他。她梦想着唐伯虎考中状元,自己以后就是状元夫人。可如今,唐伯虎这支潜力股变成了垃圾股,所以,谩骂后,她便与唐伯虎离了婚。

真相没人相信,没人相信也就算了,自己的老婆都不相信自己。唐伯虎想死,但是考虑到自己弟弟还小,长兄如父,他没办法,只好忍辱活下来。不过,唐伯虎从此无意官场,转而搞起艺术。

而徐经呢?逃生之后,他便回到家里然后关起门来读书。他没脸见人,早知道事情会真相大白,他怎么着也得再忍一忍。君子都是为仁义而献身,现在倒好了,招了,以后怎么见人,以后怎么教化别人?不过,他希望得到新皇帝赦免,得以重新科考。可惜,他被打废了,没过多久就死了。不过,他的孙子徐霞客很争气,留名青史。

幕后黑手,傅瀚,后来如愿坐上了程敏政先前的位置。至于都穆,他因别人的祸而得福,中了进士,担任工部主事,此后平步青云。

一次科举作弊案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对守仁来说,本来是这次会试的第一名,由于是程敏政审阅的考卷,只得重新阅卷,第一名被取消,定为第二名,不过,好在中了会试。然后,参加殿试,王阳明中了二甲第七名。

经历这么多年的努力和苦读,王阳明终于成为大明朝的公务员。